第8章 信(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陳煥下鄉一個月,第一封信,如期而至。

這封信的字裡行間都透著激動、振奮,以及熱血豪情。

初到小楊村的陳煥,一心想著幫助村民們發家致富。

響應號召!

看到兒子誌氣滿滿,老陳家一家四口都很高興,老小胡曉鷗,還做出標誌性動作。

一隻手彎曲著,橫在胸前。

第二個月。

家書又至。

這次是兩封信,一封是寫給家裡的,另外一封是寫給李傑的信。

家裡那封是報喜不報憂。

寫給李傑那封,陳煥吐露了心中的困惑。

他發現事情跟預想中的不太一樣。

村民們對他們不是特彆信任,而且他也發現自己學的很多東西都不太管用。

五穀他分得清,但怎麼種,如何種的更好,他沒有頭緒。

在種地方麵,他完全比不上經驗豐富的老農,甚至不如一些村裡長大的孩子們。

這一點,有點打擊到了陳煥。

第三個月。

陳煥又寄來兩封信,家裡那封仍是報喜不報憂。

而寫給李傑那封,好的壞的,都有。

儘管陳煥按照李傑給出的建議做了,但他還是無法融入到小楊村。

問題不是在他身上,他很有誠意,也不是出在小楊村村民那裡,他們對知青們很客氣。

帶著疏遠的那種客氣。

陳煥從村裡小孩子那裡知道了一些事。

小楊村隔壁的一個村子,前兩年被幾個知青禍禍的不輕,導致雙方有點對立。

十裡八鄉,類似的事,根本瞞不住。

所以。

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小楊村對這一批知青的態度,沒那麼好。

村民們不冷不熱,也讓部分知青產生了逆反心理。

雖說懷柔距離四九城很近,但再近,它也不是城裡,城市和農村生活,有著本質的區彆。

衣食住行的差異太大,很多人都受不了。

有些人是生理上受不了,有些事生理、心理的雙重困境。

……

小楊村。

三個多月過去,陳煥帶的那些醬菜、臘肉、臘腸之類的物資已經吃掉了一半。

剩下的東西,被他存了起來。

但前天晚上,他丟了半塊臘肉。

到底是誰‘偷’的,根本查不到人。

他們這一批來小楊村的知青,一共有16個人,10男5女,除了林平平之外,其他知青,他一個都不認識。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過去三個月,但十來個人卻分出了好幾個團隊。

陳煥懷疑東西是盧非遠那幫人偷得,以盧非遠為首的那5個知青,就是他們融入小楊村最大的阻礙。

好吃懶做。

天天磨洋工。

除了盧非遠那一批人,還有四個人,不多乾,也不少乾,反正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剩下的七個人,他們都是真心想幫小楊村的知青,但他們從小都是城裡長大的孩子。

說他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那有點過分,不過,說他們沒有種地技能,那是一點都不為過。

秋收那段時間,正好趕上雨天,所有人都在搶收,他們想幫忙,也幫不上。

動作太慢,影響效率。

種冬小麥時,他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接連遇挫,極大的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陳煥很苦惱,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

這天,正在上工的陳煥,忽然聽到田邊傳來一道熟悉的叫聲。

“陳煥,陳煥,有你的包裹!”

抬頭一看,是郵遞員老常。

“來了。”

陳煥直接用衣服擦了擦手,來到農村之後,他沒有以前那麼‘講究’了,地裡乾活,哪裡乾乾淨淨的。

另一邊。

林平平看到陳煥又收到了一包東西,她有點羨慕。

她倒不是羨慕陳煥能經常收到各種吃的,或者稀缺物資,她羨慕的是陳煥可以隨便收信、寄信。

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收到老爸的信了。

也不知道老爸在陝省怎麼樣了。

還有她大哥,在川省那邊過得好不好?

因為身份的緣故,其他知青都跟林平平保持者一定的距離,整個小楊村,也就陳煥能跟她說說話。

“陳煥那小子家裡又寄東西來了。”

與此同時,梁煥也注意到了田邊發生的事,看到陳煥拎著一小包東西,他連忙提醒身旁摸魚的盧非遠。

“非哥,晚上要不要?”

“算了。”

盧非遠瞥了一眼陳煥,他就收回了目光。

“算了?”

梁煥意外道。

“嗯。”

盧非遠當然不可能告訴梁煥原因,他能說,有個大哥專門給他打了招呼嗎?

他不要麵子的?

“煥兒,我提醒你啊,彆亂來。”

盧非遠擔心梁煥不聽勸,警告道。

“叫你彆動就彆動!”

“非哥。”

第(2/3)頁

第(3/3)頁

梁煥諂笑道:“你都說不動了,我哪敢動。”

跟陳煥和林平平一樣,梁煥跟盧非遠也是早就認識,對方在街麵上混的時候,梁煥還是個小嘍囉。

盧非遠這種狠人,他哪敢虛與委蛇。

隻是,他不太明白。

陳煥那種老實人不欺負,那還欺負誰啊?

哼。

算這小子走運。

其實,梁煥挺羨慕陳煥的,這才三個多月,陳煥都收到多少東西了?

糖、臘貨、醬菜,不帶重樣的。

這些東西擱在四九城,那不算什麼,但放在小楊村,絕對是超級稀缺物資。

沒看到那幫小孩子都喜歡圍著陳煥轉嘛。

哪裡來的?

東西換來的!

對了,陳煥的婆子長得真好看。

大美女一個。

就是出身有點忌諱,如果她不是五類,梁煥還真想追一追。

下工之後,陳煥第一時間跑回了知青點,他們住的是集體宿舍,都是大通鋪。

男的一個大間,女的一個大間。

所以。

幾乎沒什麼隱私。

打開包裹,裡麵裝的不是吃的,而是一大摞書。

這是他托姐夫找的,都是跟農業相關的書,還有一些母豬、雞鴨牛護理的畜牧業書本。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

‘咦?’

翻看包裹時,陳煥意外翻到了一大疊報紙。

這?

這是姐夫專門寄的?

全是人人日報、光明報等往期報紙,從上個月月初到這個月月中,一期沒漏。

陳煥撓了撓腦袋,姐夫這是什麼意思?

雖然不太懂,但有報紙看,陳煥還是挺開心的。

沒辦法。

村子裡的娛樂活動太少。

了解外界消息的渠道,約等於沒有。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