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滿城儘是(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3章滿城儘是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

是不落的太陽,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開秧,

……”

初夏的炎日再熱,也熱不過街頭巷尾的小孩們,他們穿著橄欖綠的君裝,從各大中高校出發,騎著自行車,成群結隊的出現。

一時間,城內的地痞流氓,無處藏身,昔日大名鼎鼎的頑主們,隻能往鄉下鑽。

看著那些熱情高漲的小孩們,李傑隻是避著遠遠的。

反正彆人找不到他的麻煩。

他的出身,無可挑剔。

誰也找不出問題。

倒是潘亮那小子,天天跟著一批人,滿城亂竄。

陳家這邊,有陳福生做主,家裡的幾個孩子,一個都沒參與其中。

雖然陳福生的文化程度不高,但看過無數電影的老爺子,心裡有一本賬。

外界的風風雨雨,並沒有影響到陳家。

隔壁林家的情況,李傑不太清楚,但出門的時候,他削微觀察了一下,門頭緊閉。

不能出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要是被拉上街,以林母的性子,恐怕後果難料。

這個老太太,自尊心極強。

在四九城逛了一大圈,臨近中午,李傑又重新回到了家裡。

沒機會。

連黑市都沒找到。

想想也是,這種時候,還有誰敢明目張膽的搞資源互換,渾身精力無處發泄的小孩們,天天盯著。

甭說傍晚,就是半夜,估計也沒人敢搞那些。

不過。

黑市必然存在,畢竟,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隻是更加隱秘,以李傑現在的處境,應該很難找到。

中午吃完飯,李傑拎著熱好的饅頭、小菜跑去了西直門電影院。

給陳福生送飯。

60-70年代,不論是老陳的放映員職業,還是胡桂蘭的售貨員,全是個頂個的好職業。

前者,不止自己看電影不要錢,街坊鄰居也能沾沾光,不過,打那開始後,老陳有意識的減少了‘特權’的使用。

彆說街坊鄰居,連家裡人看電影,都正經買票。

或者,趁著送飯的檔口,在放映室的小窗口看一看新放送的電影。

李傑對這個時代的電影不是很感興趣,不過,送飯的時候,他還是跟往常一樣,趴在小窗口看電影。

第(1/3)頁

第(2/3)頁

今天電影院放的是《沙家浜》。

京劇類電影。

“刁德一搞的什麼鬼花樣?

“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我待要旁敲側擊將她訪。”

“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看了一會,李傑便收回了目光。

阿慶嫂、刁德一的演員演技、台詞都不錯,但樣板戲,也就那樣。

“怎麼?”

陳福生微笑道:“不好看?”

“節奏太慢了。”

聞言,陳福生笑而不語。

對孩子來說,這部戲確實不好看,但對他這樣的成年人來說,正合適。

“好啦,既然不想看,那就回去吧。”

陳福生將飯盒交到李傑手上,順帶拍了拍他的肩膀。

“現在外麵亂糟糟的,彆到處跑,最好在家呆著。”

“嗯。”

李傑連連點頭,不論是什麼年代,他都對那些事不太敢興趣。

走出電影院,順著新街口大街,一路往南,途中李傑又遇到不少雄赳赳氣昂昂的小孩們。

這幫小孩,精力無限多。

今天pao打這個,明天pao打那個,類似的情況,倒是讓李傑想起了大劉的一篇——《超新星紀元》。

在那篇的設定中,人類基因發生突變,所有13歲以上的人類,都會在一年後死亡。

全世界隻剩下13歲以下的孩子。

送完盒飯,李傑又獨自一人去了北海公園逛一逛。

昔日人流如織的公園,人流肉眼可見的變少了。

逛了一會,他找到一個樹蔭下的躺椅,一邊躺在椅子上,一邊想著接下來的規劃。

如今這個時代,真沒有特彆好的手腕。

搞東西的本事,他不缺,但老陳家都是那種老實本分的人,那些東西帶回去,給他們的不是驚喜。

而是驚嚇。

其實,即便他什麼都不做,老陳家也不至於過不下去。

放眼四九城,老陳家絕對算是中產。

街坊四鄰,都羨慕老兩口的職業。

等明年,他跟陳青都進廠上班,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不過。

陳煥下鄉的事,還是沒法阻止。

那是大勢。

去鄉下鍛煉鍛煉也好。

第(2/3)頁

第(3/3)頁

熬個幾年,等到高考恢複,考個大學,不難。

這小子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當老師,估摸著還是會考師範學校。

至於他自己?

他不準備考大學。

這輩子,他準備做一個木雕師傅。

也可以是木匠。

靠手藝吃飯,安全。

他們即將去的工廠,也跟木匠沾點邊。

原劇中何大海結婚用的三十六條腿,全是自個打得。

每個年代都有各自的特色。

60-70年代,娶媳婦要的不是車子、房子、票子,而是六大件,即床、大衣櫃、五鬥櫃、梳妝台、沙發、桌椅。

所有的腿加起來,正好三十六條。

其實,60-70年代想要湊齊一套全新的六大件,也不容易。

絕大多數人,僅憑自己,很難湊齊全套木製家具。

當然。

蛇有蛇道,新的湊不齊,舊的也行。

或者缺幾件,也大差不差,床、大衣櫃、五鬥櫃、梳妝台湊齊,同樣可以找到媳婦。

李傑蘇醒之前就開始考慮六大件的問題。

十五六歲的毛頭小夥子,正值青春期,哪有不想姑娘的。

早點湊齊六大件,早點結婚,然後,老婆孩子熱炕頭。

很樸實的念頭。

古往今來,大部分的理想都是這個。

吃飽飯,有家,有妻女。

但,想要同時滿足這些條件,大部分時代都很難,當下,工人勉勉強強能同時完成這三項。

鐵飯碗嘛。

上工吃食堂,下工吃家裡。

就是工資低了一點。

三年學徒,工資隻有20塊不到,真正改善的是定量,隻要成了工人,各種票證、定量糧都會翻一番。

等等吧。

再過個大半年就能進廠,到時候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至於撿漏文物的事,李傑沒那個興趣。

好吧。

其實是沒錢,沒糧票,沒工業券……

啥都沒有。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