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 第52章 陳家村2.0時代

第52章 陳家村2.0時代(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3399章 陳家村2.0時代

第52章陳家村2.0時代

6月。

江湖正式畢業,他背著吉他,帶著女友,一起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當然。

他兜裡還揣著一張二十萬塊的存折。

那是李傑給他的追夢資金。

94年的二十萬塊,隻要不是亂造,能用好幾年,如果二十萬塊花光了還沒法追夢成功。

那就放棄。

這也是李傑跟江湖私下達成的協議。

年輕人,可以追夢。

但不能完全信馬由韁。

江湖追夢的事,也沒有瞞著陳金水,李傑帶著他,一塊跟陳金水來了一場坦白局。

雖然陳金水有點不理解,甚至想要反對,但上次的燕京、申海之行也讓他明白一件事。

他老了,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既然‘江河’覺得可以試一試,那就讓小兒子去試一試吧。

反正他們家條件還行。

即使江湖最後沒能闖出來,回來開個小廠子,在叔叔伯伯、哥哥姐姐的幫襯下,大富大貴不好說,賺點錢還是不成問題的。

時間進入90年代,陳家村的致富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集體模式,固然好。

但擺脫不了種種弊端。

尤其是那些能力強、膽子大的人,他們不再滿足於村辦工廠的收益,隨著第一個人帶頭。

工廠陸陸續續流失了不少人才。

不過,好歹都是一個村子走出來的,那些人下海創業,不至於跟村辦工廠搶生意。

市場那麼大,錢是賺不完的。

單說襪子市場,種類就非常多,男襪、女襪、兒童襪,更細分還有各種各樣的款式。

如果按市場分,南方、北方、東南、西南、香江、灣灣、東南亞、立本,那更是廣闊無比。

所以。

哪怕那些人離開了陳家村工廠,村辦企業也不至於垮掉。

好歹是發家的地方,離開工廠的人,很少會跟廠子搶奪客戶,有時候還會更村辦企業拉點活。

當然。

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第(1/3)頁

第(2/3)頁

新訂單變少了,村辦企業的主要收入都是過去的存量客戶,再想象之前那麼賺錢,怕是不可能。

一開始因為這事,陳金水還急了一陣,不過,後來他出去轉了一圈,又不急了。

用‘江河’的話來說,個人的力量在時代麵前,太過渺小。

村辦工廠,遲早會被時代的浪潮淘汰。

何況。

像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未必不好。

那些從陳家村走出去的孩子,有能力的,多少會幫襯一點,陳大光、陳大年兩個人就給工廠拉來了不少訂單。

雖然是轉包的訂單,利潤不大,但養活工廠,給那些退休的人攢點養老錢,基本沒什麼問題。

不用國家來養老。

他們自己就有錢。

不單單是陳家村,周圍幾個鄉鎮的發展路徑跟陳家村都差不多。

摸著陳家村過河。

那些跟襪子、紡織有關的小微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多年的發展,烏義縣除了小商品市場之外,烏義縣產的襪子,也打出了品牌。

雖然暫時還沒有誕生出一家知名品牌,但行業品牌已經打了出來。

全國各地的商販們,一想到襪子,就會想到陳家村這邊。

集群效應,初步展露。

一步先!

步步先!

諸暨大唐鎮雖然也在搞襪業,但落後的太明顯,哪怕他們打出了低價競爭策略,也無法動搖烏義縣的產業鏈。

畢竟,這邊的貨太全了。

隻要是市麵上有的襪子,都能在這邊找到生產企業。

甚至連那種‘傷風敗俗’的情趣褲襪,也能在烏義縣找到貨源,那玩意雖然罵聲一片。

但它的銷量是真的好啊。

一雙正常的長筒絲襪5塊錢一雙,買家還會還價,而一雙情趣長筒襪,即便賣上10塊、15塊,銷量也很好。

還不帶砍價的。

因為買後者的大多都是男性。

付完錢,直接揣進兜裡就走。

那家主打情趣的企業,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賺錢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巧姑的同學陳林林,當初,陳林林靠的是師範學校。

畢業之後,她當了幾年老師。

後來,下海的浪潮滾滾而來,眼見其他人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陳林林也坐不住了。

第(2/3)頁

第(3/3)頁

一咬牙,一跺腳,陳林林選擇下海。

然而,她下海的時間節點是92年,彼時,陳家村周圍的襪業工廠特彆多,從上百人的大廠,到十來人的家庭作坊,可謂是遍地開花。

競爭很激烈。

考察許久,陳林林想起了那次香江之旅。

接著。

她就把目光投到情趣產品上。

90年代雖然開放,但剛剛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社會風氣還趨於保守。

有些事能做,卻不能公開。

去年,燕京開了一家情趣用品商店,結果愣是半個月沒開單,還有不少人在牆外貼大z報。

什麼流氓、下流,傷風敗俗之類的標語,全被掛在店家外牆。

這陣風波,還引起了部分外媒的注意。

一些歐美、立本、港台報紙、電視台,先後派人過去采訪。

是以,在這個年代,敢把注壓在情趣用品上,絕對是一次極為大膽的決定。

事實證明。

陳林林成功了。

短短兩年間,她就在小圈子裡聲名鵲起。

怒賺百萬!

生意好的嚇人,她都不敢跟彆人說,畢竟,這太掙錢了,如果被彆人知道,保不齊其他人一窩蜂的湧進來。

這年頭,她也算看明白了。

那是笑貧不笑娼。

看看那些光明正大包二奶的人,隻要有錢,那都不是事。

隻要利潤足夠,什麼風評,什麼傷風敗俗的便簽,根本沒人在意。

然而。

陳林林也知道秘密守不住多久,彆人又不傻,陳家村周圍那麼多廠子,哪家生意一旦好了起來,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

近期,她已經發現市麵上有了其他貨源。

款式跟她家生產的極為相似,質量也不差。

發現這一點,陳林林第一時間辦了通行證,她準備再去香江一趟。

這年頭,香江還沒回歸,想要過去一趟,沒那麼容易,但這問題對陳林林來說,卻不是什麼問題。

她老公在香江有親戚,以探親的名義申請,難度大大降低。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