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第一更:2649章!1/4!
……
在逐漸接受人族事務的過程中,許坤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並將其運用在了如今跌下王位的虎刹族之上。
那就是,你可以相信百姓的力量,但絕對不能相信百姓的智商。
從某些方麵來講,百姓是愚昧的。
那日作用於虎刹族,就是因為虎刹族的種種決策,除了虎老投票之外,其實還要顧及臣民的想法。
如果說大事小事,都需要征得所有人的同意,那彆說是偌大的種族了,就算是一支十人的小隊,也很難做到同心同德的。
每個人,每個生靈,都有著自我的想法。
如果在做某些事的時候,先要糾結誰的才是對的,誰的是錯的,那到最後,隻能是一事無成。
而反過來的話,即使你做的再好,再出色,再無懈可擊,總有人非但不會買你的賬,還會因為一點點小事,甚至是無緣無故地恨上你。
從而站在了你的對立麵,當彆人吹捧你的時候,他們會跟死了親媽一樣不遺餘力地反懟。
一旦有人抨擊你的時候,那他們就甘願作為馬前卒,哪怕是沒有一點點的好處,都會為此樂此不疲。
這...就是人性!
也是此刻,在不久前許坤顯化安撫民心後,又很快出現了多地兵變,且有愈演愈烈,席卷全人族的趨勢。
看他們的架勢,你不說許坤刨了他們的祖墳,都想不到為何會如此的瘋狂!
這種情況,放在任何一族,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統治者執政上台的時候,看到了,都會無比心寒,甚至是自我懷疑。
我...真的有這麼差嗎?
假如是一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統治者看到這一幕,更是會徹底自閉。
原來表麵的繁榮下,沉澱著這麼多的腐朽和肮臟。
此刻人族出現的一幕幕,足以讓為其奮鬥的某個人,一腔熱血飲冰,從此不為族而戰。
好在,麵對這一切的這個人,是許坤!
第(1/3)頁
第(2/3)頁
不是說許坤不在乎,而是現在的這種情況,他早就做好了去麵對的心理準備,而過往的種種,也讓他提前去適應了。
要說在麵對這種人心向背的局麵時,許坤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當初敖廣要水淹江南基地市,逼迫人族交出許坤時,倒計時的生死兩分鐘。
彼時初出茅廬的許坤,已經見到了人性之惡。
你與他萬兩金,不如他的一念之差。
要說如今的許坤,完完全全可以用福澤一族的功績來形容,他帶給人族的改變是天翻地覆的,縱使天眼時代百年,也沒他這般的往自家種族運送資源的迅速。
麵對這等變故,內心怎不悲哀?
升米恩,鬥米仇,不外如是。
但這也不全然是人性之恩,受逃逸的人族氣運影響,主導這次兵變的那些領袖,無一不是被氣運眷顧之人。
能被逃逸氣運眷顧的主因,不是他們的天資有多強,首要的一點就是,在立場上,在理念上,他們是和許坤相悖的。
許坤的理念是什麼?
沒有人會去關心一個人的內心,但可以結合他的事情知道他想做什麼。
從許坤煉化各族氣運彙入人族氣運,之後想完成比之當初秦帝更瘋狂的淩駕於如此龐大的人族氣運總量之上時,他已經被打上了一個標簽——獨裁者!
將人族生死未來,係於一人之身,這就是當初許坤“犯下的罪”。
這就是贖運教應運而生,和許坤對立的“原罪”。
在這個原罪之下,還能劃分出分門彆類的對立。
舉幾個例子,像是最先和許坤接觸的贖運教核心成員·武媚兒。
她除了因許坤所犯“原罪”而和他對立之外,另一個對立的點,就是性彆對立。
她奉行的是“誰言女子不如男”的準則,而對於楊瑤、戰柔柔這種女人竟是要依附許坤而生嗤之以鼻。
許坤以男子之身,攏各族天之驕女,讓她們成為許坤的附庸,獨他一人光耀萬族。
在她看來,許坤的成就是基於他的地位和身份,他所具備的一切,放在其他人身上,也能達到和許坤一樣的高度。
你們這些本該是天之驕女的女人,非要上趕著去討好他,簡直就是恥辱。
第(2/3)頁
第(3/3)頁
許坤做的,我就做不得?
許坤能達到的高度,我就達不到?
事實證明...她的確不行。
不僅不行,還被她所看不起的男人各種折辱,折辱過後,又是用一個接一個的餡餅砸得她暈頭轉向,理念徹底崩塌。
隻有當你直麵太陽時,才知道太陽有多熾熱。
武媚兒,是贖運教核心成員裡,第一個信仰崩塌的人,哪怕因為“原罪”立場,她的心已經徹底歸屬了許坤,才有了如今想儘辦法來給許坤通風報信的情況。
至於其他,像是以爾朱榮為首的邊關六鎮起義,原因簡單,爾朱榮本是狼族的一位後起之秀,而他原屬於契丹之前,人族最大對手的匈奴部落遠遁漠北的北匈奴中的契胡人。
匈奴和華夏有著世仇,尤其是北匈奴當年就是被華夏打散之後,區彆於投誠華夏的南匈奴,時時刻刻銘記族仇的匈奴餘孽。
隨著狼族歸附,連帶長生天都被射落,共享同一片天,然而種族世仇,又怎麼會那麼輕易的化解。
邊關六鎮跟隨爾朱榮起義的,皆為對過往華夏人族心懷仇恨之人,哪怕是氣運融入,也無法讓他們放下仇恨。
這一點,已經內遷的長城基地市的一些戍邊家族也是如此。
隻要你想和一個人對立,那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
比如在許坤為人族謀福利之後,分配不均勻而心懷仇恨的,更多的,是眼饞許坤的高位,向往權力巔峰的。
原罪之下,分支眾多,多為私利,但又被他們標榜為公義!
此刻被組織起來的一批又一批的起義,似是爾朱榮的班底者不乏少數,之後裹挾進入的,就是一些徹頭徹尾的愚民。
反觀其餘堅定認為許坤是對的,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各地兵變的人族平民,一時間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大勢洪流,席卷全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