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的嶽父漢武帝 > 第九十一章 麻煩又來了

第九十一章 麻煩又來了(1 / 1)

推荐阅读:

王溫書愣了一下,不明白劉徹為什麼突然問起了這個問題。

“陛下,臣做執金吾這幾年,長安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王孫貴胄也不敢以身試法了。”

王溫書恭恭敬敬的說道。

這話倒是不錯,王溫書可是曆史上有名的酷吏。

王溫書是有著種種毛病,但是他也有一樣好處。

那就是聽劉徹的話,而且除了劉徹的話之外,誰的話也不聽。

劉徹讓他治理長安,那麼他就治理,而且鐵麵無私。

如果有人犯法,絕不手下留情。

在他的治理下,長安的治安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恩,那長安以外呢。”

劉徹繼續問道。

“長安以外。”王溫書愣了一下,長安以外的治安,他可是真的沒有關注過。

不過他的職務執金吾的確也包含了維護整個長安以及周邊地區治安情況。

“陛下,長安城外的治安應該也可以。”

王溫書回答道。

“應該也可以,這是你執金吾說的話嘛。”

“也可以,朕的內侍在離長安不足二十裡的地方遇到流民襲擊。”

“你說說,你這個執金吾是怎麼做的。”

劉徹憤怒的把桌子上的竹簡扔到了王溫書的臉上。

王溫書不敢閃避,任由竹簡把頭砸了一個大包。

“陛下。”

王溫書跪地拜倒,渾身顫栗。

“十日,朕給你十日,如果十日後再聽到流民襲擊行人的消息,族誅。”

劉徹冷冷的說道。

“是,陛下。”

說完,王溫書也不敢留下來了,直接退了出去。

可是他的噩夢還沒完,接下來,劉據、公孫賀、霍光等人輪流找到王溫書。

目的無外乎一個,那就是,京城周邊治安混亂,王大人還需要悉心治理為好。

雖然口氣都很溫柔,但是內裡的威脅就連傻子都能聽的出來。

王溫書回去之後,連飯都不顧上吃了,立刻調動北軍,把長安周邊方圓百裡地全部梳理一遍。

凡是有襲擊記錄的流民,全部抓住,扔到桑弘羊那裡去修水渠。

也算是做一些匈奴人勞改的先期探索工作了。

正在王溫書著急忙火的捕捉盜賊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讓張淩立刻趕到太子府。

張淩趕到太子府之後,發現劉據和劉進已經在這裡等著他了。

“太子,到底什麼事情,這麼急找我。”

張淩一走進去,就看見劉據和劉進滿臉嚴肅地站在客廳裡,來回踱步。

“現在麻煩了,今天大儒衛煌進京了,一進京就到了未央宮,讓父皇誅殺你。”

劉據指了指張淩,無奈的說道。

“什麼,還有這好事情,那麼陛下是什麼態度,準備誅殺我了嘛。”

張淩聽了之後,立刻眼睛一亮,追問道。

“你覺得可能嘛。”

劉據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

“好吧,是我想多了。”

“那找我來乾嘛,不是沒啥事。”

張淩看著劉據的樣子就知道了,此事絕無可能。

“師傅,這件事對你的影響是不大,但是對我和父親的影響卻不小。”

“一個處理不好,皇祖父可是真的有可能廢太子的。”

劉進看到張淩不明白,索性說白了。

“為什麼,這個衛煌什麼來曆,居然能夠影響到太子的廢立。”

張淩不解的看著劉據。

能夠影響太子的廢立,這個衛煌未免也是太厲害了一些吧。

“衛煌是父皇的老師衛綰的弟弟,也是我的師傅。”

劉據指了指自己。

衛綰的弟弟,太子的師傅,雖然隻是短短的幾個字,但也能讓張淩感受到了此人的厲害。

衛綰是何許人也,他可是漢武帝劉徹的老師。

也是讓劉徹接觸儒家學說的人。

如果說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大功臣是董仲舒的話,那麼第二大功臣就是這個衛綰了。

可想而知他的影響力。

而太子的老師,這可是代表著衛家人是兩代帝師啊。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榮耀。

隻不過,把太子教成那個樣子,這個衛煌的水平恐怕也就那樣了。

說完,張淩還看了太子一眼。

“你看我做什麼,張兄,這次麻煩有點大了,衛煌這次來,可是說過話的,如果陛下不答應他的話,那麼他就一頭撞死在未央宮前。”

劉據頭疼的說道。

“這個,衛煌為什麼這麼針對我,我好像沒有得罪他吧。”

張淩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劉據。

自己怎麼得罪這個衛煌了,讓他這麼拚命。

“其實這也怪我,我曾經答應師傅,讓他兒子來教進兒。”

劉據小聲的說。

這下子張淩是明白了,原來是自己擋了人家的路。

如果衛煌的兒子再教導劉據,那麼他們衛家就是三代帝師,那是何等的榮耀。

而且,在這個關鍵的當口,能夠影響三代帝王,他們衛家也必然被後世儒生所敬仰。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憑空出現一個張淩,把這本該屬於衛家的榮耀給攪和沒了,衛煌能夠忍得下這口氣才是怪事呢。

“那陛下就由著他這麼乾。”

張淩又問道。

“這件事父皇也不好處理。”

“畢竟是自己老師的弟弟,而且自從董仲舒去世之後,衛家還是儒家的代表。”

“如果處置了衛家,那麼儒家會怎麼反應。”

“父皇年紀大了,實在是沒有精力在扶持一個學說了。”

劉據冷靜的說道。

他自己也沒有能夠分析那麼多,這些都是劉徹說給他聽的。

不錯,劉徹為難的地方就在於這裡。

衛家的一舉一動,可是牽連著儒家的。

如果照年輕時候劉徹的脾氣,大不了廢了儒家,再獨尊墨術,獨尊黃老之術。

反正就是扶持一個學說統一思想麼,有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現在劉徹這個年紀了,要讓他再去扶持一個學說來代替儒家,他實在是有心無力了。

更何況,儒家一直是太子最有力的支持者,一旦動了儒家,太子的地位恐怕也會不穩。

“那陛下到底是什麼態度?”

張淩問道。

“父皇的態度是,自己惹的事情自己擺平,讓我處理,也算是對我的一個考驗。”

劉據雙手一攤說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