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手中人才濟濟,有何事需要我們雍家去做。”
雍竺疑惑的問。
“有件事,其他人不好做,隻有你們雍家好做。”
“陛下要和西域通商,但和以往的通商不同。”
“陛下需要一個代替朝廷經商的人。”
“一來控製西域大宗貨物的價格,二來也要賺取軍費。”
“這件事,沒幾個人合適做的。”
張淩把事情和雍竺說了一下。
“經商。”
雍竺皺了皺眉頭。
經商嗎,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豪門貴胄就沒有不經商的。
不然開銷那麼大,誰家靠著那些地租就能維持開銷了。
但是那些人一般都是找幾個商人出麵經營,自己躲在後麵收錢。
直接下場經商的可是一個都沒有。
自己下場經商,恐怕會被彆人恥笑啊。
想到這裡,雍竺有些猶豫了。
看著猶豫的雍竺,張淩放下了手中的杯子。
“雍家主,你要明白,這件事你是最合適的人選,卻不是唯一的人選。”
“這幾年因為各種事情除爵的人可是不少,你不做,自然還會有人做的。”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這件事有點跌麵子,恐怕也輪不到你的頭上。”
“更何況,雖然這件事丟麵子,但要是真做好了,那就是陛下的錢袋子。”
“桑弘羊什麼待遇,不用我跟你多說了吧。”
“給你十息時間,做,我就留下談談後續的事情,不做,那行,我轉頭就走。”
張淩催促道。
十息隻是一瞬間,情勢已經容不得雍竺多想了。
“既然陛下要用我們雍家,那就是我們雍家的榮光,丟麵子這種事情,張侍中休要再提。”
“縱然是為了陛下丟掉性命又有何懼。”
雍竺滿頭大汗的應承了下來。
“那就好,雍家主放心,陛下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張淩站了起來。
“雍家主,我知道你家族還有些生意,儘快結束。”
“至於細節上的事情,過一段時間我會和你談的。”
“做好心理準備,你恐怕要親自往西域一趟。”
張淩站起身,帶著衛光走出了雍府。
張淩回到自己小院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
匆匆吃了一點飯,張淩就去了未央宮。
未央宮中,劉徹正在和桑弘羊一起談些什麼。
劉徹看到張淩,揮了揮手:“張淩,到這邊坐,我們好好商議一番西域通商的事宜。”
“是,陛下。”
張淩走到了劉徹身邊,跪坐下來。
“張侍中,我聽陛下說,西域通商的主意是你出的。”
桑弘羊問張淩。
“正是在下。”
張淩點了點頭,大方的承認了這件事。
“春秋時期,管仲曾經用購鹿計拖垮楚國。”
“跟西域通商,控製這條商路,我倒是不反對。”
桑弘羊先是表明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他說的事情有一個典故。
齊桓公想要討伐楚國,但是楚國經濟富庶,軍事強悍,齊桓公思索再三,覺得伐楚困難重重,於是,找到管仲商議。
管仲建議讓齊王出高價錢向楚國購買楚國的特產梅花鹿,並且發動齊國的世家貴族一起大量地向楚國購買梅花鹿。
楚國民眾發現齊國人高價買鹿,紛紛放棄耕地種糧,開始養殖梅花鹿,他們認為隻要有足夠的錢財,糧食就能買得到。
然而此時,齊國也在出高價大量地向楚國周圍的國家購買糧食,楚國周圍各國發現齊國給的價格高,紛紛把自己國家的糧食賣給齊國,換取更多的錢財。
直到齊國把軍隊所需的糧食購買足夠以後,齊國放棄購買梅花鹿。
恰逢青黃不接之時,齊國對楚國發起了全麵進攻,楚國由於國家沒有存糧,軍餉不足,而周圍各國也沒有糧食賣給楚國。
導致楚國雖有大量的錢財,卻沒有支撐軍隊參戰的糧食,最終無法與齊國對抗,喪師失地。
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經濟戰。
作為理財大師的桑弘羊,自然也熟知這個典故。
“我還以為大人您會反對呢。”
張淩笑了笑。
“如果是以前,我會反對,但是現在,國用不足啊。”
“再說了,有雍家在前麵,我有何懼。”
桑弘羊開玩笑的說。
桑弘羊這個大管家也是沒辦法了,漢朝到處要用錢,可是稅收也就那麼多。
現在的桑弘羊隻要有錢,讓他乾什麼都行。
張淩也笑了笑,之所以選擇雍家,就是因為雍家的身份和地位適合背鍋。
就算雍家的生意做得再大,人家也隻會說,是雍家諂媚陛下,是奸臣。
而不會牽連到劉徹身上。
隻不過,雍家也有好處就是了。
畢竟,能夠給劉徹背鍋,本身也是一種榮幸。
到時候就算劉徹迫於壓力把雍家給辦了。
頂多雍家也就是換個地方住兩年,劉徹就會恢複雍家的爵位。
不然的話,誰還肯為劉徹背鍋。
“好了,不說這些了,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桑弘羊,你還有什麼疑問沒有?”
劉徹問桑弘羊。
“有,我有兩個疑問,請張侍中解答。”
桑弘羊直接了當的回答。
“請桑大人說。”
張淩直接說道。
“張侍中,如此大規模的放開與西域諸國的貿易,你就不怕匈奴乘機做大。”
“要知道,西域諸國可是會把通商的利潤進貢給匈奴的。”
桑弘羊先問道。
“金銀是無用的,有用的隻有物資。”
“所以,我們要製定一個清單。”
“那些商品,比如鐵器,青銅器此類物品,隻能少量流入西域。”
“絲綢珠寶之類奢侈品,則是全麵放開,反正隻有一條,讓西域有錢也買不到有用的物資。”
張淩解釋道。
“恩,要加大打擊走私的力度,然後把這些奢侈品的關稅降低,讓商人們有更大利潤。”
桑弘羊補充道。
“我突然想到一點,如果我們大量買入西域糧食、銅鐵等貨物呢。”
張淩突然說道。
桑弘羊愣了一下,接著笑了起來:“可行,但我覺得要做就做的徹底一點。”
“凡是帶鐵器、糧食等貨物來我們漢朝的人,我們可以免除他們出關時貨物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