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的嶽父漢武帝 > 第十七章 以工代賑

第十七章 以工代賑(1 / 1)

推荐阅读:

“什麼。”

張淩驚訝的站了起來,自己家啥時候有這門親戚了,自己怎麼不知道。

“我昨天回去查了一下,叔父,您看看,我母親是衛孺,他有一個親戚,是黃晨。”

“黃晨有一個親戚,是長陵邑的米廣。”

。。。。。

“於石有一個親戚,叫盧敘,盧敘是你的親戚吧。”

公孫敬聲問。

公孫敬聲昨天想了半天,覺得真要是按照公孫賀的方法拜張淩為師,張淩還真的不一定答應。

與其如此,不如認個親戚。

而且要認就認個小點的輩分,這樣才好整天在張淩這裡。

如果是一般人的話,恐怕會有點心理障礙。

可是公孫敬聲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出了名的厚臉皮,這種事對於他,沒有一絲一毫的心理障礙。

在他心裡,磕一個頭能怎麼樣,又不會少塊肉。

“這個,盧敘的確是我的親戚。”張淩點了點頭,雖然盧敘這個親戚有點遠了,但還是親戚。

“這就對了,按照輩分來說,你是我叔,這就沒錯了,叔。”

公孫敬聲肯定回答。

張淩一陣無語,這個算法,倒也不能說是公孫敬聲算錯了。

但是如果按照公孫敬聲的算法,整個漢朝就沒有人不沾親帶故的。

而且往深層次想,自己這也成了皇親國戚了。

畢竟,現在公孫敬聲的母親,衛孺的妹妹衛子夫是大漢皇後。

“公孫公子,不必這麼客氣。”張淩趕緊推拒。

他可不想沾惹公孫敬聲這個大麻煩。

“不客氣不客氣,我說叔父,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們這門親戚,不想認我們。”公孫敬聲威脅道。

誰敢看不起大漢丞相、皇親國戚,張淩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己看不起的話一出口,公孫敬聲就算是砍了自己,自己也無話可說。

“哪能呢。”

“那就好,叔父,既然我們都是親戚了,自然要常來常往。”

“對了,這裡麵是附近幾個莊子的地契,外麵還有幾匹西域寶馬,就當我給叔父的見麵禮了。”

公孫敬聲大大咧咧地說。

有錢人都這麼直接的嘛,張淩表示,雖然對公孫敬聲認他為表叔不感冒,可是對於寶馬,他可是真愛啊。

西域寶馬,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

如果放到現在,那就是頂級的勞斯萊斯。

“這個表侄,你的東西我也收到了,你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張淩對公孫敬聲說道。

“回去,不行,我怎麼能回去,表叔,我要住在這裡,直到把你的房子修好再回去。”

公孫敬聲直接說道。

張淩看著公孫敬聲,有些無奈,看來這人是賴上自己了。

同一時間,未央宮內。

劉徹看著麵前的群臣,麵無表情。

桑弘羊站在大殿之上,把最近的政務一一彙報給了劉徹。

桑弘羊不愧為理財大師之名,居然用捉襟見肘的財政資金維持住了整個帝國的運轉和劉徹本人的享受。

不過最近桑弘羊也鬆了一口氣,劉徹停止了修築宮殿,那麼這筆本來準備好的錢就可以騰出來。

處理一些帝國政務上的隱患,安置一些流民。

桑弘羊說完了政務之後,退到了一邊。

看到朝堂上沒有人說話,劉徹開始點名。

“公孫丞相,你有沒有什麼事情上奏?”

劉徹把頭轉向了公孫賀。

“臣無事上奏。”公孫賀出列,淡淡的說。

“恩,退下吧,昨日公孫敬聲到朕這裡來,承認了他的一些錯誤。”

劉徹說到這裡的時候,環視了一下四周,一字一句地說:“這也是好孩子,有錯就認。”

“朕已經下旨,罷免公孫敬聲太仆之位,此事就到此為止了。”

“謝陛下。”公孫賀急忙道謝。

“好了,還有何人有事上奏。”劉徹又環視了一下四周。

“兒臣有事上奏。”劉據站出來,衝著劉徹拜了拜。

“恩,太子有事情,那就說吧。”劉徹看了劉據一眼,大手一揮,示意劉據可以表演了。

“剛剛桑大人說的安置流民的事情,的確是當前的急務。”

“但是桑大人的安置方法,兒臣覺得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劉據出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請問太子,安置流民的方法有什麼錯處?”

“我大漢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

桑弘羊沒想到劉據上奏的內容居然是不認同他的政策,有些皺眉。

對於這個太子,他可是太了解了。

對於儒家學說倒是精通,你說哪本他都知道。

可是對於政務,對不起,不是桑弘羊看不起他,太子聽了那麼久的朝政,還跟小白一樣,啥也不懂。

“桑大人,安置流民的辦法是穩妥,但是有一點,現在已經過了糧食播種的時間,這意味著我們要養那些流民一年。”

“這樣的話,對於朝廷的負擔太重。”

“而且還有一點,如此多的流民聚集在一起,朝廷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管理,長此以往,也是一個負擔。”

劉據的話剛一出口,就讓桑弘羊對他刮目相看。

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說明太子已經對安置流民這件事有了深刻的認識。

“那依太子之見呢。”

桑弘羊問劉據。

“宮殿照樣修築,但是不征調徭役,而是以流民修築宮殿。”

“此舉有三大好處,一是可以讓流民以勞動換取報酬,然後用於明年的恢複生產。”

“二是修築宮殿官吏有管理大批平民的經驗,可以讓流民妥善安置。”

“三來也是可以消耗流民們的體力,修築宮殿是一個力氣活,一旦乾了,那也就沒有精力想其他的事情了,可以保證流民隊伍的穩定。”

“此乃以工代賑之法。”

劉據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桑弘羊把劉據的辦法仔細想了想,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太子的辦法,臣覺得可行。”

桑弘羊是實用主義大師,在他眼中,沒啥麵子不麵子的事情,隻要有用就行。

畢竟,能夠搜刮天下財富的人,還能在乎什麼麵子。

“行,那就這樣定下來了,桑弘羊,你要盯著這件事情,以工代賑時間以明年開春為止,到了時間就開始安置流民。”

“另外,叮囑那些修宮殿的官吏,宮殿修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不要急,不要勞民。”

劉徹聽了桑弘羊的話,立刻把事情定了下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