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堂到地獄,雖然這句話有些誇張了,不過對於徐錚來說他是真有這種感覺。
遙想大前年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從演員轉型擔任導演,初出茅廬第一部電影《人在囧途》就拿下了一個多億的票房。
可謂是出道即巔峰,那時候他是整個影視圈的焦點,眾多影視公司老總爭相拉攏他,一度讓他覺得前途一片光明,乃至有些飄飄然起來。
不過徐錚雖然有些飄倒也沒太飄,還知道《人在囧途》的成功不是全部都是他的功勞,嘉禾的宣發同樣起到了巨大作用。
所以他還保持了一份清醒,沒有自持成績而和嘉禾集團提條件或者轉投其他公司。
但徐錚的心思也不可避免地活泛了起來,他現在這個成績或許對於嘉禾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如果下部電影再獲得成功或者取得更好的成績的話,那他肯定就不甘心僅僅做一個導演了。
就算不能像寧昊那樣開個自己的工作室,那他也希望能夠參與自己電影的投資,他不想一直做個打工仔,他也想成為資本,就算是小小資本那也是身份的巨大躍遷。
人的野心都是慢慢膨脹的,此時還不是《泰囧》之後的徐錚,還沒有想要成為影視圈的一座山頭這麼大的野心。
對於他來說,寧昊就是他奮鬥的目標。
但想要讓嘉禾給與他像寧昊那樣的待遇,就憑一部過億票房的電影顯然不夠看。
嘉禾可不是其他影視公司,作為圈內市值最高的影視第一巨頭,票房過億對他們來說這成績可能才剛剛及格。
更何況嘉禾坐擁劉周、徐可還有寧昊等三大導演,和張一謀以及香江的一眾導演也關係密切,所以嘉禾是不會對他刮目相看的,最多給與他更多一些重視。
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不想離開嘉禾的,和嘉禾合作過更讓他深知嘉禾的強大實力。
所以為了能夠像寧昊那樣被嘉禾重視,徐錚對於自己的第二部電影可謂是非常重視。
《摩登年代》是他精心挑選的劇本,為了製作這部電影足足耗費了兩年的時間,可以說他對其寄予厚望。
同時在嘉禾的營銷以及他之前的名氣加持下,觀眾和一些媒體也同樣抱有不小的期待。
《人在囧途》之後,徐錚也被媒體譽為不遜於寧昊的喜劇導演,他的喜劇風格和馮褲子以及寧昊的截然不同,但是同樣能夠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摩登年代》不僅讓徐錚情緒大起大落,也讓對他抱有期待的觀眾和媒體大失所望。
不僅網友在網上吐槽,一些媒體也在批評,咋一看《摩登年代》好像是一部大爛片一樣。
這部電影雖然不如大家預期,但也是一部六分以上的及格喜劇電影,隻是徐錚之前的調子起的太高,所以才讓這麼多的媒體噴他。
媒體就是這樣的尿性,牛逼的時候把你吹上天,都來捧你的臭腳。
一旦有了下落的趨勢,所有人都會來狠狠地踩你一腳,加速你的墜落。
所以現在的徐錚不僅有種夢碎的感覺,同時還要承受輿論的壓力。
不過就在他暗自神傷的時候,其他影視公司都不複之前的熱情甚至對他有些敬而遠之的時候,他卻再次受到了嘉禾的重視。
這仿佛給他目前有些灰暗的前途,再次照進了一束光。
……
時間過得很快,春節過後,熱熱鬨鬨的七天假期也很快結束。
春晚的新聞還是目前新聞的主流,這次春節檔因為呈現出一種多部電影混戰的局麵而且也沒有一部電影影響力很大。
所以今年的春節檔熱度不高,彆說和春晚比,就是和去年春節檔相比也遠遠不如。
這次的春節檔不僅沒有任何一部備受矚目的電影,後續的票房表現也一般般。
《新少林寺》雖然明星雲集,但是其一騎絕塵的局麵並沒有出現。
再加上賀歲檔劉周等人的三部大片一部比一部猛,成績太過璀璨,這也導致《新少林寺》那一個多億的票房沒有多少吸引力。
唯一的一部大片都沒有多少影響力,那其他電影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不會是以前了,電影票房過億就會被大肆報道。
中國電影票房都已經進入十億時代了,五億六億的電影也接連出現,所以要想引起一定轟動,票房沒個三億根本不可能。
而今年春節檔,就算是《新少林寺》的票房也已經不可能突破三億,就算是兩億都難,其他電影就更不用說了。
這也導致今年的春節檔沒有多少存在感。
不過對於嘉禾來說,春節檔已經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了。
雖然有電影《摩登年代》上映,但是對於嘉禾來說隻是個小卡司,已經給予這部電影足夠的支持了。
甚至為了表達對於徐錚的重視,還給予了不少超乎這部電影卡司等級之外的資源。
儘管給予了不少宣發資源,《摩登年代》的成績卻還是那個樣子,最終票房破億都困難,那嘉禾肯定也不會再投入精力。
其實張昭是想多給點支持,最起碼讓電影票房能夠破億,這樣數據也跟好看一些。
不過劉周覺得沒必要,就算是今年春節檔會創造嘉禾最慘淡成績也沒什麼影響。
嘉禾不會因為任何一部電影受影響,更不要說還是一部中小成本電影。
而且《摩登年代》的失利對於嘉禾來說益處更多一些,畢竟去年嘉禾的成績實在太輝煌了,輝煌到其他公司忍不住想要聯手的趨勢。
這次失利正好也證明嘉禾不是每次都成功,也會有失敗的時候,這樣也能減輕其他公司的心理壓力。
所以現在嘉禾在《摩登年代》上映七天之後,也不再對其多加關注,票房成績如何就看這部電影的真正成色了。
春節七天假期結束之後,國內的大部分公司也開始陸續開工。
嘉禾也差不多,也是大年初八這天正式開工。
初八這天,劉周給旗下各個公司的員工發完開年紅包之後,大年初九這天也正式投入工作。
他的第一站還是來到嘉禾,今天將會召開嘉禾集團新年的第一次高層會議。
除了對去年的總結以外,也是對於新一年的規劃。
本來這個會議在年前就應該召開的,但是因為影視公司年底一般都是最忙的時候,畢竟此時可是電影旺季。
對於嘉禾來說更是如此,《星際穿越》牽扯了嘉禾上下不小的精力,所以也就將這場會議放到春節後。
上午九點半,嘉禾的高層齊聚在新浪大廈的頂層。
新浪大廈的頂層是劉周的辦公室、會客室、休息室,以及還有一個中型的會議室,可以說一整層都是他在使用。
正好現在劉周旗下的公司都已經在新浪大廈裡麵辦公,如果他要召開會議的話,一般都是將哪家公司的高管召集到頂層會議室。
而一般需要他主持的會議也都是公司高層的決策性會議,人數不會太多,一間中型的會議室足夠了。
當劉周帶著助理走進會議室的時候,嘉禾集團的眾位管理層都已經到了。
嘉禾集團總裁張昭,集團副總裁兼嘉禾院線總經理高君,集團副總裁兼嘉禾國籍總經理鄒重衍,嘉禾影業總經理陳果富,嘉禾娛樂總經理曾嘉,嘉禾製作總經理李偉和嘉禾影視總經理江雪柔。
嘉禾集團自從上市之後,公司也開始了高速發展以及大幅擴張,也成立了新公司,同時為了便於管理,職位也有一定的變動。
集團總裁還是張昭,負責整個集團的事宜以及直接負責目前在建的位於杭城的嘉禾影視產業園。
不過他也卸任了嘉禾影業總經理的職務,將之交給了原嘉禾影業的製作總監陳果富。
同時也將嘉禾影業香江分公司的權重進一步下降,將其作為嘉禾影業的子公司,獨立性大大降低。
嘉禾畢竟是一家在香江紮根三十多年的公司,劉周雖然強行將嘉禾集團遷到京城,但為了穩定人心,也給與了嘉禾影業香江分公司足夠的獨立性。
該開始幾年,嘉禾影業是分為京城分公司和香江分公司的。
不過經過這幾年的消化,香江分公司的底蘊以及影響力也已經被嘉禾集團完全繼承,再加上香江影壇的進一步衰落,也沒必要讓香江分公司繼續飄在外麵。
所以在嘉禾集團上市的第二年,劉周將嘉禾影業香江分公司總經理鄒重衍調離,同時將嘉禾影業香江分公司變更為嘉禾影業的子公司。
所以現在嘉禾影業香江公司的總經理已經不算是嘉禾集團的高管了,也沒這個資格來參加今天的會議。
與此同時,因為嘉禾院線在嘉禾集團上市之後投入巨資擴張,同時嘉禾國際作為集團負責海外發行的公司,事務同樣繁雜。
所以身兼兩家公司掌舵人的高君也卸任了嘉禾國際總經理的職務,然後也將其交給了從嘉禾影業香江分公司總經理位置調離的鄒重衍。
這也算是對她的安撫,畢竟她之前是嘉禾集團的老人,還是嘉禾創始人的女兒。
嘉禾香江分公司變更為嘉禾影業的子公司,可以說標誌著鄒文淮的痕跡被徹底消除,完完全全打上了劉周的印記。
嘉禾國際是嘉禾集團最重要的兩家公司之一,和嘉禾影業並立為集團的兩根粗壯大腿,甚至一定程度上比嘉禾影業還要更重要那麼一絲。
畢竟海外的發行渠道就算是放在好萊塢也是及其寶貴的資產。
而嘉禾國際可以說國內海外發行實力最強,發行範圍最廣的發行公司,尤其是亞洲地區的發行,更是一騎絕塵。
所以讓鄒重衍擔任嘉禾國際的總經理,可謂是對其非常看重了,一躍讓她成為華語影壇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隻要想將電影發行到海外的影視公司,就沒有不巴結她的,其中不乏華藝、光線還有博納等業內大公司。
甚至因為嘉禾國際和獅門發行部門的合作,勉強撐起了全球性的發行網絡,讓嘉禾國際在好萊塢都有一定的名聲,讓她在好萊塢也有些許名氣和影響力。
嘉禾娛樂則是之前嘉禾集團經紀部門拆分之後成立的公司,當仁不讓地是由曾嘉負責。
如果不是為了從微末之際就跟隨劉周的曾嘉,他其實都不準備讓嘉禾集團搞經紀業務,再想到流量時代這一塊還是有一定的搞頭,也就順勢成立了嘉禾娛樂。
劉周也將嘉禾娛樂交給了曾嘉全權負責,後麵到底將其搞成什麼樣,就看她的本事了。
不過有嘉禾集團作為後盾的嘉禾娛樂,隻要不是太無能應該都能將之搞得不錯,而曾嘉顯然不是個無能之輩,不然也不會被劉周選中擔任他的經紀人。
嘉禾製作則是專門負責嘉禾集團新增的綜藝版塊業務,截止到目前,已經成功在2010年暑假期間推出了第一款綜藝節目《華夏好聲音》,並且燃爆了整個夏天。
嘉禾製作總經理李偉是嘉禾集團專門挖來的,他原來是芒果傳媒行政總監,湘南衛視的兩款爆款綜藝以及《超級女聲》等他都有深度參與。
李偉既懂綜藝製作,也懂行政管理,可以說是嘉禾製作掌舵人的完美人選。
後麵也證明沒有選錯人,李偉從湘南衛視帶來了一批骨乾,直接將嘉禾製作的架子給支了起來。
為此湘南衛視的掌門人還親自打電話給劉周,讓嘉禾收斂一點不能再在湘南衛視挖人了。
不過不得不說,湘南衛視可謂是後世綜藝行業的黃埔軍校,從裡麵走出了太多的綜藝大拿。
李偉也是其中之一,他後來也從湘南衛視出走創立了銀河酷娛,《火星情報局》就是這家公司製作的。
不過當他出來創業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之前不少他的下屬混得比他還好,地位也比他高了。
但他能夠在綜藝大行其道的時候,推出算是爆款的《火星情報局》,可以說能力非常出色了。
最後嘉禾影視則是負責集團電視劇業務的子公司,之前是由張昭兼任的。
後來嘉禾集團收購了周易影視,其原創始人江雪柔也被嘉禾給請了過來。
剛開始是擔任副總經理,後來看她能力不錯,也就將其扶正,同時也解放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