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華娛之從1996開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發布會和開機

第四百四十一章 發布會和開機(1 / 1)

推荐阅读:

三月五日,《唐山大地震》舉行開機發布會的日子。

關於嘉禾的相關新聞熱度還沒有消散,劉周的這個發布會又再次成為焦點。

本來劉周都沒準備搞這個開機發布會的,畢竟現在《唐山大地震》的熱度已經很高了,沒必要再大費周章。

不過唐山方麵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拍這部電影除了緬懷之外,就是為了進行城市宣傳,而且後者還是主要目的。

所以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宣傳的機會,對此劉周也能理解,所以也主動配合他們。

劉周也發動自己的人脈,邀請了眾多媒體前來參加。

其實不用劉周專門邀請,隻要透露一個風聲就會有大量媒體前來。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在確定消息無誤之後,有兩百多家大大小小的媒體奔赴唐山。

除此之外,唐山方麵也同樣發動自己的關係,甚至請來了好幾家大型官媒前來。

兩方合力之下,也將這次電影的開機發布會弄得極為隆重,可以說將《唐山大地震》的逼格直接拉滿。

這次的發布會也不僅僅隻是發布會那麼簡單,同時還有一個紀念儀式,要說拉滿儀式感還得是官方部門。

上午,劉周穿著黑色中山裝來到地震紀念碑,在這裡到時候會有向地震罹難者敬獻花籃並默哀的儀式。

這種場合肯定不能穿得太鮮豔,應該穿黑色或者素色。

在此之前,劉周也專門囑咐了其他電影主創這件事,不然要是他們穿得花枝招展的出現在那種嚴肅的場合,就丟人丟大發了。

所以周公子等人也都是一身素色著裝,看得出來也僅僅化了個淡妝。

等來到遺址公園,劉周發現到場的媒體記者也不例外,基本上都穿的是素色或黑色,整個遺址公園裡就沒有顏色亮麗的服裝。

陰沉的天空下,抗震紀念碑廣場被莊嚴肅穆的氣氛所籠罩。

現場沒有音樂,也沒有海報,隻有黑底白字的“唐山大地震開機儀式”牌匾,向人們昭示著今天的與眾不同。

當電影頻道的主持人經緯宣布開機儀式正式開始後,劇組全體人員首先向抗震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向地震罹難的同胞默哀三分鐘。

接下來是唐山方麵的領導過來致辭,然後電影局的領導也上台講了兩句,最後則是輪到劉周發言。

劉周沒有說太多,隻是簡單地表示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將《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拍好,再現當年唐山抗震精神。

緬懷儀式結束後,眾人也轉移場地,來到唐山方麵準備的發布會大廳。

發布會是會有答記者問的,紀念碑前肯定不合適,在這個大廳裡,才算是真正的開機發布會。

這次發布會的大廳很大,比劉周過往舉行發布會的大廳都要大。

即使是這樣,整個現場依然被擠得滿滿當當,可見大家對這部電影的關注。

劉周對此卻沒有感覺到絲毫意外,《唐山大地震》可以說是全國關注的題材,而且又是他親自執導,就關注度而言沒有哪部電影比得上。

就算是之前他拍攝的那部《星際救援》在關注度上也不如。

可能是剛才氣氛太壓抑了,來到這裡眾人的話多了不少,讓整個大廳顯得有些嘈雜。

不過隨著主持人經緯上台,大家也停止了交談,會場也瞬間安靜下來。

這下領導們就沒再過來露臉了,所以簡單講了兩句經緯就將劉周等一眾主創請上了台。

劉周作為導演自然坐在了正中間,左邊是周公子,右邊是劉藝菲,其他演員按照角色的重要程度依次排開。

劉周簡單介紹了一下劇中的人物關係,劉葉和周公子扮演一對夫妻,不過地震之後,劉葉扮演的角色就死去了;

他們有一雙兒女,女兒由張紫楓扮演,兒子由唐山的一個小演員扮演,戲份比較少,但很關鍵;

張毅和劉藝菲扮演張然的弟弟妹妹,竇蕭扮演劉藝菲的丈夫,胡君扮演的是周公子回家所坐汽車的司機。

其中劉葉和竇蕭的戲份都比較少,算是客串性質,所以他們也都沒有來現場。

等演員們自我介紹完畢之後,在經緯的穿針引線下,劉周和其他幾人也將一些計劃公布的電影相關信息透露了出去。

隨後經緯向劉周拋了個問題:

“劉導,聽說為了拍這部電影,專門從德國進口了一套最先進的地震儀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套設備嗎?”

這也是事先溝通好的問題,拋這個問題就是想讓他介紹一下電影的特效,這是電影的最大看點之一。

劉周拿起話筒,笑了笑道: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這部電影的特效儘管有很多國外團隊參與,但真正起主導的作用的還是咱們自己嘉禾特效工作室的團隊。

我在這裡也打個廣告,經過這幾年的投入和積累,現在嘉禾特效工作室已經有能力來主導做這樣的大項目了。

剛才經緯說的那個震動平台其實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不過材料是進口的,然後請專業的大師父幫忙焊接和組裝的。

以前拍地震的戲,基本上是靠演員的表演去表現晃動的感覺,但這樣對演員的要求很高,出來的效果也不是很真實。

所以我們特效部門專門設計了這個地震平台,它的作用就是當演員站在震動平台上,啟動之後,幾下就被晃倒在地上了,站都站不起。

整個效果跟真實地震的狀態非常接近,而我們這部電影最大的追求就是真實。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非常難拍,最難的地方在於特效。

而這個特效的難點就在於必須模擬真實的地震,這個特彆難做。

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其實好萊塢大片的那種天塌地陷啊,一座大樓垮塌了啊,那種還沒有那麼難。

我可以這樣說,這部電影是華夏電影工業目前能夠做到的最高水準,它可能會改變國人對華夏電影的認識,甚至也許可以改變世界對華夏電影的認識!”

話音剛落,台下頓時又響起一陣議論聲,如果仔細聽的話能發現大部分人覺得劉周有點在吹牛。

不過看劉周如此自信肯定的語氣,給人感覺又好像不再吹牛,畢竟過往劉周是很少吹牛的,所以也不太好質問人家。

但不管怎麼說,也讓他們對《唐山大地震》更加好奇起來。

又和經緯互動了一番之後,很快進入了記者們喜聞樂見的采訪的階段,記者們都變得踴躍起來,都搶著起來提問。

經緯點了一個記者提問,他將目光看向電影的女一號周公子,問道:

“周公子,我們都知道你沒有結婚,更沒有孩子,但這次在戲裡卻要扮演兩個孩子的母親,是否覺得是一次挑戰?”

周公子顯得頗為自信,從容地說道:

“這個角色對我來說不是個挑戰,我是一個專業的演員,我會呈現出讓導演讓大家滿意的表演,而且其實我是個很有母性情懷的人。”

接著有記者向劉周問道:

“劉導,你剛才說電影特效很多,很難做,還說《唐山大地震》是華夏電影工業的新高度,那這部電影是好萊塢風格的災難片嗎?”

劉周眉頭微皺,對方顯然是誤解或者曲解了自己的意思。

“我們肯定不能這樣拍,其實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好萊塢的災難片大部分都有一個很相似的模板。

如果讓好萊塢來拍這部電影,我都能大概知道他們會怎麼拍。

男主角是地震方麵的專家,然後有一個恩愛的妻子和一對可愛的兒女,大概地震半年或者兩三個月前,男主角通過觀測分析,這裡可能會發生七級地震。

然後男主角寫了一份詳儘的分析,向上級報告。

但是因為之前錯誤的預警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引發了不少騷亂,主管領導就把男主角的報告打了回來,並要求男主角不要再研究了。

然後男主角頭鐵繼續上報,領導不厭其煩將男主角調離。

地震發生前夜,各種臨震數據表明大地震即將來臨,男主角坐不住了,他借了輛汽車,準備回城找妻子和孩子。

可是他剛進城,大地震就發生了,地動天搖,天崩地裂。

男主角瘋狂的躲避著樓房的垮塌,地麵的裂縫,一路之上險象環生,最終男主角依靠過人的本事躲過了一波又一波的險情,趕回了家。

然而讓男主絕望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家已經倒塌成為了一堆廢墟,讓他誤以為家人都沒了。

正當他悲痛欲絕的時候,廢墟下傳來他家人的喊叫聲,原來她們憑借男主平時傳授的避震知識躲在了牆角逃過了一劫。

男主拚命挖掘,救援隊也來幫忙,在經過一係列困難之後,終於將家人救出。

電影的最後男主一家人歡喜地擁抱在一起,整個現場掌聲和歡呼聲響成一片。

好萊塢大概就這麼拍,但要是《唐山大地震》拍成這樣,你能接受嗎?”

現場記者聽得有些目瞪口呆,不過想想過往好萊塢的災難片,他們還真很有可能這樣拍。

但這還是慘烈無比的唐山大地震嗎?

隨即劉周嚴肅起來,接著說道:

“這樣拍對我來說很簡單,好萊塢災難片拍起來沒有多少難度。

但是這樣拍的話不說過不了我心裡這關,唐山方麵也不會同意,觀眾更不會同意!

這部電影籌備的時候,我曾經來過唐山拜訪了一些經曆過那場大災難的老人,請教他們電影應該該怎麼拍。

大部分人都表示電影要拍得真實!

所以我們電影最主要的基調就是真實,最大的追求就是通過在災難下真實的人和事來反應唐山人們麵對災難的信念和精神。

那種讓人感覺打不倒,唐山沒了但我們能夠再建一個更好更雄偉唐山的信念和精神。”

聽到劉周這話,大廳內的記者都不由沉默下來。

劉周本以為把事情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他們也聽進去了,但是第二天他發現自己想地太簡單了。

第二天各大媒體也對這場發布會進行了報道,但是依然有不少媒體的標題是:

“劉周:《唐山大地震》比好萊塢大片更真實”;

“劉周猛批好萊塢特效虛假”等等諸如此類。

看著手裡的報道,劉周感到十分無語,他還是高估了媒體的節操。

他也懶得為此生氣,隨機將報紙往垃圾桶一扔,提高嗓門喊道:

“大家停一下,我說個事,今天我們這部戲就正式開拍了,我們這部戲有非常多的群眾演員。

他們基本上來自唐山本地,很多有過家人在大地震中罹難或幸存的經曆,他們能參與這部電影是我們的幸運。

所以我們都好好拍,不然我們也對不住他們,也對不住唐山這座城市。”

不是劉周要賦予這部電影其他額外的東西,而是在這個項目啟動的時候,這部電影自然而然地承載了很多額外的東西。

因此在經曆過災難的人的注目下,真的不能太隨意。

劉周也沒有說太多非話,該講的都講了,隨後就讓劇組各部門開始去準備了。

開機的第一場戲,劉周拍的也是電影的開場鏡頭。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開場鏡頭特彆重要,非常考驗導演的功力,牛逼導演開場鏡頭一定非常牛。

《唐山大地震》的開場鏡頭是從一張全家福開始的,爺爺和奶奶坐在第一排,一個抱著孫子,一個抱著孫女。

劉葉、周公子、劉藝菲、張毅站在後排,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微笑,是非常幸福的一家。

這張全家福對電影來說非常重要,不但能夠揭示人物關係,後麵幾次轉場也是通過全家福來完成的。

後麵在地震發生後周公子和劉藝菲拚命挖掘親人,這張全家福也會被挖出來,是家庭和親情的象征。

拍這個鏡頭主要還是攝影團隊比較忙,他們需要將攝影機安裝到搖臂上去。

業內人士都稱大型搖臂為大炮,這玩意看上去確實像大炮。

劉周劇組使用的大型搖臂簡直可以稱為重型大炮,有12米長,可以讓攝像機升到6層樓的高度。

安裝好攝影機後,還要安裝遙控器,電源和充電器,隨即又接通電源,對搖臂進行調試。

在確保攝影機能夠靈活變換角度之後,劉周也做到了監視器前。

攝影組向前推動搖臂,將攝影機從二樓的窗口緩緩推進房間,將攝影機的鏡頭畫麵對準了牆上的一張全家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