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華娛之從1996開始 > 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二部科幻電影

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二部科幻電影(1 / 1)

推荐阅读:

曆史上,《那些年》在彎彎拿下了177億台幣的票房,但是在內地隻有一千多萬。

主要原因就是這部電影因為背景放在彎彎,進入內地的時候,有些地方不合時宜遭遇了審核。

這也導致,這部電影的盜版已經在內地滿天飛了,它才姍姍上映。

所以既然由嘉禾來製作這部電影,當然要將背景放在內地,這樣也能避免很多麻煩。

“劉總,那這部《那些年》的男主由誰來演?”

張昭的這個問題,一時之間還真把劉周給難住了。

柯景騰這個角色,肯定是要個年輕人來演,現在嘉禾旗下的男演員不是已經正在風乾就是快成臘肉了,顯然都不合適。

其實這個角色最好找個新人來演,不然劉周實在想不出現在的年輕演員誰還能演出那種學生感。

不過突然,劉周腦海中冒出一個人影,隨後對張昭道:

“我記得上次受邀去北影做交流的時候,有個學生我覺得形象非常合適,你可以去找找看看合不合適?”

“他叫什麼名字?”

“好像叫竇蕭。”

“那這個人我可真得好好看看他有什麼不同,竟然單憑形象氣質就能讓劉周牢牢記在心裡。”張昭笑著說道。

“哈哈,你去看吧,確實是個比較帥氣乾淨的大學生,如果到時候合適的話,可以簽到我們公司來。”

“就算不適合我也得把他簽進公司,能給劉總你留下影響的新人可不多。”

“這你自己看著辦吧。”

因為劉周的原因,老謀子最近大半年,一直在籌備《月球》這部電影。

而《月球》這個項目結束,起碼要到年底,甚至年底能不能上映都還不確定。

所以那部《山楂樹之戀》肯定是會受影響的,老謀子還拍不拍這部電影都是個問題。

既然有可能讓竇蕭損失他賴以成名的《山楂樹之戀》,那劉周就補償給他一部《那些年》。

況且,竇蕭的形象氣質本來就合適,比原版柯景騰的扮演者好多了。

至於小黃鴨周東雨,那就隻能怪她運氣不好了。

“劉總,你那邊應該沒什麼項目了吧?”

“沒有了,這次我們就高調一點,將這些項目的導演以及男女主演確定之後,把這些做成片單,公布出去。”

“好的。”

“那還有其他事嗎,沒有的話,就先去忙吧。”

隨後張昭和陳果富兩人就離開了劉周的辦公室,此時劉周也不由鬆了口氣。

將下麵的人安排好之後,劉周也該籌備一下自己的第二部科幻電影了。

之前一直忙於公司融資以及上市的籌備工作,現在這些事情都已經告一段落。

而且有了餘正鈞加入擔任嘉禾的首席財務官,也給劉周分擔了不少工作。

現在嘉禾集團的上市正在按部就班地走流程,暫時也不需要劉周太操心了。

正好乘著現在有時間,將自己要拍攝的科幻電影籌備起來,等嘉禾上市之後,可以直接開拍。

這樣也省得韓山平一直問,他就算是在拍攝《建國大業》也偶爾拐彎抹角地詢問。

國內的科幻電影僅有《流浪地球》拿得出手,劉周總不能把這一棵獨苗給薅了,所以劉周的目光也再次瞄向好萊塢。

不過就算是好萊塢,新世紀之後經典的原創科幻電影其實不多,更多的還是改編的。

尤其是超級英雄等漫改電影大行其道的時候,更加壓縮了原創科幻電影的生存空間。

甚至好萊塢的製片公司,都不太願意投資原創的科幻電影。

當然,你是好萊塢大導或者關係很硬也沒問題。

而在2010年之後,有兩部比較經典的原創科幻電影,一部是《地心引力》,還有一部是《星際穿越》。

而這兩部電影的導演都不是無名之輩。

前者的導演是阿方索卡隆,墨西哥導演的代表人物,他其他的作品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有一部大家肯定熟悉,那就是《哈利波特》。

他是該著名係列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導演。

至於《星際穿越》的導演克裡斯托弗諾蘭就更加大名鼎鼎。

《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克裡斯托弗諾蘭也通過一步步優秀作品,成功將自己打造成品牌,他的票房號召力一點不遜於那些頂級巨星。

而能夠擁有這種號召力的導演,在好萊塢也隻有寥寥幾人。

更讓人佩服的是,克裡斯托弗諾蘭導演的作品幾乎大部分都是原創。

在當時改編橫行的好萊塢可謂是獨樹一幟。

而非常巧合的是,阿方索卡隆和克裡斯托弗諾蘭都是和華納合作緊密的導演。

後世華納在《哈利波特》係列結束後還能夠混得那麼滋潤,除了擁有dc漫畫以外,華納對於有才華導演的籠絡,也至關重要。

而劉周在斟酌一番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的背景是在末世,不過倒不是詭異降臨,而是地球氣候已經不適合糧食生長,水資源枯竭,饑荒肆掠,人類麵臨著滅絕的威脅。

這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時空裂口”,通過它可以到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

一個探險小組穿越到太陽係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

然而,通過蟲洞,也就是時空裂口的時候,他們發現飛船上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時間。

即使探險小組的任務能夠完成,他們能提供的救贖對於對地球上活著的人來說已經是太晚。

影片前部分是平淡樸實的親情敘述,踏上星際探險之旅後,除了美輪美奐的宇宙畫麵,還有就是人逢絕境時對人性的探討。

原版因為克裡斯托弗諾蘭堅持實景拍攝,所以應用到的特效鏡頭也不是很多。

甚至比《火星救援》也多不了多少。

所以《星際穿越》也被很多觀眾噴這是假的科幻片,就是特效大場麵戲少。

其實這也是劉周選擇《星際穿越》的原因之一,目前國內的特效技術水平也支撐不起特效水平太高以及特效鏡頭太多的電影。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那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像阿凡達那樣從籌備開始算起,七八年的時間。

這彆說劉周,國內大部分人應該都沒有這樣的耐心。

《阿凡達》的籌備七八年,就真的是立項籌備拍攝準備了七八年。

而不是像國內很多導演為了宣傳搞出的噱頭,說什麼準備了十年十五年的心血之作。

他們的準備可能就是在夢裡準備,一般打出這樣噱頭的,不管導演咖位多高,電影幾乎都是爛片,很少有例外。

所以說,詹姆斯卡梅隆這貨是真的對特效對電影比較虔誠,世界範圍內,很少有電影人能做到像他這樣。

不僅是對特效的使用,就是對電影的態度,也很少有人做到像他那樣。

對於劉周來說,七八年拍一部電影是不可能的。

七八年,房價都翻了快十倍了。

而且劉周不僅僅是個導演,也是幾家公司的老板,他不可能在一部電影耗那麼長時間。

除非現在特效技術能夠讓一個1500多人的特效團隊在一年左右時間裡展現一個無比真實的、浩瀚的太空、外星。

是要貫穿全片的,而不是區區一兩個鏡頭,也不是重複老在那幾處背景裡打轉。

這樣才有可能把電影周期壓縮在兩年之內,要不然周期就太長了。

不過彆說現在,就算是在後世,這樣的特效技術水平也很難達到。

所以拍攝太空科幻片,以現有的條件,還是搞簡單一點的吧。

《星際穿越》就非常合適,不管怎麼說也是一部太空科幻電影,特效鏡頭雖然不多,但起碼故事非常的優秀。

縱觀劉周拍攝的幾部科幻電影,好像用到的特效鏡頭都不是很多。

《源代碼》不用說,特效鏡頭隻有那麼幾個,這部電影主打的是腦洞。

《明日邊緣》實拍,場景在地球上,主要的特效鏡頭就是那些機甲以及外星怪物的cg模擬。

這部電影之所以吸引人除了腦洞,也還有戰爭場麵,不過因為有五角大樓的支持,所以大部分是實拍。

最後《火星救援》就一個火星地麵的和星空的特效,特效鏡頭也同樣不是很多,更多的也是實拍。

現在這部《星際救援》也差不多,更多的也還是實拍,特效鏡頭也就蟲洞以及幾個星空的特效。

甚至諾蘭拍攝的星空鏡頭也是實拍,專門去冰島那邊拍攝。

但雖然《星際穿越》的特效鏡頭不多,也不妨礙它是一部經典科幻片的事實。

選定《星際救援》作為自己的第二部科幻片之後,劉周趁著現在沒事也開始慢慢編寫劇本。

現在的劉周已經不可能像之前那樣,可以專門閉關好好編寫和打磨劇本。

他這才剛動筆寫了不到兩天,才寫了個開頭,新浪的總裁王岩就一個電話打到了他這裡,有事情需要向他彙報。

劉周雖然不用立馬停下趕往新浪那邊,但是明天還是需要過去一趟。

而第二天,劉周趕往新浪的時候,嘉禾集團對外公布的一份片單,在外界掀起巨大熱議,也在圈內引起巨大反響。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