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華娛之從1996開始 > 第二十二章 出版

第二十二章 出版(1 / 1)

推荐阅读: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又到了該去上學的日子。

劉周是有點戀家的人,不過想到自己要成為導演的夢想,還是屹然坐上了飛往京城的航班。

回到學校,劉周就收到一封自己的信。

見是魔都那邊寄來的,劉周知道應該是《萌芽》雜誌寄那邊有什麼情況。

信的內容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電話溝通。

劉周也沒有拖拉,立馬來到校外撥通了《萌芽》雜誌那邊的電話。

“為,是曲河編輯嗎?我是劉周。”

“新年好啊劉周,你這麼快就回學校了?”

“我們中戲開學會早兩天。”

“這次和你通話也是有個好消息告訴你,你的小說非常受歡迎,恭喜你劉周,第一部作品就成功了。”

劉周的小說到現在已經連載了八期四萬多字,故事內容已經開始漸入佳境。

他是有信心這本小說在這個時代是能火的,但真正的結果沒出來之前,或多或少劉周心裡還是有一點忐忑。

現在聽到編輯曲河的好消息,劉周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為了讓曲河更有成就感,劉周故作驚喜地說道:

“真的嗎?這太好了!還要多些編輯你的幫助,不然我的小說能不能發表還是個問題呢。”

“哈哈,金子都會發光,你的小說寫得很不錯,是不會被埋沒的。”

“曲編輯,你打電話過來不會就是為了告訴我這個消息的吧?”

“當然不是,還有兩件事情,一個是我們這邊收到很多讀者來信,絕大部分是寫給你的,我明天會把信寄給你,你最好挑一些出來給讀者回信。”

“沒問題,讀者能來看我的書是我的榮幸,這是應該的。”

“還有一個,雜誌社已經決定給你出單行本了,你這本小說寫完了嗎?”

“已經寫完了,剩下的文稿我整理一下就可以寄給你。”

這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其他緊要的事,劉周晚上都會堅持在寫,就算過年回家也是如此。

在回學校前,劉周剛好是把這本小說寫完了。

“那就好,我這邊計劃是再在雜誌上連載兩個月,同時我們也會在這兩個月把你這部小說校訂好,同時宣傳要出版單行本的消息。”

“真的嗎?”劉周這次是真有點驚喜了。

“當然是真的,這可是我親自向主編申請下來的。”

“編輯��這真的太謝謝你了。”

隻有真正出了書的人才算是作家,僅僅隻是在雜誌上連載小說,可算不上真正的作家。

除此之外,能出版單行本也意味著能有更多的收入。

真正掙錢的還得是版稅,連載的稿費才幾個錢?

劉周這本小說總共十八萬字,就算是完全連載了,也才九千塊錢。

好吧,在這個時候,九千塊錢也不少,但相比於版稅來說還是少了很多。

“那我這本書定價多少,首印多少冊?”

“這個還需要根據後麵的反饋和調查分析才能確定,不過在我看來,首印應該不會少於三萬冊。”

三萬冊雖然不多,但劉周已經很滿意了。

劉周隻是個新人,第一次寫的小說就能出版已經領先很多人了,還有不少人為了自己的作家夢自費出版的呢。

而且如果後續賣得好的話,雜誌社肯定也會加印。

再和曲河聊了兩句,劉周就掛斷了電話。

回到宿舍,劉周看見劉葉正好到學校。

但是看到劉葉,劉周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寒假才一個月不到,劉葉這貨居然就胖了一圈,都有小肚子了。

劉葉注意到劉周的眼神,也有點不好意思:

“那啥,家裡的夥食太好了。”

“誰家過年夥食不好,你這個樣子就等著常利老師製裁吧。”

“我也正苦惱這個事呢,我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是個易胖體質,就這個寒假放縱了一下,就突然變胖了。”

“那你自求多福吧,這我可幫不了你。”

“算了,最多就是被常老師罵一頓,明天我就開始減肥。對了,我給你帶了家裡的特產,我拿給你。”

“先放著吧,走,我請你去吃飯。”

“請我吃飯?你發財了?”

“我心情好不行啊!”

“中彩票了?還是談戀愛了?”

“你到底去不去,哪那麼多廢話。”

“去,當然去啊!我先換件衣服。”

這次兩人的目標很明確,直奔東來順。

劉葉吃著火鍋喝著酒,感歎地說道:

“還得是老字號,這火鍋吃起來就是舒服。”

“難怪你變得這麼胖,我感覺你都更能吃了。”

“這不是你請客嗎,我不得多吃點,話說你怎麼突然請我吃火鍋?”

劉周一邊燙著羊肉一邊說道:

“沒騙你,就是心情好。”

“什麼情況,讓我也高興高興。”

“我上學期寫了本小說,之前一直在連載,今天接到編輯的電話,在四月份應該能出版了。”

“我去,老劉你可以啊,不聲不響地居然放了個衛星。寫的什麼小說,在哪裡連載的?”

“在《萌芽》,名字叫《一閃一閃亮星星》,你隨便拿到一本雜誌就能看到。”

”沒想到啊,我身邊的朋友居然是個作家,這必須得和你喝一個。“

八九十年代,文人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劉周也沒拒絕,和劉葉碰了一杯。

“這件事你彆到處嚷嚷啊,自己知道就行。”

“為啥啊,這是件好事,不得讓更多人知道?”

“低調,懂嗎?而且現在這樣和大家相處我覺得蠻好的,我不想被另眼相待。”

“好吧,我保證把這件事爛在肚子裡,等你的書出版了,我給你貢獻十本的銷量。”

“十本也太少了吧,作為我的朋友不買個百八十本你好意思啊。”

“現在不行,等我成了大明星掙了大錢,彆說百八十本,就是千八百本我眼睛都不帶眨的。”

“那不得有生之年?”

“你滾!”

“哈哈!”

正當兩人歡樂地吃著火鍋的時候,劉周隔壁桌來了三個青年人坐了下來。

劉周對其中一個有點眼熟,但又記不起來是誰,也就沒太在意。

不過他們談話的內容,卻讓劉周非常的感興趣。

“老於,香江那邊還是沒有消息嗎?”

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眉毛跟眼睛低垂,看著特苦逼長相的人,也是劉周感覺有點熟悉的人。

“還沒有。”另一個青年用帶著點港味的普通話說道,“你們學校的青年電影製片廠也不投資嗎?”

“青年廠已經拒絕了,他們覺得我們的劇本有問題,除非我們做出修改,但我是不可能去改的,改的話還不如不拍。”

“老賈,要不我們把修改的劇本交上去,然後按照自己的來拍?”三人中的另一人說道。

“這行不通,雖然我們的短片在香江獲獎了,學校看似很重視我們,但是如果青年廠投資的話,他們也肯定會安排人過來的,萬一被他們看出來直接撤資的話,我們就一地雞毛了。”

聽到這話,三人也不由地沉默下來,隻剩下火鍋呼呼冒氣的聲音。

“現在拍部電影怎麼這麼難啊!”叫老賈的青年感歎地說道。

“過兩天我再去香江那邊找找看有沒有人投資,你們這邊也再找找看。”

正當三人有點鬱悶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你們是在聊電影的投資嗎?”

三人抬頭一看,見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

“你是?”

“我叫劉周,是中戲的大一學生,看你們在聊電影,就忍不住冒昧過來打擾一下。”

劉周本來就見他們三其中一個人比較眼熟,聽了他們的談話也瞬間明白那個人是誰,不就是去年自己想要見一麵而不得的賈樟可嗎?

看他們在講投資的事情,劉周知道賈樟可這是在為自己的成名作《小武》籌集資金呢。

京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劉周沒想到這麼巧居然在東來順碰到他。

“你認識我們?”

“我認識你,你是北影的賈學長吧,我還看過你的那部獲獎短片《小山回家》。”

“那你是想參加電影表演嗎?沒有記錯的話中戲前兩年不能拍戲的吧。”賈樟可對中戲的一些規矩還是很清楚的,

“不是,我不是表演係的。”

劉周知道對方把自己認成是表演係的,莫說他不是,就算他是劉周也無法參加賈樟可的電影。

除了學校規定以外,還和賈樟可的風格有關。

在後世,賈樟可的電影之所以在內地電影界獨樹一幟,就是以他獨到的現實主義風格。

所以為了凸顯這種紀實的風格,賈樟可幾乎不會找學院派的演員。

他電影裡的演員很多都是素人,唯一經常合作的人還是他未來的妻子。

“你不是表演係的那你過來乾什麼?”

“我看你們似乎好像缺資金,其實我可以給你們投點。”

“兄弟彆鬨,我們正煩著呢,彆拿我們開玩笑。”

“你們可能覺得我在開玩笑,但是我真沒開玩笑,可能現在你們也不相信我一個大一學生能拿出錢來投資。

但是今後你們還是無法找齊資金的話,可以來中戲找我試試,我叫劉周。”

說完劉周也不再打擾他們,結完帳和劉葉回學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