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秦瑱說起蔣乾名字,劉備細細想了想,確實有點印象。
這個蔣乾是壽春本地士子,年紀不大,模樣生的卻好。
因是他們入得淮南,大小士族依附,蔣乾也就順勢進入了他們軍中。
但此人善於誇誇其談,未見什麼才乾,故被秦瑱收在軍中做個文書。
此時見得秦瑱推薦這個年輕人,劉備自是一異道:
“這蔣子翼當真能擔此任?”
實在是太史慈過於重要,他也不得不更加重視。
麵對劉備問話,秦瑱便點頭道:
“此子儀容不凡,辯才無雙,此去必能成事!”
說起蔣乾這個人,也是被演義黑出翔的人才。
其人儀表不凡,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在《江表傳》中記載,蔣乾確實奉曹操之命南下說服過周瑜,不過人家見了周瑜之後,就回到了曹操麾下,明確表示周瑜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結果在演義中,卻被描繪成了盜書醜角,貽笑大方。
實際上這小夥子他見過,長得帥,嘴皮子也利索。
關鍵是情商極高,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是個極佳的外交人才!
以往他們軍中出使之任,大都是孫乾等人兼任。
現在他們管理體係越來越正規,就應該培養幾個外交方麵的人才。
劉琰本來算一個,可惜這人心眼小,生活奢靡,不可大用。
相對來說,培養一個更為謙遜的蔣乾,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而他這麼極力推薦,劉備自然不再多問,索性將蔣乾招來,言明諸事,又問蔣乾能不能成。
隻見蔣乾其人身高七尺有餘,容貌清秀,唇若塗脂,兼之擦了些粉,顯得頗為俊美。
這亦是漢末逐漸形成的風尚,部分年輕人好擦點粉,以顯得自己風流。
一聽劉備要讓他南下說服太史慈,便即笑道:
“明公若讓在下出使,須有印信,我軍自無此物。”
“恍若私造朝廷印信,乃是大罪,斷不可行!”
劉備見之如此,不由皺眉道:
“依汝之言,是不願南下?”
蔣乾見之,卻是搖頭一笑道:
“非也,依在下之見,我軍無須私造印信,亦可說動太史子義!”
“隻需明公親筆書信一封,我便可啟程南下,必為明公說得太史子義歸心。”
他這話一出,劉備自是一驚,不由看向了秦瑱,眼神像是在說這小年輕口氣真大,到底靠不靠譜啊!
秦瑱見狀,便看向了蔣乾沉聲道:
“須知此事重大,成了大功一件,不成亦有罪受,不得玩笑!”
終究是他的下屬,壓力得給到位。
蔣乾見之,自然知道秦瑱之意,當即拱手道:
“若不能成,願受軍法處置!”
秦瑱聞言,自是點了點頭,又看向了劉備點了點頭。
老劉見狀,這才同意道:
“也罷,便依你之言,不過這太史子義乃吾故舊,不可怠慢,便不能成,亦不可惡語相向。”
當即又寫了書信一封交予蔣乾,便令人護送蔣乾南下。
這邊隨著蔣乾離去,秦瑱自然又回到了自己的種田大業之中。
前文說了,他目前主要想做三件事,謀廬江、搞錢、搞教育。
其中謀廬江是短期目標,搞錢與搞教育是長期目標。
針對改革一事,其實他也思考過,在漢末的體製框架下他能推動時代進步到一個什麼程度。
從他對曆史的了解來說,種花家的曆史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其中有三個大規模的亂世隔斷,分為秦漢以及春秋以前的蒙昧時期,隋唐時候的短暫覺醒,宋元明清的高度封建,以及最後的再度複興。
這四個曆史階段,各有各的特點和痛處。
但歸根究底,可以簡單看成民族文化不斷演變曆程。
先是春秋之時百家爭鳴,各種文化思想相繼出現,使得春秋戰國雖然混亂,整體實力卻在不斷增強。
但最終由儒家成功占據主導,導致社會階級逐步固化,而後分崩離析,造成了五胡亂華的慘劇。
其後經過幾百年的混亂,思想再度開放,使得隋唐由此興起,成為了一個超級大帝國。
可因為沒有足夠強勢的精神內核支撐,最終導致唐王朝再度崩壞,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而隨著宋朝的興起,儒家文化再度占據主導,由此導致封建王朝發展到了巔峰,這才逐步落後於時代。
可以說王朝的興盛與衰敗,與儒家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
不過這並不是說儒家文化不好,實際上儒家文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在起著積極作用。
用儒家治國,對國家穩定,社會秩序的構造,都有著積極作用。
不然的話,恐怕還未步入現代,東方就已經陷入了西邊那種禮樂崩壞的狀態之中。
儒家文化真正的問題在於不夠包容,有排他性。
尤其是董仲舒這貨弄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是萬惡之源。
本來在孔孟時代,儒家文化是一種極為包容的文化,由此方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等金句。
可隨著獨尊儒術的開始,儒學就開始變味了。
逐漸開始尊己排他,排斥一切會對儒學造成危害的學術,導致新思想不僅融不進漢文化圈,還被各種打壓。
沒有思想上的兼容,儒學自然而然也就陷入了停滯之中。
一代代天資聰穎的奇才,不得不將自己的精力投入那浩如煙海的儒家經義,使得儒學越來越僵化。
直到明清時期,儒家發展至鼎盛,也成了一個僵屍學派。
看似有著大量儒學家不斷推陳出新,實際上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可以簡單得出一個結論,思想活躍,民族興盛,思想僵化,民族就會衰敗。
對於這種局麵,秦瑱思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引入實事求是的思想。
因為現在儒學已經壯大到了一個不可撼動的地步。
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開始主張僵化思想,皓首窮經。
他要是敢主張一個百家爭鳴抑製儒術的觀點。
恐怕不需要外敵,出門就會死在衛道士的暗殺之下。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開啟民知,使得思想百花齊放,就需要為儒家引入一種新思想。
唯有不斷通過新思想培養一批既得利益的掌權者,方才可以不斷推行思想的解放。
而這樣一個思維,落到實地,就是開辦一批有實際效用的新學。
故而秦瑱針對教育的第一個改革舉措,就是召集這些流民子弟,開辦了一種新式學校,主要教導三個學科,語文、農業、算術。
這三個學科,自然是他經過深思熟慮方才決定。
因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之事,現在這個階段,開辦什麼物理化學那都沒啥用處。
說白了,物理化學是兩門經驗科學,在相應的產業和知識體係沒有形成之前,這兩個學科就是空中樓閣。
不是說學生今天學了物理化學,明天就能搞出化肥、火藥來。
學術創造,要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經驗總結推進。
他能做的,隻是開一個頭。
總不能自己口口聲聲倡導實事求是,又去教授一些空泛無用的知識。
不過雖然隻是三個基礎教育,但要夾帶私貨自然也不是不行。
於是在學校開辦之後,秦瑱便負責編製起了教材。
針對語文一科,除了基礎識字篇章,他又選取了各種名家篇章,著重於選取思想對立的部分。
比如孟子和荀子的論戰,人性到底本惡還是本善。
又比如法家和儒家對比,討論製人用法,還是用情理。
他也不求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農家子能弄懂這些,但最起碼得先有。
有了這些東西之後,他才能慢慢改變思想體係。
又如算術一科,他直接引用了阿拉伯數字。
因為這個時候的算術極為不方便,大寫數字天生就沒有數算的基礎。
隻有有了阿拉伯數字之後,才能引入符號數算,簡化算術過程增加效率。
至於農業一科,則是包羅萬象,上至時節氣候變化,下至間作種植,製作土肥,嫁接雜交,培育良種,主打就是一個科學種植。
這種教育得到的人才,或許寫文章不咋地。
可用來管理下基層,卻遠比現在世家子弟有用。
等到基層學校建後,後續他便能引入一些高級學科,用以培養一些創造性人才。
如此,在編製好教材之後,秦瑱又挑選了一些識字的小吏負責擔任教習。
甚至有時候,他還會親自進入學堂之中授課。
如此舉止,自然引起了劉備的疑惑。
因為在老劉看來,秦瑱謀劃廬江和興建工坊,都算是有利於軍之事。
可興辦學校,開展教化,確實有點不務正業了。
畢竟,劉馥本身也是一個重視教育的人,有劉馥主導,興辦教育壓根不需要秦瑱出手。
更何況,秦瑱教育的對象不是士族子弟,而是農家子弟。
這樣一則耗費精力,二則難有成效。
對此,秦瑱自然又和劉備扯了一些教育興國之論,還搬出孔夫子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彆看老劉戎馬半生,實際上也是個高材生,師從大儒盧植學過幾年。
一聽這話,心想自己當初學這句話的時候不是這麼斷句的,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麼?
彆看就是多兩個逗號的問題,實則兩者意思完全不同。
一個是要開啟民智,一個卻是愚民思想。
因而劉備便以老子《道德經》中一句“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為依據,詢問秦瑱是不是記錯了。
秦瑱見狀,自是一番笑語道:
“聖賢之言,出於其口,記於弟子,難保失真。”
“須知孔子座下七十二賢,弟子三千,推崇有教無類,自欲化萬民,豈有不願與民智之理!”
“當今亂世,正應廣求人才以為己用,吾隻聞求才之君,未聞嫌才之君也!”
“今不啟民智,又哪兒來諸多人才?”
若論打仗,劉備或許能和秦瑱辨上一辨,可論起這種耍嘴皮子,劉備是拍馬及不上的。
聽著秦瑱這話有道理,便笑語道:
“固知君才了得,吾言不過,但自行之便是!”
他心想人才確實越多越好,秦瑱願意培養那就培養唄。
不過在看了一眼教材之後,他又覺得阿拉伯數字有些意思,索性又叫來劉馥準備推廣開來。
之後,劉備便不再插手學校之事。
秦瑱自是得了全權委任,又開始夾帶私貨,傳授這些農家子一些思想。
讓其明白是誰給他們飯吃,又是什麼造成了現在亂局。
順勢還組建了少年自治組織,喚曰少先隊,就是專門負責互相監督,督促各自學習。
這也導致秦瑱在這些流民眼中變得越發親切,任誰路上見了,都得稱上一些秦先生,十分尊重。
而在這同時,受命去說服太史慈的蔣乾,也來到了丹陽涇縣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