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三十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

第二百三十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1 / 1)

推荐阅读:

離開研究院,霍海的車直接前往了新城。

此時,全城各地,所有的告示牌上,正在瘋狂的張貼告示。

不少人都聚集在了告示牌前。

現在不是幾年前了,現在在長安主城住的人,小半都是認字的。

準確的說是以前住在長安的老長安,都認字,新來的勞工此時站在告示牌前,才知道為什麼彆人要學認字。

“謔喲!”

“大政策啊!”

“少尉大人大手筆啊,上台就搞個大動靜。”

“撲街,人家是大司農,不是少尉了。”

現場不認字的人,看著彆人討論的熱烈,就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到底什麼意思啊,大家怎麼都這麼關心這個事兒。

以前告示牌不是沒貼過告示,但是也沒有看得人都現場就熱烈的討論上了的情況出現啊。

“兄弟,上麵寫的什麼意思啊?”

還真就應了那句話,民以食為天。

旁邊的人告訴他:“告示上公布,從今天起,允許所有平民食用羊肉。取消以前隻有貴族才能吃羊肉的法律。取而代之的是公布了養殖法規,責令放養圈養羊的同時必須保證土地不會荒漠化,否則重罰。”

什麼事情能引起全民討論呢?當然是吃。

所有人都在瘋狂討論這件事情。

“啊,可以吃羊肉了,那羊肉比狗肉便宜點,咱們還是買狗肉吃!”

“你真笨啊,羊肉以前便宜是因為以前就那點貴族,所以他們吃得少,沒人買,屬於買方市場。現在允許吃了,買賣多起來了,吃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漲價了啊,你不會以為現在允許大家吃了,這羊依舊六百大錢一頭吧?!”

要知道,六年前,長安的一頭成年公羊,價格差不多是一千左右。

而現在,隻剩六百了。

這還是劉徹在控製糧價的後果,要是沒有劉徹吃掉高價糧,糧食價格早就開始暴跌了,那用糧食養殖畜類的就會變多,那羊的價格還得跌。

其實羊的價格跌到二百多一頭,才正常,這保住六百,還是因為劉徹高價收購糧食的原因。

但劉徹也不會虧。

如今放開吃羊了,羊漲價是理所當然。

漲價不怕,恐怖的是,長安就皇家牧場一家能大規模拿出羊來!

整個牧場的估值自然是要飛漲的。

而且,劉徹也不怕牧場的羊被吃完。

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係,肉羊可以用火車用輪船從北方往長安附近送,送到牧場,再穀飼一段時間,再出產。

以皇家牧場六年時間在長安人心中留下的堅實基礎,這生意不做成百年老字號,都算後來接手的人腦子不好使。

“這羊漲價了,吃的人多了,狗肉得降價了吧?我等屁民終於能吃上便宜肉了?”

旁邊的人看過去:“現在的肉還不夠便宜?”

目前一隻羊出肉二十斤,價格是六百大錢,一斤肉是三十大錢。

而豬的價格隻剩三大錢一斤了。

狗的價格差不多是五大錢一斤。

這個價格說實話比幾年前沒低多少。

幾年前肉更貴。

但問題是,幾年前買一條狗一頭豬是要買一整個,然後自己搞定。

現在買肉是可以去市場,買一斤精肉。

這就是兩個概念了。

實際上現在生豬價格已經到一大錢了,而狗的價格不到兩大錢。

這個價格對比幾年前,已經低的離譜了!

但……

“你又錯了,羊漲價,狗也得漲價。”

旁邊討論的熱烈的人都看向了這個開口的年輕人。

“你這是說的什麼胡話,人家允許普通人吃羊肉了,大商人們肯定願意吃羊肉而不是狗肉,他們不吃狗肉了,吃狗肉的人變少了,狗肉價格難道不會下跌?”

這個年輕人看向質疑的人:“你在說什麼胡話?”

“大商人們吃羊肉,就等於吃狗肉的人變少了?長安城的人口每天都在上漲,你們不知道?新來的人賺了錢後,不吃狗肉?”

“現在的運輸線路往長安運輸貨物,總運量是固定的,能運送這麼多糧食進來。”

“而羊的出肉率低,狗的出肉率高,允許吃羊了,市場上的商人為了賺錢,就會大規模的養殖羊,就要耗費更多糧食。”

“這樣一來,糧食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吃狗肉的人一點沒少,長安人口越來越多,糧食需求進一步變高。”

“這糧食價格變高需求變高雙重推動下,糧價還是要上漲的。”

“這樣一來,狗肉養殖成本變高了,自然就要漲價了。”

年輕人說完後得意的看向四周的人:“明白了嗎。物品賣多少錢,不是以買的人多寡或者出多少錢決定的。是以他的成本決定的。”

“如果有一天成本過於高,大家不買了,那這個物品隻會退市,並不會降價,沒人會做虧本生意。”

他這麼說,其他人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說的有道理啊。”

“原來是這樣。”

“你這麼聰明,你說說這個政策的意義是什麼?”

年輕人手中的小杆子敲打左手手心:“這當然是為了提高長安的工人比例。”

此話一出,現場的人都懵了。

允許普通人吃羊肉,和提高長安的工人比例?這有什麼關係?

年輕人看大家都不明白,得意:“看不懂是吧?那我給你們講一下。”

“第一,長安城有大量的原住民,還有很多各地的比較有錢的人,來到長安後,依靠本身的錢,日子過得好好的。”

“這些人如果還過過去那種,每天三頓飯,十天一頓肉的日子,以現在的糧價,用到死都花不光他們的錢,更何況現在把錢存進銀行還有利息,他們吃利息都夠過日子了。”

大家聽完麵麵相覷。

年輕人繼續:“而允許普通人吃羊肉後,大家會一輩子不吃嗎?就算平時吃不起,那逢年過節,得吃一吃吧?就算有人逢年過節也不吃,那大不了大農令想個法子製造個節日,說這個節日就得吃羊肉,不就完事兒了?”

“這樣一來,這裡吃一點那裡吃一點,生活成本變高了,那他們就沒法躺在長安過日子了,就隻能去做工人,這不就提高了工人比例麼?”

這有道理啊!

眾人聽完都在點頭。

年輕人:“第二,這個法令,是允許普通人吃羊肉,但沒有允許一種人吃羊肉,那就是奴隸。”

“眾所周知,在大漢,奴隸幾乎是自願賣身到公卿王侯之家的。”

“他們的生活水平和普通人差不多,就算是差一點點,但也是旱澇保收,不用自己愁吃愁喝。”

“倘若,奴隸吃的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後,貴族養不起了怎麼辦?”

有人開口:“廢除奴隸?讓他們自己去當工人?”

年輕人:“也許這一個政策做不到,但是這樣的政策來個個七八個,最終奴隸主隻能慢慢妥協,讓手裡的奴隸,變成工人。”

“未來啊,大部分家庭就算有錢,也養不起奴隸,最多能雇傭長工,很多家庭沒那麼有錢,自己的活兒又乾不完,就得雇傭短工,也許兩三個家庭合起來養一個工人,而不是一家養一個奴隸。”

“這解放出來的兩個人,就成了工廠的工人。”

“那大貴族家庭更是,這些家族誰不蓄奴幾百甚至上千?都得吐出來。若是沒有人口,商業怎麼繁華,大農令怎麼提升大漢經濟?”

年輕人說完,攤開手,示意所有人,不服的話大可以站出來辯一辯。

人群背後,傳來了聲音:“蔣不疑,把他嘚上車。”

“是,大農令!”

眾人回頭,年輕人也回頭,蔣不疑一把拎著年輕人就走。

幾年前,蔣不疑剛剛開始發育時,就一挑二殺了兩個匈奴刺客。

如今跟著霍海這麼久的時間,好吃好喝的養著,又跟著海軍路博德的人操練了不少時日,也是一把好手,不輸給皇甫華。

逮個讀書的年輕人,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人一看是霍海在外旁聽,都笑了。

“你小子,亂說話得罪了大農令了吧?”

“就算你說的都是真的,你胡亂說穿大農令的意圖,豈不是找事兒?”

被抓著衣襟提起來的年輕人:“你懂個屁!老子發達咯!這政令無解的,就是陽謀,沒法解決的,誰都沒法兒,根本不怕說,就是更多人知道也沒關係。”

“你能忍得住能買羊肉吃卻不買嗎?你能忍得住賺了錢有好日子不過過苦日子嗎?還是哪個貴族能逆時代潮流?”

隻要妥協奴隸問題,就能節約大量的成本,就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變得更富有,有幾個大貴族非要逆向走?

那到時候家道中落,也輪不到他蓄奴了。

馬車上,蔣不疑把年輕人放在了馬車地板上。

霍海靠著沙發:“起來坐,地板涼。”

年輕人也不客氣,爬起來拍了拍屁股,坐在了側麵沙發上。

霍海:“叫什麼?”

年輕人拱手行禮:“在下劉鴻坪,拜見大農令。”

霍海看了一眼年輕人的手:“皮膚細嫩沒乾過粗活,以前就是讀書人。”

“皮膚白嫩,是一個日照很少的地方來的人,蜀郡人是吧?”

“來了長安時間不長,但是每天都在拋頭露麵,手腕往上,衣領往上,都曬黑了。”

其實正常人來說在長安是不可能曬黑的,長安有個什麼鬼太陽曬啊,也沒多少人要在烈日下打工啊,再說了這怎麼熱也屬於北方啊。

長安周圍一圈的人,都比長安人黑。

但唯獨蜀郡來的人,在長安,都能曬黑。

畢竟從雪白變成月牙白,那也是一種變黑。

太好分辨了。

劉鴻坪嘿嘿一笑:“瞞不過大農令。”

霍海:“聰明人是不會天天好為人師的,除非有好事。”

“你是怎麼知道我要從這兒過的?”

說白了,劉鴻坪就是要學的文武藝,售與帝王家。

隻是他沒門路,所以就在長安找門路。

他這種沒門路又沒有具體的手藝的人,很難出頭。

人家去當門客,說出自己的本事,也就被收下了。

但是劉鴻坪這種人有智慧有謀略,卻沒有具體乾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所以沒法去找這種工作。

若是在一百年前,哪怕在六年前,這種人當門客,也很容易混出頭。

因為會來事兒,有餿主意,陳掌就是這種。

但是在現在不行了。

因為長安的實業發展的太快了,那些工科人才把貴人們的眼睛都給沾滿了。

劉鴻坪就混不出頭了。

所以,他隻能想辦法,當眾展現自己分析事情的才華。

你彆管分析的對不對,說的頭頭是道,就是一種本事。

展現了本事後,誰要是看得上,誰就掏錢拿走。

但霍海疑惑的是,他怎麼知道自己走這兒。

自己的行程就蔣不疑和大農令府衙的武官知道,而且是剛知道的,因為自己也沒有確定去哪兒,所以都是現指定的路線走。

劉鴻坪拱手,嘿嘿一笑:“其實在下賣力的演出,是要等風亭侯劉繼。劉繼宗室出身,為人豪爽,學習新學,光交賓客……”

霍海:“停,我知道了,你剛剛已經吸引到劉繼的注意了,劉繼在三樓吃飯,遠遠就看見我的車來了,讓你在這兒吸引我的注意,然後好吹噓他。”

劉鴻坪拱手:“嘿嘿,大人明鑒。”

霍海:“按理來說,知遇之恩很難報,劉繼先遇到你,你得給他效力。”

劉鴻坪:“大人,我認為風亭侯肯定希望我日日夜夜在大人耳邊誇他。”

霍海笑了:“倒是有點意思。”

等了半天了,也沒出發,霍海看了看窗外。

一個眼熟的人走了過來。

當然就是劉繼。

這皇三代挺有意思,現撿現賣。

看到霍海看向自己,就笑了起來,拱手:“大農令。”

霍海:“劉繼,吃了沒?”

劉繼剛吃下去的東西還在嗓子眼呢。

“吃了點,還能吃!”

霍海:“吃了點還能吃?硬吃啊?”

劉繼拍胸脯:“能吃是福!”

霍海哈哈大笑:“走,我請你吃飯,跟著我的車?”

劉繼立刻招呼自己的人驅車出來。

馬車才啟動。

霍海:“去個蜀郡人聚集的多的地方,飯店多的地方。”

劉鴻坪立刻出了馬車,坐在副駕駛的位置,給蔣不疑指路。

這劉鴻坪以前肯定沒少當師爺,門兒清。

在權力場上,上位者最喜歡三種人。

會做飯的廚子,會當保鏢的司機,會寫文章的師爺。

霍海提拔的廚子,和司機,不是一個兩個了。

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師爺。

因為霍海沒有一個需要師爺的職務。

現在有了。

而師爺,要有兩個功能。

一是寫文章,能拿得出手的公文,能完全領悟霍海的意思,完全不差事兒的把文章寫出來。

同時,還時不時的能出主意。

這種主意,也許霍海永遠都不會聽。

但如果有一次霍海聽了,辦成了一件大事兒,那這個師爺就是天大的功勞,養他十年二十年,那都是血賺。

郭嘉郭奉孝,就是這一類人。

但和郭奉孝不同的是,這個時代還沒形成師爺的傳統,所以師爺們不知道師爺應該乾什麼事兒。

而霍海覺得劉鴻坪比較好,用不著教太多。

畢竟霍海說完要乾什麼後,劉鴻坪沒有傻兮兮的說‘我知道有個地兒蜀郡人多’,而是直接去找蔣不疑規劃路線去了。

這就很省事兒。

馬車一路走,最終在城南停了下來。

幸虧霍海的馬車走馳道的內道,這要不然不知道多久才能走到這兒來。

到了城南,饒了沒多遠,就停了下來。

車子停下後,蔣不疑做幫霍海下車的準備。

而劉鴻坪就站在一旁。

等霍海出來,劉鴻坪才開口:“大人,這兒是整個長安蜀郡人最多的地方。”

“雖然北新城那邊也有聚集區,但是那邊人比較少,所以要吃原汁原味,還得是我們這兒。”

霍海看了看劉鴻坪,笑著:“你怎麼知道我要找這個地方是吃飯?”

劉鴻坪:“因為您說要找個人多飯店多的地方。”

霍海:“記住了,上官說安排什麼就安排什麼,一定不要自作主張,如果不明白,覺得有歧義,就多問。”

劉鴻坪立刻嚴肅了起來:“是!”

劉鴻坪當然很聰明,一眼就看出了霍海想要吃飯,但上官不開口,隻是表達出了這種想法,就能去辦嗎?

這就好像,一個無所不能的人,在腦子裡想‘我能轟爆自己的腦袋嗎’,想的時候,一定是不會執行的,這是一種安全機製。

劉鴻坪在霍海這麼說之後,立刻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現在自己是給霍海服務,不再是給蜀郡一個普通的富商打雜工出主意了。

霍海:“找個學新菜厲害,廚房大,施展得開,又人多,看客多的店,吃飯,我想吃一道我新想出來的菜,讓廚子來學。”

這些任務安排下來了,劉鴻坪立刻就去辦了。

這時候,劉繼才下了車走過來:“大農令,今天想吃點辣的?”

霍海:“哦?現在蜀郡的人吃辣的?”

劉繼:“您還真彆說,以前夜郎還有夜郎靠蜀郡,犍為這些地方有些人老得各種病,自從您的辣椒送過去後,他們很多人吃上辣椒,就沒事兒了你說神奇不是神奇?”

“所以,辣椒的使用,流傳的特彆快。”

霍海知道,現在蜀郡的人,吃辣應該也不是特彆辣,方法的話,最多也就是代替了以前的茱萸。

這個時代的蜀郡,還不吃辣呢,甚至隔了幾百年到了唐朝,都吃的是蒸雞這種菜,後來大部分人都以為蒸雞這一類的菜是粵菜,誰知道是古代蜀地飲食?

吃辣也就是那點時間的事情,而現在這個時間段,蜀郡說吃辣,也最多就是一兩個菜燉的時候用點茱萸,取一點點辛辣。

還不如長安吃的辣,長安畢竟已經吃蔥薑蒜很長時間了,蔥薑蒜的辣雖然沒有辣椒辣的純,但畢竟也是辣椒。

但,那叫出現後,辣文化必然很快出現。

霍海:“我早就想吃辣了,就是因為得節約點辣椒讓他們種植,所以才沒吃,今天讓你趕上了。”

劉繼聽說過霍海的傳說,激動:“新菜?”

霍海:“就是有點辣!”

劉繼興奮:“我能不能學,學了開店?”

霍海點頭:“來這兒就是教給他們的,你要學當然也是一樣。”

霍海這一次來,就是為了把火鍋傳出去。

目前蜀郡的人口全部集中在盆地中央的成都平原。

而長江沿岸人少。

現在長江沿岸又開始造酒,生產臘肉。

人就不太夠了。

碼頭上要貨運,自然需要很多船工,碼頭工人。

而蜀地這個地方的人,因為地理環境,導致特彆吃苦耐勞。

所以可想而知,接下來的年月裡,他們一個人當兩個搬運工用必然是常態。

不過,有些事情是可以用意誌力扛過去的,有些事情不行。

普通的人如果是坐著辦公,一天三頓,一頓拳頭大小的小碗飯,再吃這麼一碗葷,再吃一碗素菜,那就已經吃的飽飽的了。

但是搬運工呢?

盤子上堆成小山的飯吃下去,再吃那幾大瓢沒有營養的青菜,吃完後剛剛上碼頭,第一件貨物一上肩膀,就又餓了。

有辦法解決嗎?

有,吃油吃肉。

油還好說,油菜籽在蜀郡種植的逆天的好,到處都是,現在蜀郡已經是產油大戶了,甚至還有精品油少量送來長安,包括茶油和酥油,成為貢品三油。

但肉呢?

碼頭工人那麼累,賺的錢更加格外珍惜,怎麼會大口大口吃肉?

他們每天累得要死賺的錢,全拿去吃?要知道他們食量可比普通建築工還大得多。

這不現實。

而現在,整個蜀郡長江沿岸,開始大量喂養豬。

豬會做成臘肉製品,往成都運送,也往長安運送,還能作為海運物資。

但大量的豬留下的內臟呢?

沒法處理。

而火鍋的出現就是為了這個局麵,世紀大結合。

食量大需要大油水又天性節約的碼頭工人,和便宜沒人吃沒人會吃的內臟,以及辛辣的可以調和內臟腥味的辣椒。

三者合在一起,就是火鍋迅猛發展的開始。

火鍋出現後,隻需要兩代人時間,就能讓豬下水牛下水這種本來沒人吃的東西,變成比精豬肉精牛肉還昂貴得多的食材。

當然了,到時候的事情到時候再說,那時候豬肉產量應該上來了,大漢不會缺肉吃。

而現在,需要火鍋的誕生,去撐起船工的肩膀。

這樣船工碼頭工人,才能在還沒怎麼開發的長江沿岸,撐起碼頭來,才能把蜀郡的貨物和大漢整體連通。

至於長安通成都的鐵路。

起碼還要個幾年才能開始想這個事兒。

不是不能修。

而是這山洞太密集了,到時候火車密集的鑽隧道,能把後麵的人給熏裂開。

到時候長安還沒吃上成都的熏肉,坐在火車上的人先變成熏肉了。

等燃油蒸汽機火車真正的穩定下來,再修建成都到長安的鐵路,也不遲。

霍海進入這家店的內堂時,整個店的人都已經等在這裡了。

大家一副很好奇的模樣打量過來。

很明顯,劉鴻坪並沒有使用脅迫等方法讓他們來圍觀。

不過對於劉鴻坪來說,吸引這點人的注意,然後把自己要講的事情講完,不是輕輕鬆鬆?

霍海進來後,廚子立刻上前:“霍大人!”

廚子激動的這樣子,就像是天大的餡兒餅掉在頭頂了。

事實上,也是天大的餡兒餅掉在他頭頂上了。

霍海左右看了看:“我說,你記下。”

“我新想到這種美食,叫做火鍋。”

“第一步就是需要一種特有的辣味的醬。”

豆瓣醬這東西,傳說中是範蠡發明的,那當然是胡扯了,畢竟胡豆並沒有那麼早進來。

而醬倒是在整個大漢都很流行,如今這幾年的飲食改革之後,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醬。

比如以前的醬現在又延伸出了大醬和黃豆醬,還有醬油,還有各種醬料的誕生。

“用桑葉蓋著胡豆瓣發酵,時間久了會產生黴菌發酵。”

“將豆瓣……維持室溫28—30c……2—3天即可成豆瓣醬曲。當然了長安已經有人用豆瓣做了發酵豆瓣,雖然不是按照我這個方法來的,但是大概差不多,暫時可以直接使用。”

廚子立刻點頭,吩咐人去取。

這複雜的豆瓣醬,需要豆瓣先加水加鹽加各種香辛料繼續發酵,然後再製作發酵的辣椒,然後再坐在一起繼續發酵,然後封油灌裝出售。

這個過程最少半年。

但是霍海有個簡便的成本沒那麼高的方法:“豆瓣,辣椒,鹽,比例分彆是一百公斤豆瓣用白酒殺菌一下,再拿一百公斤打細的新鮮辣椒,二十五公斤鹽,加一百公斤水,混在一起,就是豆瓣醬,發酵至少一個月以上成型,新鮮的也能吃,但是儘量少吃新鮮的。”

越新鮮,豆腥味越大,而且黴菌沒全部殺死,不適合吃。

眾人一聽:“好複雜的過程,這做出來得有多好吃?”

開玩笑,川菜之魂,這都是簡單方法了。

霍海知道,這個方法就算自己不說,接下來也會被普通百姓研究出來,因為這個方法可以同時保存新鮮辣椒和鹽。

也就是保存維生素和鹽。

這對於山區的老百姓來說,太重要了。

霍海現在等不及想要吃了。

廚子重複了一遍,又讓人全部記下:“記住了。”

霍海:“好,現在開始正式製作鍋底了。”

“用菜籽油,豬油,牛油,雞油等不同的油,都可以做鍋底。”

眾人都看向了霍海。

霍海:“牛肉現在普通人是不允許吃,貴族們都不允許隨便吃,但是戰士不在此列,可以做牛油版的供給將士們吃,未來牛養多了,未必不會像今天的羊一樣開放。”

眾人恍然大悟。

是啊,今天普通人可以吃羊的命令直接引發了全長安的討論,誰說未來普通人不能吃牛?

霍海知道,碼頭工人現階段很難吃得上牛油,但未來可不好說,畢竟蜀郡等地太適合養牛了。

霍海繼續講:“生菜籽油或者牛油豬油,或者混合油都一樣,一整鍋,先放入香菜、芹菜、大蔥、洋蔥、小蔥這些香料,炸乾,炸黃,炸出香味。”

眾人一聽,光是聽,口水都開始流了。

豐富的油脂,雖然不溶鹽,但是最吸味道了,這麼多香料炸了之後,散發出的香味得多香?

霍海繼續:“現在下入生薑末,炒香”

“過程中,要提前準備新鮮辣椒,煮好,然後打成碎末,就是糍粑辣椒。”

“把糍粑辣椒也下入鍋底。”

“豆瓣醬,炒香。慢慢炒乾,把發酵後濕潤的豆瓣,炒酥。”

陳豆瓣醬的辣椒香味,新鮮糍粑辣椒的香味。

聞著味兒了!

眾人一個勁吞口水。

霍海繼續:“鹵菜那些同類的香料,硬的打成末,加香葉,一起下鍋,再下一點醪糟米酒,再下一點白酒。”

“哦對了,下點冰糖提鮮,比例的話大概是一百斤油下二兩冰糖。”

“底料就好了。”

眾人直吞口水。

現場的一個粵人聽了之後目瞪口呆:“下了糖,甜的,我們老粵可以吃!”

乖乖,這是人吃的嗎。

按照霍海說的比例,這倒進珠江,直接辣翻整個南國!順便飄出來在空氣中的味道,把桂林都得熏暈。

廚子聽完後:“這麼複雜的過程,肯定很好吃,這麼做好後,舀一點蓋飯上?”

霍海瞪了他一眼。

“然後,如果是菜油做的,就攪合好,吃的時候舀一瓢,如果是動物油,就凝固後分成均勻地塊,吃的時候拿一塊。”

“放進鍋裡,加水,加老薑,小蔥,一點點米酒,加一小塊純牛油,再下一把曬乾的辣椒,一把花椒,煮開。”

“就成了一鍋辣湯底,然後就能在裡麵涮任何食物了。”

大家懵逼了。

啊?這麼複雜,說了半天,整個過程完整複刻下來沒個半年都做不成。

結果就是個湯底?

廚子也是懵逼中,劉鴻坪:“愣著乾嘛,趁著武侯大人在,你趕緊找發酵好的胡豆,現做一鍋,讓武侯指點一下啊!”

廚子馬上行動了起來。

現場開始宰鮮紅辣椒時,全場震驚。

我曹待在這濃鬱的辣味中,真的不會熏死人嗎?!!!

等豆瓣混合好,這邊煮鮮辣椒做糍粑辣椒時。

店裡的人幾乎已經跑完了。

隻有幾個硬挺著留下,一定要看到全過程。

為什麼?因為根據以往的規矩,看完了第一次過程,才有資格出去開店說自己是正宗的,隻要有了霍海發明的美食的正宗傳人這個名號,就能發財!

但就算是這樣,一整屋的人都被熏的隻剩下幾個了。

接下來一步一步,炒火鍋底料的過程更是熏人。

但是奇怪的是,香味越來越濃鬱了。

等到火鍋底料要成型時,雖然格外熏人,似乎比之前還辣了,但反而能接受了,因為太香了!

大家逐漸又回來了。

而此時的霍海,不知道是這輩子沒吃過辣椒被熏的,還是激動地,眼淚流了下來。

等這一口,等了七年了!

七年啊!人生有幾個七年!

七年等一回!等一回!

“牛肉,鮮牛肉,切牛肉卷,羊肉卷,整點牛毛肚,牛金錢肚,豬肚豬腸,雞爪,豆芽,紅薯粉,豆腐,血……”

霍海擱這兒點菜呢。

發現所有人都看著自己。

霍海:“這火鍋,就是要吃下水,才有味兒。”

旁邊人小聲:“不是,大農令,咱們禁止吃牛肉。”

霍海:“你們禁止我又不禁止,我是羽林衛大統領,身兼軍職,我……替在外征戰的將士拿拿味兒!”

霍海一想,軍職在長安好像也不能吃牛肉,畢竟自己和老哥平時都是偷吃的。

直接開始瞎扯。

廚子:我信你個鬼,要是你沒流口水,我就信了你來拿味兒了!

劉鴻坪:“哇!大司農大統領對將士們一片苦心啊!看看咱們大司農眼淚都從嘴角流下來了,真讓人感動啊!”

全場鼓掌。

廚子能怎麼辦?那就整吧?

在場的人,都想吃這新式的火鍋。

一時之間,滿屋飄香。

很多人被嗆得受不了,乾脆端著桌子出去露天開吃。

漸漸地,一條街經曆了打辣椒的恐怖辣味,煮辣椒的恐怖辣味,又散發出誘人而醇厚的香味。

路人腳步都慢了。

怎麼……這麼香?!

————

求月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