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零五章 (大章)孝子哭喪

第二百零五章 (大章)孝子哭喪(1 / 1)

推荐阅读:

霍海還真是敲頭啊。

這祭祀這種事情,霍海真不懂。

不過,國家大事唯祀與戎,這還馬虎不得。

好消息是劉邦生來放蕩不羈愛自由,所以祭祀方麵規定的不是特彆嚴格。

壞消息是現在道德體係改儒家體係了,霍海親自改的。

好消息是,這幾年,劉徹安排李延年作曲司馬相如等幾人寫詞,已經搞出了整套敬天法祖的祭祀歌曲。

壞消息是,霍海和司馬相如齊名,這意思分明是讓霍海自己搞點祭祀歌曲。

是,劉邦是放蕩不羈愛自由。

但是劉邦喜歡聽歌。

劉邦喜歡楚聲,他自己創作的《鴻鵠歌》,據說就是采用的楚歌楚舞蹈來伴奏。

他知道唐山夫人也能吟楚聲,便令她創作《房中祠樂》。

孝惠二年樂府令夏侯寬用審定之後的新樂與新采選的歌詞合樂而成了《安世房中歌》。

彆看這歌名字叫做《房中歌》,實際上在詩壇地位非常之高,可以說是在詩經和漢樂府之中承上啟下。

這幾年司馬相如他們做的《郊祀歌》也是這樣一種承上啟下的歌。

《郊廟歌》近《頌》,《房中歌》近《雅》,古奧中帶和平之音。不膚不庸,有典有則,是西京極大文字。

巧了嗎不是,劉徹喜歡屈原。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霍海你也去寫把,你要寫的像楚辭。

對了,是因為劉徹喜歡,而劉邦又喜歡楚聲,所以這才叫楚辭的,以前叫做騷體,畢竟離騷嘛。

給霍海派這個任務那不就明顯了嗎。

那已經不是暗示了,而是明示。

“寫的騷一點。”

霍海真寫不了。

但是霍海也要想個辦法直接不按照原本的形式來。

首先,祭祀就沒有形成定式,目前來說,主要是有祭祀天一大神的祭祀歌曲,並沒有祭祀劉邦的,也沒有祭祀其他漢家先祖的,也沒有祭祀炎黃的。

既然如此,霍海直接把後世上喪葬文化,祭祖文化,道家文化一起往上搬了。

雖然彆人可能不懂,但是誰聽誰迷糊!

霍海也是在猶豫到底要把哪些環節搬進來,畢竟後世這方麵的文化屬實是多的有點離譜了。

到底哪些方麵要抬到這台上來,還得選。

其實一開始,霍海選的全是正統祭祀應該乾的事兒。

最終,霍海還是忍不住要把道家的東西搬一些過來。

按道理是不應該的,但是,人死為大。

今年,準確的說是,去年,去年葛楠為國儘忠了,什麼都沒留下,就留下了半個道家,目前道家已經被冊封為國教了。

既然是去年的事情,今年為何不加入主祭?

這份榮譽的確應該給。

畢竟喪葬文化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儒家的額,而儒家現在還沒怎麼流血犧牲呢,都已經加入了。

那道家也應該加入。

但是,有了進入祭祖環節,就是一種榮譽這個思路之後,霍海就把思路打開了。

這個榮譽要出現在祭祀上,是需要爭取的,但是不得給一個保底?

舉個例子,如果匈奴本部為大漢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個祭祀高祖老人家的機會?

這不給機會是不是太欺負人了?

那保底怎麼說?要保底也好解決,每個新區塊,加入大漢的第一年,就加入祭祀活動,獲取這份榮譽。

以後要再次獲取榮譽,就要為大漢做出巨大的突出的貢獻。

參與祭祀的次數,就是貢獻排行榜。

所以,今年參與祭祀的分彆應該有匈奴各部,西域各部,蒼梧郡部。

不過,為什麼不是匈奴合在一起呢,西域合在一起呢?因為他們以前的地理概念和勢力概念都不被承認了,所以各部都需要分開祭祀。

祭隻能祭一個,祭了這個,就要放棄原來祭祀的東西了。

還有,除了各部之外,還有更外圍成員的祭祀。

匈奴西域現在的各部祭祀,都是祭祖。而出了蔥嶺,那他們可就不能祭祖了,而是祭神,隻是這個神叫做漢高祖。

劉徹是聽完了霍海當初的計劃的,肯定對這個區分能夠理解,並且能感受到裡麵釋放的信號。

當初匈奴冒頓單於給高祖寫信時說,願意遊覽中國。

那時候就開始在官方渠道上以中國稱呼大漢了。

如今根據地理環境,把大中華範圍劃為中央之國,而國境之外,就算加入大漢,也隻是柴火,並不是火焰。

至於這個環境之內,那就必須強製一統祭祀了。

因為國家大事唯祀與戎,這個範圍內的人必須強製統一祭祀和戰爭兩者,才算是形成了強有力的控製,才算是成為了中央之國的一份子。

這樣一來,參與祭祀的名錄就出來了。

……

新的一年,太廟人聲鼎沸。

因為沒有那麼多規矩,所以也沒有說一定要讓大家閉嘴隻能聽,所以現場還稍微有點鬨哄哄的。

台上,司馬相如年紀一大把了,還是帶頭領唱。

“天地並況,惟予有慕……”

霍海在旁邊看的忍不住吐槽。

這《郊祀歌》一整套,大部分都是司馬相如寫的,司馬相如唯獨挑了劉徹寫的這首出來領唱!

不過也對,這首也是祭祀天地用的。

霍海聽著《郊祀歌·天地》有點恍惚。

這聽起來突然有了點神聖音樂的感覺,畢竟是一整個類似於唱詩班的團隊一起在唱,唱的又不是普通調子,而是專門做的故意往空和靈靠邊的曲子。

雖然是五音,但照樣有神聖的感覺。

不過這麼說有點倒反天罡了,畢竟是先有祭祀歌後有神聖歌曲的。

台下,劉徹:“霍海,你整的如何了?”

霍海:“沒問題。”

劉徹叉腰:“行吧行吧,去吧。”

其實劉徹自己就壓根不信這一套,現在祭祀都是祭祀給百官百姓看的。

但既然要整,那就要整的正式一點。

霍海走之前開口:“陛下一會兒哭的響一點。”

說完就走了。

劉徹:“???”

劉徹看向衛子夫:“他什麼意思?”

抱著五皇子劉墨的衛子夫擺頭。

劉徹轉頭看向衛長公主:“什麼意思?”

衛長公主:“我聽說是……咳咳,父皇您自己聽吧。”

此時霍海從司馬相如旁邊走過去。

大庭廣眾的,兩人也是對了一禮。

司馬相如超級小的聲音:“你發明那個麻將我看到了,怎麼玩兒?”

霍海:“就……”

司馬相如急忙打斷:“小聲點,這裡專門設計過,一丁點說話聲,台下都聽得一清二楚。”

霍海:“回聊。”

司馬相如:“祭天完畢,請大漢衛長公主新夫婿玄武侯霍海祭祖!”

霍海拱手作揖:“司馬先生慢去。”

看著司馬相如霍海還挺感歎的,霍海知道,如果按照曆史上的來,司馬相如應該已經死了一年了。

但就是因為自己那年冬天整改太學環境避免流感交叉感染的緣由,司馬相如挺過來了,而且日子好過起來了理想抱負也實現了,反而身子骨又好起來了。

看到他霍海就覺得大哥過這道坎應該也沒問題。

至於麻將,那是給新大陸探索團隊發明的,流傳出去了但很多人剛接觸到還不會玩兒。

司馬相如這一年也挺忙的,年關後好不容易閒下來了,霍海得等有空了才能跟司馬相如私下聚。

等人下去了,霍海才開口:“咳咳,測試測試,123,聽得見嗎?”

台下的衛長公主比了個鉤,示意沒毛病。

霍海這才開口:“年末,陛下讓臣帶領祭祀先祖的儀式,在思考如何祭祀的時候,我突然有了個想法。”

“與其讓我把成果一一唱給高祖他老人家聽……”

“不如讓成果自己來一一唱給高祖他老人家聽。”

此話一出,現場馬上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好家夥,說的好像沒毛病啊。

與其讓人把成果報告給老人家聽,不如讓成果自己過來不就完了。

等一下,活祭?

不能吧?

霍海:“首先,去年這一年,是大漢有史以來,發展最迅速的一年,也正是祭祀活動應該初步完成變革的一年。”

“去年,大漢兵鋒北指北海之北,縱橫萬裡,抵達北冰洋的浮冰岸邊。往東,也是聯通了肅慎,又抵達了新大陸阿拉斯加。”

“往西,遠逐狼子野心的右穀蠡王部於西域諸國,遠抵蔥嶺。同時內聯羌人部落,登上了青藏高原。”

“往南,收回蒼梧古國時代的故土,同時海船在整個南海暢行。”

霍海手中的黃紙翻了一頁,繼續:“加入大漢的部族,城池,達一百零八個之多。”

這其中羌人和匈奴人部落占據了絕大多數。

不過這份戰功的確恐怖,要知道往年,就算是打下一個部落,那都是大功一件。

一次性破百,實在是誇張。

這還幸虧蒼梧王趙光來投降,要不然湊不齊一百零八這個整數,最多一百個。

大家疑惑了,不是讓成果自己來唱麼?

你怎麼念上稿子了?

霍海揚了揚手中的黃紙:“我怕高祖老人家這會兒不想聽,所以又把這些事情寫了下來,直接燒給高祖老人家。”

“一起燒過去的,還有匈奴地堡,西域城堡,羌人塔樓,蒼梧竹樓,這些高祖老人家活著的時候沒享受到的一並送過去。”

說是這麼說,實際上抬上來的是紙糊的。

還有金銀折紙,紙錢,還有香燭。

霍海並沒有言明敬炎黃,而是直接上了敬天法祖的牌位,然後下方放了天地君親師的牌位。

這個天地君親師和後世那個天地君親師還不一樣。

天指的是當世天子,地指的是地下的天子,君指的是封國之君,親指的是親人,師指的是老師。

這個天地君親師,除了天子還活著,彆的都是已故的。

霍海點香,旁邊一個道士一個儒生,兩個人在旁邊喊。

“敬天法祖,道法自然。”

“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

劉徹捏著下巴,看這意思要是過幾年把天竺拿下了,或者敦煌那邊佛家信仰起來了,到時候不得再找個和尚過來念經?

不過,這第一祭還不是道家儒家。

霍海插上香火後和普通後世人一樣喊了句:“大漢香火永存。”

然後才高喊:“禮炮!”

三十三門炮轟然齊射。

雖然老早就看到了炮,但劉徹還以為那炮是擺過來給老祖宗看的,沒想到真放啊!

高祖老人家今天算是聽著響了!

台下,荀彘:“他奶奶的,還祭天呢,這一堆炮下來,雲都給震散了……嗚嗚~!”

孟卿:“你丫閉嘴。”

荀彘也是閒的,本來說打完了匈奴要乾鮮卑和肅慎,荀彘都準備好頂上了。

結果……兩家看這意思是投了,還投的快。

雖然還沒有明牌喊投,但是各方麵對漢使的禮遇是一點都沒失禮,這大漢也不是神經病,不可能無事生非,所以荀彘就閒下來了。

今天看到炮也是有感而發。

這拿來轟天可惜了,拿來轟城牆多好!

孟卿:“你沒吃上肉,發牢騷彆在這個地方發癲,你私下去找陛下哭去,都比這樣好。”

荀彘也是無奈,隻能認同了孟卿的說法。

廣場上,羽林衛戒備之外,還有大量的百姓,這些百姓看到大炮轟鳴,人都傻了。

這是什麼東西?看起來像火槍隊的槍,但是比槍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一炮下去,被打中,不得青一塊紫一塊?!南一塊北一塊兒?

想多了,這被打中當場就焦了。

這可不是普通加農炮,這是放的填了藥的炮……

不對,準確的說,這炮是用來發射填了藥的炮彈的,但是今天打的空炮。

這一炮下來,要不是劉徹在,恐怕現場的人都已經嚇傻了直接四散而逃了。

但也正因為現場的人在,劉徹自己才沒有先溜了。

霍海把揍著耳朵的手指拿了下來:“大漢軍人用槍炮說話,用槍炮高歌,相信高祖老人家聽到槍炮,就明白大漢將士的祭祀了。”

“武祭之後是文祭。”

旁邊的儒生端起一堆黃紙,丟進了火盆裡。

熊熊之火燃燒了起來。

“整個大漢去年所有的科學成果文學成果,全部都給高祖彙報下去了。”

其實霍海還想搞個花活朗誦正氣歌什麼的,可惜記不全了。

霍海繼續:“皇室祭祖活動圓滿結束,開始各代表祭祖活動。”

“文武祭祀之後,是教祭,去年大漢確立了國教,以信奉黃老道為基礎,從中提煉道理創立的道教,成為了大漢的國教。”

“大漢去年痛失道教領袖,偉大的科學家道學家葛楠天師。”

“沉痛紀念,誦經。”

葛楠人沒了,但是他自己寫的經還在,旁邊的道人也是念了一段。

霍海繼續:“教祭結束。”

“葛楠天師生前的摯友道友張道立張天師,前往青城山傳道,同時繼續研究槍炮,為大漢的建設添磚加瓦。”

“在空閒之餘,張道立天師根據誦經打醮唱念詞的道家經典,結合蜀郡口音特色,以及我大漢以孝治天下的國策,創作了道家第一部有民間特色的大漢《孝歌》,用於祭祀父輩。”

“今日初祭用來祭祀先皇。”

劉徹瞪大了眼睛。

讓霍海寫祭祀詞,他倒是發揮了聰明的小腦瓜,直接借了一段來用是吧?!

不過在在今日祭祖專門還給景帝安排了一段,劉徹還是心中甚慰的。

因為如果今天的活動以後按照這個規格和流程持續下去,那麼就鎖定了燒紙錢燒祭祀物品,繼香火,文武祭,教祭,新加入大漢代表祭祀的流程固化下來。

其中第一次多了一個祭祀景帝,那未來自然有可能繼續加入祭祀景帝,畢竟這是親爹。

說不定以後還有祭祀我……想到這裡劉徹甩了甩頭。

自己還想長生呢,祭什麼祭。

劉徹倒是想要聽一下《孝歌》是什麼東西。

【哭聲父親歸西去,肝腸寸斷淚濕衣。

忽然那日狂風起,吹散父子兩分離。

兒跪靈前把話敘,父親恩德與天齊。】

鑼一敲,鼓一敲,嗩呐吹了個哀調。

兒一跪,女一跪,親屬哭了個哀悼。

現場專業團隊直接給哭起來了。

給劉徹都哭懵了。

我爹!是我爹!

寫給我爹的!你們哭什麼!

跟你們有什麼關係!

媽的爹也有人搶嗎?

【生我育我非容易,養兒育女費心機。

父要考慮生活計,吃苦耐勞入了迷。

辛苦不分日和夜,為兒為女誌不移。】

再一聽,劉徹鼻子酸了。

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專業人士哭起來後,從來不哭的自己,也有點想哭了。

不隻是有點。

劉徹默默地把近視眼鏡取了下來,小淚珠劃拉就流下來了。

大漢初年的人,哪見過這種陣仗?

這家夥鑼鼓嗩呐這一套,加上孝子賢孫痛哭流涕,這感染力,那叫一個忍不住。

劉徹當初扶靈的時候不是沒哭過。

劉徹聽了是真忍不住,小珍珠已經在眼眶上打轉兒了:“我的爹~”

“我皇爺爺喲!!!!!”

一聲爆哭,把劉徹的話給嚇回去了!劉徹轉頭看去,是膠東王劉賢。

劉徹以前就是膠東王,後來因為成了太子沒有去就國,於是膠東王被封給了劉徹的弟弟劉寄。

劉寄不是個老實的人,當初淮南王劉安準備造反時,也有劉寄的事兒。

他還被捅出來了,這家夥給自己嚇死了。

但劉徹還挺懷念這個弟弟的又因為他沒有實質動作,於是就封了他兒子劉賢繼承膠東王的王位。

就因為有膠東王,所以今年選擇北方航運基地,選的是千乘,而不是膠東(青島)。

今年長安大發展,魯國那邊起飛了,膠東王也是忍不住了,來了長安。

此時,劉賢很快嗷,啪的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爺爺啊,皇爺爺啊,我的皇爺爺啊!”

按道理,他特麼是不可以認自己是皇帝後裔的,王隻能認王做祖,不能追索到皇帝。

但是今天這場合又不一樣了,劉賢比誰反應都快,難怪人家叫劉賢。

劉賢一啪嗒,旁邊劈裡啪啦跪了一大片。

劉氏孝子賢孫們劃拉跪下了。

都嚎啕大哭起來了。

鑼鼓嗩呐本來都是歡慶用的,今天搞的哀樂還是頭一遭。

這家夥加上那打醮的唱詞調調,加上蜀郡口音,合在一起,就是魔性。

霍海就知道他們都會演,所以上台前才提醒劉徹哭大點。

劉徹還是沒趕上,畢竟再有感而發他也是劉徹,是自認為是天命的人,真的要打動他的內心,還是沒有他們演的快的。

劉徹到眼睛邊的眼淚,都給嚇回去了。

【兒餓趕快買吃的糖果牛奶和蜂蜜,蘋果香瓜難枚舉,要有儘有都備齊。

兒冷急忙製新衣長衫單衫不差移,毛衣絨衣兒歡喜,棉衣棉褲不必提。

兒若染病父著急背負懷抱不分離,不怕雷電和風雨,深更半夜亦求醫,兒病父親熬更夜,奔波勞累到病愈。

教兒無事少出去怕兒出外受人欺。岩邊水邊要注意,怕兒傷身藥難醫。

七歲送兒學堂裡紙筆墨硯全買齊。】

唱到這裡,劉徹反而想哭哭不出來了,這尋常人家的孝歌,不太適合他。

畢竟景帝可沒有費儘力氣才送他劉徹讀書籌齊筆墨紙硯。

不對,景帝他都沒見過紙硯。

但旁邊那些人哭的更慘了。

而圍觀的百姓,也是嚎啕大哭了起來。

老實說,現在大家過上好日子了,很多人還是有良心的,想起了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好。

但是現在眼瞅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了,一想起父母沒等到這一天就沒了,心裡就痛。

後麵幾段唱詞那簡直是擊中人心。

甚至很多人的父親沒給他買那麼多東西,但正是因為以前那些東西貴,那些東西來之不易,買的那麼唯獨一兩件東西,唯獨一兩樣諸如麥芽糖諸如麻衣一類的東西,反而記憶深刻。

現在想起來更想哭了。

這麼大一群人哇哇哭,也讓劉徹崩不住了。

這無論是演的也好,是真情流露也罷,大漢的德政教育還是起作用了。

實際上,現在百姓富裕了,總是要講點良心的。

要是以前沒得吃,長安城一百件殺人案,九十五件都是兄弟父子繼承案。

如今不缺吃不缺穿,很多人不必為了活下去和至親起爭執爭鬥,自然要平和不少,也懷念起了親人的好。

剛剛劉徹真想哭,但被劉賢給嚇一跳打斷了。

現在劉徹是真的哭了出來,演的。

剛哭出來一聲。

孝歌唱完了。

周圍的人都轉頭看向劉徹。

劉徹也很尷尬,繼續不繼續都尷尬。

霍海抬手示意孝歌專業團隊繼續。

這特麼孝子剛開始,你們給撂挑子了?誰說孝歌就唱一遍啊!

大漢以孝治天下,祭祀唱孝歌讓孝子來哭,怎麼看都是頭一遭,比花裡胡哨的唱歌紮勁多了。

劉徹順勢演完了一首歌的時間。

其他人也顧不得劉徹了,自己的表演還沒結束呢,周圍的人繼續哭著。

外圍,發自內心的百姓都哭完了,看向皇親國戚們。

“難怪人家是皇親國戚,你看哭的多慘。”

“廢話,孝歌是唱給先帝的,人家哭的慘一點是應該的,咱們是借著先帝的孝歌順帶哭一哭。”

“你們懂個屁,人家皇族不缺錢,吃鹽吃得多,科學報說了,哭就是人通過流眼淚調解水分鹽分用流淚衝洗眼睛。”

“你他奶奶的放屁,老子可是有感而發真心給我爹哭的,你才是調節鹽分,你全家都調解鹽分。”

“哎哎哎,哭的科學內在的意義是調節鹽分衝洗眼睛,不妨礙咱們哭出來的原因是儘孝嘛。”

“對對對。”

人有千百樣。

這些人中,肯定有不少是因為真的孝順而哭的。

但是有些不是。

而所有人都會說自己是因為孝順哭的。

那道德教育就算成功了。

因為沒感覺得人也至少知道裝一下,裝一下這個行為本身也算是儘孝了。

雖然說和誌誠的還不一樣,但總比全民不孝全民不義全民不仁的時代好。

劉徹收了收眼淚,第三遍歌結束了。

劉徹對著霍海往裡招手,示意:“以後每年唱?”

霍海:“不是不是,這其實是寫來在白事第二天還有頭七下葬唱的,不是年關唱的,隻是第一次祭,所以是這個時間。”

劉徹鬆了口氣。

主要是每年過年來一次,誰受得了?

過年祭祖喜氣洋洋的不行嗎?

真喜氣洋洋,想什麼來什麼,霍海已經接上鞭炮了。

反正霍海把自己在現代祭祖那一套都給搬過來了,還根據儒家道家的習慣,正式化複雜化了。

搞完這些,才輪到今年加入大漢的部族們祭祀。

其實有些人祭祀時不服氣,比如樓蘭國的王子就不是很服氣。

因為祭祀之前說好了,祭祀隻能祭祀一個。

祭祀了漢高祖後,以後除非你親爹親爺爺死了,否則敢祭祀彆的什麼非朝廷祭祀的人物,那你就死定了。

但如果今天不來現場祭祀高祖,今天就得死。

反正朝廷不缺人,換個人叫做樓蘭王子然後祭祀就完事兒了。

樓蘭王子最終還是選擇了興高采烈的在高祖【敬天法祖】靈位前一邊跳樓蘭祭祀舞蹈,一邊喊著:“樓蘭漂泊西域太久了,找到您總算是找到親人了!”

韓王一看,喲,你來勁了是吧?於是磕頭磕的更重了,在大鼓上duangduang磕頭:“韓王部終於回歸大漢的懷抱了,太祖您看見了嗎?人常說子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我都不能原諒我自己啊,我不是東西,我不是人,我以前怎麼敢跟著單於跟大漢對著乾呢,我要刀了自己!”

旁邊的人衝上去攔住他:“韓侯,留得有用之身,為大漢做貢獻啊韓侯!”

韓王現在隻得了個關內侯的爵位,不做點貢獻還真當不上列侯,表演的非常起勁。

台下有人問韓說:“你侄兒?怎麼比你還老?倒是很誠心。”

韓說本來想說我與賊寇不共戴天,但想起現在都是大漢人了:“嗬分家幾十年了……”

羌人部落就好很多了,沒有演的那麼誇張,誠心實意的祭祀著。

他們在高原上都過上啃草皮的日子了,要不是青稞被搞出來這兩年能在高原上種植,他們吃的都沒有。

現在加入大漢,打工就有肉吃有衣服穿,什麼都不缺,乾的活兒還不如以前自己的家務活兒重。

這有什麼好說的?

誰說高祖不是我親祖宗了?你懂個屁,你知道黃帝麼,劉氏不也是黃帝正統後裔麼?咱們羌人也是黃帝後裔,以後不叫羌人了,叫炎黃後人!

蒼梧王,準確的說是隨桃侯趙光才來到長安不久。

這幾天被長安的環境和商業震驚的整天吃不下飯,慶幸自己投降了,也慶幸趙嬰齊那家夥有神經病,嚇得自己投降了。

今天來到現場,好家夥,這些家夥怎麼一個比一個瘋狂,一個比一個吊?!

隨桃侯大喊:“高祖陛下啊!昔日一彆,沒想到再見麵已經是八十年後了啊!”

此話一出,全場安靜了下來。

今天,在現場的,還有見過高祖陛下的?

自從張蒼石奮去世後,還有哪個大臣見過高祖?自從高祖的寵妃石奮的姐姐去世後,還以為世上已經沒人見過高祖了呢,今天又冒出一老小子?

趙光見沒見過高祖隻有他自己知道。

“當初年少,匆匆一撇,高祖您的英武和高大一直都在我的心中,那日看到陛下,臣不敢說話,就是一眼看到了您的影子,在陛下身上看到了您一樣的高大和英武。”

“正是陛下的英武和不凡,讓大漢更加強盛,臣感知到大漢的強大,又想起了大漢如父親對逆子一樣對蒼梧諄諄教誨,這才下定決心與賊決裂,回到大漢!”

“如今臣投入大漢,不求榮華富貴,隻求蒼梧郡百姓能跟大漢百姓過上一樣的好日子,臣求在身後去地下服侍您老人家!”

劉徹一看,這老家夥雖然年紀一大把了,但是這中氣十足,起碼還能活十年!

劉徹也是親自走了上去。

今日表演結束,影帝已經選拔出來了。

雖然趙光沒有其他人跳的那麼花裡胡哨,但是他台詞兒好啊!

劉徹扶起了趙光:“隨桃侯請起身。”

趙光痛哭:“陛下啊陛下,臣今日才知道這一輩子錯大了,錯大了啊!臣早就該回來了!早就該回來了啊!”

劉徹:“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回到大漢,從新拿回屬於蒼梧的榮光,希望蒼梧郡的子民以後可以繼續為自己為大漢創造榮光,未來朝廷還會邀請做出巨大貢獻的衙門、部族、軍、屬、國有公司還可以來參與新年祭祖。”

“希望明年,有更多的有識之士能夠回歸大漢的懷抱,這樣也算隨桃侯為他們做了個好的表率。”

隨桃侯大聲:“老臣哪兒配做這個表率?不過!彆看老臣九十有一,誰要是敢跟陛下造次,老臣還能揮動鐵骨頭,取他狗頭為陛下出氣!”

好一副莽夫忠臣的模樣!這誰能看出來他十歲反漢,上上個月九十一歲零倆月才投降的?

劉徹甚是欣慰,搭戲搭的不錯:“隨桃侯,大漢既講究以孝治國,也是愛護老人的,如今應該是年輕人去闖蕩,是老人在家享福的時候了。”

“隨桃侯這份心意朕懂!”

趙光:“若是有戰,趙氏子弟有詔比應!”

劉徹滿意的點了點頭:“來人,賞千匹絹布,新宅六十畝。”

司馬遷一字一筆的記錄著今天的事情。

彆看有的環節看起來荒誕,但隻要潤筆的好,那就是精髓了。

以後祭祀就改成全新的流程了?

第一步祭天,第二步祭祖,第三部新子民認祖?

不過為什麼埃及和安息的代表,不是認祖,是高呼祖神啊?

拜神?

有什麼分彆?

司馬遷猛然想起了穀梁學的等級製度。

“原來如此。”司馬遷比很多人都更敏感的在熱鬨下看到了大變局。

霍海在什麼地方進修的穀梁學?怎麼這麼懂???

不過不看大漢之外隻看長安又是為什麼呢?上行下效?

————

求月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