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零一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

第二百零一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1 / 1)

推荐阅读:

時代變化太快,以至於有些時候,最該變化的不是彆的,是人心。

但有時候,正因為時代變化的太快,最不該變化的就是人心。

這個變與不變,就成了霍海最大的工作。

“彆看我天天到處瞎逛,我每天可忙了我!”霍海如此跟新司機說。

新司機一臉不相信的樣子,嘴上:“對對對,您說的都對。”

霍海瞪眼:“喂,你是不是不信我?”

“去長安大道打聽打聽,誰是這個世界上最忙碌的人?”

新司機回頭看著霍海,一臉要不是我是你的司機了,我就信了的表情:“對對對!”

他是項緒給霍海安排的新司機。

當時霍海隻有一個要求,這人不能跟項緒一樣,否則多無趣啊。

於是,項緒在自己選拔的候選人中,提拔了一個起來。

就是眼前的小子。

名叫做蔣不疑。

蔣不疑的身份非常的過硬。

三年前那場天災襲來,蔣家舉家遷徙到了長安,他們家既不是宛城來的也不是洛陽來的,而是河北來的。

他們到了洛陽,才發現那邊的百姓也日子不好過在逃難。

得,那就彆留在洛陽了,直接往長安遷徙吧。

那個時候,蔣不疑還是個小孩子,他爹和他娘保護著他,來到了長安。

來到長安,他們就領到了禦寒的麻衣,還有食物。

他們都哭了。

長安不愧是京城首善之地,來了長安好日子就有了!

然後,上麵就宣布,男丁北上百裡去同關做工,以工代賑。女人留在渭河以南等待安排。

蔣家一路走過來,哪兒分得開?

但是不去就得餓死,怎麼辦?

於是,老蔣就去了北麵,而蔣不疑年齡小,就和他媽媽留在了南麵。

那時候,他們又困又乏,又累又餓,住進了穹廬裡,得到了衣服,拿到了吃的,彆提有多開心了。

甚至,這兒賑災的夥食,比在老家時地主吃的都好。

這還有天理有王法嗎?早知道長安人過的是這麼好的日子,大家早就來了,還等逃難?這麼一比,以前的日子哪天不是災難啊?

但是住久了,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來的,而是霍二公子給的。

長安以前也沒有那麼富裕,而這些住穹廬的女幼們以前還是匈奴人呢,住在鳥不拉屎的地方,如今來了長安,也是跟著霍二公子,才有了好日子。

無論如何,至少這個冬天好過了不是?

然後,就到了年關。

你猜怎麼著?年前隻是有吃有喝的養著大家。年後,霍二公子給男丁們發工資了,給婦女們安排工作了!

蔣不疑有爹有媽的,一家人齊齊整整,一下就步入了日子最好的家庭的行列。

爹媽一個月到手小四千大錢!

四千大錢什麼概念?如果殺牛不犯法的話,四千大錢能買一頭正常體型的母牛了!

日子從逃難,到有吃有喝都吃胖了,到大魚大肉,一時之間,所有來逃難的人就像是進入了天堂。

而老蔣,也沒閒著,現在畢竟日子還沒真正的太平,之前一次礦上遭了賊,也不知道那賊娃子怎麼想的,居然跑到全是壯勞力的礦上偷?

但可能是覺得燈下黑吧,還真差點讓他成功了。

老蔣衝上去英勇抓賊,雖然事兒不大,但是象征意義可就大了,加上那段時間礦上比較平靜,於是老蔣就成了礦上表彰的人物。

繼當初跳水救人的那匈奴漢子後,第二個成為全礦大表彰的人。

這一表彰後,老蔣還是會做人的,他原話是:“俺一逃難的難民,能混一口吃的餓不死就不錯了,董事長給咱們羊毛衣穿,給俺們肉吃,還給俺們發錢,發的還不少,俺現在比俺們哪兒的地主還富裕,都是董事長給俺的,現在就抓一個賊而已,還表彰!我們礦上應該表彰董事長!”

雖然表彰董事長屬於倒反天罡了。

但是就這覺悟,很難不進步。

而那段時間簡體字教學流行起來,蔣不疑也就成了第一批全日製學生。

但蔣不疑年齡畢竟比那些小孩大多了,學得很快,加上人又聰明,就和軍中的成年人一樣,三個月就幾乎把當時的《兒童六課合訂版》給學完了。

認字達到了五百以上。

留在他麵前的就是兩條路,要麼讀工,要麼讀大學。

因為那時候還沒有中學一說,大學和現在的大學也不一樣,所謂大學,就是用簡體字的形式,學儒學等經典。

當然了,老師教的時候,使勁誇孔子,但叼著現在的儒就罵,說他們亂解釋亂翻譯瞎胡逼吹,要學儒害得看咱們新儒。

這大學也不是一直教,一般來說,同期的儒生過來學新學也就學兩三個月,蔣不疑是學了新學再過來學儒,也跟他們一樣,就學了三個月。

方法是學會了,剩下的就自己學吧。

現在問題來了,蔣不疑是又去學工,還是開始找工作?

好在這段時間蔣不疑夥食開得好,半年時間竄了十幾厘米,一下就從一小孩兒,長成了小夥。

於是,他順利找到了工作。

而且是鐵道上工作。

不過也對,底子夠硬,災民礦工家庭,又是新學畢業生,而且不是小學畢業,是大學畢業。

這身份,就適合當車廂管理人員,或者重要車廂的服務人員。

於是,蔣不疑才在鐵道上找到了工作,成為了第一批鐵道職工。

當初第一班車發車時,蔣不疑就在第七節車廂做乘務員。

因為工作的好,蔣不疑也是成為了正式的乘務員。

現在的鐵路可不是後世,隻有這一條鐵路,上麵過的很多東西都是大漢機密,所以蔣不疑有了這份工作經曆,一下就從一個小孩子,變成了青年才俊了。

今年初,大漢進攻匈奴,當時借口是通車到神木,皇帝照慣例坐第一班火車,視察。

但實際上,當時是把大漢中樞的官員,安排到神木,現場組織北進計劃。

因為指揮係統不如後世的封建官僚體係,又沒有有效的信息傳遞途徑,所以當時才有了整個指揮中樞北移的操作。

而那一班車上,蔣不疑就是其中的骨乾。

經曆了這次之後,火車班數提起來後,蔣不疑就單獨釣到了一個車當乘務長。

趕上潮頭,就是弄潮兒。

第一波工人子女,到第一波鐵道職工,到第一批乘務長。

順利完成了三級跳。

而此時蔣不疑才多少歲?

十六歲。

十六歲的蔣不疑,立刻引起了項緒的注意。

於是,蔣不疑被項緒帶在身邊,管教,學習,磨煉。

如今年末,十七歲不到的蔣不疑,已經是很不可多得的擁有管理思維的人才了。

隻要有那個必要,他甚至可以當未來安洛鐵路任意一個段的段長,或者任意一個大城市的車站站長。

畢竟人才就這麼多,在這些人才裡,他也算是比較出眾了。

但是,相比於這些路,項緒還是願意提拔他一手,讓他來霍海身邊當司機。

因為他蔣不疑的履曆很好看。

當初在神木工作的時候,蔣不疑很年輕,為什麼會迅速引起項緒的注意?

當時神木往五原方向一直是匈奴故地,匈奴統治這個區域百年之久了。

匈奴王撤走時,不是所有匈奴人都撤走了。

就有一些黑在了山嶺之中。

其中,有怕死的也有不怕死的,得知大漢高官出現在神木,就有人想要去偷襲。

隻要偷襲成功,然後去了草原上,隨便找到一個匈奴王,那就是天大的功勞。

畢竟匈奴王會去單於麵前換回更大的功勞。

雖然說異想天開,但就有人這麼乾。

而蔣不疑,親手手刃了一個刺客,抓住了一個。

當時蔣不疑才剛過十六歲,雖然天生力氣大又吃得好,有一把子力氣,但是這份定力還有天賦,是真少見。

見到這樣的孩子,你很難不起愛才之心。

要說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

倘若他蔣不疑沒攔下這兩個人,陰差陽錯讓他們走到了陛下麵前呢?那才叫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但是把危機扼殺在搖籃裡吧,又不是多大的功勞。

但……

倘若未來蔣不疑成功了,成了大人物,那回過頭來拿捏匈奴刺客的事情,就值得大書特書了。

就因為這個,項緒覺得蔣不疑天生應該帶點不凡,值得推一把。

做領導的車夫,隻是讀了點書怎麼行?沒有點勇武在身上,做領導的車夫那不是搞笑嗎?

所以,在給霍海推薦車夫時,項緒沒有推薦親戚朋友,而是推薦了蔣不疑。

要說還是人家蔣不疑的名字取得好。

名字叫做蔣不疑,但是生性多疑。

生性多疑,才能抓得到刺客嘛。

但是生性多疑,但我不說!秉持著領導說的都是對的的原則!

這可是跟他爹學來的原則。

有了這份原則,在在礦上才爬得快。

於是他每天都看到霍海到處溜達到處玩兒。

霍海每次玩兒完都一副‘哎呀,心好累啊,哎呀,又忙死我了’的樣子。

蔣不疑也‘配合’著。

但是,霍海看到他蔣不疑分明不信!越是配合,就越是不配合!

如今研究院的人過於多了,所以也不是擠在一起了,而是把老霍府那一片,都暫時擴寬給研究院的人用了。

未來還得移動,但是現在不是時候。

主要是,早就買下了萬年縣,但是一直沒動工修新房子,完全是因為霍海現在沒錢修。

不過目前賬已經流過來了,要不是修建碼頭還有運河還有其他水道的工作一個接一個,霍海早就對萬年縣動工了。

等那邊房子開售,就把研究院的非爆炸非毒害項目都搬到那邊去,至於彆的,還得搬得更遠。

馬車走著,馬上有人攔下了馬車。

霍海一看,是新來研究橡膠的。

是以前研究杜仲膠的藥師的徒弟。

當時研究杜仲膠的藥師沒有姓氏,也沒有名字,就叫藥師,霍海當時還給他開玩笑說未來要讓他封個橡膠侯。

他在研究杜仲膠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不過他也不是沒得到獎賞,劉徹賜予他了姓名。

因為研究的是木,所以名叫做木。

因為當時被拿出來用的杜仲膠都是黑的,劉徹以為膠就是黑的,所以賜予了他姓氏烏。

烏木。

霍海一看,好家夥,烏木侯,誰能想到烏木侯和鋼鐵俠美鍋隊長成了一隊的。

烏木侯的徒弟攔住霍海:“師祖,求求了,就兩分鐘。”

蔣不疑知道這種情況一般霍海都會答應。

霍海怎麼能不答應呢,這種都是研究人員喊停霍海,然後配合霍海裝逼的。

每次霍海都會給出非常離譜聽上去一點都不靠譜的方案,然後研究員們就歡天喜地的走人了。

天天演,不累嗎?

烏木侯的徒弟:“師祖,我們已經攻克了如何讓橡膠變得堅韌,解決了容易撕裂碎渣的問題,現在還有個問題,橡膠比杜仲膠軟太多了,稍微一重壓,直接就變形過頭了,反而沒法用了。”

霍海:“吃過臘腸嗎?”

烏木侯的徒弟恍然大悟:“師祖你是說,把橡膠做成腸皮那樣,然後在裡麵灌肉……不對,灌草嗎?”

霍海:“充氣。”

烏木侯的徒弟恍然醒悟,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興奮的手舞足蹈,一邊跑一邊嚎叫,一邊:“我知道了,知道了!師傅,問到了!”

蔣不疑抬起半邊屁股,放了個屁,用右手一抓。

沒抓住,然後嘴一撇:充氣?氣這麼軟弱,怎麼撐得起,還臘腸呢,還不如說做木頭車輪然後在上麵包一層膠。

演的真的過分了。

天天演。

車子又走了一段,霍海就像那巡考,也沒太多時間每個研究所都進去,就是門口經過。

要是誰有問題就來問,霍海隻選最有興趣的進去看看。

剛走了沒一段,一個研究員快步上前。

這是美鍋隊長羅四傑新帶的研究員,霍海認識他。

霍海笑著:“怎麼,你師父不好意思自己來問?”

研究員尬笑:“師傅今天吃壞肚子了,隻能我來了。”

“什麼問題,說吧。”霍海笑了笑。

研究員翻手拿出放在背後的紙板,上麵畫著一個結構。

“彈簧?”目前的鋼,做彈簧也還想,但是如果要長期使用,就比較費勁了,不是做不出,而是品控不能做到標準化。

研究員點頭:“如果彈簧上端承受的是一個重量時大時小,可大可小的東西,但是總重量一般來說很大,要怎麼設計才好呢?”

“我們是指,彈簧承受不起的情況下。”

霍海:“疊鐵片。”

研究員尬笑:“試過了,第一個方案就是疊鐵片,但是失敗了。”

霍海當然知道他們為什麼失敗了,他們肯定疊的同樣長度的鐵片,彆看一堆一樣的鐵片疊在一起看起來力傳導好像沒問題,但實際上因為壓彎後每個鐵片弧度不同,所以最後受力不在同一個地方。

這能好的了?

霍海:“最下麵那片最短,以此類推,最上麵那片最長,捆在一起,而所有的鐵片都要有點弧度,中間往下凹陷,而最下端,放在彈簧底座上,明白?”

研究員恍然大悟,做機械的,是懂力學的,雖然沒有電腦,但是做的金屬部件金屬結構多了,一聽就知道力的分部是怎麼回事了。

而在蔣不疑聽來,這又是個不靠譜的結構。

重量把最上端兩頭都壓彎了,上大下小的結構,不是等著中間折斷嗎?

蔣不疑:我不明白……

為什麼武侯大人,聲望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卻還要演呢?演來這些功績有什麼用呢?不被忌憚嗎?

難道說,世界的運轉規律,和我看到的不一樣?

看來我還得認真的,多學多練。

逛到最後,兩個研究員吵著架就過來了。

蔣不疑心說,這二位演的好!

吵架的兩個人過來後都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其中一個先開口:“祖師,今天我們討論起了一個問題。”

霍海點頭:“嗯嗯,我聽著。”

另一個說:“我們討論起了,朝廷建立海船廠,然後去新大陸的阿拉斯加建立據點的事情,說到了如今天寒地凍,北方的海上可能結著冰。”

第一個研究員:“於是我們就想到,冬天建設和通航都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我們就想要想辦法規避這個情況,或者說在冬天也能開工。”

第二個研究員:“我認為,我們應該做鐵皮船!鐵皮船夠堅硬,就不害怕冰了,隻要遇到冰,可以破開。”

第一個研究員:“不可能,冰遠比他想象的堅硬,鐵皮船也破不開冰。”

蔣不疑倒是從第一環節就開始質疑了。

鐵皮船?你怎麼不用石頭雕船?要不做水泥船吧?!

那浮得起來麼?

這不怪蔣不疑,蔣不疑在完成了新學的基礎教學後,屬於對科學半知半解的狀態,也就個小學二三年級自然課的水平,然後就開始讀大學了,就等於學的儒家的東西。

說白了,蔣不疑就是有科學精神有科學認知有科學的質疑態度但是沒有科學知識的新儒生。

霍海:“你們兩個都是對的。”

此話一出,蔣不疑更覺得逆天了。

怎麼能還都是對的?

這種事情不是非此即彼麼?

霍海:“冰比你想象的堅硬。”

說著轉頭看向另外一個人:“但鐵也比你想象的堅硬。”

兩人都摸不著頭腦的時候,霍海說:“要多動動腦子。”

蔣不疑比出了大拇指,對,就是這個味兒,這個時刻裝逼就對了。無論真假,反正逼格到位了。

霍海:“海上的冰層很厚,動不動就半米一米甚至更厚,如果把船頭做成鐵的,做成一把刀的模樣,一刀坎上去,有時候能劈開冰,有時候卻會卡住。”

“因為把斧頭放大到船的規模,船的相對速度比起斧頭,毫無疑問是慢很多的,並不能做到像斧頭劈木頭一樣勢如破竹。”

兩個研究員對視了一眼。

卡住?這倒是未曾設想的道路。

原來不是你死我活,是有可能一起要死要活。

霍海繼續:“但是,可以讓刀刃有一定的弧度,利用重量去壓!”

“船前進時,因為船頭有弧度,船頭壓上了冰塊,然後往下壓去,這樣力不再是正麵對抗冰層,而是從脆弱的冰麵往下壓,很容易就能破冰。”

兩人恍然大悟。

霍海繼續:“但這個辦法隻能讓空船時使用,一旦船載貨過多,吃水很深,那就沒法下壓了。”

“所以,就要在船頭做一個異形的船首,要在船身五分之一的位置有一個角度極大的下壓結構,然後後麵接一把圓弧的彎刃,最終才是正常的船身。”

“這樣船就可以破冰了。”

彆看說起來簡單,這三步走的破冰船變革,前世人類花了一百多年!

而現在,霍海就這麼三兩句話告訴了他們答案。

其實霍海不是不想讓他們去探究。

而是,這種問題和一般的科學問題不一樣,這種東西,他們一輩子想到死都想不出來。

因為他們不可能天天去冰海上做實驗。

更不可能籌集那麼多錢,一條一條船的製造來做實驗。

霍海不是要打消他們的探索精神讓他們依賴自己,而是在這種容易走彎路的問題上,儘量提前給他們啟發。

現在不一定用得上,但後世的科學家遇到這樣的問題是,翻看曆史,就能被啟發一些,更快找到答案。

送霍海回家後,蔣不疑拿了一把刀來到了運河河邊。

如今運河往太子接待客人的博望苑方向挖了一條人工輸水的渠道,這兒不通航但通水,而且兩岸沒有草很容易結冰。

蔣不疑用斧頭輕輕的順著水麵方向用力劈砍冰麵。

冰麵紋絲不動。

稍微加大了力氣,按比例來看,船根本不可能這麼快,但這樣的速度,也隻把冰砍的崩飛了一點。

甚至在這樣兩刀,斧頭可能要壞了。

能劈壞斧頭的劈法毫無疑問是錯誤的,這在農家劈柴這麼整,是要挨打的,畢竟鐵很貴。

雖然冰層隻有一厘米,但硬是劈不開。

蔣不疑換了個角度,沒有揮動斧頭從水平麵砍過去。

而是從斜上方,輕輕一壓。

“哢~”

一塊冰整個破裂。

蔣不疑瞪大了眼睛,又趴了下去。

拿著斧頭,輕輕的用斧頭角,從斜向下的方向去輕輕壓。

這一下果然角度不夠了。

因為斧頭本身也是圓刃,斧頭斜著,但隻用角時,實際上角就是直著麵對冰麵的了。

“為什麼呢?”

武侯大人說的居然都是真的?

蔣不疑趴在河邊:“為什麼呢?!”

背後,一個小孩的聲音傳來:“這你都不懂,你不去讀書?”

蔣不疑回頭,看到個十歲樣子的孩子,回過頭來:“一邊兒玩兒去,我早就畢業了,我都大學畢業了。”

小孩驚訝:“你認真的嗎?你大學畢業了?這麼簡單的力學你都不懂?”

蔣不疑臉一紅:“我讀書的時候,小學大學都不教力學呢。”

小孩:“原來是這樣啊,那我教你吧。”

小孩拿出一根樹枝,在地上的泥土上畫了起來。

“你看,你斧頭劈砍時,實際上依靠的是兩種力道在傷害冰層。”

“一個是斧頭本身的重量,作為鈍擊的力量在傷害冰層。”

“但是此時,這個冰層雖然不厚,但是你切割冰麵的角度和冰麵水平,所以你對抗的不是他的厚度,而是它的冰麵廣度,這冰麵少說十來米,就好像你用一把指甲刀去砍城牆,怎麼砍得破?”

“而你第二股破壞冰麵的力,就是刀刃的切割,這實際上使用的是剪切力,而冰麵本身自己有拉力,拉力大於剪切力,所以沒法成功。”

“你隻需要再重一點點,剪切力變大了,拉力不夠了,也就砸飛了碎冰了,力氣再大一些,冰麵也就劈開了。”

蔣不疑:“好,速度隻能這麼慢,怎麼辦?”

小孩:“簡單,速度慢不等於力氣小,你用最大的力氣從刀口正後方往前推,力氣也就夠了。”

蔣不疑:“如果力氣不夠呢?”

小孩:“那你力氣不夠,又速度不夠,那就要想辦法避開對方的強點,利用自己的優勢,那就要換個角度了,換個角度,從上麵往下壓,輕輕一用力,這點冰麵自然就裂開了。”

蔣不疑突然明白了。

不是武侯大人講的有問題,是自己不懂?

可是怎麼會?武侯大人的回答,每每都反常識,反直覺,甚至看起來反科學!

怎麼會是對的?

小孩:“你真慘啊,讀個書,恰好沒學到新學最重要的東西,不過你運氣也是真好,你現在學習還來得及,因為不久之後的科考春闈,隻有在大中小學拿到畢業證的人才能考,而下一屆春闈,至少要大學畢業才能考,現在沒幾個人有考試資格,你隻需要稍微學一下,到時候就能去考試當官了。”

蔣不疑:“是嗎?”

蔣不疑哪有心思想這個,隻是想著自己的認知好像出問題了。

自己似乎學新學走火入魔了,隻學了一半!

當官?要當官的話,自己早就去了,自己資曆擺在這兒,不考試也能當。

當務之急是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你能教我科學嗎?”

小孩懷抱雙手:“你這麼笨,怎麼學得會啊。”

蔣不疑:“我很聰明的。”

小孩歪頭,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蔣不疑急了:“我真的很聰明的!”

小孩看蔣不疑捏著斧頭,一副很急的樣子:“我信,我信!”

蔣不疑多聰明啊,一下就看出了是自己斧頭的原因,順手把斧頭丟進了水渠裡:“我真的很聰明的。”

小孩一副‘你丟了斧頭不照樣捏死我?’的表情:“信信信!”

蔣不疑:“我……”

蔣不疑突然之間就知道最近這些天,武侯都是怎麼看自己的了。

“你可以考我。”

小孩疑惑:“你這個人真奇怪,我又不是朝廷,又不招募官員,我乾嘛考你?我閒的?”

蔣不疑:“……”

好,兩極反轉了。

但是!怎麼在兩個事件中,我都是被人當傻子那個人啊?!

我蔣不疑這麼聰明,怎麼會有今天?

蔣不疑左右看了看,附近沒人,於是小聲:“你教我,我給你學費。”

蔣不疑,自詡為大學優秀畢業生,在長安街大學,那是知名校友,能成為戰略部署列車列車員,第一批列車乘務長的人,回到學校,那也是成功校友知名校友,怎麼好意思回去重新學?

劉據眼睛一亮:“給學費?!多少?!”

劉據要窮瘋了啊,他的錢,都被劉徹拿去造船了。

最近長安流行吃糖葫蘆,結果糖果十級愛好者劉據,居然拿不出錢買糖葫蘆!

當然了,主要也是因為本來就窮,姐姐又要嫁人了,自己正在籌錢送禮。

現在劉據決定賺一點。

隻要他給三大錢一節課,我就教他!好歹一節課賺三支糖葫蘆!

蔣不疑:“十大錢一節課!”

劉據秒答:“成交!”

蔣不疑很滿意:“能把破冰船原理講這麼清楚,你雖然年少,但是值得這個價格。”

一聽到船這個字眼,劉據臉黑了下來。

“你說什麼?”

蔣不疑疑惑:“我說能把破冰船原理講這麼清楚,你雖然年少,但是值得這個價格。”

劉據:“再上一句。”

蔣不疑嘗試著:“十大錢一節課?”

劉據:“再上一句。”

蔣不疑:“你教我,我給你學費。”

劉據轉身:“不教!”

蔣不疑急了,自己在附近上班,去哪兒找個懂新學懂科學的老師啊,啪嗒跪地,摟著劉據大腿:“啊!你教我吧!我很好學的!我給你錢啊!”

遠處圍牆後麵,端著槍的侍衛詢問旁邊的人:“太子這是在乾嘛呢?”

“不知道,收徒?”

另一個:“太子不是經常說不收徒,收坐騎麼?應該是收坐騎吧。”

“胡說,那是跟武侯大人學的口頭禪,什麼收坐騎,我看是收小弟吧。”

“那家夥居然抱太子的龍大腿,咱們不阻止嗎?”

此時劉據:“哎!你怎麼抱我大腿?”

蔣不疑:“這是大腿嗎?不是啊,這是老師您江湖豪情俠膽柔腸之大腿啊!”

劉據不悅。

蔣不疑:“一節課三十大錢!”

劉據笑容滿麵的回過頭來:“你早說嘛,早說嘛,你怎麼不早說呢!”

……

太子會客的博望苑的門衛崗亭。

劉據在裡麵跟蔣不疑教授新學物理類課程。

作為機械狂魔,劉據懂很多研究員都不懂的前沿科學。

蔣不疑再聰明,都要被這些新知識給難住。

劉據哪兒當過老師,哪知道這學生智力至少一百四的含金量:“你怎麼這麼笨啊!”

蔣不疑隻想說,是不是武侯大人也是這麼看我的?

崗亭外麵,劉徹看著查過來的資料,疑惑:“霍海的車夫,怎麼成了太子的座上賓了?”

如果這人是拿霍海當跳板,往權力層混,那他這輩子就到頭了,除非要利用他時,否則劉徹不會給他任何機會的。

侍衛:“這個,不是座上賓,是學生,太子收了他當學生。”

劉徹吹胡子:“這不胡鬨麼?太子才多少歲,當老師?”

侍衛:“收了學費的!”

劉徹平靜了下來:“哦,收了學費的啊,那就沒法兒了,好歹把課上完……”

說到這裡,劉徹看到了調查的資料上寫著蔣不疑曾經一人麵對兩個匈奴刺客,一殺一活捉的記錄,改口了:“太子願意教就願意教吧,他不知道太子身份是不是?那你們配合著。”

乘車走了後,劉徹還在想,太子居然知道網羅人才了,太子總算是學了點人樣了!

可是這個人才怎麼這麼年少啊?還要自己培養?那是不是費勁兒了點?難不成你想學霍海啊?

算了,讓他去撞撞牆吧,讓他知道開宗祖師哪有那麼好當,讓他知道皇帝的任務不是這些,而是識人善用。

————

求月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