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秋蓉無奈說:“就是五頭六頭和另外一個不願學習,寧可習武和種地的,在那邊也極賣力。除了學得當兵的大大咧咧那種做派,現在也規規矩矩不會打架罵人,經常被當兵的摔打也不怕,反而越戰越勇。
我聽說兩兄弟現在還會照顧弟弟妹妹了。”
米嬤嬤和紅粉站在旁邊服侍,米嬤嬤也說:“現在那些八九歲的小姑娘,我們也開始試著讓她們做塊帕子縫件裡衣,有的都會給妹妹做小衣服了。”
景春熙把嘴巴喔成個圓形,對娘親伸出了個大拇指,還大聲叫著:“娘親威武,嬤嬤威武。”
米嬤嬤被小姐提及笑得很開心,景秋蓉則是直接給她一記稍帶責怪的眼刀。
也是兩口就把青團吃完了,但是景春熙表情和浦哥兒完全不一樣,而是顯露出一臉的享受模樣,香又甜又糯的東西含在嘴裡就是莫名的幸福感
景春熙突然想起功夫極好的帥大叔,問:“娘親,剛才跑步我碰到個帥大叔,那人好像功夫還挺了得。”
一說帥大叔米嬤嬤和紅粉就在旁邊捂著嘴巴笑,可能是覺得這個稱呼太奇怪。
景春熙把剛剛那人的特征說了一遍,把人家說得又帥身材又好,就是沒有說出他的臭脾氣。
沒說完浦哥兒知道姐姐說的是誰,可是也沒馬上搭話,最後看景春熙好話都說儘了,才搶話說:“那是景大哥,認識大舅舅的。”
景秋蓉馬上塞他一句:“說好了不能跟外人提大舅舅。”
浦哥兒嘟嘴好像很委屈:“姐姐又不是外人!”
景春熙知道米嬤嬤和紅粉都是信得過的,好笑又覺得詫異:“景大哥?”
那年紀也可以稱呼為大哥嗎?看著比娘親年紀還大幾歲,有點懷疑自己說的和浦哥兒認為的不是同一個人。
浦哥兒稱呼馬上又被景秋蓉罵,他的肩膀也被重重拍了一記:“都說了叫景叔,你怎麼老是忘了。”
浦哥兒委屈地嘟著嘴:“我又沒有叫錯,他看著就不老嘛,而且我跟軒哥兒問過他了,他都還沒有成親。
我們的同窗都叫他景大哥。”
然後又摸摸自己頭頂不好意思地說:“男同窗叫的!”
景秋蓉又笑著罵:“你們都是亂來,誰說沒成親就叫大哥?”
浦哥兒訥訥不說話,但也不說自己要改口,反正還是大哥聽起來親切,景大哥自己都沒反對,娘親就是看不得人家年輕。
景秋蓉不再理他,轉頭又跟景春熙說:“景叔他那人挺好說話的,第一次從琅琊莊過來的時候帶有你大舅舅的親筆書信,待會兒我拿給你看,大舅舅說他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你景叔也說自己的命是大舅舅的,他五六歲就跟在大舅舅身邊,也是大舅舅帶他從軍的,所以跟的也是景家姓。”
景春熙明白了,原來帥大叔就是那幫兵的領頭人,但是對他的好感並沒有增加。娘親和弟弟說這個帥大叔好說話她不敢認同,隻能說明那人看人下菜,變臉的速度極快,還喜歡找她的茬。
明明那人說話冷冰冰的,即使聽七月叫她小姐他也不帶客氣的,明晃晃就是想打她這個小姐的臉,欺負她人小還是女孩。
“娘親,今天我想往練習場那走走,不過得先睡兩個時辰。”
景春熙放下筷子,又不知不覺中被娘親喂脹了,接過春桃遞過來的茶水漱了一口,彆又開始困了,把身子往圈椅的後麵靠,來了個葛優躺。
浦哥兒反應極快,說:“我帶姐姐去,那邊我最熟了。”
又被景秋蓉罵:“莊子裡有哪處你不熟?”
但是麵對景春熙,又轉回一臉慈母笑:“去吧!睡到自然醒再起來吃午飯,剛好浦哥兒呆會可以繼續去學習。
既然回來了,應該儘快熟悉家裡的狀況,不然像今早一樣,碰個人都不知道是誰,白白鬨了笑話。
就是彆貪玩了,彆整到天黑都不知道回來,今晚五郎他們還要過來吃飯呢。”
浦哥兒聽說要上山非常興奮,即使幾乎每天都過去習武,現在能帶著姐姐過去,他也高興,小孩子心性能夠出去撒歡就行。
他說:“山上現在又種了好多果樹,李莊頭說明年就可以打果了,但是後年才能吃。”
“山腳下有夫子帶我們一起種的菜,不過年後種的都凍死了,吃的還是原來收的蘿卜白菜。
但是前兩天夫子說馬上又可以種了。”
從浦哥兒的話裡就知道請來的夫子不錯,迂不迂腐她不知道,起碼會按照娘親的想法來教導孩子們,沒讓孩子們成為讀死書的人。
不過說到果樹和種菜,景春熙又有了想法。空間裡還有果樹,蔬菜的品種也不少,可以把它們移出來。就是那一大片紅薯,上次也隻是割了紅薯秧子,現在又變得綠油油的了。
睡個飽覺起來,吃完中飯後,景春熙又精神了,不過小腿還是有點酸痛,但是並沒有打消她想要上山的決心。
浦哥兒也不打算午睡,吃完飯就拉她出門。嘴巴叭叭的一路都不知道停,走過府學旁邊那棟宅子就往門口裡麵探,還大聲喊:“軒哥,走了。”
沒一會裡麵就跑出四個人,就是昨晚的五郎六郎,還有瑤瑤和瑾姐兒。
幾人跑到他們跟前就一臉興奮,幾個人都叫:“熙表姐(熙表妹)。”
對這稱呼景春熙還是有點彆扭,早在流放路上就想糾正了,外人這麼喊也就罷了,對於比較親近的她還是覺得彆扭。
“以後你們喊我春熙,六郎和瑾姐兒和浦哥兒一樣,叫姐姐。”
瑾姐兒想都不想馬上叫:“姐姐!我穿了娘親給我做的裡衣。”聲音也很甜,上前拉住了她一邊手,還扯了一下自己的領子給景春熙看。
瑤瑤也說:“春熙,我們也穿了。”
其他兩個也高興地點頭同意,這樣的稱呼確實顯得他們之間更親近。
瑤瑤擔心景春熙找嫣姐兒,解釋說:“嫣姐兒剛剛睡下。”
因為成了同窗,浦哥兒對他們從來不叫他們表哥表姐,都是叫軒哥昊哥瑤姐姐,瑾姐兒隻比他大幾個月,所以就叫瑾姐兒。
瞧這陣勢就知道,肯定是在學堂浦哥兒就跟他們說好了,沒有知會姐姐就徑直約人。
他們現在所住的宅子和府學都在東麵,而其他人住的還有練習場都在西邊的山腳和山上,抄近路走過去也有大半裡地。
沿路兩邊犁地和耙田的人不少,衣著跟本地農戶無異,乾活也極其熟練,靠近後有些人確實是有點殘疾的。
他們幾個居然可以喊出那些人的稱謂,靠得近的都會打聲招呼,那些人也會抬頭微笑朝他們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