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5章 弋陽城(1 / 1)

推荐阅读:

出了森林再走了兩日,終於在十一月初到了弋陽地界。

可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天空就不作美,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天氣愈發寒冷了,溫度一低,小雨變成了雨夾雪。

走兩個時辰下來,除非坐在車子上,不然褲腿和腳上的鞋都得濕透。特彆是穿著厚底布鞋的,腳底冰冷還非常濕重,泥濘的路上根本是舉步維艱,有的孩子忍不住都哭了。

大將軍府現在是一輛馬車、一輛騾車,能擠都儘量往車上一起擠。

馬車上不少東西,老將軍老夫人,還有陶金、黑子,再加上景春熙和景明月勉強擠得下;騾車則是司氏、老姨娘,還有巧巧和景明珠固定在車上,莊氏、殷氏和兩個姨娘也可以輪流坐個半程。

大郎四兄弟和小白爺爺、糖霜幾個人要麼輪流趕車,偶爾也會和景永寧一樣坐在車轅上,林氏除非累得走不動了,不然也不往車轅上坐一會兒,這樣一家人受的罪也比其他犯人要小得多。

這也是景春熙看氣候突變的時候,偷偷把馬車、騾車上的一些笨重的東西偷偷減少,往空間轉移的結果。

大家隻是知道車上的食物由於消耗越來越少,才得以偶爾多增加一個人上車,並未覺察出太多的異樣。都以為是天氣冷吃得太多,把糧食消耗了的緣故。

而和景春熙坐在馬車上的陶金,在最後看到忽然不見的兩隻木桶和一隻木盆後,才察覺出了異樣,但他隻是眼睛微閃,並未表露。

這個時候這幾樣東西確實作用不大,也很累贅,丟了也不可惜,有需要以後再購置就是了。可奇怪就奇怪在他一直端坐在車上,下車的時間並不長,既沒看到有人往外丟東西,也沒看到轉移到騾車上,怎麼就平白無故不見了呢?

不過景春熙做這些動作的時候都很警覺,無意中瞥見陶金驚愕的目光,不由得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知道再下去除非再購買,是不能將同樣的東西再放出來了。

弋陽是他們出了京城後遇到的第一個比較大的城池,官爺宣布可以停歇一天,他們除了要在這裡更換通關文碟,也要采購補給,如果不是後麵兩天克扣犯人的飯食,都頂不到弋陽。

“再往前路途比較平坦,再不能像前麵這段磨磨蹭蹭,得儘快趕時間,眼看才走了四份有一的路,卻走了差不多二十天,照這種走法,恐怕得臘月才能到嶺南。”

這一次停歇,三位官爺也總算形成了統一口徑,讓他們在驛站裡全部集中起來,做了第一次集體訓話。

三位官員分彆發言,把時間緊迫以及必須得儘快加速的必要都跟大家說了個清清楚楚。

方主事的犯人死的最多,受傷的也最多,其他兩個官爺已經對他們的速度有點微詞。所以出了森林,他不但沒有讓官差重新幫重刑犯戴上木枷和腳鐐,甚至還動了一點惻隱之心:“受傷的都這麼用人扛著也不是辦法,你們也彆把口袋裡的銀子都摳搜著,想等到嶺南再用。明天趕緊的湊錢該買車的買車,該買牛、騾子的趕緊買,衣物靴子不夠的趕緊添上,再趕到下一個大的城池,起碼也有半旬二十天的,不然受罪的也是你們。”

其實因為有了景春熙的藥,大部分傷患都已經行動自如了,隻是還有兩三個傷筋動骨的,還必須得扛著。

官爺能這麼說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寬容。

但是這樣的寬容並沒有化解官差和犯人之間的仇恨,實在是重刑犯裡身上還能藏銀子銀票的並不多。

“一天時間裡閒著也是閒著,好歹我們多找點木頭,再看能不能跟附近的村民買幾輛廢棄的破車,拆輪子湊合著用也好過抬著擔架。”

黑子他娘說話不像是京城口音,問黑子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隻說是以前住在村子裡的,這個高大的婦人現在極有號召力,幾句話就把那群大老爺們說動了,一下借工具的借工具,找木頭的找木頭,但是要找廢舊的車子拆車輪哪有那麼容易。

黑子極其靈慧也舍得為了他娘放軟自己的膝蓋,也不知道跟他的大金主陶金付出了什麼承諾,然後興奮的跑過去跟他娘商議去了。

最後是黑子他娘過來向景永堅家借了一輛板車,又帶了兩個人往旁邊村子裡去了,也不知道是借錢買的還是用什麼法子,居然真的拉回三輛破板車,有一輛敲敲打打應該就可以繼續用,另外兩輛架子都爛了,得拆了再換新的木板和車轅。

“明日我和你們三叔、小北,還有大郎幾個到弋陽城走走,你們沒事就好好休息,再做點乾糧備著下去這幾天路上的吃食,不用跟著我們。”

景永誠自從傷好了以後,很喜歡和小北爺爺、景長寧湊在一起商量事情,也會把最大的大郎叫過去聽聽。

這個決定也是他們又湊在一起商量後才做出的決定。

“家裡的糧都快吃沒了,怎麼都得再添個一兩百斤,媳婦也得去看看有沒有皮子做的靴子賣,不然再這麼走下去,怕是個個都著了風寒。”

差不多十天一路上都沒得補給,一開始景春熙還敢往糧食的袋子裡添置點精糧精麵,但是到後麵也不敢再放出來了,畢竟他們人多吃得也快,食物卻源源不斷,吃不見底是講不過去的。

最後兩天吃的也都是粗糧做的糊糊了,幾十斤豬肉孝敬了一半給劉爺,剩下的偶爾可以煮個肉粥蒸幾片肉,有點油水總算是不至於餓肚子,也沒有讓一個人的臉頰凹陷。

大郎提議:“還是再買一頭騾拉個板車,這樣馬車和騾車也可以多坐一兩個人。”

反正現在連四郎都學會了趕車,多個車糧食和車上的物品都可以轉移過來,車上的人坐得也舒服一些。要都這麼擠著,老夫人的腿都有點腫了。

“買頭牛,再買輛帶棚子的板車吧。”景長寧看了一眼父親,看他也沒有異議,母親更是微微頷首。

幾人都是一個意思:隻是用來裝生活用品,牛車也是足夠的。

沒有必要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和其他犯人產生隔閡。再說押解的官差都沒那麼好的條件,一天裡也是偶爾要下來走路的,也就是腳上比他們多了雙防水的靴子而已,沒必要因為一輛車讓他們心裡膈應。

前一段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本來可以坐在車轅上的四兄弟,也主動下車跟著其他犯人走,也偶爾陪著行走的官差聊上幾句。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