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漢時同姓諸侯王難以處理,便是因為其能自配軍隊,
財政也不會像中央那般時不時用於地方賑災,分散財力,諸侯國隻需要全力建設自己的領土就好,
所以,哪怕是再菜的漢朝同姓諸侯王其記載時,基本都有四個字,
兵強馬壯。
景帝時的吳王,煉山煮海、富可敵國可不是說說的。
霍去病的攻城戰沒被檢驗過,
平原上的騎兵奔襲對攻與攻城拔寨,完全是兩回事,更何況還是隻帶著幾百徭役。
但是,表哥一開口,劉據就信心滿滿,隻等著表哥抓住濟北王,帶到京城伏罪。
霍去病三個字,讓一切都變得簡單。
“表哥,你先去找大舅,大舅是大司馬,有以九伐之法正邦國的權責,咱們要師出有名。
我還要傳報父皇一聲。”
“好嘞,據哥兒!”
..........
麒麟宮
“陛下,殿下請見。”
“熊兒?”
劉徹遲疑一會,搖頭道,
“不見,不能見。”
養病期間,劉徹將整個麒麟宮徹底封鎖,進不來,出不去,
讓天下人摸不清,陛下到底是病到了什麼地步!
皇城腳下都猜不到更彆提濟北國了,各諸侯得到的信息隻有兩點,
聖上病了,太子監國。
這也讓諸如濟北王的各諸侯王,起了異心,迫不及待的試探太子。
劉徹隻是把自己藏起來,所有不和諧因素就迫不及待地浮出水麵了!
他的權術早已到了化境,
無為,故無不為。
“熊兒說什麼了?”
包桑伏下,事關重大,他都不敢大聲說出來,
劉徹臉上激動發紅,又咳嗽起來,
“咳咳咳,讓熊兒放手做!濟北王算什麼?
傳話熊兒,
爹病重怕染給你,就不見你了。身為大漢國儲,要做什麼事不需向爹請示直接做就是,爹把大漢基業都交給你了。”
包桑快步出宮傳話,
劉徹握拳,眼神深邃如幽譚,
鬨得更大了!
但,一切都朝著對劉徹有利的方向!
或許,賑災塵埃落定後,是一地雞毛,
贏家隻剩下一個人。
劉徹。
他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了。
..........
劉據坐著車駕行出上林苑,回到長安城,
趁著這會功夫,劉據閉眼睡了一會,
還剩最後一件事,
做完了,便徹底解決所有了。
在進宮前,太子車駕停下,
玉狗兒輕聲道,
“殿下,那人來了。”
劉據揉了揉眼睛,嗯了一聲,坐著緩了一會兒,
下車。
一錦衣玉袍男子,男生女相,插袖立在宮前。
現任扶風竇家家主,魏其侯竇嬰的孫子,
竇富。
竇富能站在這裡,隻證明一件事。
陳阿嬌服了!
衛皇後生生給陳阿嬌壓服了!
太子據暗鬆口氣,
莊青翟,劉屈氂,桑弘羊,陳阿嬌,這四人中,最難處理的就是陳阿嬌。
不愧是娘親,平日雖不顯山不露水,到該出手的時候,一定會成功!
再一想,好像衛家人都是如此,
強大,穩定,可靠,
從不讓人失望!
背靠如此大外戚,這一世的劉據若是再輸,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父慈子孝、皇位平穩過渡最好,劉據願意等,
可若是劉徹黑化,死死握著玉璽不放,最後一絲人性蕩然無存...
太子也有跟他殊死一搏的底氣!
竇富行禮,
“臣竇富拜見殿下!”
元朝時有戶製,就是指一家人,生生世世都要為統治者做一件事,
例如站戶,這家人父親是驛站的,父親死了,兒子頂上,
例如鹽戶,這家人就是製鹽的,父死子繼,世世代代的乾,
倭島大和時代的戶民製,也是如此,印度種姓製度下,也是如此,
甚至在華夏建國前,雲南某些地方仍存在這種模式。
這種模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約而同的出現。
而要追溯華夏源頭,
就是周朝的指定服役製度。
再往前,就是部落時代,部落中各家各司其職,有人狩獵,有人扒皮,有人切肉...
周代的指定服役製度,把這種模式,擴大到國家範圍,
家天下,便是整個天下都為皇家一姓服務,皇室下有專門做飯的、製醬的、織衣的、趕車的...這些家族,也因世代為皇室做一件事而顯赫。
給普通人趕車,就是車夫,而給皇家趕車,就是九卿之一的太仆,
扶風竇家就是如此,祖上為夏朝少康一脈,在春秋晉國時為卿大夫,負責為皇室製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劉邦的草創集團基本都是沛縣草根,可光靠這群草根,想奪取天下純屬於做夢,其背後一定需要像竇家這種頂級豪門支持!
自秦以來,竇家世居京畿附近,秦國都鹹陽周圍都是如竇家這般的大族,
而為何這些傳世豪門,要支持泥腿子劉邦呢?
皆因劉邦做了一事。
約法三章。
這是劉邦自舉兵以來,做出最正確的戰略,沒有之一!
他在亂世中,定下了規矩。
此舉一出,乃為王者之相!
劉邦入鹹陽約法三章,項羽入鹹陽燒殺搶掠,
看到如此對比,類似於竇家這種股東,他們會把公司交給項羽嗎?
項羽看似離奪取天下隻差一步,其實,差得太遠太遠了,
劉邦是帝王,項羽隻能是獨夫。
現任家主竇富也因為皇室製衣,有著官身。
這是劉據第一次見到竇富,不寒暄,
開門見山道,
“我想派你全權負責地方賑災一事。”
竇富眉頭微皺,他同樣在暗中觀察著太子,
說實話,為太子做事,與竇家的利益完全不符,他們要下注,也該支持皇子異。
不過現在看來,竇富對支持皇子異也沒什麼興趣,
竇家完全可以誰都不支持,隻待時機,
他們當然等得起!
這就是大世家的底蘊!
劉徹、劉據這二位皇帝的百年,我們竇家既然參與不進去,我們不玩了還不行嗎?
事實也確實如此,竇家一直沉澱到東漢給光武帝劉秀下注,再次強勢崛起!
竇家與衛家最大的區彆就在於此,
竇家不爭朝夕,爭的是川流不息。
所以,竇富對於太子的態度,也是不置可否。
本打算掏點錢就結了,可太子的要求,遠超竇富的想象,
讓我到地方負責賑災?!
這吃力不討好的活誰乾啊!
“微臣才疏學淺,此事又事關重大,請殿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