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和大營海洋這樣事關民生的商業競爭,金門集團進入軍工行業反而沒有引來多少普通國民的關注,他們最多就是感慨金門集團又在擴張了。
金建英也以天下航空這第一大軍工企業主事者的身份,向青瓦台遞交了有關限製外資控製軍工企業的方案。
趙泰燮以這個方案為基礎,提出了一份很詳細的,限製外資進入韓半島軍工行業的法案,並且表示
未來想要擴張這個法案,就跟‘身土不二’支持他們的農產品和肉產品一樣,希望半島國民們支持韓半島自身的各行各業裡各種各樣的產品。
這份方案在國會中同樣掀起了相當大的爭端。
大國家黨這個執政黨這次老實了,跟著崔昌帝這個大統領走了一條路,暫時未對這個方案表態。
並不是說崔昌帝帶著大國家黨保持中立,就是站到了李佑的對立麵,因為對於韓半島來說,這個方案並沒有問題,甚至是早就該實行的方案。
外資控股軍工企業本來就是很不應該存在的事情,李佑的穹頂公司為了技術方麵的優勢和便利特地注冊在了美國,其中還有大量股份屬於美國股東,讓穹頂公司插手軍工本來就是需要斟酌的,崔昌帝保持中立反而是在挺李佑。
而且過於依賴外國的技術支持,會導致自身的競爭力和研發力不斷下降,是多年來已經印證過的事情。
反而是多個在野黨之間出現了矛盾。
與阿美麗卡親密的多個國會議員,甚至是被阿美麗卡扶持起來的政黨都在正大光明的抵製這個方案,表示現如今想要研發出優秀的裝備仍然需要外國的先進技術。
另一部分以趙泰燮、文在尹為首的議員,他們本來是敵對的,現在反而站到了同一陣營當中支持這個方案。
文在尹特地打電話向李佑解釋,這件事和兩人之間的任何事都並無關係,他雖然並不抗拒李佑的穹頂進入軍工,但他不想讓其他真正的外資進入韓半島的國防事業。
趙泰燮和金建英的這個方案好就好在,他們提出來的這件事本就是合理的,並不需要去針對李佑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這段時間中,被李佑派到巴黎去的趙賢小隊也回來了。
對他們來說,消滅一個家族還不需要麵對那些逃亡的改造人,這已經是再輕鬆不過的任務了。
有兩家高桌席位的持有人倒是打過來電話詢問,在得知這是‘上懲下’後也就不再多言。
格拉蒙伯爵想要在高桌中‘下克上’,搶一個位子在手,搶到了看在他本就是高桌中強大勢力的份上,說不定還會裝聾作啞,沒搶到自然是要死的。
也就是趙賢他們剛回來那天,國會當中高高在上的議員們開始互相攻訐,種種手段都重新開始對另一方的人用了出來。
在媒體鏡頭麵前互罵互噴根本算不上特彆,已經是常規操作了。
大統領崔昌帝也開始壓不住大國家黨了,作為執政黨看著這些在野黨議員在國會裡冒頭出風頭的樣子,他們這些執政黨議員也是著急的。
在如今媒體越來越發達,消息傳播越來越快的時代,‘出風頭’可並不是貶義詞,反而是韓半島政治中極為需要的東西。
彆以為這些在國會裡‘普普通通’的議員沒有上進心,這些議員每一個都是韓半島的大人物,這樣的人沒有幾個想著擺爛躺平的。
在在野黨議員們再度在國會中參與爭論,對‘是否要限製外資在韓半島軍工企業的勢力’這個話題不斷發表意見時,大國家黨的議員們以樸錦善為首,加入了這場嘴仗。
由於前些時間大國家黨議員和在野黨議員們發生了全武行事件,讓國會議員們都丟儘了顏麵,仍然在汝矣島國會大樓開展的會議,雙方都克製了很多,連那些過激的言論都少了很多。
隻是一次兩次還好,在經過了好幾次的扯皮之後,國會中已經沒什麼政黨之分了,而是變成新法案的支持派和反對派雙方的大混戰。
大國家黨的人前麵還隻是從言語暗戳戳的扯後腿,最多就是明麵上互相嘴兩句,但隨著雙方火氣上湧,國會漸漸就開始演變成了本來就應該存在的局麵。
兩派都開始帶著火氣和各種各樣的理由引進背後各方力量的介入,徹底的撕破了臉皮。
甚至於崔昌帝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國會大樓全武行事件,乾脆派了不少警察在國會大樓內‘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免得再出大事,讓韓半島國會再丟大人。
就在這一舉措之後,不僅僅是媒體們,連普通的國民們也開始關注這件事。
畢竟這件事中離他們最近的就是被派去當保安的首爾警察們,現在首爾抽調了不少警察去開展保護行動,他們也就察覺到這件事沒這麼簡單,恐怕又是什麼‘官商勾結’和‘黨派之爭’這樣他們愛看的好玩的事情。
各個黨派倒是老實,沒有去煽動他們的支持者去弄出事來。
法案的支持黨不願意事情鬨的更大,因為他們清楚這個法案雖然在未來是有利於國家的,但說到底李佑注冊在美國的‘外資’穹頂公司要進軍韓半島的軍工行業,才是這個法案被提出來的導火索。
很多議員雖然一直暗地裡也可以說明目張膽的在政界抵製李佑,但這僅僅隻是種規則內的政治行為,事情鬨大了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而反對派不願則是因為他們的名聲。
就算有很多人是親阿美麗卡的人,也知道反對‘限製外資在軍工行業的勢力’這事傳出去,肯定會得罪很多很多半島國民,畢竟現在半島的國民們對那邊的印象其實是很差的,對駐韓的軍隊更是抵觸中的抵觸。
誰知道就在他們扯皮的時候,李佑反倒跟不在意法案是否會實行的一樣,秋風掃落葉一樣的完成了穹頂公司對jy防禦的技術入股,同時將jy防禦更名為金門防禦。
由於韓半島的《商法》、《公平交易法》、《產業技術保護法》
穹頂公司作為李佑單獨注冊在美國,不屬於金門集團子公司的公司,又處於韓半島國防和航空航天的戰略行業,對金門防禦的持股比例本來就有限製,如果法案真的實現,穹頂公司是沒有資質對金門防禦提供技術支持的。
但李佑的這番作為,讓多天都在國會內打嘴仗的國會議員們都有些驚疑不定,麵對李佑突如其來的乾脆利落的動作,法案的支持派和反對派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下去了。
支持派覺得李佑有後手,法案就算成功了他們可能也得不到好,反對派本來就是一群親阿美麗卡的議員和站在李佑這邊的不少大國家黨的議員,他們知道法案是對的,隻是因為立場問題必須要反對。
結果李佑這麼一動作,讓反對派覺得李佑可能並不在乎法案是否實行,就算實行了也對金門防禦沒用,那他們還要不要為了一件沒用的事情繼續浪費時間打嘴仗。
多方麵的影響下,在數天內國會議員們一時間反而沒了什麼舉措,連嘴仗也不打了,反倒都短暫龜縮起來,靜觀李佑到底要帶著金門防禦做什麼。
可緊接著,屬於天下集團的天下航空突然遭重,金建英的長子,也就是目前天下汽車的代表理事金永俊遭受了首爾南部地檢的調查,檢察廳認為金永俊在天下汽車中具有極為嚴重的瞞報收入和偽造賬簿的嫌疑,將金永俊直接從天下汽車中的代表辦公室帶走了。
這當然是李佑明牌的報複,都這麼多年了,誰還不知道位於江南的首爾南部地檢就是李佑的後花園,更彆說現在的檢察總長趙昌植都是站在李佑這邊的人。
金建英也不吭氣,全都咽了下去。
這是很正常的交換,金建英提出了針對金門防禦的方案,方案又被趙泰燮為樣本,在國會中真正提出了法案,遭到報複是很正常的。
金建英早就做好準備了,並且在那天決定這樣做的時候,還特意安撫過了金永俊。
那種破天荒的鼓勵和支持,怎麼可能沒有來源
來源當然是對金永俊的愧疚。
金永俊被首爾南部地檢的檢察官帶走後,在檢察廳並沒有遭到苛待,反倒是吃食水果茶水一應提供,態度好得不能再好,唯獨就是睡不好覺洗不了澡,還要長時間呆在調查室當中。
金建英知道國會的事情沒個結果,金永俊就會一直在裡麵呆著。
金建英也沒有去找什麼檢察體係中的人幫忙,隻是很理智的安排了律師,幫金永俊按照正常流程去應對調查。
與之待遇不同的是金建英的次子金盛俊,他作為天下能源的代表理事,同樣遭受了檢察院的調查。
兩個兒子都被帶走,天下集團的陣營當中自然一派風聲鶴唳的景象,可僅僅過了十幾個小時金盛俊就被放了出來
這就讓人開始出現疑問了。
“會長沒有幫盛俊代表,”秘書在南部地檢中向金永俊解釋。
“那為什麼他能被放出去?”金永俊不是無腦,但這種事很難說清,“同樣是遭到報複!”
“是有人想要離間您和會長、盛俊代表的關係,”秘書瞥了眼攝像頭,倒也沒有避諱的開口道:“請您再堅持一下。”
“堅持到什麼時候才算結束?”金永俊很不滿,“難不成國會那邊一直討論不出來個結果,我就需要一直待在這裡?”
“如果法案實行了,那我要被關多長時間?”
秘書心中歎息,金會長現在不幫你出來隻是因為法案要平息李佑的怒火。
這是個很平等的交換,過一陣子自然會把他放出來的。
秘書再三解釋後離開,但金永俊仍然鐵青著臉。
他被關在調查室,也不能外出走動,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總不能去摳手指甲玩,便開始進行瘋狂的頭腦風暴。
研究了秘書的話半天後,金永俊的大腦發現了一個可以轉移怒火的人。
為什麼明明是金熙雅提出的方案,反而讓他們兩兄弟去替她承擔李佑的怒火?
這種幼稚愚蠢但直擊大腦的人之常情的想法,開始占據金永俊的所有思路。
“李會長動手可真是每次讓我出乎意料,”崔昌帝前段時間參加了世界上的各種會議和政治活動,接下來一段時間總算有空安穩了,結果又出了這檔子事,“不過讓法案施行下去,真的沒關係?”
“坦白講,”李佑隨意笑笑,“法案施行後穹頂公司是一定會受挫的。”
“那李會長剛才還讓我明天去支持法案施行?”崔昌帝有些不解,他好奇的等著李佑給他講明白。
“現在的法案不就是先限製對外資進入軍工下手?”李佑其實已經做好了打算,“穹頂公司進入韓半島,可以在其他行業入手,穹頂公司直接以航天企業進入韓半島不就行了。”
“天下航空發展了那麼久,也不僅僅是航空,”李佑坦言道:“不也是從航空做起,慢慢才開始涉足軍工?”
“先以航天業入手”崔昌帝能理解李佑的想法,無非就是聲東擊西,在軍工業上大張旗鼓但掉頭從航天業下手,讓持有大量航空航天技術的‘外資公司’穹頂公司順理成章的進入韓半島,再慢慢進入軍工行業。
“可這樣是一定要在這兩年出結果的,”崔昌帝解釋道:“現在的法案隻是第一版,施行之後未來一定會進行擴張,以此保護韓半島的各行各業,穹頂公司隻有在這兩年內成功實現重大目標,才能堵住很多人的嘴和手。”
“怎麼不行?”李佑笑著開口:“有件事忘記跟崔總統說了。”
“穹頂公司已經有了真正能把衛星發射到太空的技術。”
“是藍色起源和sacex有了進展?”
崔昌帝對此穹頂公司的技術從何而來,是心知肚明的。
自研當然也有,但真正重要的技術還是來自這兩家公司。
不得不佩服李佑的眼光,從低穀時期開始每年都給這兩家公司投那麼多錢,就是為了換來現在好的技術。
韓半島自研努力了那麼久,到現在也不能自己把真正的衛星送上天。
目前韓半島在太空中的衛星,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彆國火箭幫忙射上天的。
如果穹頂公司真的能帶來相應的技術
崔昌帝重重點頭,“隻要李會長能實現這一點,我相信就能堵住他們所有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