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奧地利和普魯士的利益靠攏,首先就要阻止瓜分波蘭的發生。
所以對於約瑟夫來說,就隻能先苦一苦瑞典了。
若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知道了他的想法,多半會對他豎起拇指,喊一聲,“你了不起,你清高!”
當然,約瑟夫也不是打算縱容俄國肆意擴張,相反,他非常警惕俄國在領土方麵無休止的**。
“歐洲憲兵”的名頭可不是開玩笑的。體量巨大的俄國一旦找到了打仗的感覺,兵鋒便會滌蕩歐洲大陸腹地。曆史上,也就在二十年後的1814年,俄國大軍便簇擁著沙皇亞曆山大一世開進了巴黎。
約瑟夫之所以把俄國向瑞典的戰線上推,是因為他很清楚,瑞典絕對能頂得住俄國的猛攻。即便斯文斯克鬆德海戰他們沒能擊敗俄軍,後麵也一定會出現翻盤的大勝。
無他,隻因為瑞典背後站著英國。
英國同樣也很關注俄國的擴張。他們一向秉承大陸均衡政策,是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壓倒其他勢力的強國出現的,所以瑞典就是英國人用來阻擋俄國西進的橋頭堡。
至於波蘭,英國人就沒那麼在意了。畢竟就算俄國能吞並波蘭,包括奧地利和普魯士在內的整個德意誌就會擋在他的麵前,令他很難再繼續向西伸手了。
而瑞典一旦失守,俄國在整個波羅的海肆意遨遊,英國將很可能出現不得不直麵俄軍的情況。
曆史上,俄國在和瑞典戰爭的初期接連取勝,隨後英國便開始強力介入,聯合普魯士向俄國的盟友丹麥施壓。
丹麥在得到了一些利益之後,很快宣布退出戰爭。瑞典才得以集中全部力量對付俄國,最終在英國的大規模援助下,擊敗了俄國人,用《韋雷爾和約》拿回了戰爭前期損失的所有土地。
所以約瑟夫大力支持俄國打瑞典,一方麵能讓波蘭擁有更多的喘息之機,以完成國家的整合。另一方麵還能借瑞典來消耗英國。而法國除了動動嘴之外,並不用實際投入什麼,絕對是非常劃算的買賣。
然而,這對於瑪麗王後來說,卻顯得過於勁爆了。
她等俄國大使斯特羅加諾夫說完,已然瞪大了眼睛,努力回憶著塔列朗有沒有向自己提交過這麼重要的國家戰略規劃的報告。
而斯特羅加諾夫以為她是默認了,於是便向她身邊湊了湊,聲音低了幾分:“陛下,皇帝陛下對您的立場表示感謝。
“眼下普、奧在西裡西亞激戰正酣,而法國也大規模地介入了那裡的戰事。
“皇帝陛下非常理解您對低地國家的宣稱,並準備隨時予以支持。”
“不是……”瑪麗王後還在思索瑞典的事情,聞言腦子更不夠用了,法國對低地國家並沒有什麼想法啊,俄國大使這是喝多了嗎?
如果是約瑟夫在這裡,肯定會非常震驚――法軍眼下還在列日邊境徘徊,甚至盧森堡在法理上暫時還屬於奧地利,葉卡捷琳娜二世就看出了他對南尼德蘭的想法。
這女人不愧是俄國近代最為出色的沙皇之一,光是這份戰略眼光就足以壓倒歐陸一眾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