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結束後,徐川終於脫下了白大褂,離開了棲霞山基地。
對破曉聚變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等工作他交給彭鴻禧和前往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培訓的組長趙鴻誌兩人負責。
前者負責把控全局,後者則是更熟悉原先的sde裝置,畢竟在日耳曼那邊培訓了這麼長的時間。
驗收工作完成後,下一步,就是徐川在慶功宴上所說的,正式開啟破曉聚變設備的點火運行實驗了。
目前國際上托卡馬裝置或類托卡馬克裝置運行的最長時間是由法蘭西的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創造的120多秒,並且實現受控放熱產生能量。
不過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先進與性能,並不單單隻看運行時長這一點。
如果單看運行時長,早在2012年的時候,est裝置就實現了長達403秒的2000萬攝氏度高參數偏濾器等離子體運行。
但這在可控核聚變的路上,隻不過是往前走了很小的一步而已。
因為除了運行時長外,還有等離子體溫度、等離子體密度這兩大關鍵指標。當然,最重要的還有能量增益係數。
不過目前來說,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能量增益係數(q)上實現聚變反應的淨能量增益。
所以這項指標目前基本被排除在了聚變性能中,隻有等前三者同時具備了條件,才會考慮後者。
目前來說,各國已經從將單純的追求運行時長調整到了追求億級溫度的同時追求運行時長了。
比如高麗國,在今年就創造了一億溫度二十秒的運行時長,打破了在億級溫度下的世界記錄。
不過這個記錄很快就會超過,徐川記得在明年,也就是21年的五月份的時候,廬陽那邊的est裝置實現了可重複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將1億攝氏度20秒的原紀錄延長了整整五倍。
也就是說,如果他想要一舉刷新記錄的話,億級溫度的時長至少要在一百秒以上,才能做到和est同期同坐。
不過對他來說,一百秒的運行時長可不是目標。
破曉聚變裝置的第一次運行,他的目標是在三十分鐘!
這個目標如果放到可控核聚變領域,彆人一定會覺得他失心瘋了。
彆說是托卡馬克裝置了,就是在控製係統中有著獨特優勢的仿星器,目前最長的運行時長也不過是六分多鐘而已。
半個小時,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立下這個目標,徐川還是有點把握的。
相對比國際上其他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他有著最明顯的兩大優勢!
第一個就是等離子體湍流的數控模型,儘管之前的驗收運行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但從反饋回來的數據來看,這個他一手建立起來數學模型,比他想象中還要完美。
第二個優勢則是改造優化後的破曉裝置,如今已和est一樣,是全超導約束聚變裝置了。
而且相對比est能提供的25t級磁場來說,能夠提供超過40t約束磁場的破曉,優勢明顯更大。
所以半個小時的運行,徐川還是有把握做到的。
在破曉聚變裝置點火成功的第二天,《核工業報》《科技創新導報》等受邀前來參加驗收實驗的媒體,對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研究進展進行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報道。
金陵市的領導們在收到消息後,也組團來到了棲霞核聚變工業園區轉了一圈,做了一些關切的詢問照顧,以表示對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項目的重視。
不過這些市領導們最想見的徐川,卻沒有在這次行動中見到。
因為這會他已經回到了南大。
倒不是有什麼重要的科研工作需要在南大進行,破曉聚變裝置到的檢修和維護才剛剛開始,驗收運行產生的實驗數據也還沒出來。
不過在南大這邊,有一個對他來說關係很好的人從米國那邊回來了。
帶著一絲歡快的心情,徐川趕回了南大。
推開辦公室的大門,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後,他臉上也帶上了笑容。
“好久不見,學姐!”
從米國那邊趕回來的,正是18年趕往普林斯頓那邊留學的劉嘉欣學姐,時至今日,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多。
這兩年的時間,雖然聯係從未斷過,但徐川也就和她在19年初的時候見過一麵而已,後麵的時間,一方麵是因為機票太貴,這位學姐幾乎很少回來,另一方麵則是他回國後太忙了,每次學姐回來的時候都錯過了。
“好久不見。”看到徐川,劉嘉欣的臉上綻放著喜悅笑容,和以前一樣小聲的打著招呼。
“恭喜畢業!”徐川笑著走上前,祝賀道。
18年的9月到現在,也不過是兩年的時間,兩年的時間從普林斯頓那邊完成學業,這已經是相當優秀的了。
而且在這兩年的學習期間,這位學姐還參加兩個可以是世界級的大型項目。
第一個是參與了普林斯頓與西班牙ubotc公司聯合開發的‘自動雲檢測算法’,在算法方麵做出來不菲的貢獻。
這項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了人造衛星拍攝照片經常被雲層遮蓋的問題。
經過自動雲檢測算法的處理,衛星拍攝照片中大量包含雲層的模糊和無用圖像已被識彆並刪除,隻有可用照片傳回地麵,節省了30%的帶寬,顯著降低了傳輸成本。
第二個更是重量級,她在普林斯頓深造的時候,在那邊聯合信息學院重構了普林斯頓的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平台,可更快、更準確、更徹底地檢測複雜網絡攻擊。
優化後的平台,能基於大量多源異構數據和算法,快速檢測異常情況、輔助識彆攻擊模式、辨識未知威脅,將檢測高級持續性威脅(pt)所需的時間從平均三個月縮短到數天。
這對於網絡安全的發展來說,絕對是一項巨大的突破。而這位學姐則是這次重構平台的核心主力之一。
不得不說,在解決掉生活方麵的困難,邁入了更高層次的學習平台後,她所爆發出來的天賦讓徐川都感到驚歎。
寒暄了兩句後,徐川笑著問道:“這次回來應該不會再出去了吧?”
劉嘉欣點了點頭,輕聲道:“嗯,不出去了。”
“那有想好去哪裡工作了嗎?”徐川笑問道:“以你現在的能力,隨便給哪家發展人工智能的公司投簡曆恐怕都不會拒絕吧?”
“國內暫時還沒接觸過。”劉嘉欣搖搖頭道。
在她畢業前完成普林斯頓那邊的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平台重構後,穀歌蘋果等著名公司都給她發過offer,最高的offer年薪甚至開到了一百六十萬米元。
儘管這份年薪的確很可觀,但相對比在國外工作,她還是更想回來為國家的發展做一份貢獻。
徐川笑了笑,道:“如果你還沒接觸過國內的公司的話,不如來我這邊工作如何?”
“你應該知道,我之前開了一家材料研究所,針對材料研究方向做了一個計算模型。隨著研究所的發展,網絡安全方麵的工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從去年年底高溫銅碳銀超導材料公布後,研究所那邊遭遇過很多次的網絡攻擊,再加上以後的科研和發展,我這邊準備先做一個防護平台。”
“另外,包括未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發展,我這邊也需要一個可靠的人手來做管理。”
為川海材料研究所建立自己的防護平台,以及發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方麵的東西,並不是他現在突然就做出的決定。
在去年高溫銅碳銀超導材料的新聞發布會上被米國sc超導公司的代表搗亂後,他就想過這方麵的東西。
防護平台是必不可缺的,這個毋庸置疑。
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無論是日常生活,亦或者科研工作,都不可能繞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
這兩方麵的發展,他準備新成立家公司來進行一定程度的布局,不一定是要在裡麵謀求多少的市場或者說做多大,但至少要保證自己有資格進入這個行業,保障自己的發展。
比如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那個材料計算模型,底層的架構是他之前親自寫的,但他對於程序方麵的東西並不是很了解,目前的架構已經限定了後續的發展。
之前在研究優化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的時候,張平祥院士就明確的指出來了這個問題。
徐川也知道,但是他目前沒什麼辦法。
他不可能放棄目前手上的項目轉而去優化材料計算模型,所以隻能暫時先放下。
年初的時候他就準備通過獵頭找個合適的人來撐起這塊的工作,隻不過後麵可控核聚變項目上的事情一直在忙就擱淺了。
現在這位學姐回來了,以她目前的能力,撐起這塊的工作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聽完徐川的話,劉嘉欣幾乎沒有思索的就答應了下來:“隻要你不嫌棄我就行。”
答應的速度太乾脆,以至於徐川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頓了頓,他笑著說道:“工資待遇什麼的都沒談,你就答應了?”
“也不怕我簽個合同讓你付費上班啊。”
ps:晚上還有一章,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