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011(1 / 1)

推荐阅读:

這話問出來,他自己都要先笑了。

在他麵前的,隻是一個兩個多月大的嬰兒而已,哪懂什麼送禮之說啊。

大約是自己的衣服上有哪處顏色吸引住了對方的注意,這才有了這樣一出“攔路”。

哪知,那孩子竟像是能聽懂他在說些什麼一樣,在他找補的理由都想好後,又努力地把手往前伸了伸。

甚至像是在朝外撲騰,要從宮女的肩頭翻出去。

李元嘉臉色一變。

這個月份的嬰孩本不該有這樣的活潑!

唯恐她這一撲騰搞出個好歹,他隻能伸手扶了扶。

可這樣一來,他也順勢接住了她手腕上掛著的那把“鋤頭”。

有意思的是,這小嬰兒全無東西被搶的不滿,還盯著他的手與那小掛件,像是在問他,為何不將這個東西給拿走。

李元嘉沉默了一瞬,這才嘗試著將這“小鋤頭”從對方的袍袖上解下,拿到了自己的手中。

還彆說,這孩子不僅沒因為自己的東西易主哭嚎,反而露出了個無齒的笑容。

韓王再一次無言,不知道該用何種方式來和一個話都不會說的小家夥交流。

但沒什麼疑問的是,她真是要把此物送給他。

而這,可能是他收到的一份最特彆的禮物了……

他努力讓自己彆把手往那孩子送禮達成後的笑臉上擱,收回目光將手中的草繩翻看了一番,轉向了宮女:“這是誰做的?”

澄心連忙接話:“這是武昭儀為小公主做的。”

方才驚見韓王出現,饒是武昭儀已在早晨又避開其餘宮人再交代了一番,澄心還是險些忘記自己該當如何做,才能令李元嘉將注意力放到該去的地方。

她也未曾料到,李元嘉居然會先出現在這裡,好像並未和李弘等人碰麵。

但好在,大抵是老天也在相助於她們,小公主伸手一攔一送,就將前半段的劇本給演完了。

輕鬆到不可思議。

李元嘉追問:“怎麼想到做這個的?既有編繩精巧手藝,做隻蝴蝶、蜻蜓也好啊。起碼是給孩子玩的東西。”

做個農具算怎麼回事?

彆以為他沒看到,在小公主的另一隻手上還掛著個草編鏤犁呢。

雖說打眼看去也不算土氣,但就是讓人覺得與小公主不那麼相稱。

小公主年歲雖小,卻也是皇室貴胄,以李治對她的寵愛,將來必是錦衣玉食的待遇,絕不會讓其體會民間疾苦。

而農具……

澄心抿了抿唇,“昭儀主子說……”

她遲疑的表現落在後頭的韓王親隨眼裡,當即把人給急壞了,“讓你說你就說唄,就是個草編繩的事,總不至於交代出什麼問題來。”

他哪管此問是否逾矩,能讓郎君先從之前那鬱悶勁裡緩過來,比什麼都重要。

被這灼灼目光盯著,澄心“隻好”回道:“主子說,陛下此番岐州籍田,注定不比在長安舉辦祭禮熱鬨,如能有長幼同樂,也算助長場麵。”

想到昨夜武昭儀對她的叮囑,她雖不明白為何昭儀讓她寧短不取長,隻與韓王說這兩句就夠了,還是按照昭儀所教,自己也默背了數次後的流利口吻接著說道:

“隻可惜,五皇子與小公主均年幼,無法隨陛下親耕,隻能取巧了。”

聽她這麼說,李元嘉恍然,“草編之物樸素,然其形乃是春耕器具,也算參與其中了。陛下若見幼子幼女應和舉動,也該心中寬慰。確實是長幼同樂。”

這也確實是個聰明的辦法。

如此看來,武昭儀能得陛下的喜愛,是有道理的。

隻是當他目送著那三名宮人並小公主遠去的時候,又忽然擰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您在想什麼呢?莫不是那幾人有問題?”原先還落下他一段距離的侍從,這會兒已到他麵前了,瞧見主子這副糾結的樣子,試探性地發出了疑問。

然而他話未說完,腦袋上就先挨了一下。

李元嘉嘴角一扯,“瞎說什麼!我方才轉道往這頭來,是提前與人說了?還是你覺得,送禮這種事情,也是兩個多月的孩子能學會的?”

開什麼玩笑!

先帝妃嬪之中有個早慧的徐賢妃,也不過是五月能言,四歲能讀論語毛詩而已。

要是方才那小小嬰孩竟已能幫母親分憂,有意將那草編鋤頭送到他的麵前——

妖孽轉世都不足以形容這等情形了。

侍從捂著腦袋哀歎,“我也沒說什麼彆的啊……”

他平日裡光跟著李元嘉舞文弄墨的,沒什麼官場經驗,方才那話裡其實沒多少陰謀論的意思。

他隻是覺得,讓韓王這麼空站著不是個事兒,得找個話茬轉移一下注意力,調侃一二,哪知道這上來就犯了忌諱。

也對,皇室子弟怎麼樣,不是他能妄言的。

“那您這是……”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覺得韓王此刻的臉上神情接連變化了好幾次,最後變成了一派說不出的嚴肅。

但開口之時的語氣,倒還像是往日一樣平和,“我在想她方才說的話,於我而言或許有些啟發。”

他攏了攏袍袖繼續朝前走去,口中喃喃,“長幼同樂……長幼同樂……”

他好像有些想法了。

有些事情,武昭儀不能去做,他卻可以。

為了活著嗎,他也不得不去做!

他看了看自己這有點犯傻的隨從,一時半刻間也找不到其他合用的跑腿,隻能又朝著對方招了招手,“你替我去做一件事,務必趕在籍田禮之前完成。”

還有幾日的工夫,應當來得及。

——————

不過這籍田禮的到來,倒是比眾人想象中的還要快。

隻在武清月見到那位韓王李元嘉的兩日後,她就被迫起了個大早。

被撈起來換衣服的時候,她還聽到那頭有人在嘀嘀咕咕,“此地長官真是太過儘心竭力了,愣是將籌備工作縮短了一半。”

正在梳妝換洗的武媚娘聞言一笑,“岐州刺史的位置由四郎遙領,岐州官員怎能不儘心。”

武清月抬了抬眼皮,覺得這話說得真有水準。

就像五郎指的是她那位兄長李弘一樣,四郎就是李治的四兒子——蕭淑妃所生的李素節。

這位今年雖然才八歲,可要說待遇,真不是一般皇子可比的。

且不說李治早幾年就有將他冊立為太子的想法,就說如今好了。

李忠成了太子,也沒耽誤李素節先是當了雍州牧,冊封雍王,後又改了個岐州刺史。

總之,她們現在所在的岐州,就是掛名在李素節的名下。

要不怎麼李治憑空搞這一出,蕭淑妃也沒出來鬨騰呢?

不是因為她已偃旗息鼓,全然罷手認輸,而是因為,這岐州籍田若能操辦妥當,功勞總能分給她兒子一塊!

李治的岐州之行前腳敲定,蕭淑妃後腳就開始發動人手行動了。

這話當然可以像是武媚娘所說的那樣,是因為岐州刺史是皇子,所以底下個個不敢敷衍。

但也可以說……

算了算了,有些話就不用說那麼明白了。

人家還在暗地裡積極爭功呢。

武清月早已忍不住將目光定格在了武媚娘的身上。

侍女正將最後一支發釵插在她的發髻之上。

因今日比之長安出行,還該算是個正式的場合,武昭儀又是唯一伴駕的妃嬪,她穿著的便是大朝會所穿的翟衣。

何為翟衣?

那是一件深青色的廣袖長衫,上頭繪製著五彩翟紋,到了袖口就以朱色羅縠滾邊。

深青與朱紅的配色本顯出挑,又加上了遍身陣列的翟鳥紋樣,更顯得與尋常衣物大不相同。

可在武媚娘端正明豔的眉眼映襯下,依然是人壓著衣而非衣壓人。

更妙的是她身量高挑,雖是這等比之窄袖襦裙拖遝的廣袖衣著,也在起身之間自有一派行動如風。

便是真到了籍田禮上,誰也不該說出此正裝耽誤親耕。

武清月盯得眼珠都懶得轉一下。

雖然早已知道,她此時的母親便是未來的武周女帝,也親眼見到了她和李治聯手下套,配合著她將皇叔李元嘉給拉入局中,但當真見到這等翟衣正裝在身、氣場全開的樣子——

依然讓人既覺親眼見證曆史推進而感慨,又為此等風采所折服。

這才是大唐風雅啊……

唯獨有些可惜的是,翟衣隻是內外命婦的最高禮服,比之皇後禮服,從首飾到翟鳥圖紋的數量都還遠遠不及。

門外傳來的一句“請昭儀起行”更是提醒著在場諸人,皇後沒來此地,並不代表著她不存在。

從昭儀到皇後的這一道溝壑,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都還是一道天淵。

不過李治顯然並不介意於令人看到他對武昭儀的特殊。

當眾人自山中萬年宮乘車而下,抵達岐州地界上的籍田之地後,武媚娘便已接受了李治發出的邀約,坦然地站在了他的身邊。

隨行的岐州官員可不敢就此事發表什麼看法。

他抹了把額前並不存在的汗水,朝著人群之中“凹”進去的刺史長官看了一眼,確認對方並不能給他提供什麼精神支持,決定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他行到了李治的麵前。

“陛下此番籍田未定在立春時節,也將三日齋戒改為一日,但祭地的酒水我等不敢擅專變動,已送抵此處。依照陛下所給名單,宗室、大臣禮器各不相同,絕無半點差錯。”

岐州官員何曾想過,籍田禮還會放在他們這地方,個個都是頭一遭辦事。

這出來發言的,還算是個頂事的。即便如此,也將名單倒背了兩遍。

瞧著說話挺利索,誰知道手心捏著在做什麼呢。

說到宗室酒水禮器的時候,他還下意識地往人群之中看了一眼,心中盤算著在場諸王與他那等在一旁的禮器是否一一對上了。

可這一看之下,頓時看出了大問題來。

他極力掩飾著自己的情緒,才沒當場來上個大驚失色。

頂著天子在前的重壓,他將陛下“示範”之後的其餘人員登場時間都給交代完畢,這才緩步退場。

而後拔腿疾奔,衝到了另一名同行官員的麵前。

那人無奈,“你當心著點,要不是還沒下地,我看你能一腳踩空掉田壟下頭。”

“現在是說此事的時候嗎?”他連口氣都不敢喘,一把拽住了對方的肩膀,將其朝著後頭的儀仗方向扭了過去,“我問你,韓王在哪裡?”

那頭高低錯落的人堆裡,赫然空著個位置。

正是原本該當留給韓王的位置。

可此刻,他在哪裡?

韓王在哪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