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說話的聲音不大,隻有老夫人和坐在一邊的海氏聽見了。老夫人轉過頭瞪了她一眼,給了她一個警告的眼神。何氏雖不忿,但到底沒敢說什麼。目光又落到了蘇清妤身上,想看看她有沒有身體不好的跡象。她對自己藏在屋裡的東西,還是抱有希望。讓她失望的是,蘇清妤麵色紅潤,精神抖擻。蘇元州和沈月一進門,就有懂眼色的下人拿了蒲團過來。老夫人在這坐了一早上,就等著這一刻呢。蘇清妤則行了禮,站到一邊。好在如今府裡這些瑣事都是三夫人海氏操持,各處準備的都妥當。夫妻兩人順利地敬了茶,收了見麵禮。敬過茶之後,蘇承鄴和蘇承衍,蘇承荀兄弟三人,準備帶著蘇元州去祠堂。敬拜先祖,給祖宗上香。何氏又忍不住開口,“如今咱們家也出了位王爺,可祖宗卻還在林家的山上埋著,傳出去可不像話。”“可惜啊,林家獅子大開口,索要二十萬兩銀子。不知道寧王府,可能拿出這筆銀子?”當初她兒子蘇元青,可是為了“挪回祖宗”,才聲名狼藉。何氏心裡暗自竊喜,到時候讓蘇元州跟林家掰扯去。興許因為這二十萬兩,直接鬨掰了也說不定,畢竟不是小數目。她現在最恨的人,除了蘇清妤就是林家。兒子的死,跟他們脫不了乾係。剛剛站起身準備去祠堂的蘇元州,聽了何氏的話,麵容有一瞬的扭曲。二嬸這話若是昨日說,他還得含糊應對呢。在一邊的老夫人本想嗬斥何氏一聲,但是想了想又沒說。她也想聽聽這個封王的長孫是怎麼想的,若是能就此讓他和林家生分,倒也是好事。至於那座山能不能拿回來,老夫人心裡並不擔憂。她孫子都封王了,還能被一座山難住?蘇承鄴對上次的事依舊耿耿於懷,聽何氏這麼說,也跟著附和道。“這件事確實是你表哥做的不地道,漫天要價,拿咱們蘇家當冤大頭。”“要我說,這門親戚大可以斷了。”蘇元州神色莫名,“父親的意思我明白了,若是三表哥漫天要價,這門親戚便斷了。”見蘇元州聽進去了,蘇承鄴立馬來了精神。“那若是三表哥一個銅板不要,直接把山給我了呢?”蘇元州忽然開口問道。蘇承鄴想也沒想,便脫口說道,“那不可能,無商不奸。林無塵若是一個銅板不要,我……我磕頭給他道謝。”那可是二十萬兩銀子,他不信林無塵會白送給蘇家。蘇元州聞言淡定地掏出那張地契,遞給了蘇承鄴。“父親看看吧,這是三表哥早上給我的。”“磕頭就不必了,三表哥怕是不敢受父親這麼大的禮。父親看看,什麼時候去林家道謝?”“這麼大的恩情,怎麼也得敲鑼打鼓,帶上三牲海味和各色禮品吧?”蘇承鄴狐疑地接過那張紙,隻看了一眼就驚詫地合不攏嘴。之後這張紙又傳到蘇承衍,蘇承荀,和老夫人的手裡。蘇元州則在一邊解釋,“這地契三表哥確實沒要我一個銅板,說是送我的新婚賀禮。”何氏不忿地動了動唇角,一個字沒說出來。新婚賀禮?誰會拿二十萬的山做新婚賀禮?林家是不是錢多了燒的慌?最後這張地契又被蘇承鄴送回了蘇元州的手裡。就聽蘇承鄴乾巴巴地說道:“既然是你表哥送給你的,你就收著吧。”蘇清妤心說,這自然得哥哥收著。這算是哥哥嫂嫂的私產了,以後是要留給他們的孩子的。跟蘇家祖宅這些人,可沒什麼關係。嘴上又笑著安慰蘇承鄴,“父親打算哪日去林家道謝?要不要女兒陪您去?”蘇承鄴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彆過臉說道:“時辰到了,該去祠堂了。”之後蘇承鄴三兄弟帶著蘇元州去了祠堂,海氏則去廚房張羅午飯。蘇清妤便和沈月坐在廳堂,陪祖母閒聊。老夫人倒是沒為難沈月,一直和顏悅色的。二夫人何氏幾次想插嘴,蘇清妤都沒給她機會。何氏恨蘇清妤,卻也忌憚她,沒敢再說過分的話。小半個時辰後,蘇承鄴兄弟三人帶著蘇元州從祠堂回來。海氏也備好了午飯,請眾人去花廳用飯。依舊是用屏風隔開,女眷一張桌,蘇家三位老爺還有蘇元逸,蘇元州一張桌。下人們魚貫而入,端了熱水和毛巾進來,伺候各位主子擦手漱口。平日都是何氏或者海氏伺候老夫人,今日何氏剛要上前,忽然又眼睛一轉。笑著說道:“今日咱們家長孫媳婦頭次入府,該她伺候長輩表表孝心。”說著,便在椅子上坐下,擺明了等沈月伺候。蘇清妤聞言心頭泛起一陣冷笑,若說沈月伺候祖母用飯,還算情有可原。可何氏算什麼?她也配?沈月一時僵在那,想起蘇清妤和蘇元州的囑咐,腦子裡劃過了無數的說辭,但是都覺得不滿意。蘇清妤卻沒想那麼多,直接上前說道:“還是我來吧,我還沒伺候過二嬸,今兒我就好好伺候伺候二嬸用飯。”說著,便上前欲接過丫鬟手裡的水杯和棉巾。麵上帶著笑,笑意卻不達眼底。何氏忙起身道:“我就是說說,這些事我做慣了,我伺候母親吧。”然後不等蘇清妤上前,便去老夫人身邊服侍了。讓蘇清妤伺候,除非她是活膩了。她毫不懷疑,蘇清妤敢把那杯水潑到她身上,再道歉說手滑了。若是蘇清妤知道她心中所想,估計還會誇讚一聲二嬸聰慧。見何氏知趣,蘇清妤滿意地挑起眉梢,給了沈月一個安慰的眼神。今日最忙的要數海氏,她正裡外看著丫鬟上菜。忽然有人走到她身邊,低聲稟告,“三夫人,曾姨娘的人在鬆鶴堂外,說是求見侯爺。”海氏眉目皺起,問道:“來人可說了什麼事麼?”小丫鬟低聲說道:“說了,說是六少爺一直往外看,八成是想父親了。”海氏看了眼正跟蘇元州說話的蘇承鄴,對曾姨娘氣不打一處來。今日是什麼樣的場合?由得她來摻和。“你去回話,就說侯爺此刻沒空,讓她晚點再來尋人。”不是她擅自做蘇承鄴的主,實在是這樣的場合,她沒法上前說,一個妾室請侯爺過去。她都怕這話被新媳婦聽見,笑話蘇家沒規矩。不多時,這話就傳到了曾姨娘耳裡。正在逗弄孩子的曾姨娘咬著下唇,冷聲說道:“又是三夫人,她怕是都沒跟侯爺說。”她當然知道今日蘇元州帶著新婦回府,她的目的也不是請蘇承鄴回來。不過是想著底下的人一稟告,蘇承鄴想起她和孩子,興許會差人把孩子抱過去。這孩子以後想依靠哥哥姐姐,總得多接觸才能有感情。“海氏……”片刻後,曾姨娘忽然吩咐丫鬟雙兒。“給我更衣,我懷疑三夫人身邊的丫鬟偷了我的東珠頭麵。”“我要去跪求侯爺給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