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沉寂了片刻,永嘉公主開口說道:“我會想辦法,讓你帶著五千親衛押送糧草去北疆。”“但是這些糧草,最後肯定是到不了北疆。沒有糧草和軍需,李雲州撐不了多久。”“等到李雲州撐不住的時候,再讓李雲淮帶著糧草軍需,去接管大軍。”陳平略一琢磨,就知道永嘉公主這個辦法可行。冬季作戰,糧草和軍需是根本。沒有糧草,就是戰神下凡也打不贏這仗。李朝雲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說道:“讓父親去不行麼?”三哥李雲淮,實在不是能上戰場的人。永嘉公主搖頭說道:“你父親去不行,李雲州也是你父親的血脈。這件事必須你三哥去,讓他趁機收攏軍權。”她不欲跟李朝雲多說,轉頭吩咐陳平:“你現在就出發,攔住洪子義。”陳平走了之後,永嘉公主又去了李景川的書房。此時書房內,李景川和楊文士相對而坐。楊文士手裡端著茶盞,垂眸不語。李景川的想法,讓他有些為難,所以半話。李景川見他不說話,又開口勸道:“文士兄,這事真沒得商量麼?”楊文士放下茶盞,搖頭說道:“郡王爺就彆為難我了,世子爺這五千親衛,要麼打入西山大營,要麼就回北疆打入軍中。”李景川歎了口氣,神色悲戚。“文士兄,我並不是要留下這五千親衛。隻是喪儀之後,雲嗣一家要南下回到湖州老家下葬。我希望這五千親衛,能護衛雲嗣一家南下。”“雲嗣下葬之後,這五千親衛直接回北疆軍中。”楊文士再次搖頭,“我的郡王爺啊,五千親衛南下,這哪是我能做主的事?”“郡王爺可以去問問皇上,若是皇上同意,我絕不阻攔。”李景川還想再說什麼,書房的門忽然被推開,永嘉公主走了進來。楊文士起身要行禮,被永嘉公主攔住了。“楊大人不必多禮。”說完又轉頭麵對李景川,“王爺,彆讓楊大人為難了。這五千親衛,直接讓他們回去吧。”“至於扶棺南下,就在府中挑選可用之人吧。”“楊大人說的對,五千親衛南下,不是小事。”李景川一時間呆愣住,這事之前不是她提出來的麼?怎麼今日又說這話?永嘉公主拉著李景川的手,解釋道:“我也想明白了,人已經去了,活著的人也還要活著。”“咱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給朝廷添麻煩。”李景川聽她這麼說,也沒多想,隻以為她是忽然想開了。送楊文士出去的時候,永嘉公主順口問道:“北疆的下批糧草,該送去了吧?”楊文士回道:“下批糧草軍需,戶部已經籌措好了。現在隻等著洪子義回京,就押送下批糧草過去。”“王妃放心,不會耽擱北疆的戰事。”永嘉公主歉意地說道:“楊大人彆怪我多嘴,我也是擔心北疆的戰事,惦記雲州。”楊文士點頭安慰,“王妃的心思我懂,也請王妃節哀吧。”一連兩日,李朝雲都守在這。給哥嫂守靈,安慰父王母妃,招待來祭拜李雲嗣的親朋故交。沈昭也陪著守了兩日,忙裡忙外出了不少力。後來還是永嘉公主顧及沈家,讓李朝雲回去兩日再來。畢竟是出嫁的女兒,哪有在娘家一直操持喪事的道理?李朝雲拗不過她,隻得帶著丫鬟回了沈家。她下馬車的時候,蘇清妤正要上車出門。蘇清妤的馬車後,還跟著一輛裝東西的馬車。車簾被風吹起,露出了銀骨炭簍子的一角。她離開後,扶著李朝雲的淺黛忍不住說道:“那車裡都是銀骨炭,她寧可拿去送人,也不肯給咱們。”李朝雲還沉浸在李雲嗣一事的傷痛中,哪有心思管這幾簍子炭,甚至連淺黛說什麼都沒聽清。扶著淺黛的手,轉身上了小嬌,回了寒水院。坐在馬車上的蘇清妤,靠在車廂壁上,微閉著眸子。珍珠知道她沒睡著,開口說道:“夫人,這一車銀骨炭,現在可是天價了。”蘇清妤輕笑了一聲,“有些事,不是用銀子衡量的。”今日這些銀骨炭,她要送去兵部尚書楊文士府上,順便拜訪楊家老太太。楊文士兩個兒子都在外為官,繼室夫人去世後,府裡就隻剩下他和老夫人。內宅的事,一直都是管事在打理。本來楊家過冬的炭也準備好了,沒想到放炭的屋子忽然著火。兩缸水澆下去,火滅了,炭也沒了。楊文士昨日隨口提起要去買銀骨炭,被沈之修聽見了。便讓蘇清妤來送一些,順便看看楊家老夫人。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你來我往。蘇清妤到了楊家之後,陪著楊家老夫人說了好一會兒話。楊文士整日忙著,隻有晚上能回府陪她用個飯。若是趕上邊防戰事,連著住在兵部幾日也是有的。楊老夫人平日在府裡,也隻能跟丫鬟婆子說說話。蘇清妤今日一來,她高興的跟什麼似的。看著蘇清妤花一樣的年紀,樣貌又好,說話也溫順知禮,便打心眼裡喜歡。聽說蘇清妤特意給她送炭來的,又尋了一套極品翡翠頭麵送給她。蘇清妤本想坐坐就走,見她這樣又不忍心。陪著聊了一個多時辰,才起身告辭。楊老夫人雖不舍,卻也知道不好再深留,便讓貼身的嬤嬤送她出去。走到垂花門處的時候,恰好遇上剛剛下朝回府的楊文士。蘇清妤停住腳步,給楊文士行了禮。“楊大人好。”楊文士虛扶一把,“弟妹不必多禮,今日真是麻煩弟妹了。”蘇清妤客氣地說道:“楊大人言重了,三爺常說您像自家兄長一樣。自家兄長燒點炭,還說什麼謝不謝的。”楊文士被她一番話說的,心裡熨帖。捋著胡須笑道:“之修這話說的不錯,那我也就不客氣了。”兩人一個站在垂花門裡,一個站在垂花門外。蘇清妤正要告辭,就聽楊文士身後傳來了說話聲。“大人,洪子義昨日借住在通州府的靈山寺,下山的時候忽然摔斷了腿,又回了靈山寺修養。”“洪子義怕是十天半月,都不能回京了。北疆糧草押運怎麼辦,還請大人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