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劉備見諸葛亮開口,頓時眼神都變了,雙眸之中有寵溺之意。
“阿亮有何部署?”
諸葛亮恭敬的向劉備行了一禮。
雖說隻有十五歲,但諸葛亮在軍政各處曆練的時間已經超過三年,並非隻是窩在學堂讀書。
人的成熟,除了年齡增長外,亦有曆練的因素在。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唯有知行合一,才可以讓一個人的睿智得到充分的體現。
“袁紹麾下,如今以審配為監軍,許攸荀諶為謀士,文醜為上將軍,統五十萬大軍於黎陽。”
“據亮觀之,許攸荀諶關係較為和睦,而審配跟許攸卻是相互仇視,此二人一為監軍一為謀士,各掌大權。”
“若局勢危急,或會攜手同進退;若戰事順利,則兩人之間必起爭端。”
“阿遜的驕兵之計,也意在此處。”
頓了頓,諸葛亮又道:“然而,阿遜年幼,若隻掛帥而不表現出其用兵之能,亦會被許攸審配等人看出端倪。”
“故而,在這之上,還得來幾次勝仗,以彰阿遜之能。”
黃忠疑惑詢問:“既然是驕兵之計,為何還要來幾次勝仗?”
諸葛亮笑道:“驕兵之計,視其對手不同,用的策略也不同。倘若對手是文醜這樣的戰將,自然是以詐敗為主;然而我們的對手不是文醜這一個戰將,而是袁逆五十萬大軍!”
“隻是詐敗就太明顯了,以許攸、荀諶、審配之能,輕易就能看出我等用意!”
“反之,我軍若連戰連勝,反而會讓對手忽略掉我軍‘驕兵’之意,讓許攸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阿遜身上。”
“以常理而言,阿遜畢竟年幼,先以十三歲幼齡掛帥,又連戰連勝,理當有驕傲自矜之意,目中無人看不起軍中將士,此舉可誘惑許攸荀諶等人以驕兵之計反算阿遜。”
“而我軍亦可將計就計,算敵人之未算。”
“顯謀兄長曾言:鬥軍如弈棋,我算敵,敵算我,互相揣度,直到一方多算一方失算,則可分出勝負。”
黃忠聽得迷糊,撓了撓頭:“哎,忠還是聽命行事吧,你們這些謀士的腦子,彎彎繞繞可真多。”
劉備輕撫雙掌,讚道:“原來如此,阿亮此舉,是為了讓袁紹及麾下的謀士,相信朕是真的在以阿遜掛帥,而非故意示弱。”
“隱藏真正的目的,讓對手疏於防範,繼而達到‘驕兵’之意,妙啊!”
“阿亮也成長了,朕心甚慰啊!”
雖說有劉備稱讚,但諸葛亮的話並未讓眾將完全心服。
呂布亦是出列:“陛下,倘若諸葛軍師謀算失誤,我等十萬大軍豈不是成了袁紹的甕中之鱉?臣以為,應當發書丞相,讓丞相定奪。”
呂布隻是傲,不是傻。
鄭平之能,呂布還是非常清楚的。
諸葛亮笑道:“大將軍切勿急躁,亮之謀劃若有不妥之處,顯謀兄長自然會遣人提醒。”
呂布一愣:“丞相難道還能聽到諸葛軍師今日布計不成?”
“此乃機密,還請大將軍恕罪!”諸葛亮的目光不經意的瞄了賈詡一眼。
賈詡心中一咯噔:“這小子,看老夫作甚!”
隨即,賈詡直接眼一眯,無視了諸葛亮眼神。
然而正是賈詡這一眯眼,反而讓諸葛亮內心的那一絲忐忑消失了。
畢竟是第一次正式在大軍團作戰部署中製定戰略,諸葛亮縱然心中對戰略篤信,也依舊會有一絲忐忑。
然而,賈詡的這反應,讓諸葛亮安心了。
雖說賈詡是悄然來此,但諸葛亮卻是有自知之明,以鄭平的個性,不可能真的就讓諸葛亮和陸遜來負責整個決戰部署而不聞不問。
這濮陽本陣,必然有鄭平暗中布置的智者。
諸葛亮將濮陽本陣的文武仔細揣摩了一遍後,注意力就落在了自稱丞相府散吏的賈詡身上。
一介散吏,豈會有資格來參加這等機密軍議?
諸葛亮也曾聽鄭平提及過,這世間有一類智者,除非火燒屁股了,絕對不會開口獻策,而這樣的智者,又向來不會置身於絕對危險之中。
呂布見諸葛亮不肯說,不由忿忿退下。
見眾將有服氣的也有不服氣的,劉備也隻是儘力的安撫。
第(1/3)頁
第(2/3)頁
對於諸葛亮,劉備有足夠的信任和寵愛。
軍議結束。
劉備在濮陽外,黃河邊,立下高台,正式拜陸遜為大都督、假節,除了號令濮陽本陣十萬大軍外,亦有調動洛陽、東平、濟北、平原四營大軍的權力。
與此同時。
劉備拜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的情報,以及各項軍令也傳至四營。
平原國。
關羽眉頭緊蹙,讓眼前的信使忍不住有寒意。
“兄長為何如此大意,竟拜陸遜小兒為大都督,行軍打仗豈是兒戲!”
“替關某回稟兄長,先登營征戰多年,不想因為一小兒而損兵折將。”
信使頓時為難。
關羽竟然直接抗命了!
陳登則是拔劍喝道:“還不速回,難道想讓君侯斬了你嗎?”
信使連忙退出。
待得信使離開,陳登則是收劍回鞘:“君侯,何必嚇唬一介信使呢。”
關羽則是捋了捋美髯而笑:“大軍相持已久,平原國內,必然也有袁紹探子,倘若信使被袁紹探子截助,亦或者信使路上有怨言被竊聽,或可讓袁紹知悉本侯對陸遜掛帥的怨意。”
“兄長和丞相都有意培養諸葛亮和陸遜,本侯又豈能不配合?”
劉備鄭平對諸葛亮和陸遜的偏愛,關羽又豈會不知?
這次替諸葛亮和陸遜兜底的,其實不僅僅是鄭平暗中布置在濮陽的賈詡。
關羽、孫堅、趙雲、張飛四營,其實都是為了應付諸葛亮和陸遜在濮陽戰略失敗而準備的。
否則,袁紹黎陽聚兵五十萬,鄭平完全可以讓關羽四營都在濮陽,而不是分設五營了。
再看鄭平的部署,除了濮陽本陣外,關羽、孫堅、趙雲、張飛,是劉備麾下目前在中原最能打的四個戰將,先登、破軍、白袍、銳士,同樣是最能打的四支精兵。
這最能打的不在濮陽本陣,卻分彆駐紮,其用意就很明顯了。
要培養諸葛亮和陸遜,自然不能將最能打的都放在濮陽,贏了都不能算諸葛亮和陸遜的本事。
同時也能避免諸葛亮和陸遜戰略失敗而導致全軍潰敗。
濮陽內有賈詡,濮陽外有四營,遼東還有太史慈西進遼西。
鄭平看似沒直接參與決戰,實際上早已經將棋盤上最重要的棋子布下。
陳登亦是笑道:“陛下偏愛兩人,也是希望大漢後繼有人,畢竟我等都已經過了三十,若無後繼之人,必然又會讓野心之輩禍亂朝綱。”
不論是關羽還是陳登,都是心知肚明。
為了配合諸葛亮和陸遜行事,關羽還故意在軍中表達了對諸葛亮和陸遜的不滿。
若隻是先登營,自然不會讓探子得到消息。
然而在平原國內,除了先登營外,還有其餘聽命關羽號令的兩萬餘各地征來的兵馬。
這些兵馬中,最是容易出現袁紹的探子。
除關羽外,孫堅、趙雲、張飛,都表達了對陸遜掛帥的不滿。
隻不過礙於劉備的命令,四將都執行了陸遜的軍令,同時向袁紹的城池進兵,用以分袁紹的兵勢。
黎陽大營。
劉備拜陸遜為大都督的情報,自然也傳到了袁紹耳中。
“劉備這是稱帝了,變得驕狂了嗎?竟然讓一個十三歲小兒掛帥?”袁紹聽得消息,不由冷笑連連。
雖說古有甘羅十二歲掛相印,但掛相和掛帥,那有本質的不同。
掛相,政策錯了,隱患多在內部;掛帥,這戰略戰術錯了,那等於是國家敗亡。
就如同孫子兵法中說的一樣,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話語剛落,審配大聲諫道:“明公,不可大意!這必然是劉備在故意示弱,欲要驕明公之心。”
袁紹抬頭而望:“正南為何這般說?本將素聞,劉備對諸葛亮和陸遜視如親子一般,頗為器重,這次出兵,更是以諸葛亮和陸遜為軍師。”
“其中諸葛亮善文事,陸遜長於武事,劉備這是準備培養二人,以陸遜掛帥必然是想替陸遜撈名望。隻是十三歲小兒,即便再優秀,又如何能掛帥印?”
第(2/3)頁
第(3/3)頁
“劉備過於驕狂了,太急了。”
說這話的同時,袁紹心中亦是有不服。
畢竟身為四世三公袁氏一族,都未曾出現十三歲掛帥的子輩,一個吳郡陸氏小兒,憑什麼有這本事?
故而,對於審配的判斷,袁紹是不太認可的,而是認為這是劉備太驕狂,太急於培養陸遜了、
許攸仔細觀察了袁紹的表情,冷笑一聲:“審正南,你雖然會統兵,但對應兩軍對陣的大略,理解卻是太淺薄了。”
“劉備要故意示弱,隻需要在戰場上詐敗幾陣就足夠了,何故掩耳盜鈴一般,讓一個十三歲小兒掛帥,這不是欺明公帳下無人嗎?”
“亦或者說,審監軍認為,劉備的丞相鄭平,會允許這等兒戲出現在兩軍決戰?”
“哼,不會分析敵情就不要妄自揣測,好好統兵,替明公監督諸將,才算你應當做的。”
審配被許攸一陣嘲諷,頓時大怒:“許子遠,你指揮過兵馬嗎?紙上談兵,乃征戰大忌!”
“現在談的不是征戰,而是大略,你若不懂,可以閉口。”許攸頭一昂,麵有不屑:“不知是誰,跟袁尚公子統兵南下,卻大敗而歸。”
“論紙上談兵,審監軍猶勝許某啊。”
“明公,攸以為,審監軍應該回鄴城負責錢糧督運,不適合軍前議事。”
許攸暗恨審配,走了個逢紀又來個審配,袁紹都不能對自己言聽計從了。
審配被許攸一懟,頓時有氣不知道怎麼發。
畢竟上回跟袁尚南下,卻遭遇慘敗,這敗績怎麼都抹不開。
袁紹也對審配有不滿了,一個是因為審配的敗績,一個是因為審配對袁紹殺逢紀討好曹操的事曾公然指責袁紹。
想到這裡,袁紹便下令道:“正南,五十萬大軍,所需糧草頗多,你且回鄴城督運糧草,不必再與子遠爭執。”
審配握緊了拳頭,對許攸更恨。
然而,袁紹的命令,審配也不能不聽,之能無奈領命,去鄴城督運糧草。
待審配離開,許攸整了整衣襟,語氣也多了幾分愜意:“明公,攸以為,不論是劉備還是鄭平,都不是愚笨之人,讓陸遜掛帥,並非是故意示弱,而是陸遜的確有其才能。”
“至於陸遜有多少才能,攸還需靜看陸遜如何調兵遣將。”
“待攸觀其調兵遣將之法,再製定破敵之策,以靜製動,亦可後發先至。”
袁紹點頭,又看向一旁沉默不語的荀諶。
荀諶微微沉思了一陣,道:“明公,諶跟子遠想法一致,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先觀陸遜用兵,再判斷劉備拜陸遜為大都督,是故意示弱,還是真有其能。”
袁紹見許攸和荀諶都是如此想,於是也不再多想,隻是多派探子打探敵情。
數日後,袁紹得到了關羽、張飛、趙雲和孫堅,相繼進兵的消息。
“此必陸遜的分兵之計,看來劉備新拜的這個大都督,還是有些能耐。”許攸斷定道:“明公可如其願,分兵四處,抵擋關羽四人。”
“若攸料算不差,陸遜很快就會針對黎陽大營用兵,可讓各津口嚴加布防,提防劉備兵馬渡河!”
許攸斬釘截鐵,向袁紹預判了陸遜的動作。
十日後。
劉備兵偷渡黃河,入黎陽西部的滑縣,斬殺滑縣守將張岐,同時擊敗了前去支援的袁紹大將蔣奇。
袁紹又遣文醜進兵滑縣,遭遇前來支援的呂布軍,文醜不敵呂布,再次被擊敗!
而關羽張飛孫堅趙雲四路兵馬,亦是占了優勢。
一時之間,劉備兵聲威大震。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疑,袁紹的探子傳來劉備軍中,多有稱讚陸遜“兵仙再世”。
這讓袁紹對陸遜的判斷,產生了新的疑惑。
“這陸遜,難道真的如此厲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