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本有疑惑的孔素,此時看向鄭平的眼神,則多了幾分欽慕。
有條件的家庭,往往都會讓家中女子讀書。
讀書知禮,讀史明理。
使得女子對賢和德有更深入的理解。
這在兩漢都是屢見不鮮的。
而如孔素這樣的大家閨秀,有家族傳承,對“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理解得更深。
這是美德!
雖然鄭平提出將婚期延期三年,有悖於常禮。
但若事出有因,也不是不能自禮法外給予方便的。
而鄭平推遲婚期的理由,是立誌於解決青州士民黎庶的禍事。
這在孔素的眼中,瞬間多了七分英雄氣概。
見孔融似有再言之意,孔素欠身一禮,嗓音如夜鶯般妙曼:
“鄭君乃大丈夫,誌存高遠,豈能受縛於俗禮?今日肯誠言相告,足見鄭君為人。”
“三年雖長,但卓文君亦曾有詩言: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阿素願等鄭君三年!”
“隻望鄭君莫效相如恃富忘了阿素。”
孔素忽然開口,這讓孔融醞釀了許久的話,全都搪塞回了肚子裡。
鄭平凜然。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出自卓文君的《白頭吟》,這是卓文君對相愛到老幸福的向往。
但可惜,卓文君不曾負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卻在富貴後辜負了卓文君。
孔素自比卓文君,這是向鄭平和孔融表達態度。
既然有鸞鳳和鳴的情義在,那就不應該拘泥於禮法,而讓英雄壯誌難酬。
但同時,孔素又隱晦的表達了內心的擔憂,生怕三年後鄭平會如司馬相如一般,得償了心中壯誌但卻忘記了故人。
鄭平迎娶孔素,目的就是為了孔融在官場的人望。
名仕之子,又有平天下的大誌,鄭平的婚姻必然會跟利益息息相關。
這一點,鄭平很清楚。
第(1/3)頁
第(2/3)頁
時代的規則,不會因為鄭平是穿越者就會有改變。
能否遇到德才兼備的賢妻,取決於鄭平的運氣。
顯然,鄭平的運氣不錯!
孔素雖然剛及笄,但思想境界遠遠超過了同齡女子,即便是後世,也少有人能比擬的。
鄭平肅然起敬,長揖一禮:“孟家有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阿素秀外慧中,德行才氣不輸男兒,有妻如此夫當惜,豈能負心學相如。”
因為對鄭平的誌向欽慕,孔素下意識的忘了場合,這才當眾吐露心意。
此時見鄭平這般鄭重,孔素的俏臉兒瞬間紅了,有些手足無措,連忙起身回禮。
但那雙清澈的眼睛卻是不敢再直視鄭平。
一旁的鄭益,暗暗鬆了口氣。
偷偷的看了一眼孔融,見孔融輕捋美髯,眼神沒有慍怒之意,鄭益懸著的心這才穩穩落下。
雖然過程波折,但這結果卻是皆大歡喜的。
“北海奇女子,孔氏阿素當為翹楚。”鄭益吹捧了一句,向孔融行了一禮:“叔父,既然顯謀和阿素都已互表心跡。小侄以為,不如成人之美,以為佳話!”
孔融捋髯而笑:“本相雖然尊禮,但也不是不明變通的腐儒。”
“本相曾聞,顯謀賢侄自負才略,立誌將畢生謀略顯揚於世,於是自取表字顯謀。”
“婚期可以延期,但顯謀得替阿素留一表字。”
孔素羞澀抬頭,看向鄭平的眼神,多了一絲期待。
女子許嫁時,本就由夫家取字。
孔融讓鄭平留字,是在變通禮法,這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
鄭平沉吟片刻,道:“《楚辭·九章·懷沙》有言: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意寓為品德純潔高尚。”
“素,又有本我之意,不如以瑾瑜表字,以顯阿素高潔品德源自於本心。”
對於世家女,德才貌德在前,才貌在後。
稱讚一個世家女的德行,遠比稱讚她的貌美更能引起共鳴。
鄭平以“瑾瑜”二字相贈,稱讚孔素的德行,這讓孔素欽慕鄭平才學的同時亦如心中抹了蜜兒一般。
孔融大笑:“顯謀贈阿素以瑾瑜,恐怕阿素今後人在劇縣,心就飄向高密了啊!”
孔素頓時羞澀不已,起身跺腳,細語嬌嗔:“父親,彆戲言女兒了!女兒得向母親請安去了。”
孔素轉身向鄭平一禮:“阿素謝鄭君贈字,暫且告退,就不耽誤鄭君跟父親商討要事了。”
第(2/3)頁
第(3/3)頁
待得孔素退去,孔融斂容而問:“適才阿素在場,本相不便多問。”
“顯謀有意推舉新的青州刺史,不知是哪家雄才?”
孔融不會愚蠢到認為鄭平要推薦自己當青州刺史,否則鄭平根本不需要提出婚期延期三年。
鄭益也是麵帶疑惑。
鄭平跟鄭玄商議的事,並未告知鄭益。
對於鄭平忽然說要推舉新的青州刺史,鄭益驚訝之餘,也有好奇。
鄭益深知,自家這個弟弟,自幼就有大誌。
名仕之家,受詩書熏陶,神童不少。
但如鄭平一般,一歲練習說話,兩歲練習寫字,三歲誦讀詩文,每日自律恪守如成人一般,鄭益卻不曾聽聞。
要知道,當時的鄭玄受黨錮之禍,被禁足在縣獄中十四年,這期間,鄭平是沒有鄭玄教導的!
鄭益三歲的時候都還在母親懷中撒嬌呢。
但凡有大才的,心氣都很高。
而在鄭益眼中,鄭平又屬於心氣高不可攀的!
能讓鄭平欣賞的青州刺史,鄭益猜不出來這世間能有幾人。
畢竟連孔融,鄭平都評價為“清談高論,無益於州郡的庸碌之官”。
鄭平正色而道:“叔父可曾聽聞涿郡劉備劉玄德之名?”
“此人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故東郡範縣縣令劉雄長孫,亦是昔日征討黃巾的中郎將盧植門人。”
“弘雅有信義,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雖然位卑但不忘國憂。”
“有雄才,甚得眾心,麾下張飛和關羽,皆萬人敵,能效死力!”
“雖然對於時事的反應過於遲鈍,往往錯失良機以至於宦途不順,但劉備寬仁有度,品行堅韌,若能得一王佐之才輔佐,他日必能匡扶社稷,扶大廈於將傾,再現光武中興盛世!”
涿郡,劉備!
鄭益和孔融,紛紛睜大了雙眼。
尤其是鄭益,在跟鄭平談論天下俊傑的時候,從未見鄭平如此評價一個人。
“這劉備,竟能得顯謀如此推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