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少拿著聖旨看來看去,不愧是宮裡的東西確實講究。
聖旨的材料十分精細,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標誌。
作為曆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顏色相對比較豐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顏色一般為單一的純白綾。
聖旨均為卷軸形式,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而有嚴格區彆: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五品為黑牛角軸。聖旨的寬度一般在一尺左右,它的長度曆代並沒有硬性規定,長的有十幾尺,短的也有兩三尺。
聖旨,是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冊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諭外邦等專用的一種文書,體現的是帝王的權力與威嚴。
聖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當時並無固定的形式,從先秦時期遺留下來的文書和青銅器銘文中常常可以見到訓、誥、誓、命等,就屬於早期的聖旨,例如周武王起兵伐紂的檄文《牧誓》可稱得上最早的聖旨。
春秋戰國時期,聖旨多為命、令、政。直到秦統一六國後,改命為製,改令為詔,聖旨才有了標準稱謂製、詔、誥、敕四種形式,並一直沿用。
聖旨有誥命、敕命之分。在漫長的**時代,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官員封贈製度,利用它來滿足官僚士大夫“上榮祖考,下及子孫”的**,使之效忠朝廷。
依照製度,覃恩封贈五品以上官員及世爵承襲罔替者發給誥命;覃恩封贈六品以下的官員及世爵有襲次者隻能發給敕命,夫人從夫品級。
大龍朝聖旨一般由翰林學院撰擬,宰相奏定之後,按照品級填發,文字上采用滿漢合璧的書寫,漢字用駢體文,格式上也有嚴格的限製。起首是“奉天承運”的固定格式,“奉天”來自西漢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受命於天,天意之所予也”。“承運”則來自先秦陰陽家鄒衍的“五德終始說”,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個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五德循環往複,朝代便興亡絕續。
先是簡述皇帝的相關旨意,然後是被封贈者的任官事跡或功績,最後是封授的品秩、襲次等。誥命和敕命封贈的範圍規定,一品封贈三代,二品、三品封贈兩代,四品以下封贈一代。
柳大少接到的這一份聖旨根本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聖旨,所以沒有什麼格式規定,僅僅隻有一句話而已。
聖旨宣讀了,福公公苦著臉道:“諸位請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柳之安身體都有些顫抖了,原因自然是聖旨上的那一句話,入宮陪太子讀書,太子伴讀雖然沒有什麼職位,隻是一個頭銜,可是沒有人敢小看這個頭銜,太子伴讀隻要等太子登基之後,必然會成為權臣,而且是位高權重的權臣。
不過這也是在賭,太子能夠安穩登基,自然是風光無限,榮耀至極,可若是半路夭折了,全家株連的風險是少不了了。
福公公臉色如同菊花一般燦爛:“柳伴讀,咱先給柳伴讀道喜了,以後柳伴讀還要多多提攜咱,咱萬分感謝。”
柳之安比什麼人都快的衝到福公公身邊,隨手就是一張千兩銀票塞了過去,福公公一愣,微微瞥了一眼,倒吸了一口涼氣,終於知道齊刺史路上說柳家如何如何有錢是為什麼了,尋常人家給好處充其量一錠銀子,也就十兩左右的紋銀,那都算是厚恩了,好家夥這柳之安出手就是銀票,千兩一張的銀票,福公公笑的更更燦爛了,真是遇上大氣的主了,登時裂嘴笑道:“柳公好福氣啊,柳公子一招成為太子伴讀,將來必定是位極人臣,前途無量啊。咱家賀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