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王大婚由禮部承辦。
日子最終選定在了十月一日。
禮部曾給慶皇出了九個好日子,最後慶皇讓秦風選。
秦風自然而然的,選了十月一日。
不過大慶曆法,是按照星象定位測算,複雜無比,甚至包含可觀宇宙對腳下土地的影響。
定下的二十四節氣,對於氣候的判斷,最為靈驗。
這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更為全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確簡單好記,隻是地球繞著太陽轉的時間。
簡單好記。
相比傳統曆法,除了普及度高,適合與國際接軌外,其餘的好處根本無法與傳統曆法相比。
當然。
工業化的文明,根本搞不懂傳統曆法。
秦風覺得曆法這東西,不是啥大問題。
到時候將大慶曆法,普及到全世界就好了。
公曆這種落後的曆法。
就該被淘汰。
隻是,大慶的文臣集團,一直沒有什麼開疆拓土的雄心。
更是緊緊攥著大慶的好東西,根本不想傳出去。
殊不知。
在大胡皇朝時,東方的諸多好東西,已經隨著胡人的騎兵傳向了西方。
這場源自東方文明的衝擊,已經激發了西方文明的興盛。
不單單是曆法,還有大慶的諸多古籍、思想、器械等等。
更有諸多西方傳教士,在大慶的土地上吸取著東方的養分。
京都便有來自西方的傳教士,雖然很少,但秦風卻也能夠聽到。
“十月一日,便是秋去冬來。”
也就代表著,廣寧城半年的建設,基本到了尾聲。
寒冷的冬季,讓廣寧城不再適合生產,遼人會開始貓冬,享受著一年中難得的清閒。
當然。
在冬季也是諸多工廠的爆發期。
室外不適合乾活。
工廠內部顯然要更加的暖和。
而且到了冬季,更利於遼地對這一年進行總結,以及對來年的規劃。
這一切。
都在秦風的計劃內。
秦風雖在京都,但廣寧城的大小事兒,儘皆清楚。
“人手充沛,果然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這幾個月下來,廣寧城擴充了五倍,新的海港以及造船廠也已徹底建造完畢,鹽場正式投入使用。”
秦風還是很得意的。
新的大慶災民抵達遼地後,並沒有形成半點衝擊。
反而擁有大量的人手後,便能修建居所。
廣寧城原本因為缺少人手,從而導致發展緩慢的問題,將大大的解決掉。
聽著秦風所說,紅鸞直接道。
“沿海的新城已修起,遼地請王爺起個名字。”
秦風略微思索。
“港口附近的紅海灘很美,如若錦繡,就叫錦州城吧。”
紅海灘,是遼地特有的一種景象。
並非是沙灘是紅色的。
而是海邊遍布著鹽堿地,上麵生長了一種紅色的草。
每到秋季,紅海灘看著紅豔似火,配上蔚藍的大海,以及遠處密集的綠草等,絢麗多彩如若錦繡綢緞。
秋季站在那片紅海灘上,就能忘記諸多煩惱。
“來年在紅海灘上,修建一座供人遊覽的公園。”
秦風隨之開口。
如今的遼地,除了廣寧城的老城牆之外,已再無城牆!
每一座新修建起的紅磚樓。
就是一座座豎立在黑土地上的碉堡。
北胡人絕無敢再度進犯遼地的心。
不用修城牆,所有勞力都點在房屋上,加上利用燒好的紅磚青磚,加上鋼筋水泥的輔助。
能容納百戶的三層排樓,如同複製般出現在廣寧城周邊的土地上。
配上寬廣的道路,彰顯的無比整齊。
廣寧城,是在白紙上做圖。
“屬下這就加入計劃中,明年便進行全麵路麵硬化、修建城市軌道係統、公園等設施。”
“隻是遼地來的消息,都覺得王爺您留出的城市主路未免有些過於寬闊,可能不太利於百姓之間的相互溝通。”
紅鸞說出了問題所在。
廣寧城的路,太寬太寬太寬太寬了!
大慶的路,普遍都是能容納四五人並排而過的小巷子。
哪怕是京都最寬廣的主力,寬度上還要翻上四倍!
遼人皆不解,王爺為何如此堅定這般製定。
老遼人自無異議的。
可新來到遼地的人群中,夾雜著不少大慶頂級工匠,皆不解秦風為何要如此的做。
根本用不上。
就算土地遼闊,也不能如此浪費。
“執行即可,不必多問。”
秦風根本不想解釋。
按照秦風的規劃。
等蒸汽機出現後,汽車這種東西,就該著手大力發展了。
汽車製造。
算得上工業文明上的一顆明珠。
而且一旦汽車大量普及,無論民用,還是用於戰爭,都相當恐怖。
既已無外敵威脅。
秦風對廣寧城的規劃,預留了許多許多的地方,以此給予相應的升級空間。
哪怕這個五年過去了,就算廣寧城的第二版完成,超越大慶任何一座城池,甚至包括京都。
在秦風的規劃中。
那依舊是一張草圖。
秦風開口,紅鸞忙低下頭。
“屬下會如實告知遼地。”
紅鸞甚至覺得,遼地會出現質疑遼王的聲音,定然是這百萬災民中,混進了一些心懷不軌的人。
想想也是。
這百萬移民,皆是大慶文臣調度而來的,想要在裡麵摻些沙子,簡直太簡單。
是該讓人好好梳理梳理了。
當然,遼地缺人,也不會將人弄死。
無非也就是去管管高麗,去去倭國罷了。
大慶文臣集團送來的人。
必然都是人才。
隻要放到合適的地方,就不會將他們浪費掉。
遼王更是說過。
有些彆有目的的人用的好了,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遼地,除了遼王的聲音之外,不允許有任何其他聲音存在。
那是獨屬於遼王的土地。
誰來都不行。
秦風對此並不在乎。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將白費。
“大婚之後,了卻父皇心願後,便能歸去了。”
秦風突然想到了什麼。
“對了,工部調撥造船工匠了嗎?”
當初大哥可是答應了秦風的。
“太子調撥的,足足占據了七成造船匠人。”
“而且不止造船工匠。”
“京都工部掌管匠人大約三十萬,無比臃腫,支出用度靡費甚多,財政難以支撐。”
“太子殿下利用這個機會,裁撤了八萬人,儘皆送往遼地。”
“這八萬人已乘坐海船,分批次前往遼地。”
秦風聽此,不免微微點頭。
“怪不得這幾天五哥總說,京都工部最近總會無端停擺。”
“這波裁撤,怕是裁到大動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