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永遠都是仁慈的。
就算對大理那些無理取鬨的土人,也依舊仁慈。
隻不過最近秦風沒有收到關於太子的信。
如果收到的話,想來信中大哥肯定會瘋狂吐槽。
那些土人膽敢向他要錢,全都剁碎了喂狗。
不知道大慶什麼都不缺,就缺錢嗎?
可為了維係仁慈君主的形象,這錢必須給。
但也能想象得到。
這錢寧可賞賜了部下,也不可能真的給了土人。
給出去的錢,可能會被土人加倍還回來。
天下間,哪裡有打仗不賺錢,反而要去虧錢的道理?
論精打細算,會過日子這點,大哥還是挺像父皇的。
送出去的錢,被將領們重新收回來。
這一切就對得上了。
既彰顯了太子的仁慈,又表明了大慶不是那麼好惹的。
“大哥這手段,比父皇高明多了。”
秦風不免感慨。
他能想到,這土人膽敢向父皇勒索,父皇肯定二話不說先打服了,再招撫。
要敢向秦風勒索……
遼兵肯定趁著天黑摸過去,正好遼地要大發展,缺少很多挖礦的。
嗯……
遼人喜歡夜戰這種事兒,是有悠久淵源的。
到現在,遼人打夜戰,似乎都化為習慣了。
正經兒的遼人,就得打夜戰。
想來今後許多人分析遼人經典戰例,都會無比感慨,沒有幾支隊伍能在黑夜中戰勝遼人。
不單單打的猛。
還嚇人。
而且動則抄滅一切,雞犬不留,比土匪還土匪。
當然……
想來今後的慶人,是不敢說遼人匪氣重的,而是換一種更好的說辭。
嗯……
一時半會兒秦風也想不到有什麼能美化遼人的說辭。
都怪讀書太少。
以後交給那群讀書人想就是了。
必須說好了,如果誰不說好了,就讓他們來遼地好好體會體會。
對於控製大慶輿論這種事兒。
秦風覺得必須得提上日程。
而且帶到京都的將士們,也有必要好好挑選一番。
那都是替遼地開枝散葉的人才。
同樣。
他們能在大慶為官,也有利於控製整個大慶對秦風的輿論,以防止有不好的風向露出苗頭。
算是大好事兒。
“八月初,本王抵達京都,公公派人如此告知父皇即可。”
秦風此行入京都,自當要好好籌劃一番才是。
這不僅僅涉及到遼地未來的發展。
到了京都後,也涉及到了秦風在大慶的名望達到極致。
如何將這些名望全部化為遼地發展的動力,才是最為關鍵。
如今的廣寧城,距離秦風理想中的城市,相差還是太遠太遠。
遼人仍需加倍努力。
“老奴這就派人回去告知陛下。”
“對了,父皇可說了關於二哥的事兒?”
如今秦樉可就在遼地吃齋念佛呢。
這可真難為了廣寧城的遼人。
畢竟這連寺廟都沒有。
差點將神機營的前朝佛窟留給秦樉住了。
而且。
秦樉該不該跟秦風一起回京都?
王得水聽此,不免也有些尷尬。
“老奴來的匆忙,陛下也沒有指示……這……這……”
王得水帶人一路上跑的太快。
以至於慶皇後麵告知旨意的人,足足追到了廣寧城。
好在這前後沒有太久時間,便得知了這消息。
隻不過,秦樉哪怕得知消息,死活不見王得水。
“二哥為啥這麼怕王公公。”
秦風對此十分不解。
按理說這是不應該的事兒。
秦樉念著佛珠,感歎道:“那是父皇身邊的人,我若接觸了,過些日子保準彈劾你二哥我的滿天飛。”
“真搞不清楚那些人,你二哥我都這樣了,他們還死抓著我不放。”
“大哥地位多穩固了,可他們還盯著我,就盯著我,拿本王在父皇麵前刷存在感?”
秦樉很惱怒。
秦風聽得也很無語。
他能感受到秦王秦樉究竟承受了多少。
這恐怕已經不是拿秦樉刷存在感的問題。
而是秦樉弄死了太多大臣,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凡有一點不對的地方,秦樉都得被大臣們往死了彈劾。
甚至恨不得秦樉被處死。
“若這麼說,二哥你當初私離封地來此,被朝廷官員知曉後,怕是要完。”
秦樉手中的佛珠都停了。
“老六被你這麼一說,二哥我心情更糟了。”
毫無疑問,秦樉私離封地之事,京都大臣們早就口誅筆伐。
甚至上了不少折子,給汪相添加了不少工作量。
這氣得汪相牙根癢癢。
陛下病還沒好呢,這群大臣怎麼想的?彈劾秦王的事兒就不能緩緩?
等陛下好了再上這些奏章?
簡直豈有此理!
若非官員升遷的權利被慶皇給抽走了。
汪相恨不得立刻選出兩三人,先將他們調走到遠遠地,省著煩心。
奈何……
他的相權被大大削弱,也隻能是內心吐槽,同時召集跳的最厲害的幾人,好好的去談談。
這宰相當的。
窩囊!
太難了。
遠在遼地的秦樉,不清楚是汪大洋替他扛下了一切。
但若知曉後。
恐怕更為苦澀。
京都那群大臣,整天就是沒事兒閒的,但凡出現一丁點的事兒,就會將其說的比天都大。
汪大洋擔心慶皇身體,壓下了這些奏章。
那麼回頭就會被那群人扣上帽子,說汪大洋被他秦王收買,秦王擁有二心。
這些事兒。
秦樉簡直不要太熟悉了。
反正無論他乾啥,出去尿了尿,都得被那群人指桑罵槐的訓斥一番。
“那群人,非要把本王逼死的架勢。”
“可本王就算殺了,殺一群又冒出一群。”
“最後本王也明白了,那群人就是維係大慶嫡長子繼承的這個傳統,以防止大慶今後兄弟相殘。”
秦樉突然嗬嗬笑了起來。
“而你二哥我,就是這群大臣豎起的典型,他們名義上彈劾我,卻是在做給全天下的人在看。”
“就是為了保證大慶傳承有序。”
秦樉說到這,更是鬱悶的要死。
這也是他殺了很多,殺到厭煩後才明白的。
這群人,是根本殺不光的。
但很快秦樉又盯住了秦風。
“老六你可曾知曉,自古兄弟爭奪儲君之位,其實很多都是皇帝刻意為之的。”
“而一旦儲君相爭,死的最多的,就是他們這群忙於站隊的臣子。”
“這**臣,看似維係皇權正統,實則是為了他們子孫後代為官後不會因為站隊被株連。”
秦樉重新轉動了佛珠。
“咱大慶,可向來都是子繼父業啊。”
“當兵的子子孫孫皆是兵。”
“而當官的,子子孫孫都是官。”
“那群官,倒是定了個最利於他們的製度。”
秦樉被京都百官折磨多年,看得比誰都通透。
“老六這次回京都,萬萬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