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開朝之後,慶皇以身作則,節衣縮食許多年。
就連馬後,也在後宮織布。
在混亂的年代剛剛平穩之下,物資是極度匱乏的。
故此糧食、布匹,這些最基礎的民生物資,都是最為關鍵的東西。
掌握了這些。
便能掌握住民心,掌握住整個天下。
大慶的俸祿,發的其實也都是這些基礎貨物,至於銅錢、寶鈔之類的,反倒是其次了。
因為一旦成為官吏。
最為基礎的生活,朝廷直接全管了,衣食住行,基本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換句話來說。
基本沒有什麼花錢的地方。
也不需要像民間平頭百姓那樣,為了一文錢整日忙忙碌碌,辛辛苦苦。
反倒是這兩年,大慶南北上下,基本都安穩了。
慶皇以及皇宮的生活,也開始變得好了起來。
也進而導致一個問題。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後宮妃嬪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們,擁有更好的生活。
哪怕不像遼王一般富庶。
也不要比五皇子秦博再差一些。
而且。
慶皇富有四海,總不至於差幾座府邸吧。
事實上。
在全國上下,蓋上那麼幾座王府,用不了多少錢。
基本上地方直接征發勞役,再從地方府庫裡抽調出一些糧食布匹罷了。
隻是這天下剛剛安穩,各地方正在積極的恢複民生。
畢竟地方上抽調勞役的數量,也是有數的。
自然要可著地方民生先來。
比如最為重要的,便是修建道路、修建水渠、開墾土地、修建房屋等。
這些才是最為重要的。
甚至去年慶皇下令,開始全國大規模修繕各地城牆,都被秦風給否了。
為了此事兒,上下基本鬨到現在,還沒爭出個所以然來。
慶皇隨手翻了一本奏書,上麵說的也是此事兒。
“老六,你以工部繁忙為借口,停止修繕大慶上下各城城牆,以後再修自然沒問題。”
“可朝廷官員們都說,老六你這未來連城牆都不打算修了?”
這點上,連慶皇都覺得相當難接受。
當年他能坐穩江山,靠的其中一條就是高築牆。
城牆修的全天下最好!
長城也是如此!
都是慶皇主持修建的。
可如今,秦風直接讓工部,將除了一些重要地方,比如皇陵等地,或者有切實防禦作用的城牆外。
其餘等,儘數全都停了。
哪怕地方上征發的勞役,也都轉頭修繕道路、溝渠、府庫等地。
優先級,自然不是再修繕城牆。
秦風如此做,著實有些慶皇憑此奪了天下,便斷了這條路的感覺。
慶皇拿這個說事兒。
其實也是想轉換下心情的意思。
秦風坐在座位上,起都沒起來,直接開口。
“天下已定,各地方除了府庫需要保護之外,著實沒有必要再額外的修繕城牆。”
“而且未來的戰爭,必然要以火器為主,城牆的防禦作用,已然不多。”
秦風沒有起身,看似很托大。
實際上。
這也是父子幾人在謹身殿內的常態。
沒有外人在,自然無需在意那些君臣禮節之類的。
有什麼直接說什麼就是。
若是說個事兒,就要行一遍禮。
哪怕是一天得行個八百遍的禮,完全沒必要將時間浪費在這個上麵。
慶皇卻是沉默了。
“老六,你當真以為城牆隻是用來防禦外敵的?”
秦風聽此眉頭輕輕一皺。
“兒臣倒也聽到了另外一種說法。”
慶皇則點頭。
“那種說法沒錯,城牆防禦外敵,那多是說給城內人聽的。”
“城牆真正的作用,是封鎖住城內的百姓,或者說安穩住城內的人心。”
慶皇歎息了一聲。
“當年咱勢弱,若無這京都的城牆當做阻礙,這裡的百姓會逃掉多少?”
“如果百姓全逃掉了,咱還咋征調勞役,靠什麼去打仗?”
慶皇說的相當認真。
城牆。
這是延續了數千年的存在。
從一開始防禦野獸,到後來的防禦敵人。
到如今的現在。
城牆防禦敵人的作用,其實已經沒那麼大的。
更多的意義。
是用來聚攏人心。
將一城的百姓,全都拴在城池內,如此便可便於管理。
而且最為關鍵的。
也是便於收稅等事兒。
城牆鎖住的,不是外來的敵人,而是城內的人。
秦風曾聽聞過這種想法。
可被慶皇直接當麵來說,甚至是承認,也被震撼的沉默不語了。
很顯然。
這就是秦風,與當下時代的觀念衝突了。
秦風覺得沒必要耗費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去建造那些城牆,完全留出餘力,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兒。
可對於朝廷來說。
若城牆都沒有,又如何凝聚住整個天下的人心。
等真到了用人之際的時候,滿城百姓全都逃了,又當如何?
城牆,不是為了抵禦外敵。
而是便於治理天下。
城門稅,每年也算得上是大頭。
一旁的秦樉秦棣秦博,對此則稍顯有些緊張。
就城牆的事兒。
基本除了秦風外,父子幾人都讚同修城牆。
可問題是。
修不修城牆,這是工部的事兒,工部說得算!
而整個工部,如今都聽秦風的話。
甚至就連慶皇這個皇帝,在工部的話語權,怕是都沒有秦風大。
因為秦風掌握工部後。
工部從上到下,地位簡直飛一般的提升!
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也讓工部上下,對於秦風,可謂是萬分感激,基本上秦風說一不二。
甚至……
工部官員,與遼人爭寵的事兒,也屢見不鮮。
秦風歎息了一聲。
大慶說白了,仍舊是封建皇朝,那從古延續至今的製度。
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許多製度,更是從堯舜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
隻不過堯舜禪讓之事兒,沒人提罷了,因為不符合封建皇朝的主旋律。
終究講究的。
還是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秦風。
正是這種體製下的得利者,按理說,一切有利於統治的因素,秦風都將擁簇。
隻是。
過不了內心的那個檻。
“城牆的確鎖住了人,鎖住了心。”
“而這,也會讓人更加的固步自封,難以再進,在幾千年的史書中,反複打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