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
大慶開朝之時,作為慶皇的次子,秦樉也付出了不少。
自己最美好的愛情,在權利麵前,是那麼的一文不值。
而那。
也讓秦樉頹廢了多年。
哪怕自己的王妃再好看,他也並沒有任何感情。
也讓他這個秦王,在秦地荒唐了許多年,用聲名狼藉來形容也絲毫不過分。
也就嘉峪關一戰,守住了嘉峪關。
才讓秦樉的名聲挽回了許多。
好在的是。
秦人也終於迎來了春天,秦王要被調到伊犁為王去了。
以後就算禍害,也不會再禍害秦人,隻會禍害西番人去。
那對於秦地人來說。
基本上是愛怎麼禍害,就怎麼禍害。
當然。
也有人說。
就以秦王這個禍害程度,到了西番那裡,怕是都得稱之為賢明君王!
畢竟是之前的胡人汗國,還是帖木兒帝國。
可都是血腥鎮壓的產物。
大慶的秦王去了那邊,除了收稅之外。
多少還是講究一些教化的。
最為關鍵的。
是讓西番諸邦,感受王化!
可以說,正在依山而建的伊犁王城,就是大慶在最西麵的顏麵,建造的最為宏偉壯麗。
甚至就連城牆的高度,都遠遠超過了大慶的製度。
對於秦王僭越這種事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慶皇早已習慣了。
這些年下來。
對於藩王僭越,享受超越規格的事兒,隻要不動搖百姓,隻要不影響朝堂。
慶皇基本不管。
要不然。
就秦樉的作為,早就不知道被法辦多少次了。
如今秦樉在京都沒了仰仗,也老實了許多。
以往京都有人能回護他。
如今能回護他的人沒了,也讓他成熟不少,清楚自己也該為大慶去遮風避雨了。
“今後,兒臣必然用儘渾身力氣,庇護雄英成為像父皇這般的一代雄主!”
秦樉舉著酒杯,表達著心計。
慶皇聽此,不免點頭。
“雄英,以後往死了使喚你二叔,他絕對不敢說二話。”
秦雄英急忙站起,向秦樉拱手。
“是孫兒未來該多仰仗二叔才是。”
主桌的這一幕,瞧得坐在秦允炆邊上的呂氏,看的兩眼發酸。
“允炆若是再大一些,又該多好啊。”
“若是允炆也能坐上那一桌,又該多好。”
呂氏自是酸得不行。
若秦允炆再大一些,再懂事兒一點。
興許就能跟慶皇一起坐在那裡了。
一旦坐在了那裡,代表的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可如今……
秦允炆仍舊坐不到那張桌子去。
即便再酸。
也隻能酸著。
今年的新年,其實過得還是相對冷清了一些。
宮裡冷清。
地方官府的官員們,自然也就跟著冷清一些,不敢熱鬨。
倒是民間,因為大多百姓富足,才有更多的年滋味。
秦風兄弟幾人,陪著慶皇一直閒聊到晚上。
直到漫天煙花升起。
慶皇透過敞開的殿門,望著外麵的景色。
此時的慶皇,也不免有些醉了。
“老六,其實咱曾想著退位之後,再去你那遼地呆兩年去的。”
“都說你那廣寧城換了模樣,如今更是擁有五百萬人口的大城了。”
“可是咱這輩子,還沒真的瞧見過五百萬人口的大城,究竟會是何等的模樣。”
“去過遼地的官員,都說廣寧城好,可在咱的印象中,廣寧城還是咱記憶中的那個模樣。”
“咱最忘不掉的,還是無邊無際的雪國中,就那個孤零零的一座城。”
即便到了現在。
慶皇對當年的事兒,還是有所愧疚的。
隻是做父親的。
又不好意思說。
就跟當年,為了天下穩定,犧牲了秦樉的幸福一樣。
隻不過與秦棣與秦風比起來。
隻是被犧牲了終生幸福的秦樉,似乎又真的不算什麼。
如今的慶皇明顯是有些醉了。
才會說出這番話。
五百萬人的巨城。
慶皇當真沒看過。
根本不知曉是何等的模樣!
“要不等熊英再大些,擁有監國的能力了,父皇再去廣寧城瞧一瞧?”
慶皇聽到這話,忍不住的眺望著北方。
“咱這輩子,怕是都再也沒機會去瞧瞧了。”
以往慶皇能走。
是因為秦標在後方監國。
慶皇根本不怕自己出現任何意外,哪怕真出了意外,大慶也亂不起來。
可如今。
秦雄英還太小了。
而等秦雄英徹底長大了起來。
慶皇又不知道能不能動彈了。
哪怕慶皇再想去廣寧城,也不知道此生還有沒有這個機會。
“北伐回來時,咱就該從廣寧城走,看看的。”
慶皇感慨著。
北伐歸來後的慶皇。
的確太過於誌得意滿了。
覺得未來肯定會有機會,一身輕鬆的在廣寧城好好呆呆。
卻不曾想,最終還是出了岔子。
這個朝廷,如今已經離開不了慶皇。
慶皇耗儘無儘心血,修建的這座京都城。
怕是反而成為了囚禁他的囚籠。
最多最多。
他怕是再也無法離開這應天府京兆地了。
甚至就連鳳陽的老家,也難以回去。
慶皇喝著酒,望著宮外的世界。
這座乾清宮大殿,是匠人們精心建造的。
坐在大殿內,透過殿門向外看,便能瞧見一幅完美的畫卷。
殿門就是畫框。
將巍峨的皇宮,以及天空都框進了這座宮中。
坐在這裡。
就仿佛覺得將整個天下,都收在了這皇宮中。
這是這片土地上的人,獨有的意境。
可如今。
慶皇卻覺得,自己徹底被鎖進了這座宮中。
隻是……
這件事兒,慶皇從未說過。
因為相比於大慶的皇位平穩繼承,慶皇覺得自己這點私心,根本算不上什麼。
為了這個天下,他願意付出一切。
也就是今日喝的有點多了,這被抑製在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才會從慶皇的口中說出來。
若是沒有今日這頓酒。
慶皇怕是會將這個想法永遠埋藏在心中,甚至一直帶到陵寢中。
都說秦樉為了天下安穩,付出了許多。
都說秦棣遠到塞外戍邊,付出了還多。
都說秦風付出的代價更大。
可他身為皇帝,坐在這個皇位上,固然有著對家天下的私心。
可這私心,卻也隻是想讓天下變得更好,便也成了公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