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年,並沒有往年熱鬨。
皇宮中也顯得格外冷清。
原定新年本是太子秦標的繼位大典,可太子卻撒手而去。
慶皇帶著秦風等人,早早接受了百官朝賀,而後便回了乾清宮。
如今朝堂上封印十日。
所謂封印。
就是封了官府用印,代表著各府衙門全都不上班了。
當然也有輪值的。
以往京都過年,都是封印五日,代表著有五天假。
忙碌了一年,也能讓百官們好好歇息歇息。
秦風兄弟幾人一邊往乾清宮走,一邊隨意閒聊著。
“河南的災民,基本安置完畢了,沒有出多少亂子,這挺好。”
秦棣明顯有些慶幸。
以往黃河兩岸受災,什麼殺人越貨入山當土匪的事兒,全都會跟著出來。
畢竟人都要活不下去了。
仁義道德什麼的早就撇到一邊去。
這也是封建時代的特色。
一旦活不下去了,那麼也就隻剩下上山為寇這一條路。
至於未來會不會被官府清繳。
那也是未來的事兒,今日不劫掠,他們今天就得餓死。
好在。
如今大慶外無戰事兒,府庫還算充裕。
那些府庫。
都是慶皇給秦標登基留下的家底。
如今用在了黃河兩岸。
自然也沒鬨出什麼大動靜來。
而最為關鍵的。
是黃河兩岸百姓,都知曉治理黃河的人是遼王。
哪怕有上山為寇心思的人,也徹底斷了念響。
他們知曉遼王治理黃河。
但鬼知道遼王會不會親自來剿匪。
哪怕名頭掛在這裡,都能震懾住無數宵小之輩,不敢胡亂生事兒。
再加上官府救濟得當,沒出現貪腐之類的問題。
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便安撫了下去。
剩下的。
基本就是按部就班的修繕黃河了。
秦風也點頭。
“如今也算是天下無事兒,放十天假,也能多休息休息。”
秦博臉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
“父皇平日裡太拚命,哪怕處理政務也是如此,可累死我了,如今總算能休息了。”
自從秦標沒了後。
秦博也變得穩重了許多。
興許是覺得沒了儀仗。
又興許覺得,到了年歲,也不能繼續浪蕩下去了,也該收一收心,多分擔一些政務。
畢竟。
慶皇當真一日一日的老去。
秦風則捧著一個盒子,裡麵放著給慶皇的新年禮物。
“老六,你有東西送父皇,我們卻沒啥東西送,這不公平。”
秦樉早就盯上了秦風手裡的盒子。
“什麼東西?”
秦棣也湊了過來詢問。
秦風對此也沒啥扭捏的。
“給父皇做的老花鏡,回頭我讓雄英送給父皇就是了。”
兄弟幾人都沒準備禮物。
秦風送也不好。
既如此,讓秦雄英送就沒這個問題了。
秦樉聽此,也不免感慨。
“自從大哥沒了後,父皇也不知道怎麼了,眼神一日比一日差了,看奏疏也費勁了。”
要不是慶皇看奏疏過於勞神費眼。
兄弟幾人身上的擔子,也不會變得如此的重。
京都的那群人,也不敢起什麼亂七八糟的心思。
一切的緣由。
都是因為秦標沒後,慶皇的老的過於明顯,頭發白得很快,甚至連眼神都不太好了。
而這南方的習俗。
哪怕鄉間都有吃絕戶,欺負沒有兒子老人的。
到了京都朝堂之上。
又有什麼區彆?
這是人的劣根性。
隻不過想染指慶皇權利的,是慶皇身邊的勳貴以及那群臣子們罷了。
興許也正是因為如此。
哪怕臣子們幾次上書藩王離京就藩,慶皇仍不允許,反而將那些上書的全部流放了。
哪怕慶皇自己也清楚。
他真的老了。
而秦雄英,還沒有成年。
這種情況,最容易被人欺瞞。
畢竟不是隻有騙子,喜歡騙老年人!
人一旦上了歲數,兒孫若不在身邊,當真很容易被人欺負了。
這並不以慶皇是皇帝,就有什麼區彆。
因為蒙騙的方式,有很多很多。
可秦風等人留在京都,四人還執掌著專屬於皇帝的權柄,那就不一樣了。
哪怕秦博再混賬。
那也是兒子!
相比那些外人,慶皇更信得過自己的這些兒子。
興許留下一個兩個兒子在京都,會出事兒。
可要是全留下來,就沒事兒了。
這也是慶皇最後的權衡。
大慶的權力該如何延續,究竟該如何交接,到了現在,慶皇都沒想好。
言談間,兄弟四人也來到了乾清宮外。
守在宮外的除了王得水外,還有秦雄英也站在那。
“六叔!”
遠遠的瞧見了秦風,秦雄英不免迎出,高呼了兩聲。
秦樉大怒。
“沒瞧見你二叔三叔?真看你跟你六叔好了!”
秦博忍不住插嘴道:“還有你五叔。”
秦雄英這才尷尬一笑,恭敬行禮。
“雄英見過二叔、見過三叔、見過五叔!”
秦樉說完就掏出了一個厚厚的紅包。
“大侄子給拜年了,拿著。”
“謝二叔!”
秦棣也從袖子裡掏出一個紅包。
“給。”
“謝三叔!”
秦雄英本能的望向了秦博。
秦博瞬間有點慌了。
以往他來宮裡,都是他混紅包來著。
而如今。
也到了他該發紅包的歲數了。
“二哥……”
秦博望向了秦樉。
秦樉恨不得踹秦博一腳。
倒是秦棣又拿出一份紅包。
“你五叔的紅包放你三叔這了。”
秦博頓時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秦雄英笑嗬嗬的接過紅包。
“謝謝五叔。”
秦風自然將手裡的盒子放到了秦雄英的手裡。
“一會兒進去,將這個交給你皇爺爺,就說你給準備的禮物。”
秦雄英接過盒子,點了點頭。
盒子裡準備的是什麼,秦雄英整日跟著秦風,自然是知曉的。
如今慶皇的眼神開始變差,看奏疏不容易。
六叔說應當是老花眼,上了歲數的人,都容易得這個毛病。
遼地為此。
開始研製老花鏡有段時間了。
畢竟按照遼人的構成,很少有老人需要配老花鏡的。
不要說遼人了。
就連大慶上下,普遍就四十歲的壽命。
能活到五十歲往上的,那都算長壽了。
如此一來,自然沒有研製老花鏡的需要。
如今這老花鏡,可謂是秦風刻意為慶皇準備的,秦雄英也出了一些力,一直在盯著。
“侄兒曉得。”
秦雄英接過盒子,將三份紅包放到了秦風手裡。
“侄兒這紅包拿著不便,六叔幫我先收著。”
秦風在兄弟三人瞪大了眼睛的目光下,笑嗬嗬的將三份紅包收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