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要錢有錢,要糧有糧。
要兵有兵。
如今遼地的富足程度,達到了一種令人驚歎的地步。
就連遼人,都感慨在遼王的帶領下,簡直如同塞外桃源一般。
沒有比在遼地更舒坦的日子了。
興許唯一的遺憾。
就是人少了些。
然而。
秦風那五十多船的黃金,終究沒有白送。
船回來時,還順便運回來一批匠人。
“王爺,這些匠人都是朝廷所屬,能力尋常,沒有通過考核。”
紅鸞說出了送來這批匠人的身份。
“陛下在精簡官吏,工部有許多臃腫的部門,如今多被陛下給切掉了。”
“陛下說,這些人王爺隨意處理。”
慶皇反腐反得很徹底。
就連蒼蠅蚊子,全都沒放過。
這群匠人倒也不算犯過什麼大錯。
可若無能力,就是最大的罪過。
當然。
也算不上沒有能力。
隻是朝廷考核了一遍,將考核沒過的,一刀切了全扔到秦風這裡來了。
秦風對此倒是不太在意。
“廢鐵在遼地都能回爐重造,更不用說這些人。”
“給他們安排好工位。”
遼地的工廠內,還是相當缺人的。
而且工作多是重複性的崗位,釘釘子的一直釘釘子,掄錘子的一直掄錘子。
遼地的工作,相當機械枯燥。
但就是這些一個個枯燥機械化的工作,造就了今日這般強大。
而這種隻負責一個零件的崗位。
就算能力不強,也大多都能勝任。
父皇送來的這些人,正好合用。
“陛下說,如今遼地富足,也能養活得起更多的人口。”
“如今朝廷已經批準,年後便遷移三百萬百姓入遼,這是陛下擬的聖旨。”
秦風接過聖旨,掃了一眼,有些詫異。
當真瞌睡了來了枕頭。
廣寧城越發興盛。
可對人口的需求量,那叫一個巨大。
任何城市發展起來。
都要經曆過虹吸的階段。
可廣寧城四周,除了寧地外,基本都沒啥人。
難不能吸納東胡人、北胡人、高麗人?
這是萬萬不行的。
慶人是遼地的主體,如此才能保證遼地永遠都能站在這。
北方的慶人不多。
可南方的慶人,數量多到可怕。
慶人北遷,這是必然之事。
不單單是遼地。
就連北方多地,也都需要重新遷移新的人口。
“年後走,大約得走幾個月才能到遼地,那時遼地正好也暖和了。”
“倭地的戰事,基本也用不了那麼多的船了。”
“讓李漁指揮第五艦隊繼續在倭地沿海輪戰。”
“第一艦隊去南方接這些百姓。”
秦風毫不猶豫做出了決定。
如今遼地的海船數量,已經相對比較可觀了。
若用來運送百姓的話。
一艘船大概能運送五千人左右。
當然這是不太擁擠的情況下。
若人擠人,一艘五千料的大海船,能裝上過萬的倭奴。
當然。
五千人也遠遠沒有那麼寬敞罷了。
“王爺,未來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慶人被遷移來遼地。”
“用戰船來接送也不是那回事兒,如今戰船基本已足夠,也許可以專門弄些運人的船?”
聽到如此提議,秦風覺得很有必要。
“弄艘遊輪吧,今後定期與大慶南方港口通航,若有慶人願意來遼地定居,可便可乘坐。”
雖然第一次聽到遊輪這個詞彙。
但紅鸞基本瞬間明白。
蒸汽輪機目前多是明輪。
遊輪,應當就是專門為了裝人的船。
“我這就向造船廠吩咐下去。”
如今遼地的造船船塢數量,足足有五十多座。
除了海港的船塢外。
還有遠在雞林的十座船塢。
每一塊地方,也都有明確的劃分。
在廣寧城南的港口處,有近二十座船塢。
這裡也被稱之為遼地第一造船廠。
雞林被稱之為第四造船廠。
第二造船廠,與第三造船廠,都分布在遼南半島,伸到海裡的那個尖尖上。
除此之外。
遼南半島最南端,與山東行省突出來尖尖,將整個渤海環抱住了。
山東行省那個尖尖,如今已經建立了大慶,除遼地外最大的港口。
當然。
那座港口如今也在秦風的控製之下。
甚至不單如此。
大慶許多沿海地,都希望遼王能在他們的近海修建港口,甚至上報了朝廷。
毫無例外。
慶皇全都批準了。
對於慶皇而言,那些港口左右不過是些灘塗。
若能建立港口,讓遼地的物資運送到大慶內,也是極好的事兒。
而且最最最關鍵的。
是遼地的海船在大慶的近海遊蕩,能保證大慶的沿海安全。
如今大慶東海之地。
已再無海盜侵擾。
南海處,依舊還是亂糟糟的,海盜總會劫掠過往船隻。
慶皇還是挺希望,秦風能將海軍再擴擴。
讓南海那邊的沿海百姓,也能得以安全。
而且不但如此。
還可以將南洋設立的三宣六慰司下的附屬,全部保護起來。
省著那地方的百姓,總覺得大慶沒將他們當自己人。
收稅收的賊積極,遇到問題也不解決。
若這樣的話,興許用不了多久,那設立的衙門,也就會徹底的失去作用。
大慶也會失去對那些附屬國的完全控製力。
“來年送來的人口,多沿海漁夫與農戶,匠人隻占一小部分。”
紅鸞繼續彙報著遷移來的比例。
顯然。
多是為了過來種地的。
大慶沿海的漁戶,則從小漁船,到遼地來換一身頂級裝備。
不過也算完美解決了遼地的需求。
至少土地還需要很多人去耕作。
如今就算遼地城市內的工人,也不能完全從農耕中解放出來。
在耕種與收獲時。
所有工廠都是停工的,所有遼人都要參與耕種與收獲。
廣寧城,還沒有做到精細化分工的地步。
而更像是個以秦風為主的集體分配。
“有了這些農戶,也方便進一步的精細化分工,也好。”
“不光廣寧城,來年還會擴張。”
“怎麼如今廣寧城如今建設的居所,足夠四百萬人住了,為何下麵的人還說不夠住?”
廣寧城名義上的人口。
就二百多萬。
算上許多偷渡來遼地的,秦風覺得撐死了也就三百萬。
那多修出的房屋。
是為了未來準備的。
卻沒想到各個區域的官員,都稱區域內很少有空著的房屋。
紅鸞不免露出笑容。
“寧王怕是也跟王爺如今這般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