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大了。
影響力大了。
事兒也就跟著多了。
每天總有一群想見一見秦風的人。
或遠方而來的西洋人。
或北胡人。
亦或者大慶內的名流。
總之,誰都想拜一拜見秦風,甚至覺得跟遼王說上一兩句話,也是好的。
“王爺,這些人總不見也不行。”
秦風癱坐在王座之上,依舊觀賞著下方的歌舞。
說真的。
會見那些人,大多都隻走一個形式。
也隻是個象征。
但人們往往都喜歡這種形式,這種象征。
就如若秦風在遼地內,哪怕什麼都不做,就站在旁邊。
周圍的遼人就能士氣振奮,更有乾勁兒。
若再說兩句鼓舞類的話。
遼人便已願意為秦風肝腦塗地。
而且遼人對他的這種尊敬。
早有蔓延之勢。
現在不單單北地人恭敬秦風。
就連南方,許多屬於父皇基本盤的世族們。
也開始派人接觸秦風。
甚至這些世族的年輕一代中,有不少因為崇拜遼王,從而跟家族割裂,遠走遼地的故事。
也不知道究竟是真的。
還是世族內部刻意做的一場戲,演給秦風看。
可不管怎樣。
大慶諸多世族的力量,已經都想來遼地。
而且,都很規矩,十分遵守遼地的規矩,並且派來的人或者物,對遼地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他們唯一的願望。
就是能見遼王一麵。
以往秦風隻在大場合露麵,可現在嗎。
再拖延下去,怕是不成了。
秦風揉了揉自己的臉,周圍的侍女見此,誤以為王爺臉不舒服,立刻就遞來了柔軟舒適的濕毛巾。
秦風順勢擦了擦臉。
嗯。
這又是一個新的毛巾。
不知道怎麼的,遼王府裡總會丟一些小東西。
而且基本是秦風用過的東西。
用過的毛巾便是其一。
隻是這似乎也是某些侍女收藏的小癖好,隻要不太過分,倒也無所謂。
秦風擦完臉,便將毛巾放到了一旁。
“每個月抽出四天時間,專門會見這些人吧。”
“至於每天會見的時間。”
“不要超過六個小時。”
秦風也不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父皇跟大哥那樣。
整天政務政務政務的。
甚至就連三哥那樣的勤政,秦風也不願意。
累。
活得一點都不瀟灑。
還怎麼去體驗生活?
雖說當王爺的日子挺枯燥的。
每天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看不完的各地歌舞。
而且都是一頂一的美人來跳。
權勢就是這樣。
一旦擁有了權勢,無論有怎樣的癖好。
全天下人都會挑選出最好的,來供享用。
秦風好歌舞、美食、匠人。
遼地發展側重,這三個方向尤其出眾。
大慶上下,甚至周邊藩屬跳得最好,長得最美的女人,基本都來了遼地。
廣寧城如今遍地的美食小吃,而且都是大慶各地方來的大廚。
甚至還有一些西洋菜。
秦風也好奇吃過,發現簡直難吃的要死,也不知道這麼難吃的店為啥還能在廣寧城開下去。
為了滿足遼人的獵奇心理嗎?
但整體上。
全天下好吃的美食,在遼地基本都能見到。
最後。
則是全大慶最好的匠人,都在廣寧城了。
也導致廣寧城的城市底蘊,也越發的深厚。
廣寧城除了是秦風的封地之外。
在大慶還有另外一個外號。
工匠之城。
遼地的工匠,如今已經成為了大慶的一種象征。
甚至是大慶工匠們的朝聖之地。
更離譜的。
是廣寧城中,據說出現了墨家傳人,還求見過秦風。
隻是沒有人能證實得了。
那是真正的墨家傳人。
畢竟先秦時興盛的墨家,隻流傳了幾百年的光陰,便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而墨家的傳承。
應當早就與這個天下,融為一體了。
故此那所謂的墨家傳人,秦風至今未見。
除非他對遼地的發展,做出了什麼貢獻。
“另外快要到冬季了,供暖等相關事務做好,另外還有兩場大會要開。”
遼地的冬季。
基本屬於沉澱的季節。
由於氣候寒冷,加上白天明顯短了很多。
也基本屬於遼人休息的時期。
隻是遼人很少能真正的靜下來。
往往在冬季,如果沒事兒,就會習練習練武藝。
甚至穿上鐵甲對練。
總之。
得給自己找點事兒做。
畢竟遼地跟北胡的仗,還沒有打完。
至於另外兩場大會。
則是至關重要的。
一場總結大會。
另外一場,則是關係遼地來年發展的。
“往年王爺在時,會議地點在王爺的正殿內,去年王爺不在,會議地點設在了大紅樓。”
“今年這兩場會,王爺準備在哪舉辦?”
每年的兩場遼會。
也是最為至關重要的。
其實朝廷每年的大朝會,基本也是這個性質。
隻不過涉及到的內容更多,而且要更加複雜。
往年的遼會,是要正式行禮朝拜秦風的。
儀式雖然簡化,不用跪拜。
但敬禮等,也算是最基本的尊重。
去年秦風不在遼地。
舉辦地則在遼王府南麵,新修建好的大紅樓。
這是去年修好,掌管遼地上下事務的地方。
有了大紅樓。
遼地官員,也就不必總在遼王府前麵處理政務。
而是聚集在大紅樓裡處理。
大紅樓一共三層。
第一層是基層事務辦理區域。
第二層則是高級官員事務辦理區。
至於第三層。
則是會議室。
可以容納上千人的會議室。
也有小的會議室。
去年會場便定在了大紅樓的三樓,也隻有那裡,才坐得開。
“如今遼地人多了,參會的人也就多了。”
“這座遼王大殿,應該站不下了,也不能讓那些人頂著寒冷的氣候站在外麵。”
“就在大紅樓吧。”
秦風直接決定。
遼王府的規製,雖然在擴建,但麵積終究不大。
畢竟當初廣寧城的人口,也沒有現在這麼的多。
遼王大殿議事,已足夠了。
可如今事務繁多,基層官員也就多了,還有各種先進工人等,要全到遼王府來,遼王大殿根本不夠用。
京都的皇宮,一些官員站在大殿外麵聽沒啥事兒。
畢竟京都冬天也不太冷。
甚至外麵能曬到太陽的話,可能比陰冷的大殿內還暖和。
可遼地就完全不行了。
在外麵站久了,容易變成冰雕。
寒冷的氣候下站久了,最先冷的,就是腳。
冷到極致後,會覺得兩隻腳都是麻的,甚至凍得失去知覺。
老遼人是有把腳都凍壞過的。
好在現在暖氣普及後,已經很少發生這種事兒了。
但長時間站在外麵,終究還是不太行。
“傳遞下去,總結會,就定在立冬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