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月7日,傘兵一團也在六市完成空降,這也意味著整個此次作戰基本上大局已定。
因為傘兵一團落地後,留了一個營協助三團阻擊日軍主力外,一團主力則是向南進攻。
中午前,一團就拿下了海潭。
海潭日軍隻能狼狽朝著西邊撤退。
沒錯,就是向西。
很簡單,此時向南撤退,就是找死。
向西,翻過群山,還能活。
其實蓮花縣的日軍也想撤退,因為現在他們還有時間撤退,但是卻不願意放棄被40師包圍的那千餘日軍。
“這次作戰,最多還有兩三天就會結束,可以不用管那邊了,抓緊做我們的事。”
看到傘兵總隊的彙報,李航心裡也放鬆不少。
總算是沒有鬨出大亂子。
“這才幾天?2號開始,今天就大局已定,怕是連10天都用不到,就結束了一次作戰?”洪養福聽到這消息,都覺得很意外。
他雖然是空軍,但也關注過陸軍的作戰,哪有一次稍微大點的戰鬥這麼快結束的。
就算是日軍發起的掃蕩作戰,也得一二十天吧?
可現在就這麼快結束了。
“還是傘兵那邊的作用,直接空降日軍後麵,把日軍的戰略企圖直接打斷,損失還那麼大,日軍估計氣得不行。”陳睿田也不禁笑著調侃起來。
“至少是一個聯隊,說不定更多。
雖然不至於讓27師團元氣大傷,但傷筋動骨是肯定的。”李航笑著解釋。
畢竟矢後聯隊能不能突圍、能突圍多少都不一定。
更彆說還有在六市碰了一鼻子血的櫻庭聯隊以及村上聯隊。
“日軍怕是不會這麼輕易放棄吧?畢竟也是幾千日軍,要是放棄了,那損失可夠心疼的。”陳睿田猜測道。
“肯定的,傘兵那邊估計還有得打。讓13大隊那邊加大對傘兵的支援力度,日軍要是真的不死心,就讓日軍死在那裡吧。”李航淡淡說道。
“我這就吩咐下去。”
“長官,那個計劃要實施了嗎?”陳睿田低聲問道。
李航看了看台島方向,點了點頭,“差不多了。那邊才是我們後續轟炸的重點地方之一,然後再向日本本土延伸。
第(1/3)頁
第(2/3)頁
總不能隻讓戰火在我們國家燃燒,也必須要讓日本本土的日本人嘗嘗被炸的滋味。”
“我很期待那一天,要是能親自參與轟炸就好了。”陳睿田說著不禁激動期待。
“會有那一天的。至於你,作為指揮官還是彆去冒險了。”
。。。。。。
遂川,傘兵總隊基地。
因為剛搬來,即便是有三團先來打前站,如今的各種基礎設施依然不如在衡陽。
隻不過遂川這邊的條件比一開始的衡陽好點,畢竟傘兵最開始抵達衡陽時,衡陽城都沒幾座完好的建築。
傘兵總隊的營地自然不在機場,而是與機場有一段距離。
其原本是一座軍營,但是荒廢了,傘兵總隊要進駐遂川,這才開始修繕。
雖然有些破破爛爛、設施也不完善,但總比從零開始好不少。
而在傘兵總隊駐地,有一塊區域卻是很特殊。
地方不大,也就幾棟磚瓦房,還有一個不大的操場,但是防守嚴密。
就連防守的人也不能進裡麵,隻是負責外圍的執勤。
傘兵們自然對這裡很好奇,但是除了傘兵總隊的一二把手,剩下的人其實都不知道裡麵是乾啥的。
其餘傘兵高層雖然知道有這麼一群人在裡麵集訓,但是為什麼集訓、集訓了會去什麼地方,他們並不知道,而且也禁止打聽。
其實他們問裡麵的人,裡麵的人也沒幾個知道的。
平時的訓練也就是讓全員人員學會閩南語、客家話和日語,三門語言必須掌握兩門,這是硬性要求。
除此之外,還要學會使用電子設備,其實就是電台。
反倒是打仗什麼的,要求不是很高,槍法也隻是過得去就行。
他們就是李航說的計劃派去台島滲透的小部隊。
其實在大陸這邊,是有一支台島義勇隊的,由在大陸的台籍同胞組成,如今也有幾百人了。
但是李航不太相信這支部隊,而且這支部隊也不歸他節製,因此他才培養自己的。
軍統那邊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
當然,後續看情況,再考慮要不要把台島義勇隊的人收編進來。
自己組建的部隊和台島義勇隊隻能說各有優劣。
第(2/3)頁
第(3/3)頁
前者能保證忠心,後者卻熟悉台島情形。
即便是傘兵搬家,這支幾十人的小隊伍也都是直接搭乘飛機過來的,就是為了確保抓緊磨合。
鄧玉坤就是其中之一。
他並不是福建人,也不是廣東人,更不是台島人,而是雲南人。
他是一名老傘兵了,在傘兵支隊時就加入了傘兵。
後麵也跟著一起到了海外作戰,還入選過特戰隊。
後來負傷就退出了,重新回到了傘兵。
去年底因為要執行對台島的滲透計劃,他又被調來。
主要是他野外生存和作戰經驗豐富,也會日語,而且還會客家話。
當然他不是客家人,隻是之前跟其他人學過一些。
雖說閩南語是一點不會,但掌握三門語言中的兩門,已經合格了。
而且他的作戰經曆,也讓他十分適合這個任務。
因此他隻需要補充一些台島知識和閩南語。
這幾十人的隊伍一共分為八個組,每組八個人,鄧玉坤就是其中一個組長。
其實到現在,大家已經猜到一些,但是並未最終確定而已。
就在今天的課上完後,負責培訓的軍官則是一臉嚴肅地看著大家,“各位同學,今天這是最後一堂課。
晚上沒有訓練,也沒有作業,食堂那邊反而會準備豐富的晚餐。
你們可以渡過這最後一晚,明天你們就將離開這裡,前去新的地方。。。”
聽到這話,大家議論紛紛,顯然有些意外。
有些人激動,也有些人焦慮,但這個時候卻沒人說要退出。
到了這一步,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