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五輪慶曆新政慶曆六年的新年剛過,正月大宋百姓還沉浸在新年喜悅的時候。
一份關於《大宋掃黑除惡》的專項公文,便由政製院發往了警察部、皇城司以及禦史台。
其中裡麵內容提到,對於地方上的黑惡勢力背後的保護傘,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大老虎要打,小蒼蠅也要拍。
幾個部門的老大不敢怠慢,連忙開始著手推進。
各種各樣的文件傳達下去,從朝廷到路,再從各路到州,各地路台衙門,州府衙門,縣衙門,聞風而動,四處抓人。
而且各路禦史司也四處派人監察巡視,地方皇城司有明衛和暗衛,暗衛就像是便衣,融入民間。
在他們四處探訪當中,大量黑惡勢力以及背後撐腰者,即將麵臨滅頂之災。
不過一道政令下達之後也不是立竿見影,特彆是對於一個龐大的國家來說,自然需要一段時間來發酵。
這個時間可能是幾個月,半年,乃至一兩年。
所以除了京畿路已經正式由警察部牽頭,開始對全京畿路十八個縣開始行動以外,其餘路也僅僅隻是即將展開工作。
而就在這個過程當中,慶曆六年二月,朝廷再次發布了一大批新的政策。
這次新政,就正式屬於第五輪慶曆新政了。
從慶曆元年開始到如今,五輪下來,大大小小的政策不下百條。
這次新政,同樣涵蓋了方方麵麵,有對以前政策的補充,也有全新的政策指導。
比如在官方層麵,朝廷允許諸路自行建立國有企業,對本路的鋼鐵、煤炭、水泥、紡織、燒磚產業進行建設,具體建設方法由武安鋼鐵廠派人指導。
允許私人商賈參與承包煤礦、鐵礦,建立水泥廠、紡紗廠、磚廠、報紙等行業,進一步放開商業管製。
建立郵政體係,設立郵政部,把原來的驛站體係納入郵政體係裡,從此寫信、托送就不再是官員的專屬,而是所有百姓都可以傳遞書信、寄送物品。
教育上正式開始設立小學、初中、高中。
小學和初中在各州縣皆有分布,而高中隻有每路治所才有一所。
至於大學。
目前還處於籌備階段。
不要以為在這個時候建立大學很讓人疑惑。
事實上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就建立於四十二年後,為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而牛津大學則於1096年開始有人在此授課讀書,於公元1167年正式成立,離此時公元1046年不過121年的時間。
所以在大宋建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體係的情況下,不管將來設立的大學是否能有後世那樣的高度,但至少將給無數學生提供一個鑽研與進步的場所。
醫療上推動醫學建設,創立衛生部,建立汴梁醫院以及附屬醫學院,召集全國經營豐富,水平高超的大夫擔任專家教授,培育學生。
除了宣揚中醫以外,西醫的發展也不能少,朝廷會給判處死刑的犯人一次做大體老師的機會,如果自願捐獻遺體,家屬將得到一份國家補償資金,讓醫學院可以進行人體解剖。
還有牛痘接種、疫病防範手冊、煮沸水理論等等,相信不久的將來,後世基本上也沒什麼中醫和西醫之爭了,因為全都是中醫。
科技上加大數理化的研究投入,對科學人才的培養和重視,科研水平和成果發現給予積極保護,並且還創立了科技學刊,在汴梁小範圍內發行,慢慢加大百姓對科學的認識與了解。
另外官場體製、軍事國防、經濟發展、農業建設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動。
不過總體改動不大,因為這些東西基本上在前幾輪的改革當中就已經變得差不多,沒有必要再進行大刀闊斧。
而除了這些方麵以外,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就是今年的大基建項目了。
由朝廷撥款,加上各路、州、縣自己的府庫存餘,開啟全國性基礎建設,對本縣的官道、河渠、荒田進行大規模修葺工作。
本來大基礎建設肯定是要設計方案和圖紙,比如你修一條路,總歸是要把從哪修,修到哪的方案做好?
但這次基建並不是要修新路,而是把原來的老路重新打理一下,讓它能夠發揮出作用。
畢竟你想建廠就得先修路,先有夯土路才能建水泥廠,有了水泥廠才能修水泥路,有了水泥路才能修鋼鐵廠,有了鋼鐵廠就能修高速公路。
一環扣一環,不可能直接從夯土路躍遷到高速公路,那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林林總總下來,各方麵的建設其實都在慢慢給大宋進入工業化發展建立一個雛形,就相當於起一個地基,正式從封建社會,轉變為科學社會。
也幸好此時封建禮教還沒有發展到後世明清那樣的程度,整個社會風氣依舊處於唐宋相對開放的時代。
如女子不許為婢,可以出門,可以改嫁,可以離婚。男子不允許為奴,商人可以參加科舉,樂戶、娼妓、乞丐、疍戶等傳統賤籍也不存在,都屬於自由民範疇。
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隻要調整好改革的方向,在改革難度上,其實宋代大背景改革,難度要低於明清。
不然光一個允許人體解剖,就屬於大逆不道,為世人所不容了。
三月初,汴梁。
正是孟春時,春日陽光正好,暖暖的撒在大地上,讓世間滿是生機勃勃。
此時的大宋東京早就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模樣。
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排排樹蔭隨風飄蕩,河上畫舫輕搖。
在滿是二三層樓的木製房屋世界,這些五六層的鋼筋水泥樓房顯得格外耀眼。
但這種好似現代與古典的結合並沒有一點違和感,因為這些建築都充滿了柔和的線條以及優美的東方元素。
白牆灰瓦之間,彰顯出一抹抹靚麗的風采。
縱橫交錯的街道來來往往,一列列招牌在風中搖曳,由於天氣回暖,溫度升高,販夫走卒們擦著汗水從街上走過。
“香料勒,香料勒,西域來的香料哦,物美價廉。”
“來哦,剛出鍋的餛飩,好吃勒。”
“走一走看一看啊,上好的杭州絲緞,一匹隻要兩貫錢,隻要兩貫錢啊!”
各種叫賣的聲音,各種香臭的味道,各色模樣的人群猶如魚群隨著河流湧入了大海,充滿了激蕩。
內城小紙坊街口,幾名士子正在旁邊的狀元樓吃飯。
他們是汴梁書院的學生。
從景佑四年開始,朝廷就在汴梁興辦學校,取名為汴梁書院。
區彆於太學,這裡除了教儒學以外,還教理科。
招收的學生不看家庭條件,唯獨看學習能力、人品道德以及是否能吃苦耐勞。
簡單來說,這所學校就是大宋剛進行理科教育的試點學校,也是除了趙駿最開始教的那批學生以外,第一批接觸理科的孩子。
當年趙駿從後世帶來的《物理有趣小實驗》《化學基礎反應》《小學數學》等課外書,也成為了這裡的教科書。
九年過去,這裡不少學生都已經順利畢業,並且參加了去年的科舉。
今年二月春闈,由於朝廷在今年正式把數理化納入到科舉當中,汴梁書院就成為了最大受益者,二百多名進士,有一百二十多人出自汴梁書院。
一時間汴梁書院名動京師,讓這個原本隻存在於傳說當中,基本沒什麼名氣的學校,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此刻狀元樓內,幾人互相敬酒。
“諸位,這次春闈高中,一雪前恥,再也無人敢說我們學的科學無用了。”
“是啊,多年努力,也算是有了回報。”
“考中進士之後,就要被選官磨勘。王兄、李兄、張兄,你們以後是什麼打算?”
“我想入科學院,你們呢?”
“王兄你也是?”
“巧了,我也是。”
“校長說過,科學才是未來之道,當官有什麼好?科學院的院士在外行走,誰不尊敬?”
“額難道隻有我一個人想當官?”
幾個一起中進士的同學互相說著,大部分人居然都想進科學院搞科研,這也算是一件奇事。
不過目前科學院的門檻確實很高,除了必須要有專業的素養之外,還要有學術水平和進士出身。除非前兩者能力過硬,朝廷賜同進士出身,否則很難進去。
沒辦法,現在科學院還是跟官員品級掛鉤,可以理解為科學院並非是一個科研機構,而是朝廷下麵的一個研究科學的官邸。
裡麵的高級專家教授都是正五品往上走,科學院院長更是正三品。
雖然現在科學院院長由趙禎掛名,平日裡由賈憲、萬直臣、燕肅三位副院長主持工作,但隨著朝廷重視科學,他們的地位可比普通尚書侍郎高,待遇也更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