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六十九章島國?辦它!出海尋找高產農作物是趙駿想到的第一條。
因為古代生產力有限,宋朝如今的人口已經接近一億,土地兼並嚴重,大量失地農民已經成為了一個火藥桶。
而光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很難立即進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配給農民,緩解社會矛盾。
所以他就隻能先提出一些切實有用的辦法,比如去美洲尋找土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再推動社會進步。
這也是新時代新中國的發展道路,“先吃飽飯,才能有力氣乾活。”
趙駿把第一條說完之後,就停下了,環視四周。
眾人現在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每個人都認真聽著,像是求學若渴的學生。
看到他不說話,呂夷簡問道:“趙駿,你怎麼不說了?”
“我是想知道大家對這條的看法。”
趙駿笑道。
“說得很好,真是讓人拍案叫絕,我一直在認真聽著。”
呂夷簡連連點頭。
“嗯,這些天我們也探究了很久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提高糧食的產量,確實是當務之急。”
“我記得趙駿以前說過一句“先求生存,再求發展。”,這句話是對現在最好的詮釋。”
“在這一點上趙駿的想法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你的智慧足以當得起一國宰輔了啊。”
幾名平章國事宰相以及參知政事副相,都對趙駿的話感覺到非常滿意。
甚至已經超出了預料,覺得官家這次真是撿到寶了。
因為國家長久的本質還是國民必須生存,滿足基礎物質條件,才能夠展望未來,尋求更好的生活質量。
飯都吃不飽,就想著工業革命?
所以趙駿能夠先抓住主要矛盾,再提出解決主要矛盾的辦法,這樣的才能和思路,本身就證明了他擁有治國的能力。
“不錯,生存是第一要務,所以我才會提出來去尋找高產作物,這件事早做早好。”
趙駿見大家都很滿意,就知道過了這關,於是繼續說道:“現階段我們沒辦法立即就能提高生產力,而想進行大範圍變革我認為可能不太行,需要我進行調研之後,才能夠著手,所以第二步我認為先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
盛度就是搞經濟上的副相,這方麵他是專家,便提出質疑道:“怎麼個開源節流法?這種事情,也依舊需要你去了解吧。”
“當然不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開源節流,而是尋找到合適的方向。我記得伱們之前一直詢問我茶法的事情,我給出了你們答案是交子鋪,你們彆告訴我,過了兩三個月,你們還沒有動靜。”
趙駿目光疑惑地看向眾人,這幫家夥不會啥事都沒乾吧。
就看到趙禎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說道:“這些事情朕自然早就已經著手在做,如今汴梁交子鋪開後,來交子鋪存款者不計其數,朕還挫敗了茶商們的陰謀。”
“茶商的陰謀?”
趙駿一頭霧水,看來在自己瞎的那段時間裡,大宋還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趙禎就把情況簡要說了一下,末了得意洋洋地道:“若非諸多大臣們鼎力相助,恐怕還真讓他們得逞。”
“官家謬讚了,都是為陛下分憂。”
“這都是陛下運籌帷幄的功勞,臣等不敢貪功。”
“官家早有應對之策,臣等也隻是出了一點微末之力罷了。”
幾名大臣們紛紛謙虛,把功勞推到趙禎頭上。
其實仁宗朝早期士大夫們之間的鬥爭還是特彆有意思。
李迪和呂夷簡爭權,就互相打對方小報告,然後在奏折裡一邊稱讚趙禎的英明,一邊貶低對手禍國殃民。
王曾和呂夷簡爭權,也是互相打小報告。呂夷簡說王曾結黨營私,王曾說呂夷簡貪汙**。
趙禎猶豫不決,就問盛度,盛度就給兩個人下套,給趙禎出了個主意,最後讓呂夷簡和王曾同時被罷相,然後他上位當了宰相。
所以後世人以為的古代朝堂鬥爭——雙方鬥智鬥勇,兩邊都是陰謀詭計頻出,最終某方棋差一招,滿盤皆輸。
實際上的朝堂鬥爭——吹噓皇帝英明睿智,拉近自己與皇帝之間的關係,然後趁機給對手打小報告,讓皇帝厭惡自己的對手,最終把對手趕出朝堂。
這簡直與後世的真實商業鬥爭其實是搶公章一般如出一轍。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仁宗朝中後期,由於趙禎性格本就比較軟,再加上他中後期身體不太好,處理政務的時間很短,導致朝堂上的宰相們權力越來越大。
後來的富弼、包拯、文彥博、韓琦、歐陽修等人都曾經照著宋仁宗懟。比如包拯因為張堯佐的事情噴得趙禎一臉口水,歐陽修更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直說宋仁宗昏庸。
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原因在於仁宗朝早期的宰相基本都是宗真朝過來的,更擅長表麵一套背麵一套。
真宗晚期昏聵無能,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如果不順他的意,就會被貶官,所以這些宰相們也就習慣了功勞推給皇帝,吹捧皇帝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