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內的陳列室裡陳列著夏晚梔從小到大的所有畫作,作品按照年份逐一擺放著,由於位置的局限,那些年代久遠的畫都是堆積在一起擺放在隔櫃內。
“是布紋卡紙還是油畫框?”竹子尋思著十年前是夏晚梔靈感大爆發最熱愛創作的時候,估計不好找。
夏晚梔跟著擠進來:“油畫框,尺寸應該是六十乘八十。”
油畫框堆積在一起豎直擺放,每幅畫之間用辛格拉紙隔開避免油畫粘連,為避免弄亂又得重新整理,夏晚梔動作小心翼翼:“畫的背景是大片藍色喜林草花海,主體是一個穿著民族服飾的漂亮女人。”
竹子按著要求認真去找。
夏晚梔邊找邊回憶起當年的有琴小鎮。
那時候熱衷風景寫生,夏晚梔走過不少城市,遇到過的人太多,雖說自己記得這麼一件事,但那位老板和他那位心上人的模樣早已經模糊。
可夏晚梔心裡隱隱覺得有什麼東西冒出來。
就比如現在,因為竹子想要了解那片花海背後的故事,她就殷切地去尋找那幅畫。
或許是因為竹子提議的。
又或許不單單是因為竹子。
夏晚梔說不清這種感覺。
“藍色,喜林草,藍色……”陳列室的畫大多都是竹子這位小助理整理的,她動作麻溜,邊念叨邊快速翻找著。
夏晚梔找著找著開始琢磨起當年的事兒。
她依稀記得,民宿老板的那位心上人,好像有點……
神誌不清。
“喜林草花海!找到了,你看看是不是這一幅……”竹子把畫抽出來興高采烈地遞給夏晚梔瞧。
夏晚梔怔然,瞳孔在盯著畫中人是一點一點聚焦,喉頭微癢,呢喃了聲:“是了……”
“神了,一時不知道該誇你的技術好還是該誇這漂亮的女人,簡直惟妙惟肖!”竹子點評了句,一抬頭看見夏晚梔眉頭蹙著,察覺不對,疑惑出聲,“怎麼了?”
夏晚梔搖頭,把畫從竹子手裡邊拿過來,腳步有些急促地走出陳列室。
竹子緊跟著,看夏晚梔把話擺放在桌子上,然後拿出手機翻找出幾張圖片在對照什麼。
夏晚梔心提到了嗓子眼,渾身都緊繃到一處,拿著手機的手指微微發抖,對照了幾遍後呼吸越發急促:“竹子你來看,這幅畫跟這幾張照片是不是很相似?”
竹子眨了眨眼,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夏晚梔手機裡拿來跟這幅畫做對比的照片,是去年夏晚梔耗費兩個月辛苦畫下的謝祁延母親的畫像。
咽了咽口水,竹子沒敢下定論,看了看夏晚梔又重新比對了一遍:“這這……這太像了。”
尾音才落,夏晚梔眼睛一酸,剪水的眸子裡瞬間蓄滿水光。
無論是或不是,對她來說,更對謝祁延而言,都是天大的希望。
她隻見過姚琴二十七歲時的照片,照片裡的姚琴年輕溫柔,後來她靠著推算畫下的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姚琴到了中後期或許隻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概率與現實中的姚琴長得一樣。
但現在這幅畫中的主人公,與夏晚梔畫出來的四十歲的姚琴格外相似。
夏晚梔嘴唇翕動,急得把話捧起來想去找謝祁延,走了兩步又放下拿過手機哆嗦著手給謝祁延打電話。
竹子在旁邊看得也有些激動:“彆急彆急,姐,慢慢來。”
更令她激動的,是夏晚梔的這段奇遇。
剛巧夏晚梔去了雲城,去了有琴小鎮,剛巧他認識了那位民宿老板,冥冥之中,她竟遇見過謝祁延的母親,甚至還給她畫了一幅畫。
電話接通,在聽到謝祁延聲音那瞬間,夏晚梔不知怎的眼淚倏然往下掉,帶著泣音:“阿延,我……我這裡有阿姨十年前在雲城的線索。”
謝祁延等了二十多年,這是第一次,真切地聽到關於自己母親所到之處的線索。
十年前……
這也就證明,姚琴沒有死。
姚琴還活著,甚至在雲城出現過。
夏晚梔很快調整情緒,在掛掉電話之前特意交代:“讓餘飛開車送你過來,我等你,你彆著急。”
十幾分鐘的車程,餘飛摩擦著輪胎差點起飛給控製在了個位數。
夏晚梔等待的時間裡回想了很多當年的事兒,在聽到工作室外急促的腳步聲時匆忙站起來迎接。
雙手伸出給謝祁延扶著以防他跑過頭,謝祁延抓住夏晚梔時緊急刹住腳步,各種情緒的驅使下,謝祁延眼尾發紅,胸膛起伏著:“丸子……”
“彆著急,彆著急,你先喝點水,聽我慢慢跟你說。”夏晚梔緊牽著他的手,竹子跟著倒了一杯水給謝祁延。
謝祁延接過但沒喝,視線跟著夏晚梔的動作一移動,最終落在那幅擺在桌上的畫上。
畫裡,穿著民族服飾的女人席地而坐,頭發散著,隨風而動,她戴著喜林草編織成的花環,垂眸認真編著手裡的另一個花環。
身後是大片的花海,而她在這花海之中,認真做著自己的事情,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定住不動的那一刻,謝祁延就已經認出了這個人是誰。
即使許多年未見,即使這隻是一幅畫。
他怎麼可能認不出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