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 第七十二章 相信鮮花掛滿枝頭(萬字大章)

第七十二章 相信鮮花掛滿枝頭(萬字大章)(1 / 1)

推荐阅读:

8月29日。

晚。

第13屆華表獎在bj展覽館舉行頒獎典禮,主持人經偉、濮存晰、程龍、徐若宣。

兩岸三地陣營。

沈三通提前知曉《赤壁(上)》的獲獎情況,挺意外的。

候場時和韓三瓶閒聊:“沒想到優秀導演會給我。”

這個決定韓三瓶也意外,不過也理解:“成績補上了資曆短板,你的電影厲害,你就是電影冠軍侯。”

他心裡感慨萬分,沈三通不是一般的導演,超越導演的影響力。

沈三通故作不知:“什麼冠軍侯?”

韓三瓶早就摸清了沈三通性子:“彆裝蒜,你肯定知道。”

沈三通抿嘴一笑。

《赤壁(下)》和《鯊灘》兩部戲大賣,全亞洲都有不錯成績,收獲不隻是商業利益。

前些日子,《盜夢空間》審核受阻。

風波還未起來,就被掐滅,馬上給過。

而且以後沈三通執導的電影,尺度可以適當放開。

說是適當,實際上在沈三通整個爛活之前,有點之前李銨的待遇,自己決定剪輯,一般免檢。

沈三通的電影不隻是電影。

他不想去西方,在東大影響範圍之內做好自己的事,本身就是一種貢獻。

兩部好戲,充分展現了國內的勃勃生機。

不是運輸大隊長的缽缽雞,而是真的勃勃生機。

同時,也向亞洲表示了東大複蘇的形勢。

這種穿透力,超越電影。

下個月“五個一工程”評選,《赤壁》也在其中。

“五個一”指的是五個方麵的精品佳作。

這五個方麵是: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一部好的電視劇(或電影)作品,一部好的圖書(限社會科學方麵),一部好的理論文章(限社會科學方麵),一首好歌。

候場結束。

走紅毯。

沈三通攜帶《赤壁(下)》12億票房,《鯊灘》票房上映二十天七億多票房,所有作品,國內外總票房超過五十億的威勢。

也帶著三個劇組,《赤壁》《鯊灘》,還有明年大年初一的《盜夢空間》。

優秀導演是沈三通第一次獲獎。

和陳凱各、馮曉剛一起獲獎。

意味著沈三通用成績補上了所有短板,資曆不比凱子哥和小鋼炮差。

《赤壁(上)》除了最佳導演,還獲得了優秀故事片、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男演員。

繼《生快》後第二次獲得優秀故事片。

陳導名憑借《赤壁(上)》二次斬獲華表優秀男演員獎,和張涵宇和果靜林同獲優秀男演員獎。

沈三通自以為也就最佳導演有點情緒,不過聽到優秀故事片頒獎詞,有些驚訝。

華表獎對《赤壁(上)》的頒獎詞:赤壁激發了文化凝聚力和曆史自信心,將曆史題材和商業元素有機結合,在演員塑造和曆史敘事之間獲得平衡,為曆史影片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創作模式,特授予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這屆華表獎也有樂子。

為加強華語電影人間的合作,特彆增設了“境外華裔主創人員獎”,包括優秀男女演員、優秀導演三個獎項。

其中男演員獎,李蓮傑給甄子單頒獎。

沈三通看的很樂。

官方蓋章,你李蓮傑是外人,和甄子單不同,李蓮傑是背棄了自己的身份。

慶功會。

範兵兵感慨:“你挺平靜。”

沈三通揶揄道:“比起你和李兵兵在《風聲》劇組的撕吧,華表隻是小場麵。”

雙冰撕逼已經影響到了劇組的正常拍攝。

要不是兩人還有b數,劇組要停擺了。

雙冰這樣的大花,根本不是一般導演壓得住。

而且兩人也不是北電生,薑微真沒什麼好辦法。

範兵兵倒打一耙:“李兵兵老是用力過猛,問題在她。”

翌日。

沈三通進組《風聲》鎮場子。

李兵兵當即找來了李鱈,增加說服力:“範兵兵演技不行,不如把她換了吧,我看周訊不錯。”

沈三通問李鱈:“你這挺閒,要不要我給你放假?”

李鱈告退。

她被沈三通收拾的服服帖帖,至少表麵如此。

沈三通隻是看場子。

對冰雪傳奇沒興趣,也對雙層冰+雪也毫無興趣。

一條紅線,撕逼隨便,不要影響拍攝,把勁用在電影裡。

中途。

範兵兵還去宣傳了兩天《非常完美》。

回來之後,信心滿滿,鬥誌昂揚。

《鯊灘》票房破億,憑借範兵兵的號召力,《非常完美》輕鬆破億。

9月3日。

沈三通參加《愛有來生》首映禮。

這部戲拍了有年頭,於飛虹執導的處女作。

沈三通幫忙找了製片和幾個副導演,整體完成度比前世好多了。

市場大熱,也是輕鬆破億。

《赤壁(下)》破十二億,《鯊灘》八億多,兩部合砍二十億,吸引了大量觀眾進入影院,電影製作、院線建設一片火熱。

多部3d電影立項。

前世3d浪潮是《阿凡達》開啟的,這一世沈三通開啟。

官方反應很快。

為這個領先世界的電影概念,出台了一係列3d巨幕補貼政策。

專資辦發布四項分彆針對製片方和影院的補貼措施,針對3d、巨幕等高新技術格式影片明確指出,票房破5000萬,就能拿到一百萬的獎勵,不需要繳稅。

地方獎勵:3d、巨幕影片,票房2500萬元至5000萬元時,補貼金額為100萬元。

華夷、伯納包括光鮮傳媒都開始涉足3d電影。

除了對國產3d巨幕電影獎勵,還有新建、改造影院的補貼措施,院線也迎來了急速發展時期。

國產電影市場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

陳克辛賀歲檔《武俠》宣傳上,主打《赤壁》《鯊灘》後首部3d大作。

真正的3d很貴,也很費時間。

沈三通《赤壁(下)》用了四年,也隻是偽3d。

有了經驗,《鯊灘》也是兩年周期。

陳克辛武俠燒了三億,現在轉3d的錢也沒有啊。

目前國外能做3d的不多,國內隻有沈三通的技術公司。

好奇,找來技術主管問一下。

聽完回答,沈三通沉默了。

《武俠》做的不是3d,也不是追加投資來做偽3d,而是字幕3d!

隻有字幕是3d,但也是3d。

符合補貼規定。

沈三通明白後世3d電影爛大街的原因,以及為何那麼多3d電影出現。

一是噱頭,另外是騙補。

9月10日。

《狼牙》開機。

前世也有一部《狼牙》,吳晶在港圈摸爬滾打之後,終於有了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

故事沒邏輯,生硬,成績稀爛。

而且吳晶依然是冰冷殺手的角色。

要不是《戰狼》洗去了他身上的味道,熒幕形象真要固定在了冷血殺手上。

不過這部戲女主是盧靖姍,《戰狼2》的女主,吳晶主演的角色形象也是狼一樣的人物。

《戰狼》的出現不是一個偶然。

既是吳晶的破釜沉舟,也是多年的積累。

沈三通的《狼牙》,劇情是獲得狼牙稱號的退伍特種兵周登峰,在暹羅度假,意外目睹了一場針對孩童的犯罪,營救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陰謀,有關於國際人口販賣集團。

狼牙周登峰因為軍人的使命感,決定營救,最終殺出重圍,血戰外軍雇傭兵。

依然嚴格執行四幕故事結構。

沈三通這個故事很老套,放在好萊塢是拍爛了的題材,不過在國內獨一份。

軍事題材,東大人當救世主,主打一路暴爽。

還又爽又虐,最後女主犧牲了。

幫助狼牙周登峰爆種,結尾會表示不是真犧牲,是淪為了人質,等待登峰救援。

很熟悉,沒錯,就是龍小雲。

沈三通這部戲需要在國外取景,不過大部分都在國內拍攝。

“第一場!”

場記打板。

第一場戲是周登峰的退伍場景,和一群戰友告彆。

草坪。

一圈精壯漢子,赤裸上身,肌肉虯紮,在夕陽下踢足球。

這就是他們的告彆方式。

抄,準確的說致敬《壯誌淩雲》的沙灘排球。

配上bg,每一幀都是黃金般的經典畫麵。

《狼牙》女主,沈三通用的王稚。

人設結合了韓朵朵+秋雅,主角的白月光,軍裝掩蓋了身材,同時在營救行動中犧牲。

沈三通封閉式拍戲。

9月16日。

獻禮片《建國大業》上映,沈三通拍戲,沒有參加首映禮。

十月初,電影轉場。

劇組放一天假。

沈三通飛去上海。

糖糖生了,男孩。

然後繼續拍戲,把嶽母之一氣的半死,嘀咕了好幾句聽不懂的上海話。

沈三通聽語氣很激烈。

大概勸他工作不要太拚,太貼心了!

10月,繼續拍戲。

圈內有張哪啦被封殺的消息傳出,是她在棒子電視上說缺錢就來東大圈錢的言論。

封殺是假的,之後她還是有作品播出。

不過合作減少是真,她這種言論損失路人緣。

是,東大市場人傻錢多,但能說嗎?

10月底。

華夷成功上市。

創業板沒有漲停限製,隻是臨時停牌,市值一路漲,突破百億。

王忠軍身家暴漲三十多億,沈三通依然持有五個點股權,收獲不菲。

整個娛樂圈沸騰了!

從三通娛樂再到華夷,無數熱錢湧入,其他影視公司也紛紛謀求上市之路。

沈三通依然在拍戲。

薑聞的《讓子彈飛》也在拍攝,黃老爺主演最後敲定周閏發。

周閏發決定大降薪,同時投資人之一的英煌,答應幫忙運作金像獎。

中影被打動,不是為了利益,十年前,十幾年前還有點利益,如今金像獎沒什麼利益,隻是團結的象征。

用周閏發,主要原因是薑聞決定。

隨著創作的深入,薑聞有意識的排斥沈三通的決定。

項目成熟,沈三通控製力也沒那麼強。

至於電影結尾方麵,沈三通提議自然無效。

對此,沈三通心情毫無波瀾。

《讓子彈飛》能正常拍出來就行,電影不錯,也算賺錢了。

至於控製薑聞?

拉倒吧,根本不可能。

11月30日。

沈三通宣布:“《狼牙》殺青!”

這個月咪哩堅科幻災難電影《2012》上映,從這部戲能窺見一二米國營銷的厲害。

一個末日謠言,形成很強大的效力,甚至成為一種思潮。

效果上,和很多未解之謎,一些古文明,有相似之處。

沒石錘證據,但又言之鑿鑿。

《2012》裡麵有特彆“照顧”東大市場給的鏡頭。

隻能說米國導演都是經過篩選的,下意識就是刻板印象。

而從十一月底開始,“最強”賀歲檔來襲。

11月27日《花木蘭》上映。

12月2日,陳克辛《武俠》首映。

12月9日,《刺陵》。

12月9日,《風雲2》。

12月10日,《三槍拍案驚奇》。

12月17日,《十月圍城》。

沈三通開辟的春節檔還不成熟,而且賀歲檔是傳統強檔期。

業內觀點,觀眾用來看電影的錢有限。

誰先搶,不是。

誰先騙,也不對。

誰先讓觀眾消費了,誰得好處。

靠後麵,想看也沒錢了。

這個賀歲檔不負“最強”之名。

觀眾屬於小打拉屁股——開了眼了。

行動上是看了國足比賽——日內瓦退錢!

沈三通陪著唐妍一部部看過去。

沒彆的,要和沈三通感受普通情侶的感覺。

使勁的作。

《花木蘭》不是後世米國人拍的那部,是遮天主演的。

怎麼說呢?

遮天算是如願以償進入港圈,金像獎向她開放,幾年後還會獲得最佳女主。

賀歲檔守門員《武俠》,則純粹是詐騙。

韓三瓶把《2012》和《花木蘭》擠到了邊角,《武俠》獨占六成拍片。

《投名狀》的口碑,還有3d電影的噱頭,首日票房八千萬。

次日下跌,再次日腰斬。

但首周末依然斬獲了一億七千萬票房。

韓三瓶為了收回投資,發了狠。

看完的觀眾,一個字形容,純粹是詐騙!

什麼狗屎3d電影,隻有字幕是3d,劇情一坨屎。

好多觀眾想起一個小道消息,《投名狀》是沈三通乾涉下的產物,確定無疑了。

媽的,國產電影,隻有沈三通的可以放心看!

這個“最強”賀歲檔,《武俠》隻是開始。

《刺陵》、《風雲2》,這兩部電影也是重量級選手。

周潔論是這年頭的小鮮肉、流量,能帶票房。

《大灌籃》破億。

《熊貓俠》五大衛視高價引進,賣了二輪、三輪播放。

《刺陵》,朱延坪+周潔論+林誌林,陳導名助陣。

陳導名是投資人吳墩談下來的,賈靜文乾爹。

周潔論號召力巨大,院線給了《刺陵》三十個點排片,《風雲2》二十八,口碑稀爛的《武俠》十五個點,《花木蘭》和《2012》分剩下的。

《刺陵》有多爛?

直到《富春山居圖》上映前,才幫它洗了最爛之名。

這部戲說明彎島沒東西了。

仍具有號召力的周潔論,“彎島第一美女”,踩著遮天一步登天的林誌林,曾誌衛、陳導名助陣。

弄出沒有故事沒有邏輯可言的電影。

各種人物離奇出現又離奇消失。

完全是植入廣告的間隙,見縫插針地放了一些不帶情節的動作戲進去。

《刺陵》也是周潔論口碑破碎的開始。

電影是真金白金,歌迷忍耐也是有限的。

之後的《蘇乞兒》、《逆戰》、《青蜂俠》,全部虧損,然後就沒然後了。

如果是《刺陵》說明彎島沒東西,那麼《風雲2》,則說明港島也拿不出什麼東西。

《風雲》係列大i,郭富成、鄭一健主演。

前作98年的《風雲雄霸天下》,大陸拿了2000萬票房,港島本埠票房四千多萬港幣,年度票房冠軍。

最終呈現的電影,《風雲2》和《刺陵》不相上下。

沒有故事,沒有情節,沒有人物,沒有邏輯,什麼都沒有。

也沒有唐妍。

前世演了,這一世沒演。

這個“最強”賀歲檔。

重量級《三槍》和《十月圍城》還未登場。

兩部戲,上映之前,便火藥味十足。

《十月圍城》的發行方伯納影業,和《三槍》的新畫麵新仇舊怨不斷。

當年《滿城儘帶黃金甲》,36億元投資,《傷城》《門》等同檔期影片為避免與《黃金甲》的正麵對抗,紛紛被迫變更檔期。

與此同時,《傷城》片方保利伯納爆出《黃金甲》片方與數字院線簽訂了一份為期一個月的獨家放映協議。

從06年12月14日至07年1月14日,整整4周的時間,全國數字院線將隻放映《黃金甲》一部電影。

伯納指責《黃金甲》的壟斷行為。

老總於東當年曾幾次向總局反映情況,希望總局能遏製《黃金甲》的霸市舉動。

效果很好,《傷城》之後確定在數字院線順利上映。

張偉評賀歲檔開始之前對外公布:《十月圍城》什麼時候上映,《三槍》就什麼時候上映。

新畫麵和伯納持續對壘,一直到《龍門飛甲》、《金陵十三釵》同日上映,等到張一謀離開新畫麵,張偉評再不複當年。

張偉評最大王牌是張一謀,“一謀在手,天下我有”。

有一說一,張一謀確實很牛。

尤其奧運會後,聲望值達到。

貶義詞的“國師”,是媒體用來惡心張一謀的,諷刺他是禦用文人,是走狗。

沒錯,相比於一些奇行種,老謀子不要太正。

《一個都不能少》結尾,魏敏芝尋找學生被電視台報道後,學生被找到了,電視台派專車送他們回村,社會各界捐贈的一卡車學習用品送到了學校。

再加有國旗鏡頭,戛納電影節主席雅各布看過後公開表示不喜歡,認為電影是在替官方做宣傳。

張一謀寫了封公開信與戛納決裂,把電影撤了回來,送到了威尼斯。

在當時媒體看來,張一謀沒有風骨,沒有文人氣質。

粉飾太平,唱讚歌。

等到《英雄》,一部影片推動電影市場化,院線改革,開始製片方和院線分成模式,批評達到巔峰。

一堆學者跳出來質疑張一謀價值觀存在問題,替暴君嬴政洗白。

張一謀內心很強大,“國師”“農民”都是揶揄他的,奧運八分鐘一片批評,最後呈現出來震驚世界的開幕式。

“國師”也和“五毛”“粉紅”很多詞彙一樣,發生了性質變化。

可以說,張一謀在一個時期,一個人扛起了東大電影。

九十年代,張一謀的電影在三大電影節的獎項,占了東大所有導演總和的小一半,超過了港台電影導演的總和,超過了棒子電影導演的總和,是本子電影導演的一半還多。

市場化是他開啟的,開啟了大片時代和商業片,帶動了電影市場的黃金十年。

謀女郎。

張一謀的電影,保底二線,捧紅了鞏利和章紫怡。

不隻是電影,還有印象係列,帶動地方。

張一謀屬於一個時期的電影版本之子。

不求全責備,比較客觀的看,張一謀確實牛。

後世也牛,一個七十多的老頭,還精力旺盛,職業生涯有了新玩法,從個人角度是真了不起,意誌非常強大。

沈三通很佩服,後世的問題不在於老謀子。

是沒人把他送走,把他出清。

業內沒有出現更多的後浪把他拍死。

沈三通覺得對老謀子的最大敬意,就是把他這一頁掀過去。

當然,張一謀再牛,《三槍》依然是圈錢的爛片。

六月初開拍,八月宣布進入後期製作,同時開始宣發,將在12月10日上映。

劇本根據科恩兄弟的作品《血迷宮》改編。

《血迷宮》的特征是黑色電影、希區柯克。

尺度大,改編劇本有難度,項目又是張偉評主導,張偉評審美水平一言難儘。

06年,《黃金甲》,張一謀邀請了鞏麗和周閏發,張偉評認為這兩位已經“過時”,對年輕人沒有吸引力,他強製乾預下,加入了周潔論的倫理劇情。

《三槍》立項時,張一謀本想呈現一種嚴肅又懸疑的氛圍。

張偉評卻非要啟用小沈羊,因為他在春晚大火,然後電影就偏了。

當趙大爺,小沈羊,以及其他二人轉演員出現在張一謀電影裡,用後世的話說,事情變得抽象了起來。

《三槍》這電影是為了彌補新畫麵,張一謀弄奧運會,新畫麵兩年沒有收入。

2月10日18時起,《三槍》在主要城市的大型影城進行點映,截至淩晨1點場次售票結束,點映票房一千多萬。

首日成績六千萬,比不上沈三通記錄,但也很強。

截止12月,最新的銀幕報告出爐,六千塊銀幕,而且各地瘋狂建造電影院。

符合張一謀的號召力,《黃金甲》單日最高票房破了3000萬,那時的銀幕數量為三千塊。

隨著《三槍》的首日排片達到百分之五十五,《花木蘭》、《2012》直接下映。

沈三通陪唐妍看了《三槍》。

“也沒那麼差,麻子掌櫃的被害與循環偷屍、錯殺,故事情節帶著輕捷聰敏的跳躍和幽默感。”

沈三通有一股既視感和熟悉感。

這不是客棧大電影嗎?

《滿江紅》出現不是偶然,《三槍》是客棧劇本殺。

和吳晶能拍出《戰狼》一樣,事務發展有其脈絡。

沈三通的電影很重視意識形態,也有原因。

後世被惡心壞了,很在意也很敏感。

《三槍》就是老謀子《滿江紅》的來處之一。

唐妍:“我看著也可以,就是有點彆扭,過幾天我們去看《十月圍城》。”

沈三通帶著大厚口罩,無奈點頭。

養胎、坐月子不在身邊,目前情況是唐妍說什麼就是什麼。

張偉評為了給《三槍》造勢,直接炮轟韓三瓶是座山雕。

“前幾天,我碰到了電影局的一位領導,他問我,這兩年華表獎為什麼請你多次都不來,我說,華表獎已經辦成一家獨大和個人崇拜了,知道的是官方最高獎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公司的堂會呢——台下坐的都是內地港台的扛把子,上麵一片‘謝韓三爺’的喊聲。什麼‘三爺’啊,我剛開始還以為座山雕來了呢,把華表獎搞得烏煙瘴氣。”

所以,沈三通真不算什麼,他都是批判現象,沒有明目張膽針對任何一個人。

有也是實話實說。

很多人把一些人影響力誇大,韓三瓶絕對是電影行業座山雕,但張偉評該噴就是噴。

張偉評自覺有張一謀在手,《三槍》的票房能有七億。

隻要能賣票房,不缺人支持。

12月17日。

《十月圍城》上映。

實力不弱於《三槍》。

出品方包括文廣集團、電廣傳媒兩大傳媒集團。

電廣傳媒有芒果台,文廣傳媒有番茄台。

十月圍城有兩家電視台背書,宣傳資源非常強大。

首映禮東方衛視獨家播出,大本營、天天向上都有《十月圍城》的身影。

每個地方的媒體資源、硬廣告都會支持《十月圍城》,像芒果衛視代表說的,他們手裡的資源能夠影響7億觀眾。

《十月圍城》群星雲集:甄子單、王雪圻、梁佳輝、胡君、王柏傑、謝逼王、李羽春、黎名、曾誌衛、任大華、張雪友、李佳欣。

院線方麵給了百分之四十五的排片,進入到了《三槍》和《十月圍城》的廝殺。

《十月圍城》是好電影,但依然有港片老毛病。

格局太小,邏輯不通,最主要是私貨太多。

港島人不是擰巴,而是忘了曆史,記憶被修改。

隻能說代英挑撥離間的本領真的非常強,祖傳攪屎棍。

代英哪怕滾蛋,也不會麻溜的滾蛋,會埋下無數的雷。

咪哩堅相比代英,絕對是大慈大悲。

一物降一物,咪哩堅專治代英,丘繼兒賣國飛起。

代英是把港島發展的原因,移花接木,從大陸,變成了它那套東西,然後把一切不好的鍋甩了過來。

在《十月圍城》裡,一邊高呼“誓死不做亡國奴”,一邊代英警衛隊大搖大擺的走過,並聲稱你們東大人的事我們不參與。

而且故事本身存在漏洞,為什麼一定要來港島開會,就不能把那些代表叫到其他地方去開嗎?

非要大張旗鼓上岸,不能化妝潛行嗎?

故事是“設定”,不是自然推動的,和原版《通天帝國》一樣,為了劇情而設定。

非要用通天浮屠殺武則天,就不能站在高處射箭嗎?

如果是視效大片劇情差點就差點,《2012》劇情也不咋地,視效上是《泰坦尼克號》、《海神號》、《天地大衝撞》、《天崩地裂》、《活火熔城》中特技鏡頭的重新剪輯、拚湊,沒什麼創新。

但在國內就很好看,配合末日營銷,能賺票房。

沒有視效的電影,做不好劇情,這就是最大問題。

經過“最強”賀歲檔洗禮。

沈三通影迷在網上喊話,讓他快回來。

不用沈三通出手,中影表示會出手!

《阿凡達》一月四號上映。

這裡麵有沒有韓三瓶針對張偉評的意思?

難說。

《阿凡達》是卡梅隆《泰塔尼克號》十年後的回歸之作。

12月18號。

《阿凡達》北美首映,首日票房並不高,隻有2700萬美元。

首周末票房也隻有7300萬美元,但跌幅很小。

好萊塢新片第二周票房的跌幅為30至50,《阿凡達》的跌幅隻有驚人的3,再拿7500萬美元的票房。

海外更是全麵爆發,進賬159億美元,首個周末的全球票房達到了234億美元。

簡中一直有人呼籲讓《阿凡達》快點上映,出現了不少“要去港島看,不看簡中刪減版”的言論。

《阿凡達》首日三千多萬。

受《武俠》拖累,大家對所謂3d保持謹慎。

然後就爆了!

兩天過億,四天破兩億,單日最高票房接近九千多萬。

破了沈三通的記錄!

首周六天,《阿凡達》創下四億的票房紀錄。

整個大盤是四億五千萬,《三槍》、《十月圍城》分享剩餘的五千萬票房。

沈三通提前點燃市場,然後熒幕數量增加,《阿凡達》比前世表現更加強大。

在特效大片麵前,又占有米國一貫的敘事優勢,《三槍》和《十月圍城》幾乎是不堪一擊。

《阿凡達》以氣吞山河之勢席卷了國內市場!

中影集團向市場投放了兩個《阿凡達》載體、七種格式、十個版本,在所有的版本中最具吸引力的無疑是3d+中國巨幕,3d+iax格式。

巨幕版、iax版《阿凡達》一票難求,150元的電影票,被黃牛炒高到翻倍,而且開始出現類似於《赤壁(下)》黃牛囤積的情況。

《阿凡達》上映,意味著2009年過去,10年到來。

沈三通開年終會議。

大環境來看,08年之後,是一年比一年好。

金融危機這樣的經濟災難,更能看出製度的差距。

越是驚濤駭浪,越是能顯示出舵手的水平。

一般情況下,給人感覺都一樣,但到了承壓的時候,差距顯露無疑。

09年相比08年,北方的威脅逐步消失。

困擾東大千年的北方問題得到解決。

沈三通和高管開會。

開門見山:“《阿凡達》給國內電影市場上了一課,它的故事一般,但也比我們強。”

“至少人家是在洗自己的曆史,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我們電影做到了嗎?”

“當下電影市場爛片紮堆,很多平庸的電影拿到了高票房。”

“我可以告訴大家,這種情況會持續很久,我們三通娛樂也是受益者。”

“去年電影票房總票房破百億,相比前年增加四十億,增加了接近八十個點。”

“三通娛樂出品的電影,拿到了二十五億,占了兩成半份額。”

“這是因為我們的市場發展的太快,觀眾對電影的需求很大,供小於求。”

“未來十年,都會是這個局麵,直到一個個小城市有多家影院的時候才會結束。”

“不斷有新觀眾加入,隻要能騙,能搶,能哄,就能賺到錢。”

“問題是,這個錢是斷子絕孫的錢,是刨電影行業的根。”

“當市場飽和,這些都要還回去。”

有高管表示:“火車頭廠牌的出品質量,我們也做不到啊,不是誰都有沈總您的水平。”

沈三通道:“所以我們要劃定邊界,可以水平差,但絕不能壞。”

“隻是水平有問題,觀眾最多是失望,不會惡心。”

有高管問:“如何區分什麼是壞?”

沈三通用t展示:“要先知道什麼是壞,首先要承認一件事,我們的文化領域,充斥著大量被設計的信息。”

“什麼是設計,就是人為的。”

“人,首先是社會中的人,是社會存在中的人,是生產關係中的人。”

“比如一個人拍出的電影,自然會反應生產關係,除非刻意回避。”

“但在我們目前的文化領域不是這樣的。”

“我們看文學,如今嚴肅文學,能找到工業有關的嗎?找不到。鄉土、農村、偷寡婦、通建都是這些。”

“輿論層麵也是如此,文娛產業充滿大量被設定的痕跡。”

“原因很多,有曆史的原因,能追溯到近代史以來,還有其他方麵。”

“要說影響最大的,也是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區彆,我覺得是八十年代興起的新自由主義。”

“為了讓咪哩堅資本可以狂飆,在世界市場肆意掠奪,也叫做全球化,這個全球化,描述客觀現象更客觀。”

“實際上應該加一個修飾詞,咪哩堅少數利益團體的全球化,美元的全球化。”

“為了達成這一點,要拆除地方上的組織方式,當地的生產關係,如此咪哩堅資本才能自由流動。”

“也就是人為的國際分工設計,我們是生產工業品的,它是生產原材料的,米國和歐盟是消費的,歐盟也生產,主要米國消費。”

“為了實現這一點,總的來說要拆除國家壁壘,也就有了‘無國界’思想,科學無國界,資本無國界,文化無國界,電影無國界,世界公民等等各種言論。”

“連自己的爹媽和祖宗都不認,哭的是誰的墳都分出不來。”

“我們文化中不協調的地方來自於此,服務於拆家毀國的敘事,不是自我發源的,從我們生產關係中產生的。”

“放在電影方麵,從評價標準,生產模式,再到內容。”

“如電影評論商業和藝術的二元對立,而不從生產和回報角度談問題,也少從類型片角度。”

“因為從生產關係的角度思考,就要組織生產,也就有了組織形式。”

“從內容上,下意識的批判,下意識拆家,以誰破壞性大為榮,美其名曰敢說真話,不畏強權。”

“這不是簡單的思維,也存在生產關係。”

“每年外部大量金錢用在這裡,是咪哩堅自身的‘勝利經驗’。”

“大筆花錢,以為得計,極具信念感。”

“這樣的行為,客觀上實現了全球化,對我們也有好處,跳入國際市場,利用更好的資源。”

“我們在走最苦的一條路,為了這天,我們走過了六十年。”

“成為全球工業的底座。”

“未來,產品不一定是我們生產,但是工業的原材料得從我這裡出,要走到這一步,我們必須走過一個低穀期,那就是吃糠咽菜不賺錢,給全世界白打工。”

“通俗的說,就是修煉吸星大法,將全球的工業都吸到我們這裡來。”

“而西方去搞金融,最好都去工業化,由貧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想再工業化,是回不去的。”

“這個過程中,必然很苦,要忍耐忍受,不斷加班。”

“還有各種的雜音,各式各樣的否定,各種各樣的學說。”

“同時,也很爽,我們在進行全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化。”

“完成的那一天,必然是人類曆史的新,我們締造的起始點!”

“人類能否走向星空,最大希望在我們,因為隻有我們能組織起十億級彆的工業人口。”

“光靠賣命是做不到的,成本優勢隻是比較優勢之一。”

“彆說低人力成本了,低人命成本的國家有的是,也沒發展出來。”

“好在,我們是幸運的,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我們基本成為了最大工業國。”

00年突破10萬億元,06年突破20萬億元,此後以每1年至2年便突破一個10萬億元關口的速度發展。

14年、16年、17年、18年、20年,國內生產總值相繼跨越60萬億元、70萬億元、80萬億元、90萬億元、100萬億元大關。

所謂大勢,便是如此。

如水銀瀉地,銀河落九天,形成之後,不可逆轉。

沈三通總結,用一個比較清晰的標準:“所以什麼是好?好就是服務我們的利益,服務我們的生產關係。”

“壞就是拆家,製造分歧和矛盾,無中生有的製造撕裂,破壞一切組織形式,從家庭到社會。”

“這套體係之下,最理想的是買辦,做咪哩堅資本和意識的通道和樞紐。”

“想做好事,路不好走,第五代導演,一直做的是,用我們的美學的殼,去拍符合西方意識形態的電影。”

“量我們物力,換外麵的歡心。這是因為當時的電影生產關係決定的。”

“第六代,則是外麵拉什麼,它們吃什麼。不再是簡單的生產關係,哪怕我們有了市場,它們也不考慮。”

“它們被異化了。”

“在這個層麵,有大量的存量優勢存在,大量的學說存在,我們唯一能依靠的是產業,是觀眾。”

“但同樣,前途也無比的大。”

“因為我們被壓製的太狠了,我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但它們連我們開心都不讓!”

“也就是說,在文化上能夠展現自信和凝聚力的作品,必然是稀缺的。”

“而因為在這個領域的存量和現有優勢,以及對方不斷的投入,這種壓製會長期存在。”

“這意味著,隻要我們頂住壓力,在內容上,我們可以處於一種非壟斷的壟斷。”

“其他人被馴化了,隻有我們能夠提供非設定,自然生發的作品。”

“我們要做的,未來五年要做的,是學習借鑒好萊塢比較成熟的工業電影流程,結合我們的工業能力。”

“生產出內核是我們東方思想和精神的電影。”

“在我們走出近代史,重新走入世界中心的過程中,給大眾做精神按摩,告訴大家,鮮花會掛滿枝頭,明天會更好。”

“至於誰來育種誰來澆水,我們要有空間感,就像半島上,我們的前輩一樣,穿插包圍,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

“總之,要相信鮮花掛滿枝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