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 第四十五章 有病的不是我們!(1/3)

第四十五章 有病的不是我們!(1/3)(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沈三通下意識看向宣發負責人。

對方搖了搖頭。

放心了。

是吳語森咎由自取。

用本子演武侯,宣發道德綁架,是有代價的。

罵幾句傻逼,不算什麼大事。

經緯連忙道:“我們首映禮還是談電影,不要談其他的。”

“說到吳語森導演,我想問沈導一個問題,吳導說邀請你,你後來也沒去,什麼原因呢?”

沈三通道:“成都那場他沒邀請我,我覺得bj會邀請,不過也沒有。說邀請,隻是公開喊話吧。”

這個問題算是回應。

同一題材同一天上映,再加上首映禮。

吳語森的首映禮,沈三通沒去。

沈三通的首映禮,吳語森有關人員也沒來。

火藥味很重。

吳語森把電影和地震捆綁在一塊,沒有心理負擔,沈三通不能不考慮多一點。

請經緯來主持,而不是李虹,也是雙方打的很厲害。

李虹又是兩岸主持人,請她主持,恐怕黃謠提前出世。

再加上首映禮上有觀眾罵出來,他還是解釋一下。

經偉問道:“那你邀請他了嗎?”

沈三通笑著道:“邀請了,不過是製作人張家鎮負責聯係,吳導忙於宣傳工作婉拒了。”

“我是有些可惜,成都首映禮是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想和吳導探討一下赤壁呢。”

經偉問道:“你如何看待吳語森導演的《赤壁》,你看過成片嗎?”

沈三通搖頭:“沒看過成片,隻是了解了一些片段。畢竟是競爭對手,我肯定瘋狂打聽。”

影廳裡凝重的氣氛緩解了不少,響起了輕笑聲。

經偉感覺沈三通可能回避回應吳版《赤壁》,所以要轉移話題,找一下其他主創。

隻是沈三通還是回應了:“其實吧,我之前接受采訪說的話,是我的心裡話。”

“我不是不把吳導放在眼裡,而是有些事對吳導來說不是很公平。”

經偉問:“不公平,指的什麼?”

沈三通道:“我的生活、學習經曆,是他沒有的。”

“大國心態早就通過教育深深烙印在了我身上,曆史情懷對我來說也是與生俱來的。”

“這些,是要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的,這一點吳導沒有這樣的條件。”

“你看他的人生經曆,51年從廣州移居到港島,在彎島念藝術專科。”

“那個時候的彎島教科書應該還沒改,說話也不是現在的台灣腔,但畢竟是敗軍之將。”

影廳裡出現了輕微騷動。

沈三通是真的敢說!

沈三通繼續道:“他的工作經曆,很多在港島,賴以成名的作品《英雄本色》也是港島階段拍的。”

“好的來看,港島率先城市化,有很多機會,但他錯過了大陸社會變革時期,他不理解曆史的厚重,也沒有深刻體會。”

“這就是格局問題,彎島來說,還能理解幫派,畢竟運輸大隊長,就是幫派模式。”

“港島那就是市民文化,家族式的組織結構,再大就沒法理解了。”

“就說港島警匪片,我舉個例子,抓捕毒販。”

“在港島,追逐、槍戰、背叛、反背叛。放在大陸,就會很假。”

“我們這抓人,不能說沒有驚險,但對於重刑犯肯定是謹慎又謹慎,裡外布防將之拿下。”

“人力、物力、組織程度,就不是一個層次的。”

“我的優點,不是來自於我自己,而是我生活在一片偉大的土地,一個輝煌的時代。”

“吳導就沒有那麼幸運,所以說對他來說不是很公平。”

經偉不知道該說什麼,太自信了!

很少聽到導演嘴上掛著偉大、輝煌來自我形容,關鍵還那麼的自然。

經偉道:“你的一些想法倒是和陳導名老師有些類似。”

沈三通不由一愣。

經偉解釋:“陳老師也是差不多看法。”

陳導名穩得一批,拿起話筒道:“英雄所見略同。”

沈三通接著說:“不隻是文化教育方麵,還有就是思想認知方麵。”

“吳導想從《赤壁》裡麵表達和平,還給飾演小喬的林誌林大量加戲,還往裡麵添加了女權元素。”

“《赤壁》可以有很多東西,就是沒有和平。”

“反戰,和中國人無關。”

“近代史以來我們是戰爭的受害者,不是侵略者。就說最近,我們經曆災難,本子大量人員往我們敏感地區闖。”

“國外反戰很正常,他們不是愛好和平,而是反戰敗。”

“就說好萊塢,七十年代很反戰,因為戰敗了。”

“到了九十年代,它就不反戰了,因為米國贏了冷戰。”

“七十年代一些巨星是和反戰主題緊緊相連,到了九十年代,米國統治階層就有意識的清理這些人。”

“取而代之的是純粹享樂主義,年輕的民眾也不喜歡整天反戰,讓米國反思的名人。”

“好萊塢重新開始反戰,是最近幾年開始的,也隻是最近。”

“01年911之後,米國很有很濃鬱的報複情緒,也不反。”

“隻是最近一兩年,花了很多錢,一直不贏,再加上國內經濟問題、老兵問題,虐待、虐殺問題,開始反了。”

“對於西方一些國家來說,反戰就是一個牌坊,婊子的牌坊。”

“發家是靠侵略,所以時時掛在嘴邊。其實並不是真反戰。”

“我們過去是戰爭受害者,強大了也不搞侵略。”

“反戰,其實就是外國人病了,讓我們吃藥。”

“可有病的不是我們,憑什麼啊?”

反戰。

又是讓東大人去反思。

後世一到時間節點,就有和本子相關的幺蛾子。

一個小孩子死了,特殊個例,不排除有些人故意弄得。

也讓東大人反思。

而東大人在本子出事的人,媒體不報道。

以往媒體去采訪家人,扒料什麼的,也不扒。

就是按著頭反思。

羅聖又又又又又恰好參與了這個話題,還饒了一個圈子,從滿遺說起。

這群人,這些事。

從現在到以後,依然存在。

經偉把話題拉回電影:“所以你一直強調是中式曆史大片?”

沈三通點頭:“大片名頭開始臭了,古裝大片名字也臭烘烘的。”

“歸根到底要麼是不理解什麼是宏大,要麼就是迎合外麵的思潮。”

“最大市場的觀眾,不受到尊重,弄得觀眾怨聲哀道。”

經偉道:“中皮西骨,骨子裡是西方式。看似是解讀,其實是解構。把我們曆史糟蹋了。”

沈三通訝異:“說得好,就是這樣。”

經偉道:“這個觀點陳導名老師接受我們電影頻道采訪提過。”

沈三通確定了。

陳導名搬運了不少他的觀點!

抄襲好嗎?

這不好!

彆等了,剩下的明天更。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