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 第二十一章 《囧途》開機,小鋼炮為什麼沒事(1/3)

第二十一章 《囧途》開機,小鋼炮為什麼沒事(1/3)(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2月22日。

元宵節過後,正月**吉大利,《人在囧途》開機!

沈三通對劇情做了魔改,角色也有所改動。

徐征飾演的李成功不是賣公仔的老板,而是玩具廠老板。

王保強沒變,飾演牛奶廠員工,隻是廠子經營困難不是三聚氰胺,而是另有原因。

黃博有個客串,飾演女騙子的老公。這個角色原版沒有,沈三通不給騙子找理由,和原版不一樣。

元泉飾演女騙子。

左曉青飾演情人小三。

顏丹辰飾演老婆,準確的說是前妻,這也是和原版不同的。

劇情最大改動就是李成功和美麗的劇情線。

沈三通不喜歡原版,小三主動退出,妻子原諒回歸家庭。

味道不對。

但是瞄準春節檔,他又必須考慮合家歡問題。

為了這個劇情煞費苦心,反複研究。

唐妍客串安檢人員。

李小鹿飾演火車站賣手機的。

範兵兵客串走錯房間女。

黃小明客串帥哥。

楊密、張小斐、袁杉杉客串三個女大學生。

開機發布會。

沈三通帶著劇組人員,進行了開機儀式。

經過幾部戲,火車頭電影公司的開機儀式,有了一套固定儀軌。

不是港圈拜神,而是安撫攝影機。

沈三通念念叨叨:“機魂大悅,機魂大悅!”

開始儀式完畢,沈三通帶著主創和記者見麵。

這場記者會,沈三通不讓放進來任何關於攝影展的問題。

沈三通用內娛大彙演鎮壓了一番,但是作用不大。

攝影展還是頭條。

隻有深處這個時代,才能明白強大的衝擊力。

港圈一直以來的濾鏡,大火的明星,太具有衝擊力。

前兩天,20號。

這件事已經不是港島娛樂圈問題,對港島整體形象都是一個大殺傷。

而在昨天,21日。

攝影師終於返回港島。

從溫哥華返回港島召開發布會的當天,警方派了將近200人在現場維持秩序。

“未來天王”一夜之間,變成了“港島銀魔”。

攝影師還收到過匿名寄來的子彈,接到過死亡威脅電話。

記者會上,正式向受害人道歉,承認資料為真,並宣布無限期退出港島娛樂圈。

律師代他,發表了一封告媒體的律師函。

最讓沈三通覺得搞笑的是,全程用英語宣讀聲明。

哪怕用粵語也要好過用英文。

國外有幾個人認識你,就算認識,能給你帶來幾多利益?

靠在東大賺錢,弄了個英文道歉信,可笑至極。

後世,jj,隻在外網發了個英文聲明。

這些人被慣壞了。

自己卑微,追星到沒有脊梁,也就不要怪彆人不在乎。

攝影展娛樂效果確實強。

尤其昨天他道歉,效果拉滿。

不出意外,今天港圈一些人都會出來發話,把這件事蓋過去。

所以沈三通要特彆把控提問,不和這玩意沾上關係。

沈三通的記者會已經進化到收取記者押金的地步。

不亂問問題,會如數返還,還會按照慣例給茶水錢。

搞突襲,亂問不著調的問題?

那就對不起,錢沒收,拉黑記者,也會對其所在的單位扣分。

三次之後,就不再合作。

對三聯、南方都市、心驚、鳳凰之流,翻倍收押金。

第一個記者,是合作良好的單位,首個問題提前溝通過:“沈導,這次的新戲,有傳言要開辟一個新的檔期,是否屬實?”

開辟春節檔不用藏著掖著,就要轟轟烈烈,堂堂正正。

沈三通道:“準確的說不是開啟一個檔期,而是把賀歲檔和春節檔分開。”

“這樣,我們可以有兩個比較能賣票房的檔期。”

“港島電影比大陸發展的早,一開始也是很少在春節期間上映,印象裡春節大家都忙著互相拜年。”

“華語電影最早開啟賀歲片概念的,是程龍的《師弟出馬》,1980年2月9日上映,距離大年初一2月16日一個星期。”

“最終取得了1000萬港幣票房,是港島影史上第一部破千萬的電影,也讓業界第一次認識到春節檔的威力。”

“1981年許冠文不甘示弱,主演的《摩登保鏢》也選擇在春節前一周上映,首次提出了‘賀歲片’概念。”

“82年許冠文再接再厲,《最佳拍檔》繼續如期上映。”

“這兩部電影都是當年票房冠軍,並連續打破港片1500萬線和2000萬線。”

“連續3年,港島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都歸屬於春節檔的‘賀歲片’。”

“賀歲片的概念由此在港島正式確立,成為人們心目中每年最值得去看的電影。”

沈三通講起了華語電影賀歲檔曆史:“大陸的賀歲檔,開啟於馮曉剛導演的《甲方乙方》。”

“97年《甲方乙方》改變了大陸商業電影的格局。”

“這是我們第一部打出‘賀歲片’口號的電影。”

“《甲方乙方》12月24日上映,一炮而紅,拯救了馮導的電影生涯,也給中國電影帶來了全新的賀歲片概念。”

“之後,馮導推出了《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和《大腕》都獲得了票房成功,還拿到2次國產片年度票房冠軍。”

“這個時候的中國電影的賀歲片概念,特指馮氏喜劇引領的賀歲片。”

“再後來就是《英雄》這樣的國產大片,一般都是從當年年底12月,一直持續到第二年2月春節期間。”

“在這段時間上映的電影,都可以稱為賀歲片。這是賀歲片2.0版。”

馮曉剛開辟的賀歲檔,天然就帶有缺陷。

在1995年-1997年,程龍的電影《紅番區》、《警察故事4》和《一個好人》在港島實現年度票房冠軍三連莊。

這幾部電影作為賀歲片在春節前登錄熒幕,大陸基本是同步上映,因此給大陸觀眾第一次留下了“看程龍電影過年”的印象。

而《甲方乙方》避開了程龍於98年1月17日上映的《我是誰》,選擇在97年年底上映。

因此,當人們在電影院聽到那句著名台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想念它”的時候,其實1997年還沒結束。

98年以後,程龍去好萊塢發展,此後他在好萊塢的電影都是暑期上映,賀歲檔成了馮氏喜劇的天下。

此後大陸賀歲檔最好的日期,是12月24日,在平安夜那天,就是因為最初躲程龍電影形成的習慣。

賀歲檔由最初春節檔,變成了元旦檔。

缺陷歸缺陷,解決了有無問題,電影票房為王。

開辟一個檔期確實有利於電影事業。

前世馮曉剛出了很多事,《手機》變成導火索,為什麼他沒事,範兵兵無了?

原因很多,很複雜。

其中重要一點,就是馮曉剛對電影事業有功,開辟了賀歲檔。

九十年代國產電影萬馬齊喑,他的馮氏喜劇能賣錢。

民間人士隻要不是徹底踩過了線,功過是可以相抵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