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橫掃! 邁向2008!破三億!(2/3)

第一百一十八章 橫掃! 邁向2008!破三億!(2/3)(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生快2》開啟了一係列記錄突破之旅。

12月23日。

周日票房4800萬,刷新了周六的單日票房記錄。

將單日最高票房記錄,帶到了4800萬。

業內為之失聲,這個成績太恐怖了!

單日票房,足以進入堪比國產年度第六《傷城》的總票房。

恐怖!

恐怖如斯!

無數業內人為之倒吸一口涼氣!

不僅是一枝獨秀,還直接帶動了大盤。

12月23日,單日大盤成績突破曆史新高,單日八千萬。

一部電影帶動大盤,全部帶飛!

直接帶動《投名狀》《集結號》實現逆跌。

《生快2》並未停止腳步,踏步向前!

24日。

周一票房2686萬。

25日。

周二票房2376萬。

上映六天,總票房突破兩億。

創下有史以來最快破兩億記錄,不區分國產片和進口片。

也是《生快1》《無極》(媒體口徑,實際差一點)《石頭》《黃金甲》《賽車》之後,第六部突破兩億大關的電影。

四部是火車頭電影公司出品。

電影龍頭當之無愧,含金量百分之百。

《生快2》繼續向前。

26日,周三票房2034萬。

27日,周四票房1860萬,首次跌破兩千萬以下。

28日,周五票房1604萬。

29日,周六票房1803萬。

30日。

周日,進入元旦假期,票房直線拉升,回到四千萬層次。

票房報收4004萬。

上映十一天,豪取三億三千一百五十一萬!

跨過黑色幽默過重,又受寧昊出走影響,票房不及預期三億兩千多萬的《賽車》,登頂07年年度票房冠軍!

創下票房最快突破三億的記錄!

12月31日。

沈三通彙合劇組回bj,大擺慶功宴。

也是跨年活動,進一步刺激票房。

《生快2》就是摧枯拉朽,橫掃同檔期所有電影!

“10,9,83,2,1!”

一塊跨年,沈三通帶著一眾主創倒計時。

2008年了!

昏暗的燈光之下,好多女明星擠過來,有隻手扒他的腰帶,過於主動。

成功的魅力太大了!

沈三通分不清是誰占他便宜,趕緊逃出去。

陽台。

天灰蒙蒙,這個時候bj空氣確實不太好。

沈三通和於東聊起了票房:“這個成績出乎我的預料,票房預期能過四億就好了。”

一直以來,沈三通很冷靜,戰戰兢兢。

《生快2》這部戲不是大片,沒有開創性。

是真的沒想到能如此快的過三億。

於東吹捧道:“沈導,你的戲本身就是開創性質,你娛樂觀眾,和一般導演不一樣。”

於東甘願作為沈三通門下走狗,太猛了。

是真的帶著他賺錢!

《太陽照常升起》對外宣布接近三千萬。

實際上不到兩千萬,一千九百萬。

於東殺了薑聞的心都有了,真是太坑。

哪有跟著沈三通爽,完全是跟著起飛。

沈三通好奇問道:“我和一般導演有什麼不同?”

每部戲他都會總結經驗,有些錯誤會再犯,或者隨著項目推進,也會忘記一些教訓。

但是總體來說,總結經驗好處更大。

於東私下裡做過功課,知道沈三通一直很冷靜,拍馬屁也要言之有物:“我們現在的導演,不屑於討好觀眾,腦子已經定型。”

沈三通道:“不需要討好,有教職,在電影廠掛職,還有各種兼職,地位高,收入也不低。”

“觀眾一個月才兩三千收入,他們看不上。”

208不是後世才有的,玩藝術的,家庭沒有差的。

尤其是電影圈,背後關係千絲萬縷。

就算是“農民”張一謀,家庭也一點不差,勝過大部分家庭。

讓這些人去和普通人同呼吸共命運,簡直是折磨他們。

於東繞過了這個話題,這些人不乏學術權威:“就說願意討好觀眾的導演,心裡也帶著彆扭。”

“馮曉剛帶著一種我在討好你,你就感恩戴德吧的心態。”

“而且功成名就以後,他就不想玩喜劇電影了,追求藝術追求深度。”

沈三通道:“《大碗》之後,從《手機》就開始轉變,《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確實,他不願意弄馮氏喜劇,也不願意深挖。”

“我們的電影理論,學術,媒體,有意無意的貶低喜劇,導致喜劇從業者背負道德壓力。”

“說到底,不想和觀眾共舞,說的嚴重一點,對抗群眾觀點。”

“喜劇讓觀眾笑哈哈,越這樣我越要貶低,在學術、在藝術、在獎項,排斥你。”

哪怕是票房為王,電影市場化極度發達的後世,也是這個吊毛理論。

沈藤不願意演喜劇。

《抓娃娃》這部戲,想弄很深的東西。

陸釧批評是低質強堿性搞笑片,發明了一個吊詞彙。

憑什麼喜劇電影要在鄙視鏈的最低端?

誰在給喜劇電影從業者壓力,誰在塑造這種刻板印象?

誰不願意讓觀眾笑一笑,誰看不得觀眾開心?

換個角度,為什麼讓觀眾一笑的喜劇電影,不能是高端的呢?

這就是標準問題。

標準不掌握在觀眾的手裡,不掌握在絕大部分觀眾手裡。

掌握在另一群人手裡。

如果標準掌握在普通觀眾手裡,喜劇電影比現實題材電影要更高端。

這些人也不隻是排斥喜劇,《戰狼2》無數從業人員受益,又如何,《流浪地球》帶動行業進步,流程科學化,特效提升一個檔次,又如何?

一樣看不上,說到底不是喜劇問題,和類型無關。

不是徒子徒孫不是這個圈子的,好也是不好。

這又是於東不好碰的話題,於東道:“寧昊也是,《石頭》他要證明自己,還有沈導你的把控,邊緣、黑色色彩大大降低,才能有破四億的票房。”

“《賽車》寧昊自己來,也有笑點,但更多敘事上炫技。”

“他的下一部戲,不出意外,也不會搞寧氏喜劇,很可能弄一部完全不喜劇的電影。”

沈三通暗暗點頭,於東是有兩把刷子的。

於東開始吹:“沈導,隻有你,通透、明亮,沒有糾結和自我沉浸,把自己的想法包裹在電影之中。”

“更不會受混亂風氣的影響,堅持做自己的電影,所以觀眾才會支持您。”

於東這個說法深得他心,沈三通謙虛道:“我自己不算什麼,還是觀眾。隻能說我有基本的感恩之心。”

《生快2》有這種成績,離不開觀眾支持。

後世大量觀眾多刷《流浪地球》1和2,很多不進影院的人,隻等著第三部。

沈三通換個角度去想,《南京!南京!》票房之所以破億,也是觀眾欣賞其優點。

沈三通也是後世回來,被各種騷操作氣的不行,對很多細節很在意。

觀眾心態很放鬆,在解決有無的時候。

有,就看優點。

要等到總量飽和,要求才會越來越高。

說到底,中國人非常自由,寬容,沒那麼敏感。

沈三通感慨道:“是我們觀眾太好了,隻要稍微尊重他們,他們就會給我們回報。”

於東道:“還是你高,其他導演不會怎麼想,隻會認為成功是自己原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