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 第七十三章商業片敘事,刨文藝片祖墳(4/4)

第七十三章商業片敘事,刨文藝片祖墳(4/4)(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8月7日。

周一。

沈三通臨世改變宣傳計劃,和寧昊兩隊彙合,連夜回bj。

昨天周日票房出爐,2860萬。

總票房達到27640萬。

這個票房表現比生快還要好,第一周一億兩千多萬,第二周一億五千多萬。

第二周比第一周高出三千萬。

這個數據,之前隻有沈三通的電影能做到。

遠勝過《無極》,無極賣到第二周就不行了。

沈三通宣布道:“石頭全國總票房超過《英雄》的2.5億,寧昊創下了院線處女作,商業片處女作最高票房記錄。”

“往前每一步都是新的記錄。”

寧昊歉意道:“是我衝動了,偏離原有的宣傳方案。”

沈三通道:“該道歉的不是你,你做的夠好了,這部戲足夠成功,不信你問問大家?”

徐征起哄道:“昊子,伱彆裝了,這個成績多少人酸死,某些人為什麼批判,不就是嫉妒嗎?”

一眾主創,對現在這個成績,做夢都能樂出來。

已經很誇張了。

眾人去慶功宴路上。

沈三通翻看一些媒體的報道。

《導演寧昊回應:抄襲說的有道理》

《石頭導演寧昊回應大談抄襲》

《石頭主創打女記者,請看vcr》

《石頭導演寧昊應該感謝師爺蓋裡奇》

《蓋裡奇是寧昊創作上的爺爺》

《寧昊:我的爸爸蓋裡奇》

《中國電影應該向外麵學習,該抄的抄》

《寧昊回應,隻要抄的好那就有道理》

造謠打記者什麼的沈三通看都不看,隻關心媒體如何寫寧昊回應。

心驚報文章。

《瘋狂的石頭》負麵大多來自於它對蓋裡奇的抄襲。

在這個問題上寧昊顯得有些矯情,他大可不必強調劇本創作甚至比蓋裡奇還要早。

仿佛他可以和蓋裡奇並稱一樣。

固然這類題材局限比較大,不過借鑒就是借鑒,抄襲就是抄襲,沒什麼好否認的。

誰都可以看出裡麵充斥著大量《兩杆大煙槍》和《偷騙拐搶》的元素,《瘋狂的石頭》和前輩的傳承關係不可抹殺。

和他預料幾乎一樣,標題打著寧昊回應的名頭。

看似理中客,但實際上,模糊了借鑒和抄襲的界限。

給寧昊打上了抄襲的標簽。

蓋裡奇成了爺爺,寧昊成了孫子。

讀到後麵沈三通不願意讀了。

一連看了幾篇報道,幾乎都是這個論調。

一些媒體認爹、認爺爺的陳詞濫調,與有榮焉。

手法是慣用手法,通過一個點去否定所有。

如胡適這種,找優點,通過一點優點,吹成英雄。

而對真正的英雄,找缺點,通過一點缺點,汙蔑成人渣。

寧昊成了抄襲人渣。

沈三通隻是心裡有些遺憾,但不影響心情。

這就是一些媒體的目的,他們隻有這個手段。

總是製造焦慮和仇恨,讓人不暢快,不痛快。

消耗情緒,才會讓一些人得逞。

慶功會。

《瘋狂的石頭》主創大擺慶功宴。

寧昊敲碎276400000的冰雕。

8月8日,周二。

深夜。

周一票房出爐。

873萬。

暴跌,用腰斬不能形容,跌到三分之一,接近四分之一。

比周日少了一位數。

範兵兵結束路演。

沈三通懲罰李小鹿,差一點動手。

小鹿呦呦的叫。

要是真打就好了。

8月8日。

周二票房,受慶功宴利好,逆跌。

報收1232萬。

沈三通果斷出手是正確的,讓一些媒體得逞,第三周票房要完。

8月9日,周三。

報收1030萬。

8月10日,周四。

報收790萬。

8月11日,周五。

報收830萬。

拿到周五數據。

沈三通知道石頭很難超過生快,周末票房不會很理想。

8月12日。

周六報收1330萬。

8月13日。

周日報收1020萬。

第三周豪取7100萬,總票房三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距離大船隻有一步之遙。

沈三通結束路演。

票房潛力到頭,拷貝開始減少,再路演作用不大。

當然宣發依舊不停,打出最後一炮。

爆超《坦泰尼克號》。

宣發上玩梗,誰都可以超一超大船。

大船以後可以當做一個標準,一個計量單位。

路演告一段落,沈三通趁熱複盤石頭的經驗教訓。

首先,電影大成功。

下畫的時候,票房鐵定破四億。

這要不是成功,當下電影市場就沒有成功的了。

堅定了沈三通以後無論是導演,還是出品,都要弄觀眾喜愛的電影,娛樂觀眾的電影。

為觀眾服務。

道路極為寬闊,前途極為光明。

成功和喜悅是主要方麵。

其次,教訓。

新導演以後要接受媒體公關訓練,強化麵對輿論風波的承受能力。

媒體方麵從自身做起。

相關媒體機構,沈三通管不了。

哪怕用一些手段把某個人弄下來,上來的也一樣。

還不如不弄,免得刺激他們進化。

讓蠢且壞的在上麵,好過壞且聰明的。

媒體管不了,電影行業,特彆是市場化領域,他肯定要報仇。

學院派捅了他一刀。

說明構建商業片敘事,迫在眉睫,關乎他個人核心利益。

他要打造不同於文藝老登的敘事邏輯。

原本他想等以後,新文化戰略來做。

現在來看,這些人已經損害他的利益。

當下就要著手去做。

當然,構建是長期的過程,毀滅才是最快的。

與其提升自己,不如否定彆人。

沈三通可不是隻反思的人。

他要刨祖墳。

把髪國新浪潮,髪國電影如何被米國白胖子爆炒的事扒出來。

新他媽的新浪潮,看看髪國電影市場。

米國大叔,狠狠爆炒你法蘭西菇涼。

另外,髪國黑曆史也要扒一扒。

當年德國來的時候,你髪國爺們屁都不敢放。

勝利了,你髪國爺們走出房間,開始抓女人,剃光頭。

這就是髪國的浪漫。

新浪潮?

多元?

鬆弛?

純粹糊弄人,藝個屁的術!

然後把六代乾死。

扒一扒,老東西的徒子徒孫,六代這幫垃圾如何利用外部資金。

三大獎項到底是什麼玩意,扒出來,曬一曬。

再斷市場。

一方麵。

不給老東西和他們已經定型的徒子徒孫,從市場撈錢機會。

把他們限製在市場之外。

以後電影市場大發展,不光是肉,湯都不給喝。

讓他們自我封閉,自己玩自己,爛掉臭掉。

另一方麵。

用市場**裸的利益,高回報,號召還未定型的好苗子。

不要跟著老登一條路走到黑。

多管齊下。

他要告訴這群老登,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罵他,他可以忍,因為沈三通不是表麵那麼年輕。

但害他損失真金白銀,傷害他的利益那就不行。

都得死!

沈三通先讓公關部門,撒蓋裡奇的黑料。

也不是黑料,就是一些媒體沒有提及的事實。

一些媒體覺得給寧昊認爹,是獎勵。

沈三通隻有惡心。

《偷騙拐搶》之後,蓋裡奇急轉直下,玩砸了影片《踩過界》。

隨後重回老路推出黑幫電影《左輪手槍》,依舊是劣評如潮。

蓋裡奇的失敗,很大程度是由於他開始找意義。

將胡思亂想引入到原本結構複雜的影片中。

本就是多線敘事,更加複雜,陷入了接連失敗之中。

從蓋裡奇的人生經曆,沈三通想到了寧昊。

石頭大獲成功,沈三通會給寧昊一個大紅包,還房貸不成問題。

沒有了冰冷的現實,寧昊腦子裡的文青,恐怕會重新起來。

寧昊和蓋裡奇有相似之處。

成功後,追求深度,追求自我表達。

隻是寧昊有老中獨有的反思。

前世,石頭之後,一邊是觀眾的讚譽,一邊是業界特彆是學院派的否定。

寧昊從自己找原因,《瘋狂的賽車》為了證明自己,玩了把大的,弄的線頭極多。

到了《無人區》,開始線性敘事,但基調漆黑一片。

學院派思想,是普遍現象。

五代六代有國外認可情節。

五代是想站著或者躬身賺錢,賺名,還知道不能跪著。

六代是隻要給認可,給錢,沒有不能跪的。

而寧昊這新一代導演,80後,跪是不打算跪。

但也有作者電影、文藝片情節。

可以理解為文青病。

寧昊作為攝影係來做導演,比導演係出身的更渴望證明自己,沒有選擇。

不走票房道路,無路可走。

很難拿獎。

寧昊北電名頭,在外麵屬於三大,根正苗紅。

學院派圈子其實排不上號。

嫡係徒子徒孫,多少人排隊等獎、等經費。

迫於現實,因禍得福。

他進不了六代圈子,電影沒有六代那麼衝。

六代完全是被西方一些資金包養,寧昊沒那麼離譜。

但是也有一些怪味在裡麵。

有一種對抗情緒在裡麵,批判、審視。

渴望成功,但是又怕彆人罵自己俗。

總要整點文藝,弄點邊緣深刻。

到了《無人區》就是純粹野獸和黑暗。

渴望深淵,凝實深淵,直到掉下去。

就是沒想過人可以不用在深淵,不說行走在天宮。

至少也可以行走在大地上,可以站起來做人,可以快快樂樂,不用那麼愁眉苦臉。

當然,《無人區》也有好的一麵。

足以說明六代的垃圾不是立場問題,而是真沒有能力。

《無人區》,也是絕望,更加絕望。

但比六代水平高太多。

不喜歡的人,也會承認是好電影。

沈三通要考慮寧昊未來了。

有錢了,成功了,絕對文青上腦。

沈三通也不認為可以改變寧昊,三觀都定型了。

除非寧昊自己想明白,彆人勸沒用。

沈三通想了想,還有個能救一下的。

給郭凡發短信,囑咐道:“你以後不能有文青思想,做人多好。”

扛著攝影機,跑外景的郭帆,收到短信,一臉懵逼:“?”

(⊙_⊙)?

他哪裡不做人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