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 第八章《赤壁》主題,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3/3)

第八章《赤壁》主題,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3/3)(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在《赤壁》劇本編寫上,沈三通沒有找所謂的編劇大咖。

他對於《赤壁》的劇情要求,符合史實。

也就是以《三國誌》為根基。

原創部分不自己瞎搞,采用《三國演義》。

最好的編劇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沈三通要做的是對赤壁之戰曆史進行一個現代化的解釋。

所以《赤壁》的編劇團隊,基本上都是80後。

一些專家作為顧問團隊,提供三國時期的曆史、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麵的谘詢幫助。

隻是哪怕是80後,但也許是因為文科專業,初稿劇本的曆史觀,依然不讓沈三通滿意。

沈三通給編劇組講課。

“中國的曆史可以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由勝利者書寫,這段話從字麵意思上理解是對的。”

“但是如果是貶義的用法,借此解構中國曆史,那就是大錯特錯。”

“我之前已經講過,我關於我們的曆史文化的形成,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前提是真實。”

“我們的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首先是小姑娘。”

“比如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清末之前,對於“王安石變法”的評價是極為負麵的。”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為了變革需要,一些人認為負麵的變化也比沒有變化來得好,所以“王安石變法”的意義被拔高。”

“現在,服務於改革開放,因為現實需要,也對“王安石變法”保持了高度評價。”

沈三通總結道:“不同的時期,對‘王安石變法’有不同的看法。”

“但不變的是‘王安石變法’的事實。”

“是‘王安石變法’,不是‘張安石’也不是‘李安石’,是‘變法’不是‘固法’,是‘變法’不是‘變人’。”

在場編劇笑了。

沈三通卻沒笑,接著道:“我再講幾個例子大家體會一下。”

“文藝複興的那些哲學家、科學家、家,找出來幾十萬字的著作。”

“這些文字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一個文明是有痕跡的,看看我們的各地考古遺址,有生活、繁衍、戰爭的各方麵細節。”

“那些著作是真的嗎?”

沈三通再舉個例子:“文藝複興很遠了,我們說個近的。”

“米國是科技第一嗎?”

“很多人以為是的,但其實米國自己的教育很糟糕,它隻是從全世界吸引人才。”

“為什麼提起米國就是高科技呢?”

“因為它是西方的頭頭,西方所有的榮譽首先屬於它。”

“而事實上現代科學的起源,地中海沿岸的國家才是主要貢獻方。”

“意呆利比米國對科技宣稱更有合法性,但是因為它現在不強,它就喪失了這部分概念。”

“大毛也是,對於現代科學做了很多貢獻,化學、數學,元素周期表。”

“但大毛屬於西方圈子的賤民,所以榮譽和它無關。”

“像國際空間站,主體是大毛的,米國隻弄了點配件。”

“但從各種報道、學術、影視作品上了解,你會認為米國才是最大貢獻方。”

“甚至對於現代科學的宣稱,我們應該也有。”

“我們積累的文化,天文、農業,還有各方麵的知識,被傳教士偷走。是他們研究的第一桶金。”

“但我們比意呆利、大毛在如今米國塑造的體係之下,更沒有話語權。”

“所以,我們也沒有對於科技的宣稱。”

有些編劇皺眉。

也有些不以為然,轉筆。

沈三通看在眼裡,繼續說道:“再說一個近一點的,我們自己的曆史,朝鮮半島,多少人的理解是依靠人海戰術贏得?”

“在機槍麵前,人數有個屁用!但有些人塑造了這個概念。”

“這場戰爭,在米國是被遺忘的,各種公開平台都不提。”

沈三通延伸道:“最近二十年的曆史,米國贏了老蘇,現在誰還記得,當時米國也是搖搖欲墜,情況很不好。”

“和老蘇的對抗,米國有很多狼狽的時刻,現在這部分曆史被修改了。”

“喬治凱南的長電報,是米國贏了之後,有了贏得結果,後來翻找過去的文件,吹起來了長電報。”

“實際上喬治凱南在53年就退出了外交領域,他的長電報在真實曆史上沒有什麼影響力。”

“但米國要為了自己的勝利,找背書,互相爭功勞。”

“事實上贏得很狼狽,甚至可以說沒贏,因為米國自己國力受損。”

“為了堅持下去,昂撒族群不得不和猶太媾和。”

“總之,這部分曆史被修改了,不是曆史,變成了一種演義。”

“這還是好的,像米國的開國曆史,變成了神話。”

沈三通講到關鍵:“我說中國的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因為我們承認事實,也就是‘小姑娘’,隻是在不同時期給她不同的裝扮。”

“但是她依然是‘小姑娘’,事實不會改變。”

“而其他國家的曆史,會根據需要修改事實,甚至憑空捏造。”

“‘小姑娘’能修改成老女人,改成少婦,有些甚至會轉變性彆。”

“還有從小姑娘變成了小貓小狗,變了物種。”

“或是變成了飛機、火車,從生命變成物質。”

沈三通說回《赤壁》:“我說的這些,一個是說明,我們做《赤壁》,有服務現在的需要。”

“另一個也是我要強調的《赤壁》主題,具體的電影基調。”

“我概括成一句話十二個字:實力強大,取得勝利,製定規則。”

“我要在《赤壁》中把這個基調體現出來,也是我認為大國國民應該有的心態。”

“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

“彆說大國,任何有能力角逐天下的勢力,就沒有投降的資格!”

“遇到事不要想著回避,要興奮,要想著這是一個機會,通過鬥爭,獲取勝利,然後製定有利於自己規則的機會。”

“《赤壁》第一部聚焦在《赤壁》的戰鬥準備,聚焦在蜀漢,趙雲和諸葛亮身上。”

“在三方勢力中蜀漢最弱,但我要在蜀漢團隊中賦予這種精神,當你有能力角逐天下的時候,意願已經不重要。”

“我不要演義中的周瑜,我要實際曆史中的周瑜!”

“我要他聰明、大氣,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正因為他夠英雄,才能讓諸葛亮更加有高光。”

“諸葛亮不隻是看到赤壁之戰的結果,還要看到赤壁之後。”

“看到東吳會轉移曹操的注意力,給他們蜀漢團隊迎來發展的時間。”

“看到東吳因為勝利而部下驕橫,產生勝利的危機。”

“記住!實力強大,取得勝利,製定規則。是身為大國國民理所當然的思考路徑,也應該理所當然。”

“不隻是蜀漢,曹魏、東吳都要有,每個團隊為了天下竭儘所能的用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隻是因為所處的位置和力量,以及團隊配置不同,才有不同的表現。”

“同時作為一部電影,要把這個觀念落在觀眾的心裡。”

“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當我們在朝鮮半島贏過之後,嘿嘿,不是我們放不下,而是米國放不下。”

沈三通說到這,咧嘴冷笑:“看看,在米國公眾層麵有相關的信息嗎,報紙、媒體、電影、電視劇全都沒有。”

“它們沒有放下慘敗,沒有忘記慘敗!”

“那我們自己就千萬不能忘記!”

“忘記了,被割了腦袋,然後人家就把曆史改了。”

“這就是《赤壁》的基調,如果再簡潔一點,就是三個字,戰鬥爽!”

“戰鬥爽!”

“戰鬥就是爽!”

“為了自己利益戰鬥就是爽,戰鬥本身就是爽!戰鬥不需要有意義,戰鬥本身就有意義。”

沈三通對初稿很不滿意,沒有他要的感覺。

組建編劇團隊時他已經考慮到了可能存在的問題,所以不找所謂大咖。

儘可能團隊年輕化。

但哪怕是80後,也有一些人無法接受他的曆史觀點。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