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等龍鳳胎都睡了,就跟霍清辭說起了宋菁菁過來的事。
“清辭,今天弟妹過來跟我說起了喬家發生的大事。”
“什麼大事?”
“喬思甜假孕偷孩子,被抓去請吃花生米了。”
林蔓一句話概括了喬思甜的生死,霍清辭聽了先是一愣,而後唏噓不已。
“這個女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竟然敢去偷孩子,這不是找死嗎?可憐了她的兩個女兒,竟然碰到這樣的媽。
蔓蔓,喬思甜死了,我擔心喬副部長夫妻二人又來找你麻煩。”
林蔓反而不是很擔心,之前都沒敢過來,沒理由喬思甜死了又來找她,除非他們真的不要臉。
親生父母又怎樣,沒養過她一天,知道她是他們的親生女兒也沒把她當回事,她乾什麼要認他們。
“好了,我們不說喬家的事,清辭,我今天給安安和寧寧吃了益智丸和健體丸,你幫我觀察一下,看他們的變化。”
“我猜你空間那個益智丸藥效沒那麼快,不過這段時間還是要注意一下,看他們記憶力有沒有變好。”
林蔓點頭,“從明天開始我要教安安和寧寧背小紅書和詩詞,寧寧下學期送去讀一年,過兩天開始教他學寫字。”
“蔓蔓,你真的打算下學期就送寧寧去讀一年級嗎?寧寧會不會太小了?”
“不小了,他現在已經五歲半了。明年九月份讓安安也去上學,反正五歲上一年級也很正常。”
霍清辭沒想到林蔓那麼早讓孩子去上學,很多孩子都是六七歲才開始上學,有的讀書晚的八九歲才上一年級。
“今年先送寧寧去上一年級 ,要是他適應了,明年再讓安安先去讀學前班。”
林蔓輕輕地揮了揮手,表示拒絕,然後溫柔地說道:“不必讓安安去讀學前班啦,我完全有能力教導他學前班裡所需要掌握的那些知識呢。
咱們家的小安安呀,對於色彩可是相當敏銳!他自己也特彆熱衷於繪畫,早點讓他去學校讀書好。”
霍清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我恰好結識了一位極其擅長作畫的老師,不過令人惋惜的是,這位老師被人弄去了外省。
要是他在京市的話,倒是可以安排安安前去拜師學藝。”
林蔓微微一笑,寬慰著說:“其實這件事情並不急於一時。現階段,讓他隨便畫畫培養興趣,等上學了,可以先跟美術老師學習。
待到日後時機成熟之時,再為他尋覓更為出色的名師予以指導便是。”
隻要是兒子感興趣的,無論是什麼,林蔓都會全力支持並鼓勵他們去嘗試和探索。
她從未期望過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要成為知名畫家科學家…之類的,她更注重的乃是如何激發孩子們興趣愛好罷了。
要是家中空間足夠寬敞的話,她甚至打算從空間拿一架鋼琴出來,教教孩子們學鋼琴,他們現在這個年紀開始學鋼琴正合適。
想到這,林蔓不由感歎一聲,“清辭,要是我們在部隊也有大房子就好了。”
“蔓蔓,我們醫院可能會擴建,到時候應該也會建新的家屬樓,下次分房我應該有份了。”
“這樣嗎?我們家孩子多,至少要分兩間房才行。”
“我現在是副主任,要分房應該能分到六十幾方。”
林蔓知道,就算他們醫院有擴建的打算,至少也要等個一兩年才能建好,到時候真的分了房,他們也不可能扔下爺爺自己跑去住新房。
到時候隻能在客廳隔一間臥室出來, 在裡麵擺一張上下鋪讓孩子們睡,另外的臥室留給爺爺住,這邊的老房子到時候就讓出來。
第二天,林蔓讓肖花看著龍鳳胎,林蔓就帶著孩子在房間學習。
先教他們背小紅書上麵的語錄,沒想到兩個孩子教一遍就記住了,林蔓知道那益智丸是真的起作用了。
打算晚上讓霍清辭也吃一顆,以後他要是碰到醫學難題,再也不用費腦子去仔細琢磨了。
林蔓教了他們一個小時,就讓他們出去自己玩,結果霍熠寧拉著霍熠安跑到霍禮跟前。
跟霍禮說:“太公,媽媽教我們背偉人語錄,還有古詩詞,我們都會背了。”
霍熠安點頭附和,“太公,我也會背。”
“哦,寧寧和安安這麼厲害啊,那你們一人背一條語錄,一首詩給太公聽聽。”
霍熠安搶先背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霍熠寧打斷道:“我來背,我來背。太公您聽我背。”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
霍熠寧不甘示弱,抑揚頓挫一口氣背了好幾條偉人語錄,霍禮聽了那個一個激動。
“你們都是好孩子,不錯不錯!以後你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效力知道嗎?”
霍熠寧點頭,“太公,長大我要當兵, 要扛槍打跑所有的敵人。”
“好好好,太公明天就帶你去訓練場地,看那些叔叔打靶子好不好啊!”
“好啊好啊,我要去看。”
霍禮又看了看霍熠安,“安安,你呢?”
霍熠寧搖了搖頭,“太公,我不去了,我要給妹妹畫畫,給她畫一條花裙子,媽媽說她會按我畫的圖給妹妹做裙子。”
霍禮知道霍熠安這孩子,比霍熠寧耐得住性子,兩人的興趣愛好也不一樣,他對體能訓練不感興趣,他也不強求。
“好,你在家畫畫,太公帶你哥哥去看訓練場。”
“太公,我給你背一首詩吧!《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安安還會背詩啊,不錯不錯。”霍禮笑著表揚。
霍熠寧把手舉起來,“太公我也會背這首詩,我還真的這首詩是誰寫的。”
霍禮假裝不知道,故意問道:“這首詩誰寫的?”
“唐李白。”
霍熠安補充道:“哥哥,你應該說是唐代詩人李白,不然太公還以為這詩是唐李白寫的。”
霍禮哈哈大笑,兩個曾孫都非常聰明,不過,霍熠安這小子明顯比霍熠寧更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