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不用楊林做飯了,按照周至的習慣,每到一地自然是要探訪美食的。
巫山當地的美食有幾樣很有特色,其一就是烤魚。
雖然周至萬般不願意承認,但是夾川烤魚的確是從巫山傳出去的,甚至後世著名的萬州烤魚,也是將巫溪烤魚加以改良之後,這才蜚聲全國的。
在這裡,周至一行吃到了最“原始”的烤魚——巫溪烤魚。
烤魚用的是大寧河裡的魚,和夾川烤魚,萬州烤魚都用兩三斤的草魚製作不同的是,這裡的烤魚不拘大小,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
小魚是用的當地一種叫做“油桶子”的小魚製作的,這魚也就隻有指頭長,一串有個四五條,一元錢一串。
小魚都是提前炸好的,待到客人點好,那邊大師傅調好醬汁,將小魚放入烹飪入味,然後倒入食盤端上來。
這種小魚炸的時候還不去掉魚鱗,經過烹飪後鱗片變得軟糯,非常好吃。
大魚就要去鱗現炸了。
說是烤魚,其實是先炸後煮,做法其實和周至拿手的乾燒手法有點類似,烤的意思僅是指魚上桌的時候底下還點著火保溫而已
總體說來巫溪的烤魚重傳統,而夾川和萬州的烤魚重改良,然後兩者改良的方向還不一樣,萬州喜歡用“新式”調料如蠔油,洋蔥,甜椒,而夾川則吸收周邊元素,喜歡用折耳根,木薑油等雲貴愛用的調料。
但是巫溪的烤魚用的是鮓辣椒,豆豉,酸菜三種傳統的調味,強調酥脆乾鹹,用鹽是口味的關鍵。
除了倆港島來的土包子,大家都是吃慣了烤魚的,不過巫溪特色的烤魚卻還是第一次接觸,大家一邊品評一邊研究地域風味的差異,因為口味有點偏鹹,這啤酒就喝得有些多。
當然也不能全靠烤魚打通關,烤魚店邊上就是飯店,楊林進去點了幾樣菜過來湊桌。
一盆鍋子叫做“洋芋果果”,其實就是周至最喜歡的臘豬腿燉土豆。
不過這裡的土豆不是新鮮土豆,而是晾曬到脫水的土豆乾,就好像豬腿燉鮮蘿卜和燉風蘿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口味,這個也是截然不同,土豆乾煮出來更綿韌,湯色更清白,喝起來沒有鮮土豆湯那種糊嘴的感覺,味道當真是不錯。
這道菜李老三和林婉秋也都非常喜歡,這是他們從來沒有吃到過的風味美食。
大昌鎮上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不過大多都是周至他們熟悉的,除了一些小特殊的如用白果粉蒸羊肉的“碗碗羊肉”,介於豆花和豆腐腦之間的龍水豆花,和夾川箜紅薯飯有些區彆的洋芋箜飯,還有最後的甜點,所有人都沒怎麼吃過的“頂兒糕”,這幾樣算是讓周至吃出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吃過晚飯,大家在鎮子上閒逛,鎮子本來就不算太大,周至一行人到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鎮子,大家對於他們也都充滿了好奇,但是好奇中也帶著禮貌和熱情。
鎮子上還有老茶館,茶館裡唱著地方戲曲,充滿了川劇高腔的風格,配樂就是二胡,小鑼,鉸子,二胡,堂鼓,梆子,釘釘咣咣地頗為熱鬨。
關鍵是六樣樂器是三個人在控製,一個打梆子加唱戲,一個拉二胡加幫腔,剩下的金屬打擊樂歸最後一個人控製,李老三一看就走不動道了,非得要進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