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剛剛進門的時候,看不到瓶子的底胎啊。”中年男子估計也是知識分子出身,心思較為細膩。
“其實底胎也是可以透過釉色和瓶口邊沿看出來的。”周至很耐心的解釋道:“不過還有更重要的判斷標準,那就是器型,底釉,青花和紋樣。”
“先說器型,天球瓶其實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年間的jdz窯,流行於宣德,明代天球瓶多見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
“清宮舊藏的明代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高四十一點五厘米,口徑九點三厘米,足徑十五點五厘米。”
“乾隆朝彷製的永樂天球瓶,嚴格按照這個比例標準彷燒,雖然頸部略有伸展,但是口徑和足徑是幾乎不變的,或者說,是嚴格按照等比放大的。”
“這個標準,在清宮《造辦處各活記清文件》裡邊,是有明確規定的,是雍正和乾隆兩位皇帝,對於彷前代精品近乎變態的苛刻要求。”
“到了乾隆之後,天球瓶開始有了更大的變化,等再到了民國,那就燒得更加的隨性了。”
“因此在真正的雍乾兩代官窯瓷器裡,以器型來講,隻有‘彷宣窯天球瓶’,和等比放大的‘彷宣窯放大天球瓶’兩種,其餘不合比例的,皆為更後期的官民窯彷乾隆彷品的‘再創作’,是彷品的彷品。”
“工美應該有一個圖冊,費布克美術館收藏的清乾隆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
“那個天球瓶是在造辦處活計檔有精準記載的:‘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領薩木哈,催總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交……五彩放大暗八仙天球樽一件……俱照樣燒造送來。燒造完時,再將交出原磁器繳回,仍交磁器庫……欽此。’”
“我記得在嘉德拍賣行**年出版的《重要中國瓷器名錄選登》裡邊,有這個瓶子的整體與細節圖。”
徐工走到書架邊上,抽出了一本厚厚的書冊,將之打開來:“肘子你的記性可真絕了,這裡。”
瓶子和周至背誦那段書檔,都在畫冊裡。
周至說道:“其實好東西,尤其是玉器瓷器青銅器,除了博物館收藏的後來搶救性發掘的,傳世名品,大多流失在國外了。”
說著搖了搖頭:“看圖吧,看這個天球瓶,因為有造辦處的明確記載,所以就是乾隆天球瓶器型裡的‘標準器’。”
“對比來看,這位先生的天球瓶,瓶頸略長了一些,關鍵是天球的弧線和縱闊比例,偏離乾隆款製式過多,器型更加偏瘦。”
說完看向喬老爺:“義兄之前肯定便是以此來推斷其為同治天球,因為這樣的器型,的確也是同治天球的重要特征。”
“對呀,那你為何又說不是同治天球呢?”吳喬木表示不服。
“因為最基本的釉色與胎口都不對啊!”周至都快要抓狂了。
“剛剛說了胎土膩白到失卻自然,那是民國瓷器胚泥加工才有的特性。而同治瓷器的製胚工藝比三代粗糙,唯一的進步就是打乾隆後,官窯幾乎再沒有火石紅,而彷火石紅的燒造也是民國之後才有出現,那也是彷明代以前的瓷器的手法,真正高明的造假者,極少會用在彷乾隆瓷器上。”
“同治官窯瓷器的確迎來過短暫輝煌,那是慈禧特批,特地從國庫中撥出白銀一千一百萬兩,造辦同治皇帝的一切大婚用品,其中包含的大婚瓷器。”
“不過那些瓷器多為彩瓷,底款為喜慶的四字紅色楷書‘同治年製’款,以及特意用吉祥語句書寫的‘吉祥如意’、‘燕喜同和’、‘長春同慶’等紅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