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八百一十九章 腦子靈光

第兩千八百一十九章 腦子靈光(1 / 1)

推荐阅读:

現在看來這項技術已經被風雲氣象小組知曉並且用到了衛星上,還先於四葉草集團用上了光纖作為信息采集單元和存儲單元之間的交換,周至感歎道“使用光傳輸,減輕了重量不說,還壓根不受太空環境中各種磁暴環境的影響,相當的可靠。設計者真是天才啊。”

“不僅僅是采集單元和存儲單元之間,還可以加上運算單元和傳輸單元。”張樹秋說道:“所以在風雲二號內部,我們大膽采用了你們提出的光纖iscsi方案,簡化了結構設計,減輕了重量,還大大提升了性能,讓圖象清晰度和穩定性都上升了一個巨大的量級。”

“這項工作基地也是幫了他們不少忙的,不然你認為他們為啥舍得拿出寶貝成果來讓我們驗證?”

周至算是明白了為何風雲氣象那邊的科研單位會這麼大方了,原來是互通有無,而且探索出一條更加低價高效氣象預測體係,對對麵也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其實他們還有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

“利用星擎進行衛星數據傳輸。”

“餘老我想問一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首席科學家是誰啊?怎麼這麼聰明啊?”

周至提出星擎設想的初衷是服務於地麵的,他的根本目的是做“數碼遊民”,將來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高質量的衛星網絡通信,最主要是獲取小智複雜的實時計算結果,那可每一分鐘都是數不完的小錢錢。

然而我國的氣象工作者明顯有著更加高遠的理想,心中裝著的是全人類對抗氣象災害的雄心壯誌,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利用天星地網讓衛星數據更加安全地傳輸到地麵上來。

“是你們的應用場景不同,所以壓根就沒朝這方麵想過吧?”餘老笑道:“星間通信本身就是星擎係統的關鍵性功能,既然體係內的星間通訊和星地通訊都可以正常進行,那跨體係的星間通訊,隻要相互開放端口,自然也可以。”

“更何況,最新的風雲衛星也可以改用iscsi架構,還是剛剛那個思路,簡化結構,減輕重量,提升性能,現在還多出來一條:合成體係,增加抗風險能力。”

“慚愧。”周至和李老三對視一眼,不由得為自己投資這麼大隻為個人私利而有了些不好意思。

“彆慚愧啊,這個方案你們覺得如何啊?”

“可以。”李老三立刻說道:“不過餘老,我們的星擎係統有著重要的個人作用……你們彆急嘛,聽我說完。”

製止住想要急切發言的餘老和孫總工,李老三說道:“但是彆忘了,我們還有一套星擎係統啊!”

“還有一套?”

“你們把我哥忘了嗎?他可是急等著我們成功的消息,然後複製粘貼啊!”李老三說道:“而且他是真正的衛星通信業務運營商,我覺得風雲衛星的通訊業務,完全可以作為他們的第一筆業務開展開來嘛!”

“對喲,找你們乾嘛,我們該直接跟你哥的長江通信對接啊!”

“和我哥對接還有一個好處。”李老三繼續出著主意:“港島是吞吐量很大的自由港,我們國家的氣象服務業務,完全可以和我哥的海事通信業務結合起來,作為利潤增長點啊!”

“還有南亞,東南亞,東太平洋的亞洲發達國家,尤其是那幾個台風災害強烈的,他們不想要小智這般精準的氣象預測結果嗎?這些怎麼都可以發展成商務,這些都是可以拿來賣錢的啊!”

如今老一輩的科學家們還是很難擺脫從商業利益的角度去看待科學的研究成果的,被李老三這麼一提醒,二老方才發現,這事兒好像……不但可以不落人情,不花多餘費用,搞不好……還可以賺一筆?!

……

“呸!倆掉錢眼裡邊的貨!”許安心抱著鐵蛋兒,看著飯桌對麵得意洋洋的周至和李老三:“虧得餘老還誇你們腦子靈光。”

“也不能這樣講,雖然咱們沒有老一輩他們那種窮居陋巷依然心懷修齊治平的信念,但是我們以戰養戰,也搞出了好大一攤事業不是?”周至笑道:“不說彆的,三哥現在,起碼就稱得上港島金融穩定的三足之一!”

“切!就他?”許安心嘴上表示不屑,心底裡已經樂開了花。

隨著金融資產的瘋狂擴張,周至的這個說法並不誇張。

李老三手底下可以控製的資產其實早已經超過了李啟嚴和封宏盛,隻不過絕大多數不是他自己的,加之布局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場,因此在港島不顯山不露水罷了。

要說起影響力來,封李兩位長輩間相互還有點不對付,指望他們守望相助怕是想多了,但是隻要李老三提出要求,隻怕兩位都會伸出援手。

換個說法,封李二老,他們在港島隻有個人力量,而李老三站出來的話,那就是他自己加上身後二老的影響力,絕對可以撼動整個港島的金融界。

“算了,好不容易從基地逃出來了,我們還是享受當下吧。”周至笑道:“順便請你們來盤盤菜,指點指點。”

“對。”海來阿依走了進來:“多給我們提提意見!”

“你看都耽誤姐姐回門了。”周至說道:“怪不好意思的,這都沒在家待幾天。”

“我爸媽現在挺喜歡而也,急著趕我出來哩!”海來阿依說道:“再說你的客人可都是貴客,我肯定要親自張羅的!”

“那肘子我們就上菜了?”

“上!”

現在大家就在而也的“一顆印”裡,現在還是假期,兩個基地基本隻剩下留守人員,大學生們還沒有回來,鄉鎮也還沒有搬過來,所以算不上熱鬨,海來阿依也不急,還在打磨菜式。

菜品係列是周至幫忙設計的,他可是寫過餐飲書籍的,又和張元福這些川菜老前輩交情深厚,搞菜單根本不難,難的是因地製宜,把小飯館的特色搞出來。

對彆人來說可能要花點腦筋,不過周至本身就是實踐者,掌管聯和鄉糧站大廚房的神,設計起來就輕鬆了。

除了普通菜式,這裡能夠主打黑山羊,雅州黑豬,岩鷹雞,美姑河鮮,花洋芋和大涼山山珍。

以這些食材為基礎,特色做法有火腿,壇子肉,各色燒烤,臘豬腿芸豆燉圓根酸菜,菌菇煲,河鮮湯鍋……

漢彝兩族特色都具備,主要還是川菜,以及部分經過改良後的彝家菜,配上彝人特有的漆器和九口柴窯燒造出的瓷器作為食器,讓本來有些粗野的彝家飯,變得雅致精巧,賞心悅目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