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飯菜好吃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菜的新鮮程度,夏天是菜蔬的高產季節,茄子,西紅柿,各種豇豆,四季豆,辣椒等等,非常豐富。
最神奇的一點是以往聯和鄉的鄉親們似乎對吃也不是太上心,主食就是玉米和土豆,菜差點就是白水南瓜四季豆拌燒辣椒和鹽巴,好點就是坨坨肉,油肉,手撕雞。湯就是連渣菜葉豆腐,要不就是圓杆酸菜小豆湯。
短短一年半,聯和鄉的飯桌就有了大變樣,就連鄉親們的飲食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玉米和土豆逐漸退出了主食的行列,現在米飯成了主食,不過因為習慣的問題,大家還是喜歡在做米飯的時候,往裡邊加入玉米粒和土豆丁。
南瓜作為蔬菜還是有它的地位,不過已經淪為了十天半月一次,而且做法也從白水煮變成了許多加工方式,最受娃子們喜歡的當然就是用南瓜墊底的焦香箜飯,最受老人們喜歡的,當然就是粉蒸肉的墊底。
其餘的菜式已經變得很豐富,和外麵普通漢族家庭已經區彆不大了,主要就是多了油,油炒菜,不管豬油還是素油,總之滋味就不一樣了。
而且似乎就是翻過了一個漢族春節,聯和鄉家家戶戶都學會了種菜,就算再不像樣的家庭,也會在房前屋後開出幾分地來種上蔬菜,除了幾分是給人吃的外,還有幾分是莙薘菜,蘿卜,白菜,或者紅薯,是人豬共用菜地。
湯菜也變得豐富了起來,就算肉類還少見的家庭,煎雞蛋白菜湯,雞蛋西紅柿湯,也都不是問題了。
豆花也被周至帶來的“新技術”加以了改進,以前舍不得丟棄的豆渣,現在已經成了豬飼料。
而現在的餐桌上更多了很多的肉菜,還有就是有了充裕的油料之後,魚,泥鰍,鱔魚這些水產,也經常可以出現在飯桌上了。
現在的聯和鄉,據老赤日的走訪來看,一周一家平均兩頓肉是可以得到保證的,而施工隊那幫子更是天天“打牙祭”。
現在還有個問題就是肉類中的豬肉基本還是靠自家養殖,過年殺,殺好後製作成油肉和火腿,基本要吃上一年,隻有糧站這裡有大冰櫃,有車可以去彆的鄉鎮趕大集進行采購,可以保證鮮肉的供應。
其餘就是有大喜事的時候,會買羊殺羊,剩下就是雞鴨這些禽類,這基本上是彝家在日常時節裡的鮮肉補充。
一周兩次肉,日常有禽魚蛋,飯菜裡油水豐足,在聯和鄉周邊的鄉甚至是鎮看來,這都算是神仙日子了。
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現象,那就是火把節和彝族年,娃子們帶回來的女生特彆多,去年和今年創造了兩個結婚的高峰期。
彝族的婚戀觀是十分自由的,一般沒有家庭乾涉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請客服發生,聯和鄉好了起來,也就成了周圍女孩想嫁的首選地點。
以前聯和鄉窮的時候留下了很多光棍,現在大大小小的都去上了,老赤日最舒心的莫過於此,在老人家的心裡,一個地方,人丁興旺才是根本。
很多菜式還是在餐桌上保留了下來,不過也多了改良,比如桌上的圓杆酸菜小豆湯,周至一直都比較喜歡,但就是不敢多吃。
彝族的赤小豆其實是一種豇豆成熟以後取的豆子,比綠豆要大,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長,道路、山地均可種植,既耐澇,又耐旱,晚種早熟並且其生育期短。和南瓜,土豆,玉米,苦蕎一樣,以前也是彝族廣泛種植的作物之一。
圓杆酸菜就是圓杆蘿卜長好的葉子晾到半乾用開水燙過後放到酸菜缸子裡製作而成的,這兩樣東西組合起來,具有清熱拔毒解膩利尿諸多功效。
以前的彝族酸菜小豆湯用白水煮的,刮油那叫一個利害,堪稱減肥聖品,吃多了半夜裡會“潮”得難受心慌。
現在就不一樣了,先將小豆湯煮好,然後一大勺豬油下鍋,薑蔥下鍋爆香,再下酸菜炒出味道,最後將小豆湯倒進去攪勻,熬上兩分鐘,那湯滋味就濃香太多了,吃再多也不怕澇潮了。
“嘿!老遠就看著你們的車了,這下我可要申請休假了!”吳仁中的聲音傳了進來:“再不回來,拖拉機都要雇人開了!”
糧站晚飯的習慣是不等人,因為每個人手裡邊都有著一大攤子的事情,導致了經常人都湊不齊,隻能是隨到隨吃,好在大家也都不如何計較。
“你受累受累。”周至笑道:“不過請假就不行了,農忙請假,你讓鄉親們怎麼看你這個大乾部?”
阿紫已經起身給吳仁中拿了碗筷,老赤日說道:“趕緊陪我們喝點兒,肘子這出去一趟,酒量好像見淺啊。”
“這一趟出去基本就沒喝,容我慢慢恢複。不過瑞山的酒量是可以的。啊對了,吳哥給你介紹我這兩個同學,都是蜀大中文係的,黃瑞山,李一佳。”
“歡迎歡迎,基地那邊放暑假了,學生一下走了好多,幾個義務教師都回家了,假期裡邊娃子們眼看就要放羊了,感謝你們過來支援啊!”
“仁中哥你好,我們聽肘子介紹過您的事跡,非常感人。”李一佳說道:“為了建設對口扶持的山鄉,連自己的婚禮都一再推遲了。你和嫂子的結婚照我們都見過,大家都說換成誰是新郎,都舍不得的。”
吳仁中和沙馬日聰的婚紗照是周至幫忙給拍的,然後帶到蜀都找婚紗店打印製作,當同學們問起的時候,周至就順帶將吳仁中的事跡吹噓了一通,想不到在這裡被李一佳給說了出來。
“呃……”吳仁中這當口當然不可能說什麼先上車後補票的實際操作,咳了兩聲:“這個都怪肘子給我們找的事兒,本來聯和鄉是沒有這麼忙的,結果他一來好家夥,簡直一個人掰扯開成三份都不夠用,我們一起下派的其它人都在其他鄉辦喝茶看報紙,聽說我忙到飛起來,都覺得驚訝,一個鄉辦,事情怎麼可能比州局還多!?”
說完端起酒杯:“先罰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