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學習挺不錯的。”馮雪珊的嬸子範兒拿捏了起來,作為四葉草集團後勤部總經理,拓展起人脈來非常輕鬆,楊和大哥兒子的讀書問題最早是周至老媽幫著解決進的夾川中學,現在已經卻被馮雪珊運作到了蜀都來,進了蜀大附中。
蜀大附中當然不能和四七九三所中學比,不過也是第二梯隊裡的第一名,教學質量還是很高的,起碼比現在的夾川中學初中部強得多。
還有就是生活質量,雖然都是住校,夾川中學初中部的吃住條件,和蜀大附中也沒法比。
“要是周末就好了,可以一起玩兒。”楊和說道,這個侄兒也是兩人小時候的跟屁蟲:“小東還是挺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的,畢竟是曾經趕不上渡船急哭過的人。”
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關於小孩子的笑話,楊家小孩小時候要趕渡船過長江才能上學,因此周一早上很早就得起來趕路,有一天楊東起晚了一點,連早飯都沒顧得上吃,一邊哭一邊跑,等趕到碼頭才發現是自己把時間看錯了,早了一小時。
然後接著哭,因為走得匆忙沒有吃早飯,當時生活還沒轉好,楊家讀書的孩子是隻吃早晚沒有午飯的,想到自己要餓一天,小楊東哭得就更傷心了。
剛好那天老媽到白米鄉水文站采樣,老遠看著那小孩子就覺得麵熟,走近一看是楊和小侄子,問清楚情況後將采樣工作交給了同事,帶著小楊東過河在碼頭上吃了頓豆花飯,又好好安慰一陣,送去學校才算完事兒。
“中國的小孩子讀書太不容易了。”麥小苗就歎息道。
“也不是全都這樣,城鎮孩子基本還是能保障的,問題最大是農村孩子。”周至說道:“現在城裡的孩子有個昵稱,叫小太陽,都是獨生子女,嬌慣著呢。”
“你好像也是獨生子女,雪珊姐姐也是,對吧?”麥小苗問道。
“我們啊,不太能算。”周至笑道:“雖然是獨生子女家庭,但是架不住父母單位孩子多啊,大家都在一起玩的,那種關係和大城市裡商業小區樓上樓下互不知曉的情況要好得多。”
“就是,”馮雪珊撫摸著肚子:“以後寶寶都沒有夥伴一起玩了……”
“我來跟他玩啊。”麥小苗也將手放了上去:“咦,剛剛寶寶是動了嗎?”
“對呀,”馮雪珊滿臉洋溢著母愛的光輝道:“說了嘛,寶寶下午就愛動。”
“哈?!剛剛有動了!他在做操嗎?”麥小苗驚呼:“肘子你快來摸摸看!好神奇!寶寶在動呢!”
周至沒奈何,隻好伸手到麥小苗的手背上挨著做個樣子,然後抱歉地看向楊和,對著麥小苗悄悄努了努嘴,意思是彆生氣,這妞還得慢慢教。
楊和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雖然外婆和周至老媽曾經有過期待,但他才是最了解馮雪珊和周至的人,知道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親密要好,但和男女之情是兩碼事兒,跟周至悄悄擺了擺手,說道:“讓寶寶先認識一下乾爹乾娘也好。”
馮雪珊又找到機會取笑麥小苗了:“要是覺得好玩,就趕快自己要一個唄,小朋友年紀不差太多才玩得到一處去。”
“可彆瞎出主意,小苗才剛二十呢。”周至嚇了一跳。
“不是說國外沒有這麼多限製嗎?十四歲都可以結婚?”楊和偷偷補刀。
“彆鬨,我要是扯個外國結婚證回家,老媽能饒得了我?”
“這倒也是。”楊和心有戚戚,他害怕周至老媽遠勝過自己爸媽,乃至周幺叔。
“雪珊姐姐你先生,要是好玩我再生。”麥小苗倒是老實不客氣,不過這話實在有些不像話,惹得馮雪珊和楊和都哈哈大笑,周至卻哭笑不得。
四人就這樣“偷得浮生半日閒”,茶話休閒,直到又點了一餐簡單的晚餐後才分手,周至和麥小苗回蜀大去找李一佳他們。
李一佳還挺好玩,害怕聯和鄉小的孩子們不喜歡她,拉著黃瑞山去了趟荷花池批發市場,給孩子們買了許多禮物。
還好衛士的空間夠大,要不然周至那一大包等待修複的《陶冶圖》都沒地兒放。
從蜀都去邛都可以分作南線和北線,北線是雅州,滎經,漢源;南線是彭山,眉州,青神,嘉州,峨眉,峨邊,漢源。
過了漢源就進入了涼山地區,經過石棉,冕寧,最後抵達邛海邊上的邛都。
北線的路更難走,經濟不太發達,不過景色算是一流,要途徑許多的森林,林場,在現在可以當做探險路線來跑。
南線就繁華發達的多了,直到蜀都到嘉州都是傳統的岷江經濟帶,川菜曾經最大的一個分支“上河幫”,其實就是蜀都到峨眉一線。
這一條路上農業,漁業,果業都非常的發達,現在又正是水果上市的旺季,公路邊上隨時都有農人挑著擔子賣自家的水果,有桃子,梨子,李子,枇杷,葡萄,價格便宜不說,還又新鮮味道又好,尤其是那種可以直接殺到果園裡邊挑自己看得順眼的果子采摘的模式,讓李一佳和麥小苗兩個沒有見過世麵的城裡姑娘覺得太有意思了。
現在的農家還異常淳樸,當周至提出要去老鄉家裡親自采摘葡萄的時候,賣葡萄的婆婆還很熱情地請他們到家,吩咐兒子兒媳張羅飯菜,留大家一起吃午飯。
大家在這裡不但果園裡的葡萄隨意吃到飽,還品嘗到了非常有特色的一道菜——漂湯。
漂湯的湯是用豬大骨和老母雞熬製,湯料熬好後加進多種葷素食材如酥肉、肚條、心舌、香酥小魚、豬肉片、豆腐、白菜、粉條等一起熬煮,在煮製的過程中,各種食材的滋味在好湯的浸潤下慢慢析出,相互融合,最終形成漂湯的美妙滋味,熟後撒上一把蔥花,盛於一大陶鍋中,菜漂浮在奶色湯麵,葷素搭配,濃淡相宜,吃起來味道很好不說,還養生健康。
周至感覺有點類似農家殺豬菜,卻又有些不一樣,明顯更加精致,覺得這個菜完全可以作為小河幫菜的代表,也可以作為川菜當中不辣的那個係列的代表,隻怪當年寫《川味趣談》的時候還孤陋寡聞,漏掉了一道直接寫進書裡的好菜。
彭山現在很出名的葡萄還是巨峰,這裡是輻射蜀都平原的葡萄種植新技術示範基地,也是率先使用葡萄套袋的地方,有了新技術和紙袋的加持,這裡的葡萄果粒碩大,果色鮮豔,呈紫黑色,味道酸甜,女孩子嘛非常喜歡。
不過如今的農產品還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運輸,水果這玩意兒有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因此一旦地方組織不力,過往的車輛就成了當地農戶主要的客戶。